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真有用,那还要廷尉干嘛?
真实情况是,百姓并没有蠢到,真就被一张罪己诏感动到不食人间烟火了;而是看在猪爷乃文帝刘恒血脉的份儿上,愿意相信猪爷跟刘恒一样,是打心底里爱护百姓,记挂百姓的。
甚至武帝爷年少登基,主少国疑之时,也是靠着刘恒留下的一纸‘隔代继承人’遗诏,才算坐稳了皇位,打消了其余刘姓宗室的歪心思。
这一切,都源于刘恒那次‘没有意义’的尝试。
所以,刘弘此时需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每顿少吃半碗米,做出姿态:朕的子民们,别怪朕没有照顾你们啊,朕连自己的饭都分了一半给你们,实在是朕没用,没能力让大家伙吃饱肚子啊···
如此一来,民心非但不会失去,甚至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向刘弘靠拢——陛下才十三岁,就这么体谅百姓疾苦了,真可谓圣君啊···
再者说了,刘弘又不是只做个姿态,就不管百姓死活了——关东的粮价,即便是在过去三十年最贵的时候,也没有高过长安粮价的平均线。
派少府去关东市场上购买一批粮食,然后通过水路漕运拉回关中,顶多也就十天半个月的事。
再说了,刘弘又没有让少府去买足够整个关中一年的粮食。
只需要买到比长安豪强所能承受的上限高一小部分的粮食,就大功告成了。
刘弘预测,此时长安的豪强们,顶多能吃下一百万石粟米——要知道这些家伙为了这次盛宴,已经将大部分流动资金用于囤积粮食,哄抬粮价了。
最多只需要有一百三十万到一百五十万石粮食流入市场,豪强们计划就将破产。
而关东的粮价,哪怕按照历史巅峰值:一百钱计算,少府所要花的,撑死也不过两万万钱。
这点钱,少府还是拿得出的。
·
·
PS:今天第二更,明天开始更新时间固定。
第0059章
议题结束,陈平再拜,回到自己的位置跪坐下来。
长安粮价问题,原本是陈平打算在下一次常朝时,送给刘弘的‘礼物’。
按照陈平的推测,过不了多久,那支让自己寝食难安的边军就将浮出水面,然后被他轻而易举的解决掉。
——天下仅有两块的调兵虎符,此时分别在周勃和灌婴手上,除非刘弘亲自出现在军营外,否则只凭一纸诏书,秦牧根本调不动任何军队!
只要任何一支军队以‘奉诏行事’为名,进行哪怕十里的调动,陈平都可以以‘无虎符而擅调兵马,图谋不轨’,乃至于‘矫诏’的罪名,将那支军队尽数归为叛逆!
所以,陈平在长安粮价的事上做文章,其目的也就很明显了——为之后第二次‘劝’刘弘退位做准备工作。
失去了那支边军,小皇帝就再无可倚靠的力量,摆在陈平面前的最后一个难题,就只剩下大义名分了。
原本陈平周勃手上,就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大义旗帜:刘弘非惠帝子,窃居至尊,罪该万死!
只可惜,夏侯婴那个蠢货连一个小孩子都没能杀死,给了小皇帝出现在长安百姓,以及北军将士面前的机会。
现在,陈平如果想再一次‘劝’刘弘退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长安百姓,或者说天下百姓认可陈平‘劝伪帝退位’的举动,是合乎礼法、符合制度的。
苦思冥想过后,陈平发现,小皇帝的法统来源,已经没有任何文章可做了——自那日北阙,朝臣恭迎小皇帝进入未央宫的那一刻起,刘弘的皇帝身份就具备了毋庸置疑的合法性。
所以,陈平必须要在承认刘弘身份的前提下,‘劝’刘弘退位。
身为沉浮宦海数十载的老臣,陈平实在太清楚,什么样的罪名对皇帝的伤害最大,大到可以让人忽视自己‘劝君退位’,甚至为自己这个举动歌功颂德了。
小皇帝一场北阙事变尽得长安民心,更是引的北军不稳;但作为能在这荒芜年代坚强存活的底层百姓,并没有几个傻子。
荀子说的就很好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老百姓忠于天子,从来都不是出于天经地义,而是因为:皇帝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保护了自己的子民。
若是没做到?
秦二世就没做到,然后天下百姓就派出陈胜吴广作为阶级代表,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天子应尽的义务,或者说职责,究竟是什么呢?
按照《尚书·周书》洪范篇的记载: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也就是说理论上,皇帝是每一个治下百姓的父母。
通俗来讲,身为父母,皇帝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使其不受外人伤害,并喂饱治下百姓的肚子。
那陈平能做的也很明显了:要么让百姓认为刘弘没保护好他们,要么让百姓觉得刘弘没让他们吃饱肚子。
伤害百姓···
陈平自问还没有那么丧心病狂,通过派兵残杀百姓,来让刘弘背负没有保护好百姓的责任。
但粮食的问题,却是大有文章可做!
小皇帝既然敢走进这未央宫,坐回那九五至尊之位,就应该保证自己的子民有粮食吃。
倒不是说给百姓发粮食,起码百姓拿着钱去米铺,要买得到粮食吧?
这可是长安,皇城脚下!
皇城百姓都没粮食吃,那还得了?
而作为丞相,大汉帝国的‘总经理’,陈平有无数种办法,让长安乃至于整个关中的粮食市场上,没有一粒正在出售的粟米出现!
很简单,从国库拿笔钱出来,一纸公文下去,让内史派衙役挨家挨户去找关中的粮商:边关告急,急需军粮若干,你家的米都被征用了!不白拿,这是买粮的钱,你清点一下!
反正到了年初,丞相府也需要购买大量的粟米,来给天下官员发放俸禄,就当是提前买回来了。
但现在,陈平又不太想冒这个险,为日后落下把柄了——小皇帝手上最后的兵权即将失去,民心也将在不久后丧失殆尽。
陈平实在想不出,自己还有什么输得可能了。
既然如此,那这种会脏手的事,就没有必要陈平亲自出马,动用丞相的职权去做了;直接派几个下人,去给手下掌控的豪商带个消息就可以了。
至于小皇帝把少府那一点可怜的存粮拿出来,陈平则是嗤之以鼻。
——就那点粮食,陈平和周勃两个人的私财,就足够吃下了!
诚然,会有不少的百姓被刘弘这个举动感动的稀里哗啦,为自己生活在如此仁德的君王治下感到庆幸。
但也顶多就是民心涣散的慢一些,小皇帝的死期后延几天而已。
真到长安断粮,百姓饿的前胸贴后背的时候,小皇帝这点‘仁德之举’,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了。
试想一下:百姓得知小皇帝将少府的粮食拿出来售卖,便满怀期待的背上布袋去买粮,却只得到一个‘售罄’的结果,会是什么感受?
至于从关东购粮,输入关中···
想到这里,陈平就觉得更好笑!
且先不说少府在陈平掌控这件事,光是购粮的官吏能不能顺利通过关隘、多久才能把粮食买回来,就不是刘弘能控制的了!
——要想通过关隘驿站,无论平民还是官吏,都需要持有官府发放的传、引,才能顺利通过。
即便是去北墙召军的秦牧,走之前也是先弄到了传、引,才驾马向北而去,更何况前往关东运粮的官吏?
而作为丞相,陈平同样有无数种手段,让运粮官吏拿不到传、引,或者等上十天半个月才拿到。
——磨洋工,可是官员的特有天赋!
长久郁结在心头的阴云逐渐消散,陈平顿感身体一轻,面色也轻松了起来。
朔望朝,也在宗室勋臣们的嘴炮中接近尾声。
装作活动脖颈的样子,陈平微微向左侧过头,向少府卿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少府卿赶忙一点头,在御阶上的刘弘喊道‘少府’两个字的时候从座位上弹起,来到殿中。
“臣,领命···”
第0060章 百姓疾苦
在这物资极度匮乏,基础建设极度落后的时代,宏伟壮阔的长安城,无疑是整个东亚,乃至于整个已知世界中,最璀璨的一刻明珠。
无数公候勋贵云集于此,即便是放着远在函谷关外,几乎等同于个人领地的封国不回,也要赖在长安的繁华世界中。
在原本的历史上,陈平死后,文帝刘恒前脚任命周勃为丞相,后脚就以‘公候久滞长安,于礼不合’为由,对独木难支的周勃发难,让身为丞相的周勃‘为天下先’,给公侯大臣做个榜样。
可怜周勃屁股都没在丞相位置上坐热,就被刘恒赶回了老家种田···
即便如此,周勃的示范也依旧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公候勋贵们就好像没看见丞相的以身作则,依旧是酒照喝,舞照跳,就是赖在长安,死活不回封国。
这其中自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人想要待在政治中心,以免错过九卿出缺、军队缺将等机会,但长安城的繁华,同样是让权贵眷恋不去的重要因素。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起点VIP2021-04-30完结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笑看风云再起) 起点VIP2021-02-28完结农业专家林然意外的穿越到贞观年间!吟诗作赋,我有唐诗宋词在手!带兵打仗,我更能决胜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