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加上朔方军用处也不大,陈佑总不可能把灵武军调到延州来,那相当于是放弃了灵州,朝廷不会同意。
  陈佑正在权衡利弊,就听赵元昌道:“你不必急切,先就按你说得,袭扰为主。我看你以前在枢密院负责外间事的时候做得挺好,这次有关定难军的外间事务全都交给你。”
  如果民政也交给他的话,这权力就大了!
  不过涉及对外,肯定需要民政方面配合。
  陈佑决定先不提民政权力归属,回去整理一下思路,看能不能把“军政一把抓”变成一切计划的基础。
  想到这里,他出声应下:“那我回去仔细考虑考虑,写一份条陈递给官家。”
  “嗯,这样也好。”赵元昌和他是同样的想法,“这事不着急,还没确定。”
  说着他自己就笑了:“这么多年都忍了,也不急在一时。”
  “官家所言甚是。”陈佑稍稍恭维一句。
  这事就算过去了,很快又谈到下一个话题:“昨天没说完,你给我仔细说说那个治安曹的事情。”
  谈到这事,赵元昌还是一脸轻松的神情,陈佑却不得不打起精神仔细应对。
  他总共建立了两个新的体系。一个是税曹,根据朝中风向,明年应该就会推广到周国全境。另一个就是治安曹,才成立一年,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
  “好叫官家知晓,治安曹其实是两个任务,第一是把维持百姓稳定的任务从军队手里剥离出来。正要说起来,治安曹的警察同一般的衙役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臣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警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好让百姓感觉警察更亲近、更值得信任。”
  陈佑正说着,接过被若有所思的赵元昌打断话头:“我听说你之前疏浚城内水渠的时候是叫府兵帮助百姓的,这也是为了培养荣誉感和所谓的责任感吧?”
  “正是。”陈佑点头,“原来的那些府兵因为这事被邻里乡人夸赞,倒也不好再祸害乡里。再加之臣嘉奖抚恤战殁府兵,又叫邻里引以为荣,无赖行径少了不说,还叫城内泼皮少了不少。是以解散府兵之后,臣又在警察之中行此事。”
  “此行的确不错。”赵元昌赞道,“禁军当也可行此事,这个你也写一份条陈上来,我叫人看一看学一学。”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陈佑既然做了出来,就有推广的念头,当下应承下来,记在心头。
  他又接着道:“治安曹的第二个任务,其实是把府衙精于刑狱侦缉的技术官吏都集中起来,专门负责侦缉事务。自从有了治安曹,查案全归治安曹,法曹就只是负责审案。这样一来,断案有错找法曹,证据不全找治安,两者也可互相监督。”
  他刚说完,就听赵元昌问道:“你这个警察都是从府兵转过去的吧,我看你奏章上写的是大部分警察最多只有一根短棍,这样的警察真的能维持住整个府的安定?”
  “官家有所不知,府衙警察人数不多,但是各县都有自己的乡兵衙役治安曹和防务营会定期安排人手去操练各县乡兵,若真有贼人闹事,便可就近调集乡兵镇压。”
  “每个县乡兵有多少人?”
  陈佑没有注意到,赵元昌是皱着眉头问出这个问题的,他微微垂首回答道:“一般一个县乡兵会有两百人。不过其中只有一二十人是脱产的,绝大部分乡兵都是闲时操练,忙时务农,同唐时府兵相近。”
  听到这个回答,赵元昌眉头稍稍舒展。一个县一二十正规军,十个县也才一两百人,还在忍受范围内。
  不过他仍然有疑问:“府兵制残破不堪,我听闻各州乡兵团练也就充充人数,你这个乡兵真的能打得过盗匪?”
  陈佑笑了,十分自信地回答:“正如官家所言,这乡兵的确不如正经的府兵,但是对付那些盗匪,也就是有些困难罢了。只要操练严格,奖罚公正,抵御盗匪镇压不轨要比原先迅速得多。”


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
  这个赵元昌倒是知道。
  去年平乱之后,京兆府流民盗匪颇多,为此陈佑还特地上书增募警察、加强训练,这才保证了城镇和一些大村子没怎么收到流民盗匪的冲击。
  那有没有小村子遭难呢。有,但是府衙得到的报告很少。首先是偏远的小村子遭袭,县衙不一定会知道;其次就算县衙知道了,很大概率上也会瞒着不报告给府衙。
  基本上是领导不知道的问题,就是没有发生的问题。
  见赵元昌点头,陈佑开始说治安曹存在的问题:“经过这一年的试行,警察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晋升空间。原先还是府兵的时候,从普通兵丁到队正、到都头、到校尉,哪怕带的人一样,但是从陪戎副尉到翊麾校尉,能一级一级升上去。”
  陈佑脸上露出惋惜的神色:“转到警察营就不一样了,治安曹能拿出来的全都是流外官。官家也知,去年裁撤府兵的时候,不少立功升职的校尉要么送到禁军,要么调往它处,留在京兆府的很少。”
  “你有什么法子?”
  “好叫官家知晓,臣仔细思量之后,认为警察、税务员这等,可以加设流内职事。譬如普通警察皆为流外,表现优异者可升从九品下,或带一队或驻一地,往上又有从九品上,或专一司或巡视一县。不过警察归属治安曹,故而当止于八品。”
  赵元昌立刻就明白陈佑话中隐含的意思:“你是想每个县都有警察?”
  “官家慧眼。”陈佑赞了一声,“臣欲以治安曹统率阖府警察,各县虽能调动警察侦缉维稳,然警察升职贬职皆在府衙。有警察的情况下,可以削减衙役,加强府衙对诸县的钳制。”
  听到这话,赵元昌目光炯炯。
  他从陈佑的话里看到了另一层含义:府衙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钳制县衙,那么中枢可不可以用来钳制诸州府?
  只是有一个问题,钱够不够?
  当赵元昌问出这个问题,陈佑毫不犹豫地回答:“回禀官家,臣预备着让各县来负责各县警察俸禄。说起来就是双重领导、人财分离,府衙治安曹管人事,负责人员调动、技能培训考核等,县衙官财计,安排日常事务以及监督。”【1】
  这个法子会有什么弊端赵元昌暂时看不出来,但是他知道一定可以增强中枢对地方的控制力。
  他在心中权衡得失,陈佑安静地坐在一旁。
  陈佑也不知道这个法子会不会被批准,再怎么四处腾挪,按照他的设想来,财政支出都会增加。
  现在还是战时,恨不得花出去的每一文钱都能增加军队的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必要花钱在新的治安体系上面?
  陈佑没有计算过收益比,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纯粹是为了自己在京兆府能独揽大权,这是属于京兆府的中央集权。
  再说了,这一次很可能也会是在京兆府试点,一个府而已,即便失败了,耗费的钱粮也不会影响到全国局势。
  陈佑稳得很。
  可惜,这种事情赵元昌不可能说就听陈佑的,还得听取其他人的意见,是以在陈佑离开之前并没有得到准确的答复。
  倒是兴平郡王要找新老师的消息被证实了,在听到赵元昌问陈衡是不是也到了该进学的年纪时,陈佑差点以为自己家孩子也要去陪皇子读书。
  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不急着读书学习,要给陈衡一个快乐的童年”,然后才解释说小孩子不懂太高深的东西,先学认字写字就好,等大一点再寻老师。
  之后赵元昌感叹一句好老师不好找、孩子不用心学习之类的话,叫陈佑明白他是准备给兴平郡王换老师。
  对此,陈佑也只能沉默以对。
  今天陈佑没有在宫内留太长时间,前两个比较重要的事情说完之后,又就子女教育问题谈了几句,他便离开皇宫回到家中。
  这几天他都比较忙,要约见旧友故交,要接见旧部,要同书院一些表现较为突出的师生谈话,还要整理丁骁负责的情报网络。
  幸好他在洛阳要待到年后,像巡视工坊商行等事都可以推倒事情不怎么多的时候去办,不至于匆匆忙忙走马观花。
  十月丙子,少府少监、史馆学士元可望邀陈佑赴宴。
  陈佑同元可望不熟,不过此人在太祖朝就是天子近臣,即便现在当了少府少监,也依然兼着一个史馆学士,随时可以入宫以备咨询。
  这样一个人物突然邀请陈佑,显然是得了赵元昌的吩咐。
  陈佑欣然赴宴,果不其然,说的还是治安曹的事情。
  元可望直接就问陈佑,令京兆府推行这个措施在政事堂通过的几率是多少。
  这个问题意味着赵元昌决定现在京兆府试点。
  陈佑当即保证自己会拿出一个条陈去游说政事堂诸相公,当然,这份条陈佑会隐去一部分内容,免得有人早早发现官家想要进一步削地方的权。
  十一月乙酉,日南至,帝御含元殿受群臣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平章事江夏青率百官上尊号曰神功圣德文武仁皇帝,答诏不允,凡三上章,允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