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皇上圣明。”
  “端华,拟旨,著僧格林沁、恒福等,速派明干委员前往,迎至拦江沙外,晓谕该夷等待桂良南返。如果该夷执意不等,且较为恭顺,可允其来京。亦须由北塘行走,至天津由水路进京。”
  咸丰想了想,接着道:“并告以去岁天津所定和约,均系桂良等一手经理,此处无人深悉底里,即使克期进京,亦须等候桂良等到京,方能互换,为其亦不甚迟。倘该酋不肯在拦江沙外静候,即用内地船只迎护,由北塘登陆至津,著该酋在天津等候。”
  “嗻!”郑亲王不敢延误,连忙走到一边去拟旨。
  韩秀峰心想人家都把威胁的照会递上岸了,现在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让他们来京,要么赶紧传旨命僧格林沁准备开打,没第三条路可走,再颁这模棱两可的谕旨又有何用?
  正暗暗着急,咸丰突然话锋一转:“朕正月里就已命黑龙江、吉林、察哈尔及京旗两翼,各备兵一千;归化城、绥远城、热河、密云、健锐营、巡捕营及内外火器营各备兵五百,一听敕调,迅速赴天津防堵。
  可想着天津那边的兵已经不少了,与其命上述各兵劳师远赴天津,不如令其随时迅赴通州、南苑驻守,以策万全。”
  “皇上圣明!”韩秀峰连忙道。
  咸丰最烦的就是臣子们总把圣明挂在嘴边,瞪了韩秀峰一眼,不快地说:“惠亲王统领各军,难免顾此失彼。江南道御史徐浩然参劾你的折子,朕虽留中了,但事并没完。总之,天津你是去不成了,从明儿个开始去惠亲王那儿听用吧。”
  韩秀峰猛然意识到皇上既担心僧格林沁堵不住那些洋兵,更担心已抵达大沽口的何伯有援兵,毕竟海上的事谁也不晓得,洋人有的是船,大批援兵是说来就来,所以打算在通州、南苑设第二道防线,以确保万无一失。
  至于徐浩然弹劾的那些个罪名,只是一个由头。
  想到这些,韩秀峰急忙道:“臣遵旨,臣明儿一早就去巡防王大臣那儿听用。”
  “跪安吧,赶紧回去准备。”
  “臣告退。”
  ……
  韩秀峰刚走出大殿不远,肃顺竟追上来,把他拉到一边,低声道:“志行,王千里和你那两个同乡的事,我帮你跟皇上解释过,大头好像也帮你解释过。皇上没怪罪你的意思,只是那个徐浩然所奏并非捕风捉影,所以皇上只能按例将你交部议处。”
  “我知道,我没怨言。”
  “没怨言就好,对了,你还有没有加级记录,我记得你好像随带了几级。”
  普通的加级记录是在任上政绩显著,在京察时加上去或记上去的,迁转之后就没了。而随带的加级记录是用银子捐的,不管升迁还是调任都不会被一笔勾销,所以叫随带。
  想到肃顺不会无缘无故问这个,韩秀峰沉吟道:“我已经很久没被人弹劾过了,在太仆寺少卿和奉宸苑卿任上也没出过啥差错,当年在泰州捐的加级记录应该还有,反正我记得好像只被折抵过一次。”
  “连自个儿究竟有几个加级几个记录都记不得,你这官做得也太糊涂了吧?”
  “我整天忙这忙那,哪记得这些。”
  “好好好,我晓得你忙,”肃顺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只要有加级就好,没有赶紧捐几级,回头用一个加级把徐浩然弹劾的那些个罪名抵了,免得别人说闲话。”
  韩秀峰早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忍不住问:“王千里和丁柱他们呢?”
  “这又关王千里什么事,他是曾在你手下干过,但授南苑郎中犯那条王法了?要说旧部,那些大学士的门生故旧多了,难道就因此不能跟他们的门生故旧同朝为官?
  那个余铁锁也好说,毕竟你跟他只是同乡,说到底就你那个妹夫在南苑当差不合适。先革职,回头我瞧瞧有没有合适的缺,帮他再找个差事。”
  “谢大人关照。”
  “自个儿人,说这些太见外。”肃顺不想再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突然脸色一正:“志行,让你去巡防处辅佐惠亲王是我奏请的,天津再要紧也没京城要紧!惠亲王干别的行,指望他领兵打仗谁会放心?别人我信不过,只相信你,去巡防处好好盯着,真要是有战事,全靠你了!”
  “可是……”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惠亲王那边没什么好担心的,真要是有战事,战事真要是糜烂到那一步,就算我家老大不去,怡亲王也会去巡防处给你撑腰。”
  “行,那我先去拜见惠亲王。”
  “我陪你一道去。”
  “大人,您陪我去,这不合适!”
  “我不陪着,你别说拜见了,恐怕连他家门儿都进不去。”
  想到惠亲王府是不大好进,并且跟惠亲王又没啥交情,韩秀峰只能苦笑道:“秀峰恭敬不如从命,只能劳烦大人了。”


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触即发
  王千里不但不是一个人来天津的,而且带来了皇上的谕旨。
  事实上他就算没景运门侍卫吉祥这么个随员,就算没带皇上的谕旨,崇厚一样会以礼相待。
  因为在所有跟“厚谊堂”有渊源的官员看来,曾先后辅佐韩秀峰、文祥执掌过厚谊堂的王乃增虽有些本事,但远无法与曾多次独当一面的王千里相提并论。
  早在泰州时,他就帮韩秀峰筹集钱粮、招募编练乡勇,甚至随韩秀峰一道率勇赴万福桥堵截长毛。
  后来进京投供,又在韩秀峰麾下效力,不但帮同整饬河营,甚至统带轮流去阵前效力的河营兵勇,随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大军从静海一直转战到山东境内。
  再后来虽做的是河道上的官,可事实上既管河,也管民,甚至管军(河营)!
  听家人说王千里到了天津,崇厚急忙借口有紧要公务,从总督行辕匆匆回到运司衙门,一见着王千里就急切地问:“百龄兄,您怎么来了,志行有没有来?”
  “四爷被一个疯狗缠上了,实在抽不开身,只能让千里先过来。”
  “疯狗?”
  “地山兄,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咱们还是先说正事吧。”王千里知道洋人的炮船已经到了大沽口,进城之后却没有见着永祥、王河东等人,不免有些心焦,低声问:“地山兄,听说闽商黄得禄随薛焕到了天津,又送来十一尊洋炮,他人现在何处?”
  崇厚愣了楞,连忙道:“他还在城里,我只见过他一面。昨天在藩台那儿听人说,他原来打算献完炮去京城的,可听说富贵在家赋闲不再做官了,就打了退堂鼓。后来想着在天津呆着也不是事,打算南返,可洋人的兵船又堵住海口,所以哪儿也去不了。”
  “他虽是个商贾,可捐输洋炮最为得力,对朝廷有功,您为何不……”
  不等王千里说完,崇厚便苦笑道:“老兄千万别误会,我倒是想以礼相待,甚至都差人帮着找了个宅院,可人家一下子送来十一尊洋炮,正所谓雪中送炭,现在是藩台甚至制台大人跟前的红人。”
  王千里反应过来,不禁笑道:“王某误会老弟了,劳烦老弟赶紧差人去问问他,是打算留在天津这个是非之地接着巴结恒福,还是愿意进京觐见。”
  “百龄兄,您是说皇上召他入见?”
  “吉祥就是为这事来的。”
  “景运门侍卫吉祥,拜见大人!”
  “你是富贵家老二吧,本官记得。”崇厚不认为王千里火急火燎地赶过来就因为这件事,立马回头吩咐道:“得喜,赶紧陪吉祥老爷去找黄得禄。”
  “嗻!”
  崇厚的家人应了一声,连忙陪着吉祥走出正厅。
  打发走吉祥,王千里急切地问:“地山兄,洋人有没有提出什么蛮横无理的新条件,僧王和恒福大人是怎么应对的?”
  “英吉利和法兰西领事到了,昨儿上午,是上次跟英吉利大兵头何伯约定回信的日子,因为皇上既没下旨开打,又没恩准两国使臣上岸,恒福和文煜只能拖延时间,命海防同知博多宏武和天津知县杜恩前往,称他和文煜‘不日即至海口’,请何伯等夷酋‘静候数日,会议一切’。”
  “洋人怎么说?”王千里凝重地问。
  “洋人开始什么也没说,直到昨儿晚上才差人上岸递来一道照会,打算邀博多宏武和杜恩会晤。”
  “博多宏武和杜恩去了吗?”
  “没去。”
  “没去?”
  崇厚一边招呼王千里喝茶,一边意味深长地说:“守在岸边的民勇,其实全是奉僧王之命乔装打扮的官军。领头的那个丘八跟上岸的那个假洋鬼子说,因为他们中午出言不逊,博老爷和杜老爷已经回了天津。”
  王千里意识到这事没那么简单,想想又问道:“僧王在忙什么?”
  “不晓得,我已经有两天没见着他了,应该去了海口。”
  “薛焕呢?”
  “他应该在僧格林沁身边,反正今儿个没见着。”
  “永祥和王河东他们呢?”
  “他俩跟韩宸去了塘沽,他们的手下全安置在城西六里的柳家庄。”
  想到来前四爷曾说过,皇上是绝不会轻易让英吉利和法兰西使臣进京的,而不但占了广州城甚至攻占过海口两岸炮台的英吉利和法兰西人,不但不会善罢甘休且气焰极其嚣张,觉得官军不堪一击,可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又是个倔脾气,王千里意识到大战一触即发,急切地问:“海口至天津一带的布置有没有变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