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殖、培育、训练到使用,一定要讲科学,并且在国策层面上重视马政,为此投入大量资源。
而不是把养马视作贱业,不能把马政当做可有可无的副业,不能把骑马当做粗鄙的行为。
很遗憾,这个时代的梁国做不到。
梁国既没有强大的马政、产马地,也没有大量养马的意愿和财力,甚至重文轻武,官员们以骑马出行为耻。
可想而知养马产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有多低。
而在没有坦克出现以前,战争中骑兵就是主要的机动作战兵种,对战争胜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要打胜仗,骑兵不能少。
骑兵强大的基础,是有大量的战马,也就是有强大的马政,为骑兵源源不断提供优质坐骑。
北朝有地利,有大量平原养马,即拥有产马地,但南朝没有,这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在这科学技术水平极其低下的时代,地利因素导致南朝的骑兵规模大不起来。
在江南,在两淮,南朝军队还可以靠着水网地形与北朝军队周旋,可战场一旦到了河南、河北这种大平原地区,骑兵数量不行,就只能是送人头。
李笠仔细想过,与其琢磨用火铳装备军队,还不如静下心,攒马、养马,想办法增加军中马匹数量,以此提高军队的机动进攻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平原地区和敌军正面交手而不落下风。
地利(没有产马地)的劣势是实实在在的,但李笠觉得,自己还是有办法缩短差距,那就是依靠“科学养马”。
虽然他不会,但可以组织队伍学,不断摸索,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出成果。
……
午后,寒山城南郊外,新建好的子城,李笠站在城头,俯视着城内情形。
这个子城,其实就是一个大型马场,马场围墙就是城墙,内部设施全都是马场相关设施,李笠花费巨资才建起来。
他不懂养马,但组织队伍负责这件事,而且按照作场分工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把马养好。
李笠觉得,若把马比喻为汽车,那么汽车产业的模式,可以搬到养马业来。
汽车制造(马的育种、繁殖)、驾校(马的场地训练、人骑马的场地训练)、4S店保养(马厩,包括马的饲养、照顾、兽医)等。
所以,这个马场有一排排干净整洁的马厩,每排都有单间(马房),每一匹马都有自己的单间,由饲养员照料。
平日,有技工检查马蹄,为马修蹄、钉马掌、换马掌,又有兽医为马体检、治病。
而投喂的饲料是粗料、精料结合,既有量大管饱的干草,又有粟麦等能‘吃好’的精料,以及干净的饮用水。
马的繁殖和训练,同样有专门队伍负责。
一如作场分工制,马场里,各个‘工段’,都有专门队伍负责。
经过多年的锻炼,这些技术队伍都已经成熟起来,不仅在鄱阳庄园有设施(相对)的马场,这里,也建起一座
李笠把视线转到仿佛运动场的跑马场,只觉心旷神怡。
在这里,有一条长度为二里的室内直线训练跑道,有一条长度为三里的室外直线训练跑道。
又有椭圆形的环形跑道(大),周长六里,其中又有个小一些的环形跑道,周长二里。
环形跑道上有都顶棚,周边又有完善的排水沟渠,所以不会受天气影响。
此外,有单独的跨栏训练场地,有地势起伏(上下坡)的越野场地,而城外有围栏,和城墙一起,构成一个更大的环形跑道。
这座马场,占地不大不小,比不上辽阔大草原上的牧场,当然不够看,却能够给予马群以足够的活动空间、生活空间。
无论是直线冲刺,还是绕圈耐力跑,都能让马动起来,需要的时候,马还可以出城,在旷野里疾驰。
养马要讲科学,训练当然也要讲科学。
在这里,饲养的马分为战马、骑乘马、驮马和挽马,战马和骑乘马要坚持训练。
不仅马要锻炼速度、耐力,又要作为坐骑,驮着骑兵进行相关技艺训练,如何安排,有一整套‘课程表’。
整个马场,就如同忙碌的作场,大量员工依据自己的岗位,有条不紊的进行‘生产’,按照鄱阳马场的情况来看,效果很不错。
简而言之,就是……
为了养马,已经连年投入巨资的李笠,看着崭新的马场,真想大喊一声:这里无论是人还是马,全都给我“九九六”!
第五十九章 马(续)
徐州军府马场,马厩一隅,修蹄师徒们分成一个个小队,各自给马换马掌,巡视至此的李笠,在一旁默默看着。
徐州军府的马场,为官办,军府承担各项开支,所以人和马吃的是朝廷的粮饷(粮草),为朝廷卖命,这和将领的部曲私兵有区别。
李笠作为徐州刺史,及徐州军府将军,当然不能不务正业,不能只顾着给自己部曲捞好处,而把营兵当奴工。
所以,徐州军府的新马场,也有李笠私人马场的规模即制度,以及相应的技工队伍,承担着一个马场应该具备的功能。
其中,定期换马掌、修蹄,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活。
马掌可以保护马蹄,避免马蹄磨损,但马蹄的角质层会缓慢生长,所以之前钉上去的马掌得定期更换,才能更好的保护马蹄。
战马穿上了‘铁鞋’,骑兵的移动范围更广,但李笠仔细调查过,发现如今给马(战马、骑乘马、驮马、挽马)钉马掌的行为不是很普遍。
人们当然知道给马钉马掌能保护马蹄,但是,军中马匹的保养,更多的是给马修蹄,而不是钉马掌。
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成本,这成本不在马蹄铁和蹄钉,而在整个过程。
给马钉马掌,得先用类似单杠或者双杠的架子把马固定住,再固定住要钉马掌的蹄子(向后抬),修蹄工才好干活。
马蹄如同人的指甲,会不断生长,所以修蹄工得先用各种工具来修蹄,将马蹄处理干净、平整好。
然后选合适尺寸的马蹄铁,根据马的蹄形,在小火炉上烧红、调整形状,趁热钉在马蹄上。
过得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年),马蹄生长,又得把原有的马蹄铁取下来,修蹄,再钉上新的马掌。
给几匹马钉马掌,累些倒无所谓,可是给大量马匹钉马掌,工作量太大。
钉马掌的工作量就不小,而锻打马蹄铁、蹄钉,也颇费力气,又要备下各种工具,找来木炭点打铁炉。
这么麻烦,还不如适当修蹄来得轻松、省事。
只要马蹄没有破损,修整过后一样能正常奔跑,毕竟这个时代的硬质路面很少,马蹄磨损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马掌能省则省。
但对于李笠而言,既然自己有能力给马钉上马掌,那就一定要做到,而且每隔半年换一次,这开支他还是承受得起的。
然而现实中因为各种原因,朝廷的营兵待遇很差,工匠待遇更差,那么马的待遇又能好到哪里去?
能有修蹄工给马修蹄就已经不错了,谁还有心思像料理自己双脚一样,料理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战马?
不仅如此,军中马夫时常偷偷克扣马的饲料,私下转卖赚些好处,甚至虐待马匹泄愤。
马连吃都吃不饱以至于瘦弱不堪,病了也得不到及时照料、治疗,想要有人伺候‘美甲(修蹄)’,真是奢望。
这确实是制度问题,南朝的军制一开始是世兵制,但这军制已经崩溃,兵户沦为奴隶,吃都吃不饱,构成的营兵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有战斗力的军队,兵源基本都是靠募兵,或者将领自带的部曲私兵。
如此时代背景下,李笠极力确保徐州军府获得各种资源,不仅保障营兵的待遇,还保障马的待遇,已经是另类。
待遇有保障,训练也要有强度,如此,才能尽快形成战斗力并保持下去。
李笠转到旁边跑马场,看半具装骑兵的训练。
半具装骑兵,是相对于具装甲骑而言。
具装甲骑,又称甲骑具装,是这个时代的重骑兵,人马披甲,防御力很高,冲击起来威力十足。
战马的马铠,分为面帘(护面)、鸡颈(护脖)、当胸(护胸),马身甲(马身中段护甲)、搭后(马身后半截护甲)。
此外,还有寄生(马尾部向上翘起的扫帚形状装饰)。
战马自己要披着数十斤重的铁甲,还得驮着重量接近两百斤的披甲骑兵,又要奋力冲锋,这负担可不轻,只有身强体壮的战马才能撑住。
李笠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攒了六七百匹能披甲冲锋的战马,但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以轻骑作战为佳。
具装甲骑的移动速度较轻骑慢,耐力也远不及轻骑,这是加强防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所以具装甲骑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军阵(破阵)而不是和骑兵交战。
李笠觉得自己要对付敌军轻骑都已经很吃力,不可能把宝贵的战马,都用作冲击军阵的具装甲骑。
轻骑战术更适合相对缺马的军队,有了轻骑的机动力,才能实行更有效的战术打法,或者驱散敌军游骑的袭扰,又或者担任斥候,刺探敌情。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