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众多产业之中,还是钱庄最划算。
用钱生钱,此为“金融”,只要做得好,一样赚大钱,而风险却没那么大。
自古以来,做买卖,讲的是手头周转要灵,即“流动资金”要充足。
所以,无论行商、坐贾,无论是办实业,做“外贸”,大小商家对于“流动资金”都有强烈的依赖和需求。
钱庄,或者“柜坊”,以利息吸引储户存钱,然后将这些钱以放债的形式,向商家提供资金,要么用于救急,要么用于做买卖的本钱。
这就是“金融服务”。
无论商家借了钱之后,是赚是亏,钱庄都不会赔:商家的抵押物,可以拿来抵债。
那么,妹妹所说的故事里,那个开客栈、为淘金客提供服务的村民,干的不就是这样的买卖?
黄家作为外戚,经营钱庄,揽储放债,没有人敢使绊子。
因为信誉好,资金雄厚,股东都大有来头(多有勋贵入股),所以即便不动用宫里的人脉,也足以震慑魑魅魍魉。
无论是海贸,还是草原边贸,钱庄只放债,不抢生意,地头蛇们也不会狗急跳墙,反倒可以谈合作,一起赚钱。
所以,这碗饭可以吃很久,可不比直接做贸易稳得多?
妹夫可真是财神啊!
黄姈见兄长喜形于色,不再就这个话题多说,她作为庶女,从小不受嫡兄待见,甚至被迫女扮男装,直到嫁人。
说实话,在嫁给李笠之前,她和嫡兄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兄妹之情。
只不过李笠越走越高,需要亲戚帮衬,而且她的儿子,也需要舅舅来撑腰。
所以,黄家能帮还是要帮,毕竟父亲的养育之恩,总是要报答的。
那么,我帮了你们,你们也得帮我。
见左右无人,隔墙无耳,黄姈问:“陛下想让皇子挂帅平周,以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这事情很重要,黄收起笑容:“妹妹是担心影响太子的地位?”
黄姈点点头,黄觉得不太可能:“陛下对太子很满意啊,妹妹何必多想?”
“我是怕有人多想。”黄姈不隐瞒自己的担心,李笠有很多女人,有很多儿子,所以,太子的地位,总是有些威胁的。
黄点出一个关键:“妹妹,我看你是关心则乱,楚国的储君,只能是你的儿子,嫡出皇子共有四个,储君就只能是这四个之一,其他人,想都别想!”
“妹夫是个明白人,他怎么可能被别的女人迷了眼?”
黄姈看着兄长,一字一句说:“可万一,这四个中的三个,起了夺嫡之心呢?”
这一下,黄吓到了:“不、不会吧……”
虽然对于他来说,四个亲外甥,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可一旦另三个嫡出皇子开始打储君之位的主意,由此掀起的风波,可不是闹着玩的。
尤其他这个做舅舅的,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
知之莫若母,黄姈作为母亲,居然担心二郎、三郎、四郎对大郎的位置有想法,这……
这是怎么回事?
“你莫要多想,我只是要防患于未然。”黄姈语气放缓,“太子的地位,不能有动摇,不能给任何人以可趁之机。”
“而且,高齐兄弟相残的前车之鉴,我们得引以为戒,若是皇子的声望过高,那么某些时候,不该有的念头,就会有了。”
黄稍微放了心,但不敢掉以轻心:“妹妹的意思,是我在陛下那里提个建议?掌握主动?”
黄姈点点头:“对,将来平周,皇子必须挂帅,以确保将来,李家二郎们,能镇得住场面。”
“但是,皇太子一般不挂帅出征,否则只会是招惹更多的麻烦,而其他皇子挂帅出征,得了灭国大功,又会对皇太子的地位形成威胁。”
“这问题怎么解决,你这个做舅舅的,可不能袖手旁观,得出出主意。”
第二百一十一章 股肱羽翼
夜,李笠挑灯夜读,看的是兵书《六韬》。
此书又名《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相传为周初太公望(即姜子牙)所著,以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
当然,一般认为,该书是后世所著,托名太公望罢了。
具体成书时间,大概是春秋战国时期,毕竟汉时这部著作已经颇为有名。
其书内容、卷目、子目,有多个“版本”,所谓“六韬”,大致是: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现在,李笠所看分卷为《龙韬》,其内容,很有意思。
武王问太公(姜子牙)曰:“王者帅师,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因能授职,各取所长,随时变化,以为纲纪。”
“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
“备数如法,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
于是,太公把“股肱羽翼”如何各司其职,协助王者“帅师”(统帅军队),做了讲解。
太公认为,股肱羽翼应有七十二人组成,包括腹心、谋士、天文、地利、兵法、通粮、奋威、伏旗鼓、股肢、通才、权士、耳目、爪牙、羽翼、游士、术士、方士、法算等各方面人才。
分管作战、宣传、间谍、天文(气象)、通信、土木、医务、军需等方面的工作。
所以,《龙韬》的内容,就是告诉读者,如何构建统帅部。
这些“股肱羽翼”,即分管军务的幕僚、谋士,现在的正式官职名称,是各类“参军”。
又如同演义里的“军师”,当然,演义故事里的军师基本都是全才。
若换个名词“参谋”,对于现代人来说,就更好理解了。
所以,当人类社会开始有战争行为时,就已经有了参谋制度,只不过“参谋”一词出现得比较晚而已。
不过,后世的军中参谋,和古代的军府幕僚,还是有区别的。
李笠觉得,区别不在职能,因为无论是古代军府幕僚,还是现代军制下的参谋,其功能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名称不同而已。
区别之一,现代军制的参谋,分工更加细、更专业化,是完备军事体系批量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是流水化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工业制品”。
而古代的幕僚、谋士,其专业技能,全靠个人天赋或者领悟,以及工作积累,没有接受系统化的教育。
如同手艺人在手工作坊里敲敲打打弄出来的手工制品,难以“大批量制造”。
手工制品,或许会有一两个巧夺天工,上限极高,即百年难得一见的“神器”(天才)。
但是,量产型工业制品拼装起来的战争机器,在国战的时候,可以靠群体的力量,把一两件神器压下去。
区别之二,现代参谋,服务的是军队这个整体,而古代军府幕僚,服务(效忠)的是府主个人。
参谋之所以成为参谋,是因为制度决定一个人能否具备相应知识和技能,来担任这个职务。
军事主官离任,和参谋没关系,参谋依旧履行职责,对新任主官提供“专业服务”,不需要跟着主官赴任,前途和主官没太大关系;
当然,若得主官赏识,得提拔的机会大增,那是另一回事。
幕僚之所以成为幕僚,是府主相信幕僚的能力,让幕僚帮忙做事。
所以,幕僚的荣华富贵,都跟着府主,府主调任别处,得跟着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帮助李笠解决一个大问题。
他放下书,看着烛光,思索起来。
自古以来,皇太子一般不挂帅出征,因为无论打赢了还是打输了,都不好办。
输了,声望大损,储君地位不稳。
赢了,在军中影响力大增,甚至能借此培养出自己的心腹幕僚团队,对皇帝老子的威胁大增。
那么,若用“参谋部”这样的“团队”,为挂帅出征的皇太子进行“军事服务”,打了胜仗后,声望归皇太子,但皇太子却不好收买人心、培养幕僚。
输了,是参谋部不行,分担大部责任。
这对于李笠来说,是最优解:父子都能通过“灭周、统一天下”获得势,这对王朝的延续和权力平稳过渡都很有帮助。
军中已有参谋,但要建立起参谋制度,正式取代传统的军府幕僚制,还要做很多工作,需要时间磨合。
因为新的制度,如同新鞋一样,需要磨合期。
若是磨合期内,用新制度来指挥军队进行事关天下局势走向的大决战,是不是太“浪”了?
道理,和长跑选手在奥运会决赛时穿刚买的新跑鞋(还未磨合)一样。
若等磨合,要等几年?
李笠不求长生不老,只求有生之年,能完成“统一天下”这件事,如此,就不枉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的拼搏。
可是这年头医疗水平极其低下,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可能因为“偶染风寒”而病故。
再等几年?万一我突然得了急病死了,怎么办?
虽然已经入秋,但晚上还是颇为闷热,李笠起身来到窗边,将微开的窗户完全推开。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