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你可曾知道二项式定理?”赵君顿时兴趣盎然。
  “何为二项式?请官家详述。”
  赵君也知道这些数学名词来自后世西方,中国古代或许没有这样的叫法,就说道:“来,来,你过来看,就是这个......”赵君拿起毛笔在纸张上写起来。
  杨辉也不客气,走过去看到赵君书写的公式,说道:“在下曾经从开方作法本源,也进行过推理,当时我是这样推理的......”说着,杨辉也不客气拿起御笔就在纸上写下来。
  “对,就这样,只不过你曾考虑性质6和性质7的情况?”赵君指着纸上的公式说道。
  “呀,这样岂不更简单?”杨辉一拍脑袋,拿起笔匆匆计算起来。
  君臣二人就这样趴在御案上,头碰着头每人手里拿着一只毛笔,在纸上嘀嘀咕咕计算着什么,看得隔壁的张九成目瞪口呆,从来没有见到过皇上有如此模样。
  “官家,你的算学水平在下佩服的很。”到最了最后,杨辉一脸敬佩,自己潜心研究算学二十余年,竟然比不过当今的皇上。
  赵君心里有些惭愧,自己可是接受了二十一世纪的数学知识才堪堪和杨辉能交流,怎么能和人家一千年前的古人相比?
  “杨卿,你才是咱们大宋少有的算学高手,朕已经钦定你为理科状元,就不用参加殿试了。”赵君笑着说。
  “官家,何为理科状元?”杨辉一直没搞懂这个词的意思,于是小心翼翼问道。
  “就是专门为算学等杂学设立的状元,原来殿试钦点的状元我将称为文科状元,将来我们大宋每届就有两个状元郎了,哈哈。”赵君越想越得意,想当年自己高考也就是一本线以上,距离本省的状元不知道要差十万八千里,现在自己可以钦点状元了。
  “只是不参加殿试?是否有些不妥?”杨辉虽然心里高兴,但是赶紧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啊。
  “今年的理科状元非你莫属!如谁不服,尽管找朕,朕做裁判,再出十道算学题和你比试,看大宋谁能超过你?!”赵君一脸霸气。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杨辉心一下放下里,状元啊,自己一辈子做梦都没想过。
  “杨爱卿,我准备成立一个大宋皇家学会,由你担任会长,官职就暂定为六品,挂在礼部名下,其任务就是研究包括算学在内的各种如天文、地理、水利、格物等各种杂学,朕将在全国范围内招揽此类人才,你们可以潜心研究各自感兴趣的东西,可好?”
  杨辉一听说自己既当官而且又能专门学习研究自己喜欢的算学,顿时高兴的心花路放,大声说道:“多谢官家。”
  “当然,你们皇家学会的人不仅要自己潜心学习研究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请官家明示。”
  “教书!我要在杭州办一所新式学堂,除了教四书五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教诸如算学之类的知识,让这些知识发扬光大,你就兼任这个学堂的校长,可否?”
  “臣愿意。”杨辉赶紧回答,教书育人当先生,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也是无上光荣的事情啊,况且是皇帝亲办的学校。
  几天之后,礼部就发出了一个公告,钱塘举子杨辉已经被大宋皇帝钦点为理科状元,并且授予新成立的大宋皇家学会会长一职,兼任正在筹办的大宋皇家学堂校长一职。
  既然状元又是接连兼任两个带有皇家二字的机构职务,杨辉这个名字马上成了这一届省试的新星,其风头盖过了马上就要进行的殿试。
  殿试的时间放在了三月二十日在集英殿进行,赵君的三个秘书中梁清和史浩是第一次就被录取,而王十朋则是经过理科加试也顺利过关,最后三百四十九名贡士参加了这次殿试,最后经过考官批阅卷纸,赵君又经过自己筛选,选出了前三甲,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
  本来赵君以为自己所出的题目在平日的御书房里,经常给史浩、王十朋、梁清三人谈论这方面的问题和自己的观点,相当于提前泄露试题,成绩应该力压群雄。等赵君选出三份自己认为满意的卷子,打开糊着的名字,才发现王十朋和梁清位居榜眼和探花,而状元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汪应辰
  汪应辰选择的题目是《大宋与周边国家对策》文中分析了大宋周边几个国家的优劣和大宋的关系,并提出了对策:“痛击金、联合西辽,防范西夏、优厚大理、高丽的总策略,并且特别指出自大宋建立之后,先有西夏、辽,后又金,都是从北方崛起的蛮夷,严重威胁大宋的安全,现在听闻漠北又出现了一个叫蒙古的蛮夷,比金更加野蛮,不可不防。
  这一论点让赵君非常惊讶,南宋初年竟然就有人能预测一百年后的蒙古之崛起,眼光不可不谓独到而长远,于是就毫不犹豫的钦点为状元。
  其实赵君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汪应辰就是这一年状元,而仅仅才十八岁!看到如此年轻的状元郎赵君感慨万分,不得不佩服大宋学霸是在太多。


第281章 李清照的悲剧
  赵君钦点状元、榜眼、探花和进士以后,紧接着就是状元带领诸进士拜谢皇恩后,要到皇宫左门外观看张贴金榜及回家,这一过程就本称为状元游街。
  今年是文理两个状元,临安市民们感到分外新鲜,街上早就是人山人海看热闹。赵君也想去看看这壮观的景象奈何这身份无法亲临现场。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赵君心中不由得恶意猜测今年的文科状元郎汪应辰今年才十八,青春年少,会不会被哪些富豪官宦家的小娘子们争抢?
  进士考中,按照大宋律制,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但是今年大宋皇帝赵君却另有规定,所有进士必须经过在六部、御史台、枢密院等朝廷重要机构见习一年,然后按照其表现在授予不同的官职,见习期官职一律按照最低等的从九品算起。
  王十朋、梁清、史浩三人本来就是书记处的,自然回到赵君身边,而史浩又开始在御书房和商贸改制衙门两个单位奔波,这次有书记处又多了一名见习生——状元汪应辰。这样以来一个小小的书记处竟然出了两名状元(张九成、汪应辰),一名榜眼(王十朋)一名探花(梁清),成了大宋学霸聚集地,让人羡慕不已。而这以后也就成了惯例,获得状元的实习之地必是皇上的书记处。
  热热闹闹的省试及殿试在三月底结束,在这个大好局面之下,赵君准备实施他蓄谋已久的军政改革,但是却被一件事给打断了,而这件事的主角竟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而这件事竟然还是于科举有关。
  这天早上,赵君在御书房翻看大理寺和刑部呈报上来全国各地最近以来所判罚的各种案卷,这种案件很多,一般都是书记处按照案件的重要程度给赵君排列后,赵君也只是翻翻看一看,就像现在的抽查。不过今天赵君没有看上面的一些重大案件,而是随便从底下抽出一份案卷,随手翻起来。
  这是一件很普通的离婚案件,不过是女方要求离婚——在宋代是没有休夫一说的,妻子告发丈夫自己也是要坐牢的。告发的罪名是“妄增举数”就是谎报了科举次数。在宋朝有规定,举子考到一定次数,取得相应的资格,就可以给你官做。被告发之人叫张汝舟一个官吏,因谎报了考试的次数,“填表“弄虚作假被自己的妻子告发,结果张汝舟罢官被流放,而其妻子也坐牢两年。看到这里赵君的眼光被一个名字锁住了——那个告发之人叫李清照!
  李清照?难道是千古女词人李清照?赵君有些不敢确定,又仔细看案卷并没有多原告之人身份过多解释,于是他摇铃,隔壁的汪应辰应声进来。
  “速去刑部,将此女的身世背景查清,报给朕。”赵君把案卷递给了汪应辰。汪应辰接过来一看只是一件普通的离婚案件,不知道官家为什么突然对此感兴趣,但也不敢多说,匆匆走了出去。”
  汪应辰走后,赵君回想起后世所了解的李清照的情况,只知道她前半生幸福后半生凄苦,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尽管日此,李清照在凄苦的人生中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诗句,这让赵君尤为钦佩。
  汪应辰办事效率到挺高,快吃中午饭的时候就从刑部回来,拿到了关于这份案卷的详细资料,果然是千古词人李清照,而从别的资料中赵君又了解到了李清照这桩不幸婚姻的经过。
  不幸的根源还是在于靖康之耻,徽宗、钦宗父子被俘,新登基的赵构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
  赵明诚被曾经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出现了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但是婚后的张汝州却对李清照大变,拳脚相加,而李清照就将他以“妄增举数”告官,结果就案卷上所判,张汝舟罢官被流放,而其妻李清照也坐牢两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