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唐 (步兵长)


  他真正在乎的是养殖业和印刷业。
  养鸡鸭鹅和鱼非常适合书院,鸡鸭鹅不娇气,不需要多么精心照顾就能生长的很好。而且书院旁边就是龙首山,圈一块地散养还能节约饲料。
  养育也很方便,书院旁边就有一个取土留下的大坑,稍微修整一下就是鱼塘,可以直接养鱼,鸭鹅也可以直接在池塘边放养。
  蛋类和肉类都是市场紧缺的东西,书院吃不完可以卖到市场上,能赚不少钱。
  古代人之所以不大批量饲养家禽,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足够的饲料。人都吃不饱,哪有东西喂牲畜。
  很不巧,岳山就知道几种成本很低廉乃至无本的饲料——蚯蚓、蛆虫的养殖方法。
  散养+些许的饲料+蚯蚓、蛆虫,就能以最低成本饲养大量鸡鸭。
  鹅是食草动物就更好说了,直接散养,或者让学生去割草扔进池塘。既能喂鹅,也能喂鱼。
  其实岳山还知道一种被后世称之为经典生态循环的养殖方法,甚至被写进了教科书。
  养鸡+养猪+养鱼+种地。
  怎么养鸡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赘述。只是鸡的肠子比较短,食物只能消化百分之三四十。所以它们的粪便里含有大量蛋白质以及十几种微量元素。
  既可以发酵后当肥料使用,也可以当成饲料喂给猪。猪粪可以喂鱼。鱼塘底部的淤泥可以挖出来当肥料肥田种庄稼。地理收获的庄稼可以拿出一部分当饲料喂鸡……
  大家听了是不是有一种很耳熟的感觉?
  然而岳山根本就不带考虑的否定了这个看似很完美的计划。原因很简单,他绝对不会养猪的。
  倒不是他对猪有什么意见,相反他很喜欢吃猪肉的。但身为一个农村人,他更清楚在没有有效的杀虫剂的年代,养猪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反正他是绝对不会在书院周围养猪的,甚至连猪肉都要少吃甚至不吃。
  不养猪也并不影响大局,鸡粪一样可以沤肥当做肥料使用。富含十几种微量元素的鸡粪,绝对是最好的肥料了。
  然后就是印刷业,书院搞印刷业也算是门当户对。后世就有许多大学搞出版业,生意还不错。
  岳山搞印刷业的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首先内需就足够养活一家小型印刷馆。
  教科书、课外阅读书、试卷、档案等等都需要印刷。而且书院的名气打响了,它的教材也会成为许多人首先学习书籍,不愁没有人买。
  再加上朝廷藏书馆里的书任他取用,他就可以把一些名家珍本孤本印刷出来贩卖,这又是一个门路。所以印书馆是有必要搞一搞的。
  但制作文房四宝是他没有想到的。
  造纸不但污染环境,还有技术门槛。想造出高质量的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质量一般的纸也没有造的必要。
  但想到擦屁股用的硬纸,他觉得造纸厂还是有必要搞一家的。别的不说,起码把卫生纸造出来啊。他真是受够了没有卫生纸的生活。
  至于熬墨……既然搞了印刷术,那熬墨工作就是顺带了。尤其是活字印刷,更是需要合适的墨才行。这个必须要自己研究才行。
  要是等市场上自行出现合适的墨,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才能搞活字印刷呢。
  毛笔和砚台的制作技术反倒是不怎么高,真正让它们拉开差价的是用材而已。
  岳山又没打算搞出什么可以传世的珍品,只要质量过关的大众产品就可以,走量一样能赚钱。
  此时岳山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整套的实施计划,但并没有着急说出来。他还等着曹苏和于志明的方案呢。
  第三更。要不咱们来个月票加更计划如何?咱们扑街书不和大神比,十张月票加更一章,怎么样很便宜吧?所以别犹豫了,赶紧把手里的票票投了吧。


第196章 吹捧
  把工作上的事情处理好终于清静下来之后,岳山就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写写画画起来。
  虽然忙着经营书院,但他很清楚,书院只不过是工具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的途径。真正要改变这个世界,还是要自身够硬。
  要在学术上有足够的成绩,才能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否则他搞出来的书院也只会成为传统文人的嫁衣。
  之前时机未到他没有往这方面发展,现在条件成熟,自然要尝试涉足。
  至于他有没有那个能力解读儒家经典——还真别说,作为一个穿越者,把后世的一些思想搬出来套在四书五经上,还是没问题的。
  甚至在后世老生常谈的一些常识性观点,放到唐朝那都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意义。
  更何况岳山因为职业的关系,确实读过一些相关的文献。虽然不能全文背诵,但照着论语书一条一条的回忆,还是能还原出以部分内容的。
  再添加一些从别处看到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完全可以出一本《论语正义》、《论语别裁》之类的书。一代宗师之名唾手可得。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就从《论语》这本儒家核心典籍下手,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
  积累名声也是一样,先从小处着手一点一点扬名,一直到最后对论语下手彻底竖起自己的大旗。
  而且李纲组建的大自编编撰小组马上就要入驻书院,他写出来的东西也不愁没人看。只要这些人看了,扬名轻而易举。
  经过思考之后岳山决定先从吹捧儒家做起,写一篇名为《独尊儒术》的文章,赞美它的积极意义。
  这篇论文也最适合用来扬名。吹捧儒家的文章,哪个读书人敢说个不字?不但不能说它不好,还要帮着他一起吹。
  尤其是孔家,估计能把他当爷爷一样供起来。以后但凡是孔家的人,见了他要是不先行大礼,那都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想到那种场景岳山就发自心内的兴奋。
  关键是,写别的文章他害怕有人和他辩经,毕竟抄袭借鉴是拿来主义,很多地方的深层次含义他自己都不知道。
  要是别人质疑这部书不是他写的,要和他辩经,他怎么办?
  拒绝?那等于是承认这文章是抄的。接受?真假一辩就露馅了。
  而写这篇文章他一点都不怕有人找他辩论,因为前世读大学时候他真写过一篇名为《论独尊儒术的必要性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积极影响》的论文。
  当时为了写这篇论文他没日没夜的翻阅各种资料,对里面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典故的出处他都非常熟悉。
  随便辩,也许你能把我辩的哑口无言,但绝对找不出逻辑上的漏洞。但别忘了,这是吹捧儒家的文章,那个读书人敢把他辩的哑口无言?
  所以写这篇文章岳山真的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前世这篇论文最终得分并不高——不是他写的不好,而是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太多,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有大把的研究成果在。
  他写的那些东西总体上来说算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一个汇总,算不上新颖。但放在唐朝,绝对是独树一帜的开创性著作。
  有着前世的论文基础在,这篇文章写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岳山依然没有着急,而是一个字眼一个字眼的抠,确保不会出任何问题。
  首先就是把白话文转换成文言文。这个倒是不难,穿越前岳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就在水平线之上,穿越之后书写能力也很快得到提高。
  真正难的是里面的一些论据。这篇论文写于二十一世纪,难免会借用唐朝及之后朝代才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和理论。
  现在必须把这些论据替换成汉唐之间的典故,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例子,就必须把这一段删除,重新填补。
  但这个也难不倒岳山,他就是教历史的,找几个典故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有些论据就算删掉也不影响整体的意思。
  这一点可以参考一下高中课本上的名篇《劝学》,删减了一半的情况下非但一点都不影响原文的意思,还使整篇文章变得更加的简洁易懂。
  从年前岳山就已经着手复制这篇论文,此时已经接近完稿。剩下的就是逐字逐句的修改,确保不会出现什么低级错误。
  岳山已经计划好,等大字典工作小组入驻之后,他就把这篇文章拿出来让李纲等人帮自己斧正。
  古代不像下现代。现代写一本书放到网上,编辑满意了随便给个推荐位都能让几十上百万人看到。如果写的好了,分分钟钟成神。
  古代全靠口口相传,信息传播速度很慢,即便写出了一部惊世之作可能也需要几年几十年,有时候甚至几代人才能传遍天下具备影响力。
  但岳山却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就是大字典工作组。据岳山所知,为了完成这部惊世之作,李纲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邀请了天下各地的名师大儒一起参与。
  这些名师大儒哪个不是桃李满天下的人,或者是当地的文人圈子的核心人物。只要岳山的作品能让这些人满意,就相当于是在天下读书人圈子里出了名。
  其次就是朝廷,以他对李世民的影响力,把书往朝堂一递,基本就等着出名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