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的儿孙还没有过来,他这个外人不适合多待,真正的吊唁还要等到裴家现在主事人过来才行。
见了裴矩最后一面知道他走的很安详之后,岳山反而没有那么悲伤了。
得知裴矩时不时就能看到已经故去的旧人时岳山就知道他应该没多少日子了,所以最近两三个月岳山但凡得空都会过来和他聊几句。
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事情发生时候就不至于那么悲伤难受。
再说,八十岁去世也算是喜丧,放到后世都不允许哭的太厉害。
裴家的人来的很快,这边才刚刚把小院布置好,大队人马就急冲冲的赶了过来。
裴矩的长子也就是现在裴家的家主亲自到岳山府上表示感谢,然后就扶着灵柩去了城内的裴府。
堂堂国公去世,自然不能在这个小院里举办丧事,把尸体运往裴府才符合人情和礼节。
后面发丧办丧就不再赘述,忙碌了五天裴矩正式下葬,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弄潮儿最终被历史的浪潮淹没。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追赠其为绛州刺史,谥号敬,和原本的历史一模一样。
虽然裴矩活着的时候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去世之后并未掀起多大的风浪。甚至可以说,除了裴家的人之外,对其他人基本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大家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很快就把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忘在了脑后,越来越少有人提起。
这其中并不包括岳山,倒不是他真的为裴矩的死感到悲伤难以自拔,而是裴津再次找了过来,给了他几本书。
“这是郎君生前所著的书籍,还有一些草稿,他叮嘱我一定要在他死后交给你。”
看着面前那几本名为纵横的书籍,岳山心中倍感沉重。然后郑重的对裴津说道:“你放心,我会为这几本书寻找到合适的传人,不会让他一身所学就此没落。”
第410章 王玄策
岳山几次劝说裴矩把自己一身所学尤其是外交方面的经验写成书传承下去,一开始他还不同意,后来被说动就开始着手著书。
这几本纵横就是他一生所学。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裴矩没有把这几本书传给子孙,而是交给了他。
由此可见,裴矩自己始终无法正视自己的学问,不愿意自己的子孙学自己的这一套东西。
但岳山却没有任何偏见,外交向来是一门大学问,历史上有太多值得被历史铭记的外交家。
尤其是晚晴到民国时期,更是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爱国外交家,用自己的一身所学维护者国家的主权。
学问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能为国为民谋利就是好的。而且岳山也已经为这些书找到了合适的传人。
想到这里,他叫来一个书院工作人员,吩咐道:“去把王玄策找过来。”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只知道是洛阳人士,曾经担任过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真正让他出名的是‘一人灭国’。
可惜的是他也属于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那种人,知道李世民晚年迷信长生术,就把几个神棍番僧送到皇宫,最后用彩色小药丸把太宗皇帝给毒死了。
受此牵连,他一生再也没有受到重用。死后连个人传记都没有,后世人对他的了解也只有语焉不详的几个小片段。也因此养活了不少吃闲饭的人。
后世关于他‘一人灭国’有很多争论,有人说他一人灭国怎么吹都不为过。有人不以为然的说,他灭的就是几个小城邦而已,没有大家吹的那么厉害。
岳山是持第一种意见的人,不管他灭的国家是大是小,那都是国家,是一个拥有数万常备军的强大国家。
对于持第二种意见的人,他只想说,承认别人牛叉就那么难吗?
换成你能做到被打劫后孤身一人跑到第三方国家,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借来数千兵马。还能让这些借来的兵听自己的话,然后去灭了一个拥有数万常备军的国家吗?
所以后世有太多人自以为了不起,对别人指手画脚,觉得别人不过如此。
言归正传,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已经登上高位的穿越者,岳山已经有能力主动去寻找一些他认为值得培养的人才。
比如苏定方和刘仁轨就是他主动寻来的,王玄策他也早就派人去洛阳寻找。
事实上大多数能人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智慧,王玄策就是如此,在当地也是出了名的少年俊杰。岳山派过去的人轻易就找到了他。
此时的王玄策才十六岁,家里也算是士绅阶层,但不算顶级。对于当朝顶级权贵的邀请,他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这次渭水书院招生他也来报名参加,并且顺利考上。
原本岳山是想等一段时间在把他引荐给裴矩,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裴矩死了。不过还好,一身所学留了下来。
正想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岳山抬起头说道。
门外的人走进来,正是王玄策。
“王玄策见过院长。”
“免礼,玄策过来坐。”
“谢院长。”
等王玄策坐好,岳山才问道:“玄策,书院的生活如何?可能适应?”
“回院长,一切安好,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王玄策恭敬的道。
“那就好,不要拘谨,今天过来就是想和你随便聊聊。”岳山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不知道你最喜欢哪一门学问?”
“自然是黄老之学。”王玄策回道。
“我想听实话。”岳山盯着他的眼睛道。
“学生所说皆为真心话。”王玄策真诚的回道。
“哈哈……不错,不错,说谎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我果然没看错你。”岳山忽然笑道。
王玄策心中一惊,脸色变得非常不自然。同时脑子也在快速转动,不知道自己哪里露出了破绽,他怎么看出自己口是心非的?难道……
“你是不是很奇怪我怎么猜到的?”这时岳山的声音恰到好处的传来。
王玄策没有回答,但却用充满求知的目光看向岳山。
“你是个实用主义者,不会因为喜欢就去做某个事情。能驱使你的,只有你认为对你最有利的事情。”岳山不客气的道:
“圣人批判儒学抬高道学,所以你就开始学习黄老之学,以道家门徒自居。”
说到这里,他用戏谑的目光看着王玄策,道:“我说的对吗?”
王玄策脸色刷的一下变得苍白,挤出一个牵强的笑容道:“院长你说的哪……”
岳山打断他道:“你想反驳我?”
小样,还敢给我装?要是没有把你祖宗十八代都扒一遍,你以为我会培养你?
别的不说,就冲你明知道天竺番僧是骗子神棍还把他们介绍给李世民就知道,你丫也不是什么刚烈正直之辈。
别以为你入学的时候选择黄老之学我就不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但你在被打劫之后没有选择一个人逃跑,而是借兵打回去挽回了大唐的尊严,可见你也是个有底线的人。
只要有底线,那别的都好说。
“我……”王玄策顿时语塞,后边辩解的话怎么也无法说出口。
此时他心中也升起了深深的恐惧,他这位清水候对他太了解了,在他面前自己就好似被扒光了一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不用担心,我并没有说你的想法有错。人皆有私心,我也有,所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去做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对。”这时岳山一改刚才的犀利,温声安抚道。
王玄策不敢相信的道:“您真的这么想?”
“当然,否则我为什么要派人去洛阳找你?”岳山说道:“但是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个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实用主义者没错,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路也没错。但要有底线,心中要有最基本的坚持。只要守住底线,那别的都不是大问题。”
“学生敢发誓,绝对不会做不忠不孝之辈。”王玄策先是一喜,然后发誓道。
“行了,我相信你。这里有几本书,你拿回去好好看看,然后每天都来找我阐述一下阅读心得。”岳山把几本书递给他道:
“记住,只能你自己看,绝对不能让别人看到。”
第411章 长安纸贵
七月底八月初,文学界再次因为一本书沸腾起来。
“掌柜的,来五本独尊儒术。”
“我要十本,双倍的价钱。”
“我出三倍的钱,谁均给我一本。”
青文斋前挤满了读书人,吵吵嚷嚷的争抢着同一本书。看着这些不拿钱当钱的读书人,青文斋的掌柜别提过后悔了。
前几日龙首山印书坊和他联系,说想在他这里寄卖一本书他没同意。虽然这本书是清水候所著,可那又如何?
看书名就知道不像是什么正经书,所以他连书的内容都没看就拒绝了。龙首山印书坊的人倒也干脆,转身就走了。
当然,他拒绝的最主要原因是印书坊的人规定了售卖价格,非常的低廉,只要十文钱一本。
印书坊批发给他是六文钱一本,卖十文钱,一本书才赚四文钱。他还真看不上不这一点利润。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