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这方面会请治安曹协助。”吕云帆脸色通红,有些紧张地将自己的安排说出来,“我自己也会带人巡查,只要有不合规矩的,先查税曹吏,后查县官,再查丁户。”
  “嗯。”陈佑不置可否,“总之这事你们多上点心,我在京中说话的底气,就看你们上计的时候能给我带去多少东西了。”
  说完这件事,陈佑喊了另一个人的名字:“王司功,今年的乡饮酒礼你要提前准备了。”
  这王司功是之前的鄠县丞王福星,半年前被陈佑调来了府衙任权司功。至于原本的司功田从善,带了王福星一段时间后,得陈佑推荐为蓝田令。
  陈佑这一年多推荐了不少人,不过主要是推荐到别人幕中担任幕职,像田从善这样的只有几个,还大多没有成功。这一对比,田从善说不上有多么感激涕零,但同陈佑相处起来态度的确亲近了许多。
  王福星应承下来,略一犹豫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使君你要回京考绩,乡饮酒礼是请高少尹去么?”
  陈佑眉头微皱,随即松开,看向梁关山:“就请高少尹吧,尚同你也一起去,免得出什么事。”
  “好。”梁关山点头,回答十分干脆。
  各曹都说了一遍,一行人才下了龙首原朝长安城行去。
  回到府衙,诸官皆散去,陈佑叫住了崔翰:“仲文跟我来。”
  崔翰停住脚步,转身跟着陈佑前往书厅。
  分了主客坐下,陈佑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在外面吹了那么久的冷风,这一口热茶喝下去,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放下茶盏,陈佑认真地看向崔翰:“仲文你入我幕中已经有一年半了吧,我看你志向似乎在行伍之事上。”
  突然谈到这话题,崔翰神情严肃,抿唇纠结一番后,诚心诚意地朝陈佑拱手:“确如使君所言。”
  “这次朝集考绩,边将也会有佐官抵京,某也认识一些领兵大将,你可有想去的地方?”
  陈佑最终还是决定把崔翰放出去,正好趁着今年都到京中述职的机会推荐给熟人。
  乍一听到他的问题,崔翰直接就愣住了,反应过来之后有些难以相信。
  陈佑看着他深吸一口气稳定下来,心中微微点头,这一年来虽然没能叫他改了轻率的毛病,但总算是要沉稳一些。
  出去了也不会丢人,这就是陈佑的想法。
  毕竟是陈佑推荐过去的,崔翰能力如何别人不知道,只不过看在陈佑的面子上会给他一次机会,如果因为轻率冒进出了岔子,丢的是陈佑的信誉。
  只见崔翰十分诚恳地看向陈佑,一字一句道:“但凭使君安排!”
  陈佑眉头一挑,很自信啊!
  不过不挑食也好,陈佑略一沉吟,开口道:“我同镇海节度使有些交情,你可愿过去?”
  镇海节度使就是白崇文,所谓的交情,其实就是当初陈佑负责外间事务的时候,同白崇文通过几封信,除此之外再无接触。
  但陈佑毕竟是白崇文入周的领路人,而且他看起来前途无量,白崇文也乐意同他保持联系,交情就这么来了。
  “翰愿听使君安排。”
  相似的话,实际上就是同意了。
  陈佑呵呵笑道:“既然如此,这几个月你把治安曹好好整顿整顿,如果这次镇海军朝集使是白家大郎的话,等我回来你就可以出发了。”
  京兆府这边的朝集使是陈佑本人,而镇海军在边境,所以要安排佐官代替节度使。白大郎身为白崇文嫡长子,担任朝集使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崔翰离开之后,陈佑端着茶盏仔细考量该选何人来接掌治安曹。


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二)
  陈佑是带着各县这两年的施政总结出发的,他准备在路上再看一遍,跟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对照,好在考评中得一个较高的评价。
  一直到离开的时候陈佑也没决定该让谁来接任治安曹参军事,只好嘱托李仁信在这段时间里好好考察一番。
  今年是周国立国以来第一次召集朝集使,上上下下都很重视。
  这次诏令节度刺史朝集不是突发奇想,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确立中枢权威。
  去年赵元昌南征拿下淮南,西边平定叛乱,北面同辽国互有胜负,越来越有大国天子的风范。
  又借着六月大水的机会调整河北以及襄樊地区的官员,京官外派、外官入京,各地节度使、刺史调换辖区等等。各节镇要么拆分要么安插官员,中枢对地方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大。
  经此操作,周国越来越像一个正常的统一国家。
  然而不要忘了,南边还有几个分裂出去的国家,北边也被辽国占了大片领土,祖国尚未统一,元昌仍需努力。
  根据京中的消息,首相江夏青将在冬至日带领群臣为官家上尊号。
  今年冬至在十一月乙酉,而朝集使们在丁丑也就是十一月初一前就得到户部引见报道,他们是铁定要参加冬至大朝会的,也就是说这是真真正正的天下群臣共尊天子。
  一路无事,冬十月庚午,陈佑抵达洛阳书院。
  汪弘洋等一干教员早早等在书院门口,部分学生也围在正门旁等着看一看两年未见的山长。
  车停,陈佑紧了紧身上大衣,掀开布帘站到马车前部的车板上。
  “参见山长!”
  众师生在汪弘洋的带领下一起作揖,齐声高呼。
  陈佑面带笑容,双手虚抬:“诸君不必多礼。”
  待众人起身,陈佑已经踩着木墩下了马车,快步走到人群前面。
  “平远等下同我一起入京。”
  快速低声说完这一句,不等汪弘洋回话,陈佑走到一个个教员生员面前,问几句工作学业,说一说鼓励的话,遇到那些特别优秀的,还会拍拍肩膀夸赞一声。
  人数较多,陈佑不可能每个人都交谈一番,好歹这里都是读书人,没有一窝蜂地挤上来。
  同最前面的两排大多都有过交流之后,陈佑站定,满是歉意地拱手道:“诸君心意某心领了,只是身负诏命,不宜在书院多留,待来日得空,再来书院同诸君相谈!”
  “我等在书院等山长!”
  “是极是极!山长且去罢!”
  喊话的声音有些熟悉,很可能是当初经常提问的那些学生。
  陈佑没有细看,目光转向汪弘洋。
  跟在他身边的汪弘洋顿时明白过来,当即朗声道:“好了好了,快上课了,赶快散了!”
  不得不说,“快上课了”这句话威力巨大,很快诸人就散了去,只剩下汪弘洋等几名没有课的教员站在此处。
  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汪弘洋把新人介绍给陈佑后,陈佑笑道:“行了,都去忙吧,别在这陪我吹冷风了。平远,你跟我入城。”
  说罢,陈佑转身上了马车,汪弘洋也跟着钻了进去。
  这边几人喊了一声“恭送山长”,站在原地目送马车回到不远处的队列中,缓缓离去。
  马车内,汪弘洋在给陈佑介绍书院以及洛阳的情况,这些都是不好在书信中说的内容。
  陈佑只是仔细听着,偶尔才会问两句,就这样一直到驿馆,汪弘洋才停下叙述。
  进驿馆选了一出小院子安顿下来,先是派人去陈府、李府和冯府通报,同时又安排范昌佑去通知户部。
  明天早朝结束后,陈佑要去户部报道,然后就不必等在驿馆,可以回到自家府宅。
  之后就是等待,等官家召见,等待集中考绩,等待冬至上尊号,等待元日大朝会,然后麻溜的回到京兆府继续当他的京兆尹。
  以上是正常情况下的发展,也有人考绩结束之后就回不到原职,这都是说不准的。
  陈汪二人谈了很久,汪弘洋便留在驿馆休息。
  翌日,汪弘洋一大早就告辞回书院,他也有课要上。
  陈佑在驿馆中等来散朝的消息后,乘上马车朝皇城而去。
  准确地说是去皇城东边,唐时尚书省所在,也是现在六部办公之所。反正前人都规划好了,不用白不用——主要是当时陈佑受命营建宫室的时候担心出问题,既然道士们的阴阳堪舆之说都认为唐时的布局没问题,他就直接照搬了过来,没有费心去鼓捣创新。
  昨天进城的时候注意力都放在汪弘洋所说的话上,没有注意城内景象。现在左右无事掀开窗帘观察道路两旁,发现同两年前相比有很大变化,感觉上倒是和长安城有些相似。
  只不过如今的新长安面积缩小之后,没有了洛阳如今的大气磅礴,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仔细看了看,原来是路边有暗渠,应该是雨污水道,陈佑能看到路边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满是孔洞的石板。
  看来洛阳也重新恢复了从前的输排水系统,也不知道是谁做的。
  现在的河南府尹已经不是赵普了,赵普在元配亡故一年之后,同首相江夏青四女议亲。从议亲到成亲,只有不到半个月时间。
  赵江联姻的消息传出没几天,宫中就下旨调赵普为泰州刺史,赵江婚礼好悬在他出发之前完成,然后带着新婚妻子一起赶赴泰州上任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