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陈佑见到了从江陵赶回来的赵普。
赵普这一次纯属无妄之灾,一下子就由从三品的权知府变成了从六品的侍御史。
不过他断崖式降职的例子,也是赵元昌重罚那些被罢免将官的由头之一,说是贬职,也算得上是立功。
这不,他刚从江陵回来,就被召入宫中单独奏对,一个多时辰之后才离开。
陈佑早早定好的酒席,赵普出宫之后立刻就有在宫门外盯着的仆役一路小跑着通知他。
是以,当赵普换了一身燕居常服抵达酒楼时,陈佑已经满脸笑容地等在楼梯口。
互相抱拳行礼之后,陈佑一面拉住赵普的胳膊朝楼上走去,一边笑道:“多时不见,则平清减许多啊!”
赵普哈哈一笑:“将明你是不知道,粮船倾覆的那几天,我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减了这么几斤肉还算少的!”
话是这么说,但看他神情全无忧虑之色,显然在宫中得了好消息。
进了隔间,酒楼仆役将菜摆好、酒温上,便告罪一声退了出去。
六月仍属夏季,陈佑家中不缺钱,这里虽是酒楼,却也摆了数盒冰,门窗皆用厚布帘子挡着,为得就是降温。
落座之后,赵普畅快地呼了一口气:“还是屋内凉爽啊!”
陈佑笑而不语,等了一阵,提起酒壶就要倒酒,赵普连忙起身拦住他:“我来,我来。”
“诶,这次我做东,理应我来。”
陈佑挡下了赵普,为两人面前的酒盏都倒满酒水,将酒壶重新放回小火炉上。
赵普直接就端起酒盏:“我就先干为敬!”
“干!”
陈佑也没有矜持,两人就这么空着肚子喝干一杯。
这一次赵普没等着陈佑倒酒了,他直接就拎过酒壶添酒。
几轮之后,长时间没见的生分就消散了,气氛变得热络起来。
谈了一阵风土人情,话题终于转到政事上去。
“则平你这次回京,这个侍御史怕是不会长久做下去吧?”
“这要看官家的意思。”赵普好似毫不在意,“不过应该不会再离京了。”
他已经有了主宰一方的经历,而且他在锦官府做得还不错,接下来就没必要谋求外放,在中枢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往上爬才是重点。
“对了,这次南征,宋国武昌节度袭扰不停,官家甚是不满,若是能尽得淮南,该是能教宋国无力西顾。”
听了赵普的话,陈佑推测下一步的战略方向应该是淮南。
这个淮南指的是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一大片区域。若周国能拿下淮南,则宋国必然要迁都。
宋国现在的国都是江陵府,就在江水边上,如果不迁都,国都周边必须常备重兵防备北面周军渡江。这样一来,西面就不可避免地有所松懈,周军自岳州出发顺江而下进攻将十分方便。
而如果迁都,水路调兵会遭到周国阻挠,陆路的话,隔着一个吴越国,江宁一带能守住的几率不是很大。
总而言之,上游丢了,淮南也丢了,划江而治基本上就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
所谓守江必守淮,荆襄不可丢。现在襄阳一片在周国手里,荆州之地还在争夺,如果淮南丢了,宋国能做的就是献土投降。
陈佑转着心思,那边赵普突然问道:“将明你可有心往颍州宿州走一趟?”
陈佑一愣,随即笑道:“这还得看官家安排,我不论是去哪都没甚意见。”
如果他出外换李明卿回京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只是担心他去南边了,李明卿还留在北边,那就有些坑了。
见赵普笑了笑不再开口,陈佑主动出声:“不知则平可想好了要弹劾何人?”
“我这才入京,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将明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身为御史,弹劾百僚是本职工作,更是政绩。比如董成林就是因为弹劾当时还是监国秦王的赵元昌而被先帝看重,从而擢为拾遗。
陈佑看着赵普,微微笑道:“林师德权知河南府有半年多了,则平以为如何?”
赵普没有立刻回答,他估算了一下如果留着林师德,能不能坚持到自己可以接任的时候。
仔细权衡之后,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但还是点头道:“京师重地,却是该换人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
只不过,区区一个知府,赵普有些不满足,身为御史,不弹倒一个宰相,那就跟没当过御史一样,没甚意思!
又碰了一杯,赵普前探着身子道:“这些天将明都在京中,两府宰执,可有......”
他悄悄朝皇宫方向示意。
没有直接说出口,陈佑猜测他是不是在问有没有宰执触怒官家。
将酒盏放到桌面转了一圈,陈佑盯着酒盏道:“政事堂刘雨润,枢密院李守成,这两位依然是国之柱石。”
或许是因为使功不如使过吧,吴峦罢相之后,刘承泽和李继勋除了多名故旧被贬之外,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李继勋可是曾跟在吴峦身后推动陈佑领兵南征的,以前没有机会也就算了,现在赵普有心做出一些政绩,陈佑当然十分乐意帮他一把。
“这两位。”赵普沉吟一番,微微摇头,“的确被官家所看重。”
言下之意就是要等待时机。
陈佑点点头。他不着急,他巴不得赵普崛起的速度慢下来,一旦两人都站到顶峰,绝对会斗起来,还不如现在一高一低正好能够相互配合。
眼看喝得差不多了,陈佑突然想到一件事:“对了,则平在江陵可曾见过那朗州卢刺史?”
朗州卢刺史,也就是卢子龙。
他带着沈焱降周之后,赵元昌没有给沈焱封爵,而是准许他收沈焱为义子,改姓为卢。
这其实是好事。因为前蜀帝,现在的杞国公孟昶已经是重病缠身,眼看着就要命不久矣。而当初的南平王高保逊,更是早早就死了,且死因还是纵欲过度。
总之,沈焱变成了卢焱,至少这性命应该是保住了。
等卢家一家人跟着车驾前往洛阳的时候,已到了知天命之年的卢子龙被任命为朗州刺史,负责对抗长沙府的宋军。
“倒是见过几面。”
好歹赵普当时也是江陵知府,能见到卢子龙不稀奇。
“卢刺史看着精神尚可,怎么,没给将明你写信?”
“信倒是有,只不过只有几句场面话。”陈佑颇有些无奈。
因为赵元昌似乎要重用卢子龙的缘故,陈佑对自己老父的这个故交好友还蛮看重的,只可惜卢子龙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表现得有些疏离。
不谈这些令人不快的事情,酒喝到尽兴,两人便散了去。
赵普已经确定,上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现在的权知河南府事林师德,身为林知府前任副手的陈佑可以提供一些小小的帮助。
分开之后,陈佑就来到了冯府,或者说冯太保府。
他得同冯道商量一下,应该支持谁接掌河南府。
江都府,宋国同平章事、大元帅、宁王白崇文斜靠在塌上,身后婢女用力揉捏着他的肩膀,堂下僚属在禀报军政诸事。
白崇文现年不过四十余岁,其父本是吴国镇南节度使,李升篡位之后多次调动,再无建树,最终郁郁而终,而他自己在禁军之中也过得不顺心。
六年前赵鸿运称帝,中原纷乱,当时登基没多久的李璟野心勃勃意图北伐。
南唐烈祖李升是之前吴国权臣徐温的养子,称帝之后因着这层关系多有徐氏。然而正应了那句话,斗米恩升米仇。当时正是灭亡闽国的关键时刻,李璟急着收回兵力趁乱北伐中原,国内动荡不安,徐氏子弟就联络了当时坐镇武昌的戴延康,意图使皇位归于徐氏。
终于,李璟北伐没能成行,先锋部队被击败。东南方向闽国虽灭,但乱子一时之间无法平息。在有内应的情况下,戴延康领兵顺流而下直入江宁府。
这时候白崇文突然开窍,带着自己的人手扫清徐氏,在李璟被逼禅位之后成为新朝功臣。后来又成了南唐旧人的领头人,占据了较为富庶的江都一线,甚至因为戴延康的一系列应对举措而越来越强势,最终有了如今的身份。
只不过戴延康虽然有时候会出昏招,但对国都江宁府的掌控还算严密,所以白崇文即便有个宰相的身份,却不敢回京。
而白崇文这边实力虽比不过身为皇帝的戴延康,但若真是打起来,宋国必定会伤筋动骨,是以戴延康也只能容忍白崇文事实上的半割据状态。
这次宋国试图攻占沈国,也是因为戴延康同赵元昌有了相同的想法,想要挟大胜之威解决国内问题。
只不过赵元昌成功了一半,而戴延康则是骑虎难下。周国新得的三州至少是连成一片,而宋国得到的长沙府却同本土隔着一大片山脉。
回到眼前,白崇文听完幕僚所说的内容,毫不在意地挥挥手:“将人打发走就是了。”
那幕僚不由急道:“大王!周国现如今国势正盛,便是不欲投周,也当好生招呼才是!怎可随意打发?”
听到这话,原本不甚在意的白崇文脸色一寒,看向那幕僚的眼光有些不善:“孤叫你把人打发走。”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