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的旗帜 (七帅)


  “怎,你也听闻消息了?”张诚问道。
  “不瞒别驾,就在路遇别驾前,封副使召见了在下,说朝廷派一使者出使大食,要我护卫。”刘琦道。
  “要派使者出使大食?这倒是也应当。自从去岁在怛罗斯糊里糊涂一战后,总要派人出使、探大食虚实才是。现下才派使者都有些晚了。”张诚说道。但顿了顿,他又叹道:“只是可惜那些枉死的同袍了。”
  刘琦也一时黯然。他对怛罗斯战死的唐军将士感触不深,但在嗢鹿州的半年多时不时就会见到张浒长吁短叹,就连同僚偶尔提到那一战也面露哀伤之色,久而久之不由得被感染。
  “朝廷只是因大食偏远,不宜劳师远征罢了。若大食人敢侵我安西,必定是自寻死路,为我军所灭;甚至还可借机杀进大食腹地,将其灭亡。”刘琦咬牙道。
  “必定如此。”张诚也道:“大食人若敢入侵安西,必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说过此事,他又道:“因封副使出面吩咐你为护卫,是以你猜测副使要接任节度使?”
  “不错。”刘琦道:“只是下官还有两点疑虑。一来,前任高节度早已属意封副使为节度使,全安西皆知,但去岁却并未推举封副使为节度使。我不懂其中缘故,但既然当时未为节度使,如何今年又可了?”
  “其二,适才封副使说封赏的折子朝廷并未批回,那封副使又是如何知晓自己即将接任节度使的?王节度使明明在洁山就已将封赏的奏折派人送往京师。”
  “封副使并未接任节度使,”张诚笑道:“只是朝廷命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安西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使,知节度事。”
  “那不就是当了节度使嘛!”刘琦道。所谓知节度事,在这个年代就是代理节度使的意思。华夏传统,只要不出错,代理根本不可能被撸下去。只不过是因为之前阻碍封常清当不了节度使的因素还在,所以暂时不直接当。
  “至于封副使为何能够知节度事,应当与高将军有关。高将军卸了节度使后入朝为右金吾大将军,虽然是个闲差,但也能帮封副使谋得节度使之职。”张诚又道。
  “至于第二点疑问,”他笑道:“你莫非不知晓二百里加急?为诸将请功的奏折只是平常公文,每日递送百里;但王节度使病逝消息是用二百里加急递送京师,快了一倍。”
  “我疏忽了!”刘琦一拍自己的脑门。竟然连历朝历代都有的X百里加急都忘了!
  “哈哈。”张诚笑了笑。
  随后张诚与刘琦说起了从龟兹镇到怛罗斯甚至康国、史国等地这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张诚虽然现在做了别驾,担负的行政工作超过军事工作,但年轻时候也是跟随历任都护、节度使南征北战过的,周围番族基本都打过,见识广博,这时正好向刘琦介绍一番。
  刘琦听得津津有味。后世这些民族的风俗早已消失,很多都闻所未闻,或者说完全没想到碛西民族还有这样的习俗。
  “甚?昭武九姓人还有泼水节?”刘琦目瞪口呆地看向张诚。
  “确实有。”张诚道:“昭武九姓等粟特胡确有泼水节。为每年祆教历的10月30日。”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刘琦叹道。‘我还以为泼水节这样的节日只在中南那几个民族存在,没想到在碛西的民族中也存在过。’
  闲聊一会儿,已经到了午时。刘琦每天都要吃午饭的习惯在嗢鹿州官员中早已尽人皆知,张诚道:“刘别将,今日午饭我来请客。”
  “怎好让别驾请客。”刘琦忙道。
  “我可不白请客,稍后还有事拜托你。”张诚笑道。
  “那也不能让别驾请客。”刘琦又道。经过张诚那次提点,以及自己的领悟,他也明白自己勉强算作张诚的门生了。这种关系对他并无坏处,至少目前没有坏处,当然要维持下去,那自己作为门生得主动请客。
  见刘琦如此说,张诚顺水推舟应了,二人要了几张胡饼、一份羊肉、两碟小菜,继续边饮酒边吃饭。
  张诚也不再兜圈子,直言道:“朱都督此战立了功,正在上下活动调到都护府做司马,现有八九分把握。朱都督来了都护府做司马,那嗢鹿州都督的差事就空了出来,而我也已经做别驾将近五年……”后面的话没说,但意思已经非常清楚。
  “嗢鹿州是中都督府,都督正三品上;安西大都护府的司马才是正五品上,朱都督为何要来都护府做司马?”刘琦疑惑地问道。
  “官职高低岂能单单用品级论之。”张诚笑道:“大都护府副都护仅仅从四品上,节度使没有品级,你能说这两个官职比都督府都督低不成?”
  “确实如此。”刘琦却是想起了明代的都给事中。都给事中才是正七品,但强势的都给事中能和正二品尚书掰手腕,外放出去正四品的知府手到擒来。历朝历代都有位卑权大的官职、衙门,看来大唐的都护府也是如此。
  “别驾需下官作甚?”刘琦问道。张诚想做都督十分正常,但与他有何干系?他刘琦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影响封常清决策的人吧。
  “封副使在提拔下属前,必定会询问最近与这下属多有接触之人对他的印象,多半会问你。若是封副使问到你,你也不必虚言夸我,只要‘如实’说即可。”张诚在‘如实’这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别驾放心,若封副使问到,琦一定‘如实’回答,决不虚言欺瞒副使。”刘琦同样重重说了那两个字。
  张诚点点头,也不再多说。这时桌上的饭菜已经吃了七七八八,二人也都吃饱了,付了账离开这家酒楼,又说了两句话各自去忙各自的事。
  之后几日,刘琦也不去王府了,每日大半时间窝在新归他的小院子里读书,主要是在背诵高适的诗。
  是的,他已经打听清楚,要出使大食之人就是著名边塞诗人高适。高适今年将近五十岁了,后世比较出名的诗作比如《别董大》、《燕歌行》等都已经做出,刘琦准备将他的诗作全都背下来,到时候用来拍马屁。
  刘琦本人此时并未意识到,他的官位已经不比高适低,完全不需要拍高适马屁;封常清也并未让他拍马屁。


第41章 逢故人
  “巴特,我又来你家吃酒了!”刘琦走进酒肆,大声叫道。
  “是刘参军?稀客稀客,真是稀客,你不是在嗢鹿州为官,怎忽然来了碎叶镇?有差事来办?”
  巴特听到有人叫他,忙走过来仔细瞧了几眼,认出是一年前张浒带着来过几次的客人,又想起最后一次他们来的时候说刘琦已经成了嗢鹿州参军事,忙出言道。
  “确实有差事要办。”此时是下午申时,正是客人最少的时候,刘琦随意挑了一张桌子坐下,又笑道:“先不说旁的,来一斗酒。”
  “好嘞!”巴特答应一声,端了一壶酒、一碟小菜过来,瞅着此时没有其他客人要招呼,也就坐下和他闲聊起来:“这个时候,怎会有差事要来碎叶镇?”
  除非要打仗,不然安西的各镇、都督府、州平素几乎没有来往;就算有,也是各地官员的私人来往,不会让下官帮忙送信。
  “哎,摊上了护送使者去大食地界的差事。”刘琦吃了一口,说道。
  此时已是八月底。七月中旬,王正见生前的请功奏折终于批答回安西,刘琦成为下折冲府果毅。刘琦有些不满意:我还要辛辛苦苦护送使者去大食人的地盘,竟然只给我一个下府果毅?不过他也没法找朝廷说理,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
  随同回转奏折一起来到安西的,还有受命出使大食的陇右节度使掌书记、加西平郡长史衔的高适。刘琦出城迎接,态度十分恭敬,当场与高适攀谈几句,说起他写过的诗,甚至当场背了几句。
  高适对安西一个素未谋面的将领竟然十分了解自己的诗很是惊讶,对他的恭敬态度更感到惶恐。但当他知晓刘琦勉强算是岑参的学生后就放下心来,以为刘琦是因自己与岑参是好友所以如此恭敬,也心安理得享受起来。
  随后高适入城拜见封常清。封常清倒是对他不假辞色。高适只是个为出使好听些挂名的从五品上长史,真正的差事是陇右节度使掌书记、与去年的岑参一样,这样的人根本不被封常清放在眼里。
  见到高适,封常清随意吩咐几句话,又安插了一名熟悉碛西地理的副使,高适躬身应诺;他随后又吩咐了刘琦几句,让他们退下。
  三日后一众人启程。怛罗斯之战后安西大都护府也打听了些大食人的消息,知晓大食也是领土十分广大之国,所以他们打算先至昭武九姓中石国都城拓折城,再询问向何处走。
  因要去拓折城,众人离开龟兹镇,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经苦井,百二十里至俱毗罗城,……,又四十里度勃达岭,……,又三十里至叶支城,……,又西二十里至碎叶城。
  碎叶城是他们过了拔达岭后遇到的第一座像样的城池,将士们都要在此休息几日,不论是高适从陇右带来的还是刘琦从龟兹镇带来的。正巧刘琦也想在此待几日,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