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不答,只是尴尬地笑着。李嗣业随即也醒悟过来。刘琦因献计被王正见赏识,已经内定举荐为折冲府果毅,只是看下品还是中品,再添几个首级的功劳又有何用?他现下麾下将士以后要长久被他统领,他手里又没钱,只能用几个首级结将士之心了。
“刘别将过去从未为将,做了将领后却能立刻领悟这些道理,莫非是天生就适合为将之人。”李嗣业笑道。
刘琦笑了笑没有说话。他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后世的各类史书、传记、历史小说都是读过的,怎能不知道要收将士们的心,尤其自己猝然上位。
“就算你这样做,麾下将士砍下的首级多也算作主将功劳,你可又添了一番功劳,升为果毅是十拿九稳,不必担心。”顿了顿,他又说道:“就算王公有恙,我也必定上书朝廷,不没了你的功劳。”
“王节度使,仍无法处置军机吗?”刘琦不由得问道。今日清晨他在大帐中献了计策,王正见当时大喜过望,夸赞了刘琦几句,就要吩咐诸将领依计而行。
可就在此时,王正见忽然觉得头晕目眩,登时倒在地上。侍从赶忙将他扶起抬到后帐。过了一会儿他悠悠醒转,却仍难以理事,只能下令由李嗣业代他指挥大军与葛逻禄交战。
刘琦当时就跪在王正见身前,看的十分明白,他分明就是高血压发作。一般来讲,年纪在四十岁以上、盐食用得多、肥胖、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容易患高血压,而这四条王正见都沾了,不得高血压才不正常。
不过那番话一出口,刘琦却又马上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忙又请罪。
李嗣业摆摆手说道:“此事只是暂且不能教一般士卒知晓罢了,此处之人尽皆知晓,你说出口也无碍。”王正见身为节度使,也是此战统帅,若他不能理事的消息传出去,必定军心动荡;此战虽然已近收尾,但仍然会平添麻烦。
“属下还是要自省,以免在士卒面前漏了口风。”刘琦又道。
“好,你如此谨慎,好,好。”李嗣业又表示了自己的赞许,让他退下了。
刘琦行礼告退,转回所部将士驻地,与将士们一同大口吃肉去了。
第38章 预料之外
第二日清晨,此战统帅王正见醒来后,眩晕终于好转,能够理事了。
他首先询问左右昨日的仗打得如何,听闻击溃葛逻禄人、歼敌两万上下、全歼敌重骑后十分兴奋,虽然左右劝他不要激动,他仍然高兴的不能自己,连声喊道:“我王正见也是一代名将了!我王正见也是一代名将了!”一直喊到头又发晕才停下。
“诸将都叫来,我要当面表彰,且立刻写奏折呈报京师!”王正见又道。俨然是连返回龟兹镇都等不得了。
但左右却并未再次劝阻,而是依从命令去传诸位将领。不多时,诸位将领来到这间帐篷,等候他的吩咐。
王正见看了看,正要说话,一眼瞥见刘琦,伸手召他过来,笑道:“刘别将。”
“请节度使吩咐。”刘琦上前行礼道。
“此战大胜,你乃首功,昨日我已许诺向朝廷表奏你为折冲府果毅,自然不会忘记。我这就命人写表功奏折,将你列在首位。”王正见道。
“节度使,琦愧不敢当。”刘琦跪下说道:“而且此计谋也并非属下想出。不瞒节度使,据《左传》所载,当年春秋战国时期,晋楚两国曾打过一场类似之战。”
“当时晋、楚两军遇于鄢陵,楚军趁大雾将晋军大营团团围住,使晋军无法出营列阵。晋军中一人向晋厉公进谏,在大营内填平锅灶,命将士就地列阵,从而击败楚军。”其实之后鄢陵之战还打了好久,不过就和这个计策没有关系了。
“琦恰好之前在嗢鹿州时读五经,读过这一段,所以昨日见到那番局面后才回想起鄢陵之战,献出此计策。”
“哈哈,”王正见笑道:“就算此计策并非是你想出,你也是首功。”
“当时整间帐篷内无一人想出对敌之策,只能眼睁睁看着葛逻禄人建起寨墙,将我军用寨墙团团包围。若等到寨墙建好,就算有其他读过《左传》之人提出此计策,又焉能击败葛逻禄?”
其实今天早上王正见清醒以后,已经有他的幕僚和他说起过《左传》上记载的鄢陵之战了,其余将领,如李嗣业等昨晚也听幕僚提起过了;但他们仍然认为刘琦的功劳巨大。
要知道,当时不仅是刘琦一个人知道大营被葛逻禄人包围了,他们的幕僚也都知道,但除刘琦外却无一人直奔中军大帐献计;虽然幕僚们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无论如何计策是刘琦说的,不是他们说的。
甚至可以说,他们之所以将刘琦列为首功,不仅因为破敌的计策,也是因为他的胆略!
但刘琦却仍然推绝。他真心不想被列为首功,而非惺惺作态。无他,担心被人嫉妒。但王正见坚持己见,刘琦最终只能接受。
“不过今后,”待刘琦回归跪坐之处,王正见却并未立刻叫下一名立功将领上前,而是笑道:“看来即使身为武将,也不能轻视儒家经典,其中竟然还记载有先秦战例。等回了龟兹镇,你们都要读五经,尤其《左传》!”
帐中将领顿时就是一片叫苦。他们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奏折还要幕僚代写、家书要幕僚代读,如何看的进去书?又如何能看书?便是那些识字的,也大多只读过兵书;曾在中原为官的附庸风雅读过太宗皇帝钦定五经正义,没有人看过五经原书。
不过众人知晓王正见也就是随口一说,回去以后他也没空监督他们是否读书,叫苦过后也纷纷默不作声。
之后王正见继续评定诸将功劳。他丝毫不偏私,评定很公平,众将也都服气,虽有小争执,但也很快平息。
评定了一上午,到了正午时分终于将功劳评定完毕。众将散去午休。
下午王正见又在将领们的陪同下巡视了部分兵营,当众奖励了几名斩杀葛逻禄人最多的士卒。当天晚上,他又下令大宰牛羊,解除酒禁。这既是犒赏三军,也是正式宣告此次在洁山都督府的战争,以大唐的胜利告终!
所有将士都十分欢乐地庆贺起来,众人纷纷举杯畅饮,许多人喝醉了酒还忍不住在众人面前高歌跳舞,众人也纷纷效仿,礼乐之声响彻云霄,一直到深夜才停下。
第二日下午,唐军终于拔营起寨,要返回安西大都护府。碎叶镇的将士与番兵自然立刻告别;又走了几日,嗢鹿州等北部都督府的兵将也与大军分开。
刘琦却留在大军中。折冲府果毅,这可不是嗢鹿州容得下的官职,只能在都护府为将统兵。不过刘琦当然要去送自己的故人。送别时都督朱艮似乎有话要与他说,但最后却并未多说,只是说了“小心”二字,不知何意。
但很快,刘琦就知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了。因为才过了十几日,大军刚刚翻越天山至鹰娑都督府,洁山之战统帅,大唐安西大都护府副都护,安西节度使王正见竟然病死在了军营中!
王正见病逝的消息传出,大军登时就有些不稳。好在此地已是安西大都护府核心之地,附近没有蛮族,李嗣业、毕思琛二位将领也经验丰富,很快安顿军心,而且顺利将大军带回龟兹镇。
但这对刘琦可是一件天大的坏事!他之前是因为献计,得到王正见的赏识才被列为首功,而且举荐为折冲府果毅。
但王正见一死,首先,因他去世所导致的安西官职变动才是最要紧的,高品官员没人再关心洁山之战,反正已经赏赐过了,举荐的官职朝廷批就是批,不批也就拉倒;
其次,他再度失去了一个赏识他,至少会公平待他的上官。以他骤然上位,不仅没有靠山,连资历都约等于零的身份,在都护府中多半会遭到排挤。
之后也映了他所想。王正见葬礼刘琦当然可以前往祭拜,但是祭拜后留在院内他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旁人即使与他说话也只是淡淡几句打个招呼而已。
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他与谁都不熟;现下最要紧的又是节度使会落在谁头上,大家当然要找熟人或消息灵通之人打听,而不是刘琦这样两眼一抹黑的人。但对于刘琦来说,这就是遭到排挤的明证。
‘折冲府果毅朝廷准了便罢,若是不准,就请辞返回嗢鹿州为将。不论朱都督或张别驾资历都远胜于我,官职也高,不会容不下我。’刘琦想着。
但这一日,朝廷批答的折子尚未返回,刘琦清早正要去王府,忽然一人拦下他,同他说道:“你可是别将刘琦?”
第39章 都护军书
这一日刘琦正在街上走着,正琢磨到了王正见的府邸拜过后是借口离开还是留在那里的时候,忽然有一人拦在他面前,出言问道:“你可是别将刘琦?”
这话殊为无礼,但刘琦骨子里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倒没甚感觉,只是抬起头扫视这人一眼,见他着布衣,自己又完全不认得,反问道:“你是何人?”
“看来确实是刘别将当面。”这人略微客气了一些,又道:“我家主人请刘别将过府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