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是也!。”
  赵普点头赞同,转过话头说起邸店经营如何不易,丝毫不提李崇矩之前的问题。
  这李崇矩也不傻,见此情景就知赵普不欲多言,又闲谈几句,就借口政务繁忙告辞了。
  又过了两日,李崇矩再次上门。
  这次却不是讨论政事,而是谈论亲事。
  李崇矩主动提及他有一女适龄未嫁,正可嫁与赵普长子。
  赵普不置可否,只是说儿女婚事,还得听一听儿女的想法。
  李崇矩倒是对自家女子容貌品性颇为自信,当即说要安排一场酒宴邀请赵家父子。
  几日之后,赵普、李崇矩二人约为儿女亲家,择日行媒聘之礼。
  ……
  “百姓能不能坚持到秋粮收获,这是个大问题。”
  刘熙古、梁关山二人相对而坐,现在开口的是刘熙古。
  “去年情况你我皆知,梁王为元辅时制定的各项政策,反对的人不少。去年失败了,今年难保不会抓住机会再来一次。”
  梁关山冷笑一声:“他们还有胆子吗?”
  “那我们也不能赌。”刘熙古微微摇头,“只能做好应对的准备。”
  说到这里,他神情郑重:“若是此事出了岔子,巴庆安必定要叫你罢相去职。”
  “如果全力应对可能出现的粮荒,太府将会没有足够的银钱应对下个月的兑换。”
  梁关山面色平静地看着刘熙古。
  刘熙古与梁关山对视:“第一批不是只有两百万缗么?”
  “若只是在洛阳承兑,的确只需要两百万缗,但那些人会放过这次机会吗?”
  刘熙古闻言挑眉:“怎么说?”
  “我已经问过太府,现在太府也不清楚所有纸钞的流向。但这些纸钞大都是针对大商行发放的,这几年虽然在普通商贾手里流通,若是有心,搜罗到大部分纸钞并不困难。”
  这话说出来,就比较明白了。
  刘熙古问道:“你是担心有人故意在某一处大量兑换纸钞?”
  “正是。”梁关山颔首,“太府对此已有防范,只是之前已经许下诺言要方便各地百姓兑换纸钞,这时候就不好毁诺。好在当初没有直说地点数目,现在得以只定五处地点。”
  “嗯,”
  刘熙古面色沉重地点头,继而问道:“你莫不是要每一处都备两百万缗?”
  “这倒不至于。只是一百五十万是少不了的,再少我担心。”
  梁关山说着,不由摇头:“若是平常时节倒也还好,只可惜去年救灾花了不少储备钱银,年初的一场战事又花去不少。尤其是四月份,巴庆安说动天子对西南西边用兵,又是一大笔支出。”
  刘熙古神情严肃。
  他现在怀疑,巴宁泰要对西边用兵,是不是在这里等着挖坑。
  “太府目前的库存你问了吗?”
  “如果以去年年末的态度应对灾情,再加上准备用于承兑的钱银,至少八月之前,朝廷不能有大额支出。”
  “哈!”
  刘熙古自嘲一笑,然后靠在椅子上仔细考虑。
  梁关山继续说道:“我的意见是,哪怕担负起救灾不力的责任,纸钞承兑不能出事。一旦出事,影响到的就是相公的威望,就是朝廷的威望。”
  刘熙古坐直身体,看向梁关山:“尚同,你觉得,若是去年没有那场粮价之站,现在还会有如此困境吗?”
  梁关山听到此问,瞳孔猛然紧缩,之后缓缓道:“或许不会有。”
  说着,他轻轻敲了敲桌子:“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敢顺着他们的意思来。”
  “但是灾,不能不救,涉及近十个州郡,若是生事,必然天下震动。短期内朝廷可经不起再来一次王获瑞之乱了。”


第七百九十三章 敌我只在一念间
  “去年你跟我说,陈将明罢相可以取消保民令,这已经半年了,不但保民令没取消,还新增了限田、定酬二令。”
  胡承约左手放在桌上轻轻转动瓷盏,虽然同石熙载说着话,但目光一直放在瓷盏上,似乎其中有大道理值得探寻一般。
  “现如今又来撺掇我对付巴庆安。你以为,我还会信你吗?”
  石熙载笑了笑,朝胡承约拱手道:“相公非是信下官,而是信相公。正如当初巴相非是为了下官去对付陈梁王,而是为了他本人去对付陈梁王。”
  当初他好不容易说动巴宁泰,没想到巴宁泰转头抛开他这个中间人亲自跑去找天子。
  好在天子没忘了他的功劳,权力比不上宰相,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却不比宰相低。
  石熙载话说出口,瓷砖转动的声音停止。
  胡承约抬头看向石熙载,开口问道:“这次又是受了哪家的请托?”
  石熙载犹豫片刻,才轻声回答:“开封粮行被封了好些家。”
  胡承约闻言默然,好一会儿才道:“开封的事情,同巴庆安有什么关系?”
  开封现在是梁王陈佑的地盘,上下官员调动都会征询梁王府的意见。
  考虑到去年那一帮粮商的所作所为,陈佑秋后算账也不是不能理解。
  “三月以来,巴相多次调动梁王一派官员,陈梁王一直没什么反应,要么是其真的放手朝政,要么是其已失去掌控。“
  石熙载解释着要针对巴宁泰的原因。
  “现如今巴相安排梁相救灾,想来是要对梁相动手。陈梁王势弱,可助梁相度过此劫,以换其放手商贾事,顺带也能打击巴相,阻其势头。”
  胡承约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十分仔细地观察着石熙载的表情:“为何叫梁尚同救灾是要对他动手?”
  石熙载一愣。
  他当然知道,这就是他原本的计划。
  只不过陈佑突然遇袭请辞之后,他就再没关注过,没想到巴宁泰一步步完成了前置布局,只差最后几步就能逼迫梁关山在钱钞署和相位之中二选一了。
  仔细想了想,石熙载决定省略前因后果,只分析当前局面。
  待他说完,胡承约含义不明地笑了笑,应下此事,叫他自去谋划。
  石熙载离开后,胡承约没有继续处理公务,而是在考虑一阵后取出纸笔给赵普写信。
  ……
  梁关山接下任务后,召集有司商讨以何种力度救灾。
  预备在留下承兑所需钱银后,腾出尽可能多的物资用于本次救灾。
  因为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收割夏粮,这次水灾损失不大。
  而且受灾的也就十个州左右,完全可以从其它地方调粮过去。
  最大的问题在于,那些受灾百姓能不能拿出钱来买粮。
  一些基础设施去年才修过,想要以工代赈一时半会找不出来合适的工程。
  “募兵吧。”
  太府卿方文韬突然提出一个建议。
  “什么?”
  “募兵。”他重复道,“把那些家里贫困的青壮招募进团练或者民兵。”
  顿了顿,他的思路仿佛一下子打开:“正巧这些人招募为兵,可跟着学习读写识字,过个一两年遣散回乡,也能教各地教育监轻松一些。”
  他这边起了个头,其他人立刻看到这种做法的好处:
  “往后灾情皆可如此处置。”
  “也非是定要遣散,那等孤身一人或者品性恶劣者可强留在军中。”
  “若是招入军中,便无需做那等苦工,耗费那许多钱粮。”
  诸如此类的话语接连出现在梁关山耳边。
  大多数人考虑的方向还是省事和求稳,就好像宋朝的厢军一样,把活不下去都招进去,节约了大量的治理成本。
  造成些许冗兵就不算什么了,至少短期内无恙,等财政不堪重负的时候,他们这批人恐怕早已致仕了。
  再说,就算真的出了问题,需要头疼的是天子,是两府宰相,底下这些官员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论调,正愁有没有什么两全之策的梁关山当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把饥民招募为士兵。
  ……
  当梁关山准备把募兵作为救灾主要手段的消息递到巴宁泰面前,巴宁泰不知该作何表情,最终只是点点头示意他知道了。
  没有将领会不喜欢自己手下兵马增加,哪怕是吃空饷的,也希望名义上的人数越多越好。
  尤其是他们手下的士兵全靠朝廷养活,不需要考虑人多了之后军饷怎么办。
  巴宁泰似乎准备坐视梁关山度过这次困境,没有丝毫为难地放任招募饥民为团练民兵的政令通过。
  身为主角的两人没有了交锋的冲突点,想要在一旁拱火的胡承约等人也就失去了下手的机会。
  就在梁关山忙着安排救灾募兵事宜的时候,巴宁泰召集在京将领以及两府有司,商讨给禁军将士提高待遇的事项。
  除了户部提出反对意见外,其余人等全都表示赞成。
  于是,巴宁泰吩咐军备司拟一份条陈交给梁关山审核。
  军备司司正石守信才从边军调回来不久,对这种提高待遇的事情具有极高的热情。
  因此,三天之后,军备司就把一份详尽的建议递交到梁关山的案上。
  而这三天,已经足够将“巴相公准备提高将士们待遇”的消息传开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