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有一些变化,但变化不大。”
  “愿闻其详。”
  “老兄稍候,我这儿正好有张海防图。”
  “有图更好。”
  崇厚进去取来一张手绘的舆图,摊在茶几上如数家珍地说:“海口南北两岸炮台由大沽协六营共三千余兵驻守,内火器营和巡捕营的一千余兵,分别协防南北炮台;
  副都统成保所率的哲里木盟马队五百骑,驻新城;头等侍卫布尔德和二等侍卫明安所率的昭乌达盟马队五百骑,驻新河;因皇上之前曾谕令西夷可换内河船只至北塘上岸,僧王命北塘守军撤至北塘以北的营城监视。
  除了后来所修的石头缝炮台和塘沽炮台,作为后路策应新建的海口两岸六座炮台外,天津城东三十里的双港附近又新建炮台一十三座,安设一千两百斤以下大小铜铁炮各八十一门,由外火器营、健锐营一千兵和后来招募的民勇驻守。”
  “六千多兵勇。”王千里沉吟道。
  崇厚岂能听不出王千里的言外之意,无奈地说:“海口就那么大点地方,不能把兵全压上去,更不能不要后路,何况‘后路’的后头还有‘后路’。僧王虽说统领一万多兵,可把山海关和通州至天津这一线的守军刨去,能凑六千多兵勇已经很不容易了。”
  “也是。”王千里轻叹口气,随即抬头道:“我也得去海口瞧瞧,劳烦老弟安排两个熟悉地方的家人送我去。”
  “行,不过……不过海口凶险,老兄一定要保重。”
  “老弟放心,我不会有事的。”王千里想了想,又凝重地说:“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天津这边一切仰仗老弟了。”
  “我早跟石赞清商量好了,真要是打起来,战事真要是糜烂到那一步,想走的就赶紧送他们走,免得他们在这儿指手画脚碍咱们的事儿。”
  “好,就这么定!”
  ……
  与此同时,大沽口南岸炮台上一片死寂。
  远远望去,既看不见炮台上有旗号,也看不见人影,前几天偶尔在炮台上晃悠的“乡勇”,仿佛一夜之间全跑光了。
  但只要爬上炮台,就能发现一队队官军或躲在胸墙后头,或躲在防炮洞里。大小铜铁炮全用油布盖着,只要上官一声令下,将士们就会冲出来,把炮推到炮口。
  炮台下面一样是严阵以待,一队队官军埋伏在寨墙后头的深壕里,只有几个穿着百姓衣裳的千总、把总,守在寨墙边透过缝隙观察在拦江沙外水面上游弋的洋人炮船。
  僧格林沁同样在观察,唯一不同的是他有千里眼。
  刚从天津赶过来的薛焕,跟守在边上的直隶提督史荣椿等人微微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随即走到僧格林沁身边道:“禀王爷,制台大人那边没接到皇上的新旨意,制台大人说桂良大人究竟何时能赶到天津,他也不知道。”
  “就算能赶到,又有何用?”僧格林沁放下千里眼,回过头来阴沉着脸道:“薛老弟,夷酋又让那个姓潘的假洋鬼子送来了一份照会。”
  “敢问王爷,夷酋说了些什么?”
  “称他们打算今儿个全退往外洋,一两天后再进口内,让天津道再有照会,径送外洋。”
  薛焕下意识探头看了一眼洋面上那些冒着浓烟的兵船,喃喃地说:“他们来都来了,为何要退往外洋?”
  “所以说这事有些蹊跷,十有八九是想探探咱们的虚实,说不准想打咱们个措手不及!”
  僧格林沁为这一刻准备了近一年,平日里与士卒同甘苦,堪称昼夜辛勤、殚诚竭虑,并且觉得这仗能打,岂能错过这个帮朝廷报一箭之仇的机会,把千里眼顺手递给了史荣椿,冷冷地说:“传令,不管西夷搞什么幺蛾子,咱们都以不变应万变。他们倘敢放第一炮,咱们就让他有来无回!”
  古人云:将是兵的胆!
  僧格林沁不但与将士们同甘苦,而且言出法随,赏罚分明,守台官军士气旺盛,郁怒多时,打还是不打,这些天上到史荣椿这个提督,下到普通兵勇,全在等他一声令下。
  见他终于发了话,史荣椿、龙汝元等将校激动不已,不约而同地拱手道:“下官遵命!”
  “赶紧去做准备,本王估摸着西夷很快会有动静。”
  “王爷,下官有个不情之请。”
  “说。”
  “恳请王爷去后路炮台居中调度。”
  僧格林沁知道史荣椿这是担心他这个主帅的安危,毕竟打起来枪炮无眼,可将士们的士气正旺,他这个主帅又岂能临阵畏缩,不假思索地说:“哪来这么多废话,本王就在这儿坐镇,本王哪儿也不去!”


第七百二十四章 几十年未有之大捷(一)
  见着惠亲王,在惠亲王身边帮了两天闲,韩秀峰终于明白郑亲王和肃顺等人为何那么不放心了。
  当年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犯直隶,京城岌岌可危,皇上谕令设京师巡防处,统一调遣京师、直隶、山东、河南及关外的各路兵马,并筹划军械粮饷,训练各地团防,缉拿长毛细作……
  除了巡防王大将军之外,最多时设参赞大臣、王大臣十余名,均是皇上特简的王公重臣。设监印官四名、翼长若干,办事官四十八名,看守文卷官六名,供事五十四名,胥吏差役近百。
  可随着林凤祥、李开芳相继被生擒,这个权倾朝野的临时衙门就被裁撤了,其粮台款册交户部,审案卷宗交刑部,兵马册籍及所有文案物件交步军统领衙门。
  现在,皇上虽命惠亲王为巡防王大臣,却没下旨重设京师巡防处,光靠惠亲王一个人真管不过来那么多事。
  这些天,惠亲王都没怎么出过门,光忙着在府内看各衙门和各营所呈的奏报了,而那些奏报无一例外的是要钱要粮!
  本就被搞得焦头烂额的惠亲王,见皇上命韩秀峰前来听用,并且是肃顺亲自送来的,干脆把帮各军讨要粮饷的差事推给了韩秀峰。
  韩秀峰只能硬着头皮持盖有巡防王关防的公文去户部,可肃顺到任以来绞尽脑汁收罗的那点银子,全拨给僧格林沁充军饷了,户部银库里空空如也,跟两位侍郎磨了两天,也只领着一叠拿出去都不晓得有没有人愿意收的宝钞。
  但韩秀峰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深知天津那边的形势刻不容缓,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临时抱佛脚,真要是开仗,战事真要是糜烂到那一步,别说没钱粮,就算有钱粮现在做准备也来不及。
  就在他把一叠如废纸般地宝钞交给惠亲王的幕友,算是交了差,如释重负地走出王府时,守在外头等候的小山东便迎上来道:“四爷,天津急报,僧王跟洋人开打了!”
  尽管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想到皇上和郑亲王、怡亲王等王公大臣还在犹豫让不让英佛二夷使臣上岸,天津那边居然已经开仗了,韩秀峰还是觉得有些突然,急忙把小山东拉到一边问:“你咋晓得的,谁送回的急报?”
  “禀四爷,消息是王老爷差人送回来的,荣禄老爷一收到消息,就赶紧进城来寻咱们,先来的这儿,听说咱们去了户部便追到户部,再后来又从户部追到这儿。”
  “他人呢?”
  “这儿人多眼杂,他先去会馆了,说是在会馆等您。”
  韩秀峰意识到僧格林沁和直隶总督恒福的奏报还没到,更重要的是这仗打赢了一切好说,要是打输了,那他们就是擅自开仗,轻启战端,到时候革职是轻的,所以也不能轻易上奏。
  没得旨就开打,这是赌上身家性命!
  韩秀峰一连深吸了几口气,爬上马车道:“走,去会馆。”
  ……
  火急火燎赶到会馆,只见荣禄正紧张地在花厅里踱来踱去。
  正厅的香案上烟雾缭绕,虚开着大门的乡贤祠里也弥漫着轻烟,一看就晓得他担心大沽口那边的战事,可在这儿干着急又没用,只能上香祈求各路神仙和供奉在乡贤祠里的那几位武将保佑。
  “志行兄,您总算回来了!”
  “千里差人送回的急报呢?”
  “哦,在这儿。”荣禄急忙从袖子里掏出王千里差人送回的书信,随即示意小山东去外头守着。
  韩秀峰接过信,正准备拆看,荣禄便急切地说:“昨儿下午,夷酋何伯先是派三只蒸汽炮艇冲入口内,破坏拦河铁链。见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拆毁掉一道,又亲率‘鸻鸟’号和‘负鼠’号等各舰向横锁海口的铁链进逼,并下令炮击我两岸炮台。
  僧王当机立断,亲自坐镇炮台命众将士回击,各营大小炮位,环轰叠击,击损西夷大小炮舰多只,令其不能行走,余船皆竖白旗。没曾想他们竟还不死心,又从侧翼炮轰我炮台,并派五六百兵乘小舢板乘机登陆。
  好在僧王早有准备,当即传令命埋伏在炮台下的各营将士回击,抬枪、鸟枪齐放,伤毙洋兵两百余。激战至黄昏,来犯的夷舰‘鸻鸟’号被击毁,‘茶隼’号和‘庇护’号被击沉,还有几艘搁浅,夷酋何伯生死不明。”
  想到南北两岸炮台的布置,韩秀峰看着信道:“他们想登岸哪有这么容易,尤其南岸三座炮台,营墙外皆为一片泥泞地,并有三道水壕。他们登岸之后便会陷入泥泞,行动不便,只会成为我守台将士的活靶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