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张如暗喜,又道:“何以如此认为?”
“自陛下登基以来分土地,建医院,立银行,改孝廉。如此政策深得百姓之心。亦能看出陛下之志非偏居陇地一隅。前者陈国来伐,陛下已平草原,得草原之铁骑,依我大陇之实力完全可凭武力退敌,但陛下不战反而献城求和,草民以为此乃陛下示弱之计。向陈国示弱其他诸国必定不会注意我大陇发展,同时陈国也会轻视我大陇。届时天下一旦有变则可挥师而进,陈国猝不及防,一举可定矣!”
张如暗暗称奇,他这个示弱之计很少有人看出,这个江明一语道破果然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江守一说完,张如又问:“你觉得以后应该如何与陈国相处才好?”
“回相爷,草民以为既然示弱那便就一直示弱,忍一时之气只要机会一道一举可下。”
“这个机会是什么?”
“陈梁盟约五百年,但两国皆有通并之心,只因夏国攻梁两国便紧紧抱住。梁国被灭陈国也不会存留,如此简单的道理大街上七八岁的孩童也明白。所以只要夏国按兵不动,不出二十年陈梁二国必生间隙,如此下去自然是要大打出手的,但夏国频繁向梁国用兵,兵力虽不多但足够两国紧抱。依草民看夏国频繁向梁国用兵是试探梁国之虚实,夏帝也在等待机会,一个灭梁的机会。而我大陇的机会便是夏国举兵灭梁,届时陈国必定会出兵援助梁国,我大陇趁此时间便可一举拿下陈国。”
江守一这番话与张如的计划一模一样。江守一越说他便越是惊讶,如此人才竟被埋没在这山里,可惜,可惜呀!这一番也让张如知道,江守一有大才,若无系统奖励单凭系统给的哪些书他未必是江守一的对手。
当然,这是政治一方面,至于用兵打仗张如还是有自信的。
张如点头,又问:“那楚国又该如何应对?”
“相爷,楚国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说说看!”
“这个时候我大陇不宜树敌过多,一旦与楚国交恶大陇必定陷入两难之境。若楚国再举兵伐我,届时不仅不能灭了陈国而且陈国极有可能落井下石,依草民之见这样的机会陈国是不会放过的。反之与楚国交好,则有极大的益处。届时伐陈可禀告陛下拉上楚国,对其说是报仇。如此一来因楚国的参与夏国必定不会太过忌惮,即便夏国忌惮也不会突然伐我大陇。而我大陇趁此机会养兵蓄锐,以图天下。”
张如大惊,这江守一将陛下有心平定天下的意图都看出来了,这个人当真是可怕呀!幸亏他没有为敌国所用,不然将是大陇的劲敌。
“你何以为陛下有取九州之意?”
江守一微微一笑,道:“相爷,这个不难看出。陛下以民为本,其意在天下。况且届时灭了陈国不图天下定会为他国所图,何不趁势攻取九州,成就一番千秋大业,此才是帝王之道也!”
张如抚掌而笑,连说三个好字:“好一个江守一。”说罢!又道:“陛下给你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后务必来京。府邸已为你安排妥当,你只须携家眷来即可。”
江守一跪谢:“草民江守一叩谢相爷。”
“不必多礼,起来罢!”
“谢相爷!”
说完又道:“相爷,草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可否?”
“但说无妨。”
“草民家中器物弃之可惜,草民打算将大件的送与乡人,小件的带之入京,不知可否?”
张如笑道:“这个随你。”
“谢相爷!”
“这位是济川郡守唐混,你收拾妥当之后可派人通知他,他会为你准备车马,送你与家眷入京。”
“多谢相爷,劳烦唐大人了。”
“不必客气!”唐混道
第二百四十九章 您算长辈吗?
唐混知道江守一会入朝为官,也没有在江守一面前表现的太过。此人可是让丞相寻了许久之人,得罪了他日后可不好过。
吃过饭后张如给江守一留了一百二十两银子便与唐混几人下山返回济川城。
一百二十两银子莫说是江守一这样的贫苦人家便是在一些大户家也不是个小数目,江守一自然是极力推辞不受的,张如便给他介绍。
其中一百两是他写字拔得头筹,是官府的奖励,这个是江守一应得的。十两是朝廷给他搬家的运费,当然,这是张如自己做的主,朝廷是没有这个规定的,官员搬家都是自己出钱,但江守一不一样,他不是朝廷官员由这里搬到京城是要花费不少钱的,这个钱必须要给。
另外的十两是张如几人的饭钱,江守一自然不要,唐混为他解释。
丞相无论到哪里吃饭都会留下十两银子,这个是丞相的规定。
一番解释之后江守一便也不在多言,一直将张如一行送出了村直到看不见张如几人的身影后才回到家中。
回家后江守一看到院子里全部都是人,很挤很挤。他们都是听到消息来看望江守一的,意图那是非常明显。
原来江守一家也会时不时的来人,不过那些人多是来看病的,及少有拿东西来的。但今日这些人全部拿着东西,一看便知是有求于江守一或者说让江守一帮他们一把。
“守一回来了!”
院中一个声音喊了一声,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向江守一看去,个个脸上挂着笑容。
“快让开,让守一进去。”一个老者说了一句,余是众人纷纷让开,江守一看着这些人心里直摇头。
进入屋里,没想到屋里也坐满了人,椅子不够便就站着。
江守一刚一进屋一与他年纪相仿的男人笑着问道:“守一,听说刚才当朝丞相来你家了?”
男人问话的时候众人皆看着江守一,等待着他的回答。江守一向此人一拱手,道:“方才来的是当朝相爷张如与济川郡守唐混大人。”
众人一听大喜,这男人又问:“听二大爷说是陛下请你入京做官,特意派丞相来接你的是不是?”
江守一还没回答,一老者说道:“肯定是来请守一做官的,依我看陛下对守一是很看重的,都派丞相来了。我估计陛下给守一的官比丞相还有大哩!”
一听此言,江守一脸色一变,道:“程伯,不可胡言!”
这叫程伯的老者不知江守一为何会如此,又道:“守一,程伯这话没错呀!陛下派丞相来请你这就说明陛下很重视你呀!”
江守一摇头:“大陇有一个陛下,也只有一个丞相。丞相是陛下的左膀右臂,辅佐陛下管理天下。况且张相爷有不世之才,非我能比。”
此人没有明白江守一话里的意思,只一心要巴结江守一,笑道:“哎!依我看呐!守一以后也是要坐丞相的。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皆答是,江守一一时无语。也不与他们多说,这些人不懂,与他们多说只是多费口舌。
江守一知道他们的来意,说道:“陛下只叫我入京并未说要封我官职。自陛下登基以来凡要做官须考取功名,或在沙场建功立业方可。我一没考到功名二没建功立业,想来不一定能做官。”
又一人道:“不会吧!丞相都亲自来了陛下不可能不给你个官当呀!”
江守一笑笑:“陛下还有估计他人,若给我一个没有功名也没有功勋的人官做那那些有功劳的人又会这么想?”
这一言使的众人瞬间安静,搞了半天原来还不一定能做官呀!真的是白忙活了,还不如下地拔草呢!
“既然不会封官那陛下叫你入京是要做什么呀?”
江守一摇头:“这个我也不知,只有到京只后便能知晓了。”
“我看呀!肯定是要做官的。”
“对,对!”
“不封官陛下也不会让丞相来呀!”
“是啊!”
看着众人江守一一时无奈,便道:“若陛下真的封我为官只怕你们以后都会恨我。”
“怎么会呢!我们柳家村出了官这是大喜是呀!怎么会恨你呢?”
江守一摇头笑道:“大陇国法严明,若我做官必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那些以权谋私之事我江守一断然是不会做的。倘若我们柳家村的人犯了法我一样按大陇的国法而行,绝不会因为你我同住一处而网开一面,如此你们安能不恨我?”
这话说的已经明明显了,便是让这些人打消一些七七八八的念头,他江守一只认国法,不认人。
果然此言一出,众人皆静。
一看众人,江守一又道:“若有幸为官,我江守一自然也不会忘记柳家村,定会造福桑梓。”
说罢!院中一须发皆白的老者说道:“守一要是做官一定是个好官,我们老百姓需要的就是好官。大家这都回去罢!守一还有收拾,咱们就不要打搅他们了。”
说完,这老者便向外而去,见有人离开其他人也开始向外而去。这时方才的那个程伯没好气道:“还不一定当官呢先把官架子摆出来了,江守一当初要不是我们柳家村收留你你能活到今天?”
江守微微一笑,也不说话。但此人这句话惹怒了柳沉:“程伯您说话怎么有偏见呢?当初是我爹留下的收一,这个咱就先不说了,您家大孙子发烧,守一整整看着他两天,一直到他退了烧,我们也不求你感谢。而在村里说三道四的也是你,怎么?是我们柳家哪里得罪了你还是你觉得我们夫妻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