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典型的渣男啊!
“汪应辰!”赵君忍不住吼道。
“臣在。”汪应辰听到赵君直呼其名,赶紧推门而进。
“现在这个李清照关押在何处?”赵君问道。
“根据刑部所报,在临安府的牢狱内。”汪应辰赶紧回答。
“立即释放,朕要见她!”赵君声音显得有些冷冽。
汪应辰没想到赵君竟然为此大发龙怒,吓得赶紧带人出宫直奔临安府衙而去。下午才把李清照带回到御书房,或许是坐了几天牢的缘故,李清照脸色显得苍白,早没有赵君所想象的风华绝代的模样,而像一个苍老的妇人。
“罪妇见过官家,谢官家恩典。”李清照就要下拜。
“免礼,朕已经赦你无罪,快快请起。”赵君赶忙说道。
等到李清照站起来,赵君这才和蔼问道:“你的遭遇颇令朕同情,只不过这个张汝州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为何竟然对你变化如此之大?”
李清照听闻脸上现出痛苦的神色,一咬牙说道:“那个张汝州跟民妇成亲,只是为了贪图民妇前夫留下的金石书画,可惜那些金石书画已经在绍兴的时候被盗。于是张汝州得知后就对民妇开始冷淡,到最后拳脚相加……..”说道最后,李清照泣不成声。
“渣男啊,真是一个渣男。”赵君忍不住大骂。又高声叫道汪应辰的名字,吓得汪应辰又赶紧过来。
“那个张汝州现在何处?”赵君问道。
“根据刑部所报,现在正在流放途中。”汪应辰小心翼翼说道今天皇帝的脾气有点大。
“传朕的口谕,立即派兵追赶,打三十大板再继续流放!”赵君有些气不过,本来想直接拿出去砍头,但是其罪还没到那个地步,只好打板子解恨。
“官家且慢。”没想到李清照突然跪下说道:“张汝州已经得到惩罚,如果再打三十大板恐怕走不到海南就死了。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官家放过他把。”
看到李清照为张汝州求情,赵君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易安居士说清,朕且放过他,不过传朕旨意,流放海南后终生不得返回!”
“遵旨。”汪应辰心里暗暗叫苦,今天自己运气不好,光刑部就跑了三趟了。
等汪应辰离开,赵君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你说你前夫留下的金石书画怎么会被盗?”
“我流落至绍兴时,住在一个钟氏之家,结果一天晚上,她金石书画突然一盗而空,后来报官无果。”李清照回答道。
赵君一听,立即拉动了铃绳,这次进来的是王十朋:“传朕旨意,立即令刑部派出破案能手奔赴绍兴府,协助绍兴府衙破李清照金石书画被盗一案,如若不能破案……..他这个绍兴知府就别当了!”
又要去刑部!今天皇帝是怎么了,为了这个民妇竟然如此大动干戈?王十朋心里想着,嘴上赶紧答应,又询问了一些具体情况,这才匆匆而去。
“清照乃民妇一个,竟然让官家如此照顾,实在是愧不敢当。”李清照心里感动不已,特别是自己前夫的那些金石书画有可能失而复得,心里就感到激动。。
“这是朕应做之事,既能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婉约之词,又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词,试问当今还有哪位女子?”赵君笑着回答。
“官家听过民妇的词?”李清照有些呀然。
“朕自然听过。”赵君心里想全中国没有听过这两句的人估计没几个了。
第282章 机构改革(上)
“你现在如何生活?”赵君关心的问道。
“命妇孤身一人,如断梗浮萍.......”李清照惨然一笑,没再说下去。
赵君想想她也确实可怜,无儿无女,孤苦伶仃。于是就说道:“朕刚成立了一个大宋皇家学会,特任你为博士,安心做你的诗词整理以及研究,朕还成立了杭州学堂,你如果有兴趣就去授课,没兴趣就不用去,至于住所........”赵君沉吟了一下:“朕命户部专门拨一笔款项,给你在临安购置一处小院如何?”
“多谢官家。”李清照大喜,她知道这个博士是官职,虽然品阶很低,但是毕竟也算收入有了着落,而且也有了自己的住所就不同再投奔朋友了。
无意中解决了李清照的问题,赵君心里也算是一种安慰,自古才女多薄命,特别像李清照这样,至于因自己的出现使李清照晚年生活得到改善,也许再也写不出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凄美的词句,成了上的一大损失这也顾不得了。
总算科举之事全部结束,时间已经到了四月份,这段时间赵君除了必要的政务处理之外,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大宋政治、军事的改革之事上。趁现在朝中时局较稳,和北方的金国基本停止了大规模的冲突,算是一段平静时期,是推出改革的好时机。
整整一个月时间,赵君翻阅了大量宋代以及以前如隋唐汉等朝代的中央和地方管制机构,以及军队设置,结合在后世一些现代政府的机构设置和军事力量的配置,赵君在四月底弄出了一份叫做《大宋军政改革策》的卷册,这天早上特招李纲、赖布衣、枢密院枢密使吕颐浩、御史中丞何铸、被新任命的大理寺卿张浚几位重臣到御书房的会议房商议改革一事,并让张九成做记录。
大宋皇帝锐意改革,这是朝廷上下公开的秘密,从对商贸专营到科举制度的改制都反应出这个趋势。而且这也具有现实意义,从靖康之耻开始,大宋上下有志之士就开始反思,为何看上去强大无比的大宋竟然经不起北方野蛮民族的打击,差点亡国灭种,文明为何会遭到野蛮的无情蹂躏,于是改革的呼声在朝廷上下此起彼伏,而赵君更好顺应了这个形势。
“这是朕所拟的朝政改制方案,各位都是朝廷重,本着对大宋负责的精神,畅所欲言。”赵君坐在上首,两边是大臣手里各拿着一份《大宋军政改革策》正在仔细翻阅。
赵君的军政改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中央机构的改革,第二部 分是地方官府的改革,第三部分则是军队的改革,改革内容之广泛,力度之大,看得几位重臣都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中央机构改革主要就是一是成立政事堂,作为大宋最高行政机构,取消现在的三省制度。政事堂设立宰相一名,副宰相两名,政务堂政事四名。同时将六部适当分解扩充:户部一分为二,成立户部和财部,户部主要管全国人口户籍、民事救灾、百姓徭役等;财部则管理全国财政收入预算等,其中下设税务署,管理全国税赋。礼部一分为二,成立礼部和学部,前者主要是外交和祭祀,后者是全国教育最高管理机构,负责科举和平时的学校管理。
另外新设立商部,主管全国商业贸易等,取消兵部。算上原来的吏部、工部、刑部不变外,一共八部,直接受政事堂领导。另外原来的太医局改名为太医署,扩大职权管理全国的医学教育等,直接归政事堂领导,但品阶要比八部略低。而将国子监、大宋皇家学会、翰林院等直接划到学部。每一个部设立尚书一名,侍郎两名。然后根据事务多少,设立若干个司,主事称之为郎中。
同时将原来的御史台改名为监察院,设立院长一名,副院长两名,其主要的权力有调查权、纠正权、纠举权、审计权,监控百官。
将大理寺改成大理院,设立院长一名,副院长两名,其主要权力是独立审理所有由刑部和监察院上报过来的案件,不受别的机构干涉。
政事堂、监察院、大理院为平级,其主要负责官员都为一品,同时向大宋皇帝负责而不能互相干涉其事务。
对于赵君提出的改革,实际上将行政、司法、监察三权分立,互不干涉,而一起向皇帝负责,赵君本来还想设立立法院想想还是算了,有些太超前,这会牵扯到选举、司法独立等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和皇权冲突,现阶段他需要更多的权力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至于宋朝士大夫一直所提倡的虚君实相,等完成自己霸业以后再考虑吧。
但是对于这套方案几位大臣的反应各不一样。张浚、何铸喜上眉梢,这实际上提高了大理寺和御史台的地位,他们作为主要负责人实际上就和宰相李纲平起平坐。
而李纲则是眉头紧皱,心里矛盾不已,一方面御史台和大理寺独立出去,变相了削弱了作为宰相的他的权力范围,但是从另一方面,成立政事堂,将原来属于三省的权力全部集中于此,同时也加强了他的权力。而且李纲心里还隐隐有一种感觉,这种模式实际上是相权和皇权的某种对立,现在赵君作为皇帝很是霸道,如果下一任皇帝呢?如果比较软弱,那么政事堂、监察院、大理院这三者实际上的宰相就会起主导作用,而且这三者也是互相牵制,避免了一支独大,作为生性正值的李纲也不愿意出现如蔡京那样的权相。
“官家,枢密院竟然改成武将负责?而且取消兵部?”吕颐浩看到后面失声叫道。
“的确如此,改制后的枢密院则是大宋最高军事机构,将直接向皇帝负责,从此文武彻底分开,互不干涉。”赵君声音斩钉截铁。
相似小说推荐
-
喋血深空之我是空降兵 (金属裂纹) 起点VIP2020-08-16完结伞兵,面向大地,背向苍穹;伞兵,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伞兵,勇往直前,永不言败。铁血...
-
新唐朝王爷 (头条帝) 起点VIP2020-08-01完结蝴蝶翅膀一搧,李世民当不成大唐的皇帝,李建成也没有在玄武门事变中被杀。如果人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