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郑重拜倒。
一众大臣亦高声喊道:“臣等恭迎陛下回京!吾皇圣安!”
皆是一齐拜倒。
象辂障尘掀起,一身淡黄衫袍、头戴幞头、系九环带、踏六合靴的赵鸿运出现在众人眼前。
他看了一眼跪在最前方的三个儿子,又环视一圈众臣,双手虚抬道:“众卿请起。”
立刻就有那力士喊道:“陛下曰:众卿请起!”
又是一阵整齐的声音道:“谢陛下!”
紧接着,众臣纷纷起身拍打尘土。
赵鸿运又看了一眼领头的赵元昌,淡淡道:“刘卿与我同乘,其余一并回城。”
言罢,转身重新进入车中。
听到这话的大臣们不知所以,面面相觑。
刘明反应过来之后,朝众人拱拱手,便走向辂车,在侍卫的帮助下登上去,掀开障尘走进车内。
之后,便听一人喊道:“起!”
鼓乐再起,车马齐动。
陈佑站的不算远,在那等安静的情况下自然能听到赵鸿运的话。
让首相而非监国皇子同乘,这是十分明显的表达对监国的不满了!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陈佑此时虽不至于感到慌乱,但心头也有了一丝阴霾。
心事重重的回到自己的车上,跟随仪卫进城之后便转向宅第方向。
皇帝要议事也是同那些三品以上大员商议,似陈佑这等官员迎了皇帝之后便归家的归家、上衙的上衙。
看到这帝皇出巡,陈佑心中也是感慨万分。
别误会,不是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不是项籍的“彼可取而代之”。虽有些艳羡,但更多的是敬畏。
没错,对皇权的敬畏。浸淫权力日久,想让陈佑反体制就越难,现在的他,只想着在周国这个体制内走到顶峰,然后依靠自己的见识与能力来改变这个世界。
第七十二章 帝王问询意难测
刘明进了辂车之后,恭敬地坐到一旁,微微低着头沉默不语。
闭目养神的赵鸿运好一会儿才睁开眼道:“照临这一个月来有何感想。”
刘明当即道:“臣无能,致使京中纷扰不安。”
却见赵鸿运摇头道:“此非照临之过。”
这话说的,不是首相的错,那是谁的错?只能是监国!
只是还不等刘明仔细思考赵鸿运的态度,就听赵鸿运问道:“不知子美这段时间表现如何?”
他自然是知道赵元昌这段时间都干了什么事情,既然这么问,那就是问得刘明对赵元昌的评价了。
听了此问,刘明心思急转,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道:“启禀官家,秦王殿下监国期间所行合乎法度,禀命用威未尝有疏漏之处。”
对他这番话,赵鸿运不甚满意,皱眉道:“既如此,又何来御史当面弹劾之事?”
他正要解释,赵鸿运冷哼一声道:“武德司已查明,这董成林身后无人,不过一孤直耿介之人罢了。”
刘明一愣,随即斟酌着话语道:“好叫官家知晓,当日殿内上至臣这个首相,下至诸卿,无不被弹劾。臣估摸着,这个董御史可能是见大臣攻讦、朝纲混乱,故而才一时激愤之下做出那等举动。”
说到这里,他偷眼看了看赵鸿运,见其没什么反应,才接着说道:“且秦王殿下受命监国,被官家寄予厚望,似我等臣子自然有所苛求,以期殿下能如官家般圣明。”
这番话说听在耳中,赵鸿运脸色稍霁,毕竟谁都喜欢听好话。
见此言有效,刘明稍稍宽心,继续道:“吾尝闻秦王言:监国当秉持圣意,不可专命独断。然禀命则不威,赏罚皆出于上,是以朝臣不服。”
朝臣不服,这就有意思了,不服的朝臣究竟是哪些人。刘明没有说出来,但赵鸿运却是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
刘明没再说话,辂车内一时间安静下来。
过不多时,只听钟鼓大作,却是卤簿行至明德楼。
之前杨邠等人的卤簿没有入皇城,而是绕到一旁更换衣服、换乘普通马车,至于辂车等事物则送到太常府去。
大驾卤簿一直行到崇元殿才停下来。
刘明先行踩着凳子下了车,然后站在一旁扶住赵鸿运的小臂。
自有那宦官拉来辇车,不用说,也给刘明准备了一副肩舆。
两人换乘之后,在一众宦官、亲卫的簇拥下前往简贤讲武殿,大驾卤簿也是收入太常府。
宫中行走仪卫没有什么规制,不论是前朝还是现在赵鸿运,都经常带着一两个近侍在宫中行走。
此时象辂后面的仪仗旗手等才刚刚通过明德门,紧随其后的赵元昌在明德门外下了辂车,急匆匆地就要朝宫内行去。
只是没想到还没走两步就听一个声音喊道:“大哥稍等!”
转头一看,却是宁王赵元兴快步而来。
赵元昌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三哥可有话要说?”
宁王嘿嘿笑了两声,快步走到他面前道:“大哥未免生分,小弟我没事就不能跟大哥亲近亲近嘛!”
听闻此话,赵元昌笑着答应道:“自是可以的。”
说着目光四处一扫,朝刚下辂车的荆王招手道:“二哥,今次我兄弟三人便一同走罢!”
听到他招呼的荆王一愣,随即也笑着走过来:“大哥相召,我岂有不从之礼。”
在这明德楼前,三位皇子上演了好一番兄友弟恭的场景,这才携手走进皇宫。
兄弟三人一路闲聊着到达简贤讲武殿,通报进殿之后发现随军的相公、尚书等皆已坐在殿内,只是上首留了三个空位。
见赵元昌三兄弟一同进殿,赵鸿运微微点头,眉头舒展之下开口道:“先坐吧。”
三人答应一声,行礼之后走到前头各自坐下。
不多时,在京卿各部主官都到齐了。
赵鸿运这才开口道:“诸卿可有要事上奏?”
皇帝刚刚回京,众人自然不敢拿不太重要的事情来烦扰皇帝,故而皆静静地坐在椅子上。
见此情景,赵鸿运沉声道:“既然你们都没有事,那朕来说几件事。”
皇帝自称“朕”了,看来这事不简单,众人皆是正襟危坐等待皇帝发话。
他首先将目光转向赵元昌:“元昌。”
赵元昌心中一凛,连忙起身作揖道:“臣在!”
“你乃监国,这朝堂就任由它这么乱下去?”赵鸿运的声音渐渐严厉起来,“朕让你监国,你就给朕监成这个样子?”
听到这连声斥责,赵元昌也不分辩,只是垂首道:“臣无能,辜负陛下信重。”
“你无能?”见他这番态度,赵鸿运冷哼一声,“你这个监国秦王能耐大着呢!都能被御史当朝弹劾,堪称国朝第一大笑话!”
再次提到这件事,殿内众人心思各异,只是赵元昌自己却是羞愧难当。
只听赵鸿运接着道:“幸好你还要点脸皮,没把那御史下狱。”
说到这里,见他一脸惭愧的模样,赵鸿运摆摆手道:“行了,坐下吧。”
只说了错处,却没提惩罚,赵元昌心中不免惴惴。
只见赵鸿运又转向刑部尚书乔德荣:“乔卿。”
“臣在。”乔德荣也连忙起身。
“那件案子都查到什么了?”
“回禀陛下,那左丞只承认盗售工件。臣也不敢用刑太过,故而尚无进展。”乔德荣说完之后,紧张地盯着桌子,等待赵鸿运的“宣判”。
却没料到赵鸿运道:“不敢用刑太过,那就是用过刑了?”
“这......是。”
“用刑也问不出来什么,此案就到这里,就此结案。”
此话一出,乔德荣如蒙大赦,当即答应下来。
一旁的苏逢吉也松了口气,看起来似乎不干他的事了。
而荆王表面上没啥反应,但心中却是暗自惋惜,实在想不到那左丞竟然是个硬骨头,愣是没能攀扯到苏逢吉身上去。
正想着,却不妨赵鸿运突然转头道:“元盛,听说此案关键乃是开封府找到的?”
荆王一愣,心中有些打鼓,但还是起身答道:“回禀陛下,开封府能接触此案全是因为巧合......”
第七十三章 再失一相犹不慌
他还要解释,赵鸿运用食指敲了敲桌子道:“开封府做得很好。”
只是说了这一句,赵鸿运再次闭口不言。
说话说到一半的荆王噎得难受,但看赵鸿运的样子,他又不敢多言,只好讷讷不言。
好一会儿,赵鸿运才道:“前次宗正太常已为秦、荆二王定下吉日。如今战事已毕,便以太常少卿为使,宗正少卿为副,至二王妃府宅行册命之事。”
定下的吉日是在闰七月二十二,还有十二天就到了。
好在这段时间宗正寺和太常寺一直在准备,倒也不至于慌乱,当即齐声应下。
本来司天监选了两个相隔差不多有半个月的吉日,是准备让两位亲王分开纳妃。没想到赵鸿运只选了一个,这就是要两场一起办了。
至此皇帝归来的第一次议事就这么结束了。
然而变动才刚刚开始。
九日当天,赵元昌就病倒了,高烧不退卧床不醒。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