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由中原朝廷主导的草原新秩序,会逐渐在草原各地执行,没有人可以反抗这个秩序,至于突厥汗国……”
  “不会再有什么汗国,楚国的边疆,将来,我们的子孙当家时,会以撒马尔干为边镇!”
  “草原可汗们的时代,就要落幕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揭幕
  皇宫一隅,院子里,许多宫女排成一道道横队,听女官的训话。
  “四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四年前大伙刚来的时候,还是懵懵懂懂,如今,一个个都有了出息,回家后,嫁个好人家,好好持家。”
  “宫里的事情,就不要多说了,这是制度,希望大伙铭记在心。”
  女官语气平缓的说着,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有些唏嘘:年年迎接新人,年年送走旧人。
  现在是开春,新一拨宫女已经抵达行在,将开始为期四年的“宫廷工作”,而工作期满的“老宫女”们,也将离开皇宫,返回家乡。
  该说的,女官简要的说了,最后的一步,就是发纪念品,也算是让这些宫女回到家乡后,有一个炫耀的小小本钱。
  纪念品是一枚铜镜,样式为少府寺特有,绝无人敢在明面上仿造。
  铜镜装在一个制作精美的镜盒里,镜盒本身就是个镜台,样式同样具有“少府寺特色”,会是镜主人出嫁时,最风光的嫁妆。
  宫女们排着队,依次领取自己的纪念品,许多人情绪有些低落,既是因为“分离”,也是因为希望落空。
  四年前,她们满怀憧憬,离开家乡来到开封行在,在宫里做事。
  认识了许多伙伴,有了不少好朋友,还学了许多规矩,又学会了简单的读书写字,以及算数。
  最重要的是,她们有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接近皇帝,接近皇子。
  如果,她们能被皇帝或者皇子看中,那就是小鸡变凤凰,不仅自己的人生大变,连带着家人也会受益。
  奈何,奈何……
  四年时间很快过去,她们并未有什么奇遇,绝大部分人表现平平,未获得“续约”的机会,期满就要离开皇宫。
  不过,许多人在工作之余,通过宫里组织的各种“联谊会”,经由官媒撮合、父母认可,找到了如意郎君。
  许多如意郎君,都是在宫里当值的侍卫、禁军,或者是立功将士,本人大多在京城居住,所以订了亲的宫女,离任后,还会留在开封。
  至于亲事没有着落的宫女,返乡后也不愁嫁,因为在宫里做过事的女子,懂规矩,有见识,不愁没有媒人上门来牵线搭桥。
  但毕竟是分别的时刻,现场气氛有些低沉,不过这有些郁郁寡欢的氛围,很快被燕鸣声打破。
  春天到了,从南方回来的燕子们,在天空中盘旋着,在屋檐下游走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既有些吵闹,又带来欢乐的春天气息。
  院子隔壁,走在游廊下的李笠,听着附近屋檐下传来的燕子叫声,问跟在一旁的赵孟娘:“宫里建筑,燕子窝多么?”
  赵孟娘回答:“多,如今燕子回来了,吵着呢。”
  说完又补充:“孩子们可喜欢燕子了,闹着要做新木屋,给燕子有个新家。”
  李笠点点头:“有燕子在家里搭窝,那可是好事,要知道燕子最喜欢在平平安安的地方搭窝,宫里燕子窝多,说明什么?说明宫里平平安安!”
  赵孟娘含笑点头,见李笠看着隔壁院子方向,便说:“工作期满的宫女,就要返乡了。”
  相关事宜,由赵孟娘主管,这些年没出过什么篓子,李笠便说:“回家好,回家嫁人,和良人过日子,不比在宫里熬个几十年强?”
  “之前,各国宫里的老宫女,那真是可怜,家里人早就没了,或者断了联系,自己一个人在宫里待了几十年,出去,没有依靠,也不知干什么。”
  “闲暇时,和几个年迈的伙伴叙旧,说着许多年前的旧事,越说,就越伤心。”
  “不该是这样的,不该,皇宫不该是一个牢笼,年轻的女子入宫为宫女,如果四五年都没什么进展,就该回家,嫁人,好歹后半生有个依靠。”
  李笠总是对平民同情,赵孟娘觉得这大概是出身的原因:她和李笠,都是出身微寒,李笠还吃过许多苦,所以有人情味。
  现在,皇宫里的用人制度是雇佣制(宫女,宦者例外),一般四到五年为期。
  工作期满后,少部分表现出色的宫女,晋升为“女官”,或者成为妃主们的贴身侍女,大部分宫女则会出宫。
  如此雇佣制,不仅打破宫里用人的“惯例”,也和现有的奴婢制度有所不同。
  来到库房,李笠看着即将入库的许多木箱,随意点了几个,让人打开,验货。
  这是规矩,虽然宫里内务由内当家——皇后,以及二(内)当家——贵妃负责,但只要有贵重物品入库,都会请李笠过来验货。
  这是两位内当家操持家务“问心无愧、不怕查账”的意思。
  虽然有些麻烦,但李笠也遵守这个制度,他治国治军,讲的是账目分明,绝不容忍瞒报虚报,家里,也是如此。
  一个打开的木箱里,放着几根长长的象牙,不过这些象牙有明显磨损,裂纹,一看就知道是次品。
  而且是在市场上卖不出好价的劣质品。
  皇家所用象牙,居然是明显的劣质品,这是怎么回事?
  赵孟娘要解释,李笠摆摆手:“我知道,莫要着急。”
  “新成立的南洋司,组织大船主们发兵,攻破林邑国都,用火炮轰杀了许多战象,这些都是战象的象牙,是纪念品,无所谓品相好不好。”
  原来李笠记得缘由,赵孟娘便不多嘴。
  李笠拿起一根象牙,看着上面的各处破损,轻轻抚摸着:“伤痕累累,是战士的荣耀,战象的象牙若是光滑无暇,那就失去了纪念意义。”
  “我特地要的纪念品,看来,有司还是很上心嘛。”
  赵孟娘表态:“之后,妾会注意把关,多收极品象牙。”
  “无妨,我们又不需要这玩意装点门面。”李笠把象牙放回箱子,“天子的门面是什么?是兵强马壮,是国富民强。”
  “只要官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那么,即便我住得寒酸些,也没有人敢轻视。”
  “相反,若是官军羸弱不堪,即便我住得金碧辉煌,也会被人看作是待宰……这什么玩意?”
  李笠指着另一个木箱里拿出的金像,赵孟娘看了看,回答:“这是林邑王宫里供奉的佛像,据说是……是天竺工匠做的。”
  李笠看着这满满“印度风”造型的佛像,只觉有些不适应:感觉眼神怪怪的,莫不是什么“邪神像”?
  或者是什么“南洋降头术”?
  瞬间,各种东南亚鬼片片段在脑海里闪过。
  他不信佛,也不想在宫里供奉什么“南洋佛像”,哪怕是放着也不行。
  “熔了,熔做金铤,留着没意思。”
  “是,妾明白了。”
  李笠又抽了一箱,打开后发现是各色宝石。
  赵孟娘讲解着:“是狮子国的宝石,红的,蓝的,个大,饱满,无瑕疵,可是难得的极品。”
  狮子国,在天竺以东,为大海里的一个巨大岛国。
  李笠琢磨着狮子国当是后世所称“斯里兰卡”,拿起一颗鸽子蛋大小的红宝石:“要雕琢这玩意,得用金刚石吧?”
  “嗯,宝石太硬,得用金刚石来雕琢,三郎如果看中哪颗,妾立刻让人来做。”
  “不,原样宝石,别有一番风情。”李笠把红宝石放回去,看着这一箱宝石,感慨:“这次,大船主们可是在南洋发了大财。”
  赵孟娘想起几位大船主的“请求”,赶紧补充:“此次南洋司用兵,缴获的各类宝贝,大多上缴国库,内库……”
  李笠两世为人,一听,就知道大船主们肯定是走了什么门路,托贵妃在他耳边美言几句。
  省得有人诋毁,说船主们在此次兴师问罪中,自己拿战利品大头,然后随便用些次品糊弄皇帝。
  他不说破,伸手到“宝石箱”里摸了一会,从箱底摸出几颗宝石,确定箱底放的不是普通石头,随后拍拍手:
  “行了,没问题,装好,入库。”
  有人讨好“赵贵妃”,是李笠乐见的,毕竟贵妃贵妃,皇后之下,诸妃嫔之上,若是连个讨好的人都没有,他脸上也无光不是?
  赵孟娘见李笠心情不错,没对自己的话有什么“不良反应”,放下心来。
  若不是为了给儿子多结下“善缘”,她才不会“行个方便”,给那些在少府寺挂了员外郎官职的大船主,在皇帝耳边说好话。
  这世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赵孟娘知道李笠有赚钱的天赋,既然这么关心海贸,那就说明海贸大有前途。
  所以,李笠让太子管海贸事宜后,赵孟娘也起了心思,想要给儿子在海贸这块,争取一下。
  皇位将来是太子的,或者是嫡出皇子的,赵孟娘不想争,也不会去争,却想给儿子争个“钱途”。
  儿子们将来即便做个清贵无权的宗王,手里钱多,日子也就好过许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