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其后未央宫外的变故,又让粮价涨破了两百钱的历史巅峰!
  先前还在停售观望的杜氏见此,彻底坐不住了!
  ·
  ·
  ·
  PS:1.这件事我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看的了,反正说的神乎其神,不过我个人猜测,这根本就是杜氏为了制造恐慌,控制粮价才装神弄鬼弄出来的东西,可信度小于零。
  文中关于西汉安陵杜氏的记载,参考自《史记·货殖列传》。


第0063章 商人无国(下)
  杜氏一句话,长安所有的米铺都发生了‘粮荒’——每天就卖一百石米,二百钱起卖,价高者得!
  就这样,长安的粮价成功在五天之内,突破了十数年来未曾达到过的三百钱一石,并以平均每天五十钱的涨幅继续飙升。
  光是在过去十五天里,关中的粮商仅仅是把秋收时购买的存粮卖出不到一成,就收回了购粮成本的大半!
  现在,唯一让粮商们感到恼火的是:储存粮食实在太费钱了···
  如果粮食不会坏,他们都想每天只卖一石米了!
  那样,粮价就很有机会回到开国时那般,四千钱一石的巅峰!
  出于对这个美好未来的渴望,关中粮商商议过后,在今晚一同来到安陵邑,拜访杜氏家主:杜苗。
  杜苗出生于秦时荥阳的一户商贾之家,靠着在秦末之际,向各方人马售卖粮草起家。
  光从杜苗能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跟写做义军、读作强盗的军队做粮食交易,甚至能赚到钱,就可以看出,杜苗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商贾。
  ——在乱世,粮食可比黄金珍贵的多!
  杜苗却能让丘八**乖乖掏钱,而不是杀人越货,就足以说明他的能耐了。
  如果手上没有一支足以让各路人马忌惮得武装力量,杜苗根本不可能活到刘邦登基,就更枉论靠着粮食生意,攒下第一桶金了。
  这也是西汉初的常态:不只是杜苗,汉初但凡小有家祡的商人,其第一桶金大都来路不正。
  不过,杜苗十分清楚,自己这样空有万贯家财,却无权无势的商贾,就像无根之萍,随时都有可能家破人亡——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所以,在财产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杜苗已经开始尝试着将自己洗白,摆脱商籍了。
  看着客堂内油光满面,推杯换盏的同行们,杜苗和善的淡笑着,不时举杯回应遥举酒樽敬酒的同行。
  归根结底,这次长安粮价暴涨,获利最大的是杜氏!
  在长安附近,杜氏虽然只有一个可容纳粟米五万石的粮仓,但在安陵、在霸上,几乎每隔几个县,都有一座座姓杜的‘农庄’。
  农庄四周有家兵把守,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庄园四角均有数丈高的角楼,其上有三到五个家兵持弓而立,观察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在外人看来,粮商们的农庄,就是围起来的土地田亩,用来种地的而已。
  但实际上,在座的关中粮商都很清楚——如果只是区区几百亩田,根本不需要大费周折的筑墙围成农庄,还派人严加看管。
  粮商的农庄,存在的真正意义,就是隐形粮仓!
  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车车米粮从农庄中拉出;常人看了,也只当是农庄去年的产出。
  但实际上,长安城远郊那一个个属于关中粮商的农庄,从来没有种过一棵粟苗!
  在关中各地,杜氏至少有二十处农庄;其中最小的一座,存粮也不少于一万石。
  而最大的那一座,就位于杜氏安根的安陵城外,存粮超过三万石!
  靠着藏在各地农庄的共计超过四十万石粟米,杜氏才得以成为关中粮食市场的巨无霸、‘操盘手’。
  这次,只要能让粮价成功涨到一千钱,杜氏手中的四十万石粟米,就将为杜氏换来铜钱四万万!
  杜氏的家祡将在今年翻一番!
  即便是对钱财已经逐渐失去兴趣的杜苗,也依旧为此心动不已——脱离商籍,可是个麻烦事!
  要走通的门路,可都是九卿甚至三公一级的人物!
  几千万钱,根本无法解决商籍,顶多就是在那些大人物面前卖个好。
  诚然,陈平作为丞相,手掌天下户籍册,杜氏又是陈平的‘亲家’‘只要愿意,陈平一句话就能把杜氏纳入农籍。
  可是都快十五年了,每次杜苗小心翼翼的提出,希望陈平将自己的商籍换为农籍的时候,陈平都顾左右而言他,死活不肯应下。
  当杜苗不死心,接连数次提出的时候,陈平甚至会大发雷霆,言语间丝毫不给杜苗留体面!
  究其原因,杜苗心中也是了然:谁都不希望摇钱树,脱离自己的控制。
  但这回,事情却迎来了转机——陈平承诺,只要将这次的事办好,就帮杜氏脱离商籍!
  擦了擦肥脸上冒出的虚汗,杜苗想着今日回家省亲的女儿,不由陷入纠结之中。
  “粮价不可过五百钱···”
  想起女儿从夫家带回的话,杜苗就顿感一阵肉疼——送上嘴边的肉,不赚就是亏啊!
  但再想想收获,杜苗便下定了决心:光是户籍一件事,就值得杜苗付出大半家财了!
  更何况···
  杜氏区区一商户,除了乖乖答应陈平的指示,难道还有拒绝的余地吗?
  如是想着,杜苗在奴仆的搀扶下费力的站起身,挺着圆滚的肚子,对在座的宾客一拱手。
  “诸位今日之来意,某知矣。”
  闻言,殿内顿时一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杜苗圆圆的脸上。
  只见杜苗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轻描淡写道:“某以为,吾等粮商身负关中百姓民之存亡,实不可行不义之举。”
  言罢,杜苗眼睛微微一眯,扫视起堂内众人。
  原本轻松愉快的气氛陡然消失不见,堂内大腹便便的商人们面色稍一变,目光复杂的左顾右盼起来。
  只见左席稍稍靠前的一人笑着擦擦嘴边的油渍,站起身,对杜苗一拜,阴笑道:“吾等小贾,自是唯杜公马首是瞻。”
  “只是不知,依杜公之见,今岁粮价当为几何,方可使民安乐,吾等亦可略得些许薄财?”
  闻言,杜苗眼色带上了一丝危险,目光紧盯出声之人:“某以为,粮价当以石四百五十钱,或为上策。”
  “田公可另有高见?”
  那田姓商贾闻言,却是缓缓直起了微弯的腰,面带讥讽的环视着众人,开口道:“诸公且看。”
  “吾早言杜苗此僚,早已是朝廷走狗!”
  “诸公莫非仍要听信此人谗言,坐失此等良机?”
  众人的目光再度集中在杜苗身上,似乎希望杜苗说些什么。
  杜苗却只是深深看了那田姓商贾一眼,便淡笑着摇摇头,撑着肥大的肚子坐了下来,抿了一口樽中清酒,惬意道:“既如此,诸位且回便是。”


第0064章 田氏之变
  次日清晨,天还没亮,何家寨便有一座农宅亮起了油灯。
  一夜未眠的女孩木然起身,从父亲手中轻轻夺过油灯,将其吹灭,放回了墙角。
  打开房门,摸黑来到院东角的灶台边,女孩用竹瓢将水缸表面的薄冰敲破,打起一瓢水,便用冰冷刺骨的水洗起了脸。
  屋内静默许久,随即传出一声长长的哀叹。
  摸了摸怀中的钱串,男人一言不发的打开院门,向院外走去。
  院门刚关,女孩洗脸的动作顿时挺住,滚烫的泪水从脸上流下,滴在了竹瓢内冰冷的水中。
  并没有伤感多久,女孩便倔强的抹了把泪,顺带着把脸上的水珠拭净,又从灶台上拿起一小块焦黄的油脂,小心的涂抹在干裂的脸颊之上。
  感觉脸上光滑了些,女孩便回到屋内,摸索着翻出一件仅有四块补丁,穿上去有些不合身的曲裾深衣,换上之后,眼神木然的坐在了塌边。
  不知过了多久,院外传来一声鞭响,院门旋即被打开,男人走了进来。
  女孩微微侧过头,深情的望向榻上熟睡的胞弟,小心翼翼的轻抚着弟弟的额头,又不舍的看了看漆黑的屋内,随即背起破旧的包袱,低头垂泪,缓缓向院外停着的牛车走去。
  看着女儿凄然坐上无顶的牛车,男人强忍着心中痛楚,坐在了女孩边上。
  “何伯,走吧···”
  驾车的老人闻言,亦是暗自哀叹一气,手中长鞭不轻不重挥在拉车的黄牛身上。
  伴随着一阵略有些刺耳的摩擦声,牛车缓缓向城南驶去。
  ※※※※※※※※※※
  坐在牛车上,男人面色愧疚的看着女儿蜷缩一团的身躯,泪水再一次流出眼眶。
  忐忑的向女儿身边靠了些,见女儿没有躲闪,男人才轻轻将手搭上女孩的肩膀,将其搂入怀中。
  不一会儿,胸前单薄的粗麻衣衫便被浸湿,男人却仿佛毫无知觉般,嘴唇微颤着对女儿碎碎念。
  “入了田氏宅,记得要孝敬长辈,莫惹主家生怒···”
  “若是受了委屈,托人捎个信儿,爹来探便是;万莫私逃回家···”
  “未央自小体弱,爹只能多顾着些,莫怪爹厚此薄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