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所以他把儒家的道统追溯到尧舜禹时期,在五经之外另立四书。甚至还把孟轲的‘义’拔高到和‘仁’一样高的程度。”
  “一旦天下读书人都认可了这些东西,那他就可以撇开五经,通过解读道统、诠释四书达到改造儒家的目的。世家也只能看着,没有能力反对。”
  “如果我没猜错,他很快就会对四书下手。到那个时候就能知道我的推测是否正确了。”
  长孙冲听的目瞪口呆,一本独尊儒术居然隐藏着这么多的算计,要不是长孙无忌讲解,他根本就想象不到。
  这一瞬间他有一种‘这个世界好危险,我好想藏起来’的感觉。
  不过……看着长孙无忌,他眼睛越来越亮,敬佩的道:“大人的智慧也不遑多让,只通过蛛丝马迹就能看破圣人的计策。”
  换成其他时候长孙无忌肯定会很自得,可现在他实在得意不起来,摇摇头道:“能看透这一点的人绝对不止我一个。”
  “啊?那会不会有人把圣人的计划说破?”长孙冲有些着急。
  因为长孙无垢的关系,他对李世民还是很有感情的,或者说很崇拜。再说李唐的兴衰也直接关系到长孙家的富贵,他也不得不关心。
  “你放心,圣人这是阳谋,就算儒家的人知道了也没有办法。岳山的这块砖正好摆在了儒家的缺口上,他们只能接受。”长孙无忌道。
  “哦,那就好。不过……圣人居然如此信任清水候,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要和他一起谋划。长此以往,我怕我长孙家会被比下去。”长孙冲先是一喜,然后又忧心忡忡的道。
  “冲儿,你想错了。”哪知道长孙无忌却摇头道:“岳山不是我们的敌人,他是你表妹的未来夫婿,是我们长孙家的亲戚。而且我长孙家也确实受益良多。”
  “可……大人不是一直把他当敌人吗?”长孙冲有些茫然的道。
  “我不是把他当敌人而是当成对手,能激发我斗志的对手,事实上在朝中我们多有照应。”长孙无忌正色道:“所以你不要相差了,以免产生误会。”
  “喏,孩儿记下了。”长孙冲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应道。
  看到松懈下来的儿子,长孙无忌心中叹了口气。事实真如他所说吗?不可能。他虽然和岳山没有直接冲突,但因为利益关系也是渐行渐远。
  他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不想让长孙冲给自己树立一个不可战胜的对手,然后受到太大打击。
  岳山太妖孽了,长孙冲虽然也很优秀,可很难斗得过他。
  “哦对了,昨天娘娘私下告诉我,说圣人有意把汝南公主下嫁于你,你最近没事儿的时候多往宫里走走。记住一定要注意礼节。”


第412章 文名(修)
  独尊儒术在文学界掀起的风暴完全超乎了岳山的想象,短短半个月时间此书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
  要知道现在可是交通落后信息传递不便的唐朝,连皇帝的政令都不一定能保证半个月就传遍全国。而他的书却做到了。
  还是那句话,儒家的读书人被压制的太惨了,这本书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救命稻草。
  随著书籍的传播,岳山的名声也传遍大江南北,被天下读书人奉为楷模,不知道多少人慕名而来找他交流学问。
  不过大多数人的拜访都被他婉拒了,或者让书院其他人出面招待。但他能拒绝的只有普通人,大儒是不能拒绝的。
  所以这些天来他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天南海北的读书人,说实话真累,但收获也非常的大。
  这些可都是大儒,每个人都是饱学之士,和他们交流岳山获益良多。而且再和这些大儒交流的同时也慢慢的向他们灌输一些想法。
  比如,我儒家成了百家争鸣的最终胜利者,就要表现出胜利者的气度出来。给表现比较好对儒家比较友善还能为儒家查漏补缺的学说一个小舞台。
  尤其是法家、兵家,律法和军队都是维护儒家统治的基础啊。
  还好现在是盛唐而不是文宋,此时的读书人并不缺尚武的精神,又因为李世民的打压没有唯我独尊的想法,很容易就接受了岳山的想法。
  见形势一片大好,岳山又在此基础上抛出了‘儒家为本百家为用’的理念。
  这个理念一出文学界再次热闹起来,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不屑一顾。不过总体来说支持的人还是占多数的。
  持不屑态度的主要是道家传人,我道家的创始人可是老子,皇帝的祖先。而且皇帝还明确支持道家打压儒家。
  当年儒家能搞出独尊儒术,现在我们未必不能搞出一个独尊道术出来。
  你们儒家不想着巴结我们,还想着让我道家当你们的附庸,真是天大的笑话。
  但不管道家怎么想,岳山都一如既往的向外界传达着自己的想法,时不时的就会抛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新概念出来。
  他的文名也一点点增加,现在就差一个契机就可以在文学界树立山头了。
  而随着他这种交流和讨论,一个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那就是儒家必须要革新了。
  而也就在这时,龙首山突然传出一个消息,清水候岳山准备闭关著书,谢绝所有访客。
  当这个消息传出并被确认后,文学界一片哗然。虽然大家都承认独尊儒术立意高远,但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才十三岁的岳山能真的著书立说。
  读书人的无情之处红果果的展现出来,前一刻还极力吹捧他的人开始转过头来嘲讽他不自量力。
  岳山著书立说也成为书生们酒席间的一个笑话,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这部“大作”的发表,以期看到一个更大的笑话。
  只有极少数人谨慎的相信他或许真有过人的才华。但这些人也不敢站出来为他说话。
  然而很快就有新消息传出,岳山并不是一个人写书,和他一起闭关的还有大儒李纲和孔夫子的嫡系后人孔颖达学士。
  得到这个消息后,为学界为之失声。然后不少人突然就觉得手里的馒头他突然就不香了,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酸味儿。
  大儒李纲和学士孔颖达,和他们一起组队写书,就算栓条狗都能写出皇皇巨著了吧。这个岳山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
  对于这些岳山自然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他也不会理会。与其和这些人置气还不如多想想新书如何写,到时候用新书打他们的脸岂不是更好。
  而且此时他正忙着和李纲、孔颖达讨论新书的选材问题,更没空理会那些柠檬精了。
  “儒家的核心典籍和根本就在于论语,我们要向革新儒家就必须要从它着手。”虽然之前已经说好要对论语动手,但岳山还是详细的讲述了自己对论语下手的原因:
  “然而现在流传的注释却是汉代何叔平的《集解》,网罗的是汉儒旧义,只怕离孔子之道相差甚远。”
  “近代对论语的诠释唯一能上得了台面的唯有前朝梁黄侃的《义疏》,然而又有太多谬误之处。所以我想重新诠释论语,使其副本归元。”
  “我的目的很简单,不想让祖学继续蒙尘。”孔颖达的话很简短,但带着不容更改的坚定。
  “呵呵……说的好,翠岚有此雄心壮志是儒家的幸事。我加入进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发挥一下余热,看能否帮你们查漏补缺。所以此次著书主要依靠你们两人,我可不会帮什么忙。”李纲笑呵呵的道。
  “谢李公爱护。”岳山却郑重的朝他行了一礼。
  李纲加入进来的原因他岂能不知道,就是为他保驾护航,否则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诠释论语,光舆论压力就能让人崩溃。
  当然了,也有一重救火的意思在里面。如果岳山写不出来,或者写的不够精彩,他必然会出手帮岳山把这事儿给圆下来的。
  至于岳山肚子里是否有那么多墨水,这一点毋庸置疑。
  穿越至今他从来都没有放下过学习,凡是能接触到的书籍都翻了个遍,同时和前世所见所学进行对照。
  再加上这些年身居高位,眼界也逐渐开阔,对于论语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比学问的深度他不敢说,只论新颖程度,当世绝对没有人能做他的对手。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创新,至于深度……创新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就是深度。只要他写出了足够的新意又能自圆其说,谁还敢说他的书没有深度?
  没有深度理解你能创新?
  而且还有李纲和孔颖达保驾护航,他就更有信心了。
  三人都不是婆婆妈妈的人,事情说定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
  岳山和孔颖达都把自己的读书笔记给拿了出来,当做著书的材料。只不过岳山的读书笔记只有二三十本,而孔颖达的笔记论箱。
  接下来就是交叉阅读对方的笔记,了解对方的想法,好方便接下来的交流。
  说实话,最开始孔颖达还是很自得的,只看读书笔记就知道自己的心得更多。李纲虽然不至于轻视岳山,但也没有把他看的太高。
  然而当两人翻阅了岳山的笔记后都沉默了。
  好半晌李纲才苦笑道:“翠岚,你……哎,你要是早点把这些笔记拿出来,老头子我就不多此一举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