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由于泰州也是边州,这次陈佑见不到赵普。
  来到户部,接待陈佑的是户部侍郎孙宣怀。
  “孙侍郎,许久不见,可还安好?”
  一见面,陈佑首先打起招呼。
  孙宣怀不敢托大,连忙起身相迎:“早知使君要来,我就该出门迎接!”
  两人也是有交情的,孙宣怀是李明卿故旧,当年陈佑为河南府少尹时,孙宣怀是洛阳令。如若不是这一层关系,孙宣怀完全可以找理由让一个郎中来接待陈佑。
  毕竟各地节度使来了不少,那些节度使加衔基本上都是二品的,比陈佑要高不少。相比他们,陈佑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府尹就算不得什么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三)
  故人相见,交谈良久,至于登记之类的琐事,自有佐吏代劳。
  陈佑是冯道之徒、李明卿之婿,本人也是衣紫佩金之辈,孙宣怀当然想拉近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中枢权威日重,京官的价值也越来越高,哪怕孙宣怀这个户部侍郎前面还得加一个“守”字,也值得陈佑热情相对。
  陈孙二人倒是聊得开心,可苦了其他人。周国一百八十余州这就是一百八十多位朝集使,扣除边军不能亲来的,也有一百出头的府军州之主要来户部登记引见。
  这快到十一月初一的最后期限了,正是最繁忙的时候。尤其是扣除朝会之后,户部办公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时辰,入京的朝集使们来户部的时间十分集中。
  就在两人闲谈的这段时间,先后来了好几拨人。那些代替主官来的佐贰官也就算了,就连知府刺史都被孙宣怀推掉了两位。
  很快,底下人就办好了手续,孙宣怀站起身来笑着道:“我带使君去见尚书。”
  “有劳了。”陈佑跟着起身。
  守户部尚书康自观坐在正堂,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同入京的朝集使谈几句话。这几天他几乎没干什么正事,所有空闲时间都耗费在谈话上。
  谈完之后还得把到户部登记过的朝集使名单送到宫中,官家会依次召见这些人。所以他不敢怠慢任何一个人,鬼知道会不会正好有官家看重的人在户部受了委屈,然后官家一怒之下处罚他康某人。
  他初入京的时候还是权守户部尚书,好不容易把前面的“权”字给去了,他可不想因为一点小事受罚。
  不管你是守司空的节度使,还是普通一州的佐贰官,康自观都持着同样温和的态度,言行举止挑不出毛病来。当然,陈佑进去的时候也没能让咱们的康尚书热情起来,聊了几句场面话就一个告辞一个送客。
  离开户部,陈佑估算一下时间,对车夫道:“去鲁国公府。”
  当陈佑出现在冯府时,府内不时传出小孩笑闹之声。
  老门房还认得陈佑,一面派人前去通报,一面恭恭敬敬地将陈佑迎向客厅。
  不等陈佑进入客厅,小孩玩闹的声音就低了下来,随着一阵笃笃笃的声音,冯道杵着木杖从东边院子走了过来。
  陈佑立马站定转身,郑重一礼:“小子佑拜见冯师,逾年未见,冯师可安好?”
  “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你说我好不好。”
  冯道满是笑意地说出这句话,走到陈佑跟前伸出左手扶起他。
  陈佑直接就顺势扶住冯道的胳膊,搀着冯道朝客厅走去。
  “现在我这老头家里也没什么人来了,除了那几个老家伙,也就你家绮娘带着虎儿来过几回。”
  “嘿嘿,我这个学生不在,不就得指望着儿子来看望你老?”陈佑听冯道这么说,脸上露出骄傲神色,“冯师且等着,等我家虎儿盘儿再大一些,他两个就能自己过来看望你了。”
  “哈哈哈!你啊你。”冯道笑着摇头,坐到椅子上,“等你儿子长大,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那时候。”
  陈佑接过仆役递来的毛毯给冯道盖上,嘴上不停:“那肯定能等到。再说了,无忧再过几年就能加冠了,你不得给他把把妻家的关?”
  冯无忧是冯道亡长子冯平之子,现年十五。
  提到长孙,冯道面露无奈之色:“他是读书读傻了,随他去吧。”
  冯道摆摆手,看向陈佑:“你在京兆做得不错,继续做下去的话,我看最多十年你就能回京拜相。”
  十年时间,有些长了,可也不是不能等。
  陈佑点头道:“都是冯师教导得好,只不过还是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说出来听听,我虽年迈,可这个经验不是你们年轻人能比的。说到这里,冯道抬手点了点陈佑,笑道:“别看你已经是而立之年了,在我眼里还是太年轻,多听听老人的经验不会错的。”
  陈佑笑着应是,将自己在京兆遇到的问题一一说来。
  其实绝大部分他都解决了,可总觉得自己的解决方案有瑕疵,应该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故而说出来听听老师的建议。
  怎么说呢,冯道能屹立多朝不倒,为人处世就一个字“稳”,有些情况稳一稳的确会更好,但也有些事情如果按照冯道所说的来做,是陈佑无法接受的。
  不过,冯道毕竟是师长,陈佑除了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之外,没有过多驳斥他的建议。
  谈论往事不如展望未来,很快话题就从京兆府转到了国政之上。
  对陈佑来说,要想实现理想,成为宰相是第一步。
  虽然他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冯道还是能感觉到。直接说吧,自从冯道决定替他向李明卿提亲开始,就有把陈佑推入政事堂的想法。
  但那都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冯道自己应该是等不到了。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冯道语气平淡地说出这句话,“官家春秋鼎盛,继位以来朝堂方镇尽握其手,需要的是忠心听话宰相。你内有圣眷在心,外有宰相助力,只需要保持住,不争不抢,官家自然就会属意于你。”
  陈佑有不同的看法:“但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吧?如果只是一个平庸之人,想来官家也不会重用。”
  “呵呵。”冯道轻蔑一笑,“你以为我叫你举荐贤良是做什么的?现如今中原之地固然平静,然天下未定,仍属乱世,贤良之才若得助力便可趁势而起。你现在推荐数十上百为有才之士,十年之后击水中流者皆仰你之名,你若不为宰相,岂是明君所为?”
  说到这里,冯道语重心长道:“你那个书院,该停就停了。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书院师生,实在当不得‘无声’二字。”
  简单一句话,冯道认为陈佑开办书院的动静太大,容易引起官家的警惕。
  陈佑当然清楚,然而他想要“润”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宰相之位啊!


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别重逢父子情
  几事不密则害成。
  陈佑一直记着这句话,所以他办书院就只是办书院,从来没说过要改变世界啥的。至于别人会不会因为他讲的课而产生了改变世界的想法,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因而面对冯道的劝诫,陈佑只能打个哈哈试图将此事糊弄过去。
  只是他说了几句,仍然感觉到冯道在看着他,不免有些讷讷不敢言。
  “你安排一下,我抽个时间去你那个书院看看。”
  陈佑正在考虑要怎么不着痕迹地换一个话题,突然听见冯道这么说,一时间有些发愣。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点头应下:“好,那就寻一个晴天,冯师看如何?”
  “你的书院,你自己安排就好。”冯道摆摆手,“行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这个糟老头子就不留你了,赶快回去吧!”
  陈佑嘿然,没有多客气,直接就告辞离开。
  这次是真的回家了,至于岳父府上,他准备明天带着李疏绮一同去拜访。
  陈府,正式名称应该是陈上护军府,门前立有十戟,左右各五。
  陈府得以在私门立戟,是因为陈佑“以上护军带职事三品”,所以他家要以“上护军”为名。如果陈佑爵位升高了,成为国公,则爵位优先于勋位,变成“以国公带职事三品”,那时候他家就成了“某国公府”。
  不过现在都改朝换代不知道多少次了,周国也没有专门就这些事下诏整顿,各种规矩或是杂用唐制,或是僭越不理,基本上没多少人会管。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某个人翻史书的时候看到前朝的规矩,突然想起来本朝还没定规矩,然后上书奏请。具体要等到什么时候,那就看缘分了。
  回到眼前,府内众人早就知道家中主人今天要回来,早几天就把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此时陈府中门大开,八名健仆分成两列站在台阶前,陈行文束手立在八人前方,目光钉在那辆越来越近的马车上。
  很快,马车来到门口,侧面对着门停下。
  陈行文立刻上前,正好扶住掀开车帘准备下车的陈佑。
  陈佑站定,只听仆役们齐声道:“恭迎主翁回府!”
  他笑着点点头,将目光放在陈行文身上,却看到自己这个管家已经生出白发了。不由心中感慨,拍着管家的手感叹道:“这才两年没见,文哥儿都生白发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