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三郎,这些大海船,平日的维护费用是不是很贵呀?”
  张丽华问,李笠点点头:“当然,船都是这样,毕竟是木板做的,需要经常维护。”
  “哪怕是运渎里最常见的漕船,每年都要更换木料,维护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海船的维护就更加贵了,要知道,这些海船在海里泡久了,船底会长贝壳,还有船蛆,密密麻麻的,既会导致船速明显下降,还会加速船板的腐朽速度。”
  “对于大海船的维护,费时费力费人工,正常的使用周期结束后,花在维护保养上的钱,其总价是要比新船造价高的。”
  张丽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她其实并不关心什么海船,纯粹是为了找个由头和李笠聊天。
  李笠拿起一个船模,继续讲解:“商船还好,毕竟造船时就考虑了后续的使用成本问题,而战船,就是烧钱的玩意。”
  铜钱怎么能烧
  张丽华觉得李笠这是做个比喻,默默听着。
  “朝廷建海军,即海上的水师,许多大臣都觉得开销太大,单看账面的数字,这种观点倒是没错。”
  李笠将船模放下,起身来回走动:“但是,他们不理解海权的重要性,所以才会觉得一支强大的海军是累赘。”
  “他们的眼光,始终被脚下的土地吸引,认为踩在地上心才定,而烟波浩渺的大海,对他们来说,就是如同烟瘴之地的岭表地区那样,是禁区。”
  “所以,动辄十余万贯造价的海军战船,对于衮衮诸公而言,就是一个个吞金巨兽,也就是大型貔貅,貔貅你知道么?”
  这道“题”,张丽华知道答案,赶紧回答:“妾知道,貔貅是一种只进不出的瑞兽,被商贾当做招财瑞兽。”
  李笠笑起来:“对,貔貅只进不出,在许多人看来,耗费巨资组建的海军,就是貔貅。”
  “难道不是么?”张丽华故意这么说,李笠瞥了她一眼:“那要看,海军怎么用。”
  “如果只是拿来耀武扬威,装点朝廷门面,一支海军船队,确实是烧钱的超级大玩具,哪怕这支船队一直靠泊在港内不动弹,每年都要花费巨资来维持。”
  “可是,换个思路,这支海军,动辄在别国沿海地区晃悠,谁不听话就打谁,或者清剿海寇,保护航线安全,发挥真正的作用,这花出去的钱,可就值了。”
  张丽华是真的不明白:“海外小国,即便有些许特产,也不值得朝廷兴师动众去讨伐吧?”
  “草原上的一个个小部落,其部落酋长相比中原庄园主而言,大多是穷鬼,但要控制草原,还就得先控制这些部落。”
  “如此一来,商队才好在草原、大漠里从容往来,你别说这种贸易没赚头,无数粟特商队横跨东西万里,往来贩卖各类商品,若没有赚头,他们为何要这么辛苦经商?”
  “同理,海贸也是,虽然自古以来,沿海地区就不乏海商靠海吃海,但更多的时候,中原的海商,不过是坐贾,只在近海活动,等着番商到岸做买卖。”
  “虽然也有中原海船去过极西之地,那里的国家,也知道中原海商的名头,但这种远航,更多的是个人行为,几个大船主的赫赫威名,也只是对他们个人和家族有利。”
  李笠坐下来,展开一幅海图,张丽华虽然看不懂,却依旧凑了过去:毕竟这就是她的目的,想办法和皇帝聊天。
  “坐贾,在自己家乡做买卖,人脉通畅,不怕有人砸场子,可要把买卖做大,增加利润,就得兼做行商。”
  “做行商,奔波在外,又要到别人地头上讨一口饭吃,就得面对当地的城狐社鼠。”
  “该打点的打点,该分利的分利,和当地的官吏,以地头蛇搞好关系,这买卖也不是不能做。”
  “做买卖,求的是财,和气生财,所以,以和为贵最好。”
  说到这里,李笠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可是,总有人欲壑难平,得了好处,还想要更多!”
  “见着中原海商靠着能吃苦,赚大钱,眼红了,敲诈勒索不说,还敢抢劫!”
  “南海的海寇,如今见了中原的海船,就如同饥肠辘辘的狼群见了肥羊,嗷嗷叫着围追堵截。”
  “那些番邦小国,明明受益于海贸,却因为有人暗中挑拨,也开始为难中原海商,甚至,故意不把香药等当地特产卖给中原海商,而是要过一手。”
  “过一手?莫非是……”张丽华故作思索模样,片刻,说:“莫非,他们故意把货都先卖给其他国家海商,过这一手?”
  “对,真是给脸不要脸!”李笠说着说着,有些恼火。
  张丽华明白李笠为何恼火,因为前晚她侍寝,无意间看到案上李笠没有收好的奏章。
  虽然只是无意间瞥了一眼,草草看了几段,却由此知道了一件事:
  少府寺的员外郎们,也就是那些有官职的大船主们,向朝廷诉苦,说南海某些小国“欺人太甚”。
  所以今天她才故意挑起话题。
  李笠用手指,在海图上的一个区域画了个圈:“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贪财,不过是原因之一。”
  “这些国家,受天竺的影响很深,贵族写的是梵文,说的是梵语,信的是佛教,请来将经的高僧,都是天竺高僧,天竺的海商,大多是贵族们的座上客。”
  “中原海商,从之前的坐贾,变成行商,跑来抢其他国家海商的货源、财路,如何不招人恨?”
  “他们恨得牙痒痒,明面上争不过,就玩阴的,利用影响力,撺掇当地贵族,大户,为难中原的商贾,甚至鼓动海寇半路抢劫。”
  “这么多地头蛇蠢蠢欲动,单打独斗的中原海商,怎么是对手?”
  “也亏得朝廷船队定期出海做贸易,给了许多小海商以跟着走、保平安的机会,不然,局面会更混乱。”
  “但是,这些国家恶意限制货源,或者不断漫天要价,就不是官方贸易船队能解决的问题。”
  李笠说着说着,手指用力戳海图:“在草原,哪个部落敢抢劫商队,就必须死,在大海里,也是一样!”
  “去特么的以和为贵,给脸不要脸,我派炮船把你们的破城轰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杀鸡吓猴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这是决策的原则,李笠一直坚持这个原则。
  所以,动用水师(海军)到南海,为利益受损的中原海商,向南海某些国家“要个说法”,这件事仅限于国务会议讨论。
  与会人员,是三高官官以及六部尚书,加上“参议”。
  李笠的意图很明确,老虎不发威,就会被别人当做病猫。
  朝廷必须派出水师去教训一下某些南海国家,维护楚国海商的利益,维护正常的海贸秩序。
  那么,为何会发生这种事呢?
  南海某些小国,以为自己距离中原天远地远,所以做些小动作,也不会受到实质性惩罚。
  这样的观念,已经持续了多年,毕竟汉时故地——日南郡,中原朝廷都保不住,被小小林邑国占据到现在。
  虽然中原朝廷(建康朝廷)在刘宋时,也曾派兵击退过袭扰交州地区的林邑军队,但林邑国始终好好地占着日南故地,这就难免让其他国家心存侥幸。
  所以,与会的诸位宰辅们认为,既然要动手,不如顺便收复日南故地。
  杀了林邑国这只鸡,震慑其他国家,是为“杀鸡吓猴”。
  既收复了日南故地,也能让其他国家老实下来,又不会让王师南征的行为,被人诟病为“兴师争利”。
  李笠觉得这方案其实是不错的,是传统官僚政治思维下做出的“最优解”。
  但是,他想换个方式,让南海诸国有“全新的体验”,并牢牢记住,时代已经不同了。
  既然是“全新的体验”,那就必然有“熟悉的体验”,那么,对于南海各国来说,他们心目中中原给自己“熟悉的体验”是什么?
  一,中原的势力范围,止步于日南以北、交州南境。
  二,中原朝廷在交州的根基不稳,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三,中原朝廷在交州有驻军,但数量不多,毕竟从外地调来交州戍守的兵卒,很容易水土不服。
  四,一旦交州出事,中原朝廷只能从外地调兵来打仗,打完仗就草草收场,大军北返,而不会长期驻扎当地。
  基于这四点认知,南海诸国就会有一种固定思维:中原朝廷,无力在交州以南地区,长期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
  所以,“适当”的“得罪一下”中原朝廷,其实也没什么。
  杀几个海商,抢几船货物,把香药、当地特产的售价翻个几倍,中原朝廷不至于为此派大军南下。
  那么,这种观点对不对呢?
  非常对,因为中原朝廷确实无力在交州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以此震慑南海诸国。
  这不仅仅是财政问题,也是很现实的人心问题:
  岭表被视作烟瘴之地,许多人到了岭表都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病死,遑论去比广州更南、更热的交州长期驻防。
  三十多年前,交州豪强李贲造反,当时的梁国朝廷调兵平叛,强令平叛各部于春天瘴气渐起时去交州,导致过半兵卒病倒、病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