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行,你去天津办这么长时间差,以我之见也应该去拜会下文大人。”
韩秀峰岂能听不出吉云飞的言外之意,连忙道:“这您大可放心,我这半年虽跟博川走动不多,但交情并没有因此疏远。”
吉云飞微微点点头,想想又忍不住问:“志行,你说他这次能不能放个主考官或副考官?”
“难,一是资历不够,二来他有他的差事。”因为出身的关系,韩秀峰对这些真不敢兴趣,想起此行的来意,放下茶杯说起正事:“博文兄,刚才在集贤院,我没见着肃顺大人,但见着了郑亲王,跟郑亲王聊了一会儿,顺便问了问永洸和江国霖的事。”
“郑亲王咋说?”吉云飞连忙坐直身体。
“郑亲王说皇上没偏听偏信,永洸究竟是咋死的,皇上已著广西布政使曹澍钟查明具奏。曹澍钟曾做过川东道,暂署过四川按察使,我跟他也算有些交情,这个忙他应该会帮。但黄万骞不能再在京城逗留,他留在京里只会坏事!”
“志行,你是说永洸……”
“你我心里有数就行了,事已至此,咱们只能想法儿帮他求个身后恩典。”
“你是咋晓得的?”
韩秀峰回头看看身后,一脸无奈地说:“奉湖南巡抚骆秉章之命率勇赴广西协剿乱党的蒋霨远,两个月前托人给在湖北巡抚胡林翼麾下效力的韩博捎了一封信,韩博想法儿把那封书信托人捎到了上海,刘山阳又托路过上海的富贵捎给我的。”
“这么说劳崇光所奏,应该不会有假?”吉云飞苦着脸问。
韩秀峰无奈地点点头,端着茶杯接着道:“至于江国霖,他这官一定是做不成了。好在朝廷要脸面,广州的事皇上不会深究,几位王公大臣也不会提,连柏贵都不会被究办,所以江国霖的身家性命应该能保住。”
“丢官,回乡?”
“能有这个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个好不容易做上按察使,一个好不容易做上布政使,结果一个死的……死的不明不白,一个差点被究办,这官怎就变的这么难做呢!”
“您不用担心,翰林官多清贵啊。”
“清贵又有何用,不说这些了,你晚上在不在这儿吃饭,要是不急着走,我让温掌柜去把江昊轩他们请来,好久没聚了,正好叙叙旧。”
“下次吧,南苑那边还有一大摊事,我得赶紧回去。”
“好吧,我送送你。”
……
回到南苑的第四天,皇上命大头传旨,让韩秀峰带着富贵第二天一早觐见。
富贵从未见过皇上,紧张了一宿没睡好,结果跟着韩秀峰赶到圆明园勤政殿,磕完头回了几句话,皇上就让他“跪安”。
等富贵退出大殿,咸丰放下富贵呈上的折子道:“朕早就说过,朕不是个刻薄寡恩的人,这上头奏请的恩典,朕一应照准。”
“皇上仁厚,皇上英明。”韩秀峰急忙道。
“说点有用的!”咸丰瞪了越来越像彭蕴章的韩秀峰一眼,接着道:“现在就剩下富贵这奴才该如何封赏,厚谊堂虽裁撤了,但你终究是他的上官。究竟是让他回福建,还是赏他个别的差事,朕想听听你的想法,毕竟你对他最熟悉。”
“禀皇上,臣在回京的路上,曾问过他今后有何打算。”
“他怎么说?”
“他说他年纪大了,这次解运洋炮在船上还害了一场大病,不然也不会直至前几天才跟臣一道从天津回京。”
“这么说他前些日子是在天津养病的?”
“皇上明鉴。”韩秀峰顿了顿,接着道:“他跟臣说,他想接着为朝廷效力,可又生怕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几次恳求臣奏请皇上,让他二儿子吉祥替他接着为皇上效力。”
“吉祥,居然取这名字。”咸丰嘟囔了一句,想想又问道:“他大儿子呢?”
“禀皇上,他大儿子叫吉禄,之前一直在厚谊堂当差,现任南苑主事。”见皇上心情不错,韩秀峰又不失时机地说道:“对他二儿子吉祥,臣并不陌生,不但是个老实人,而且一心报效朝廷。臣斗胆奏请让吉祥来宫里当值,毕竟大头只有一身蛮力,随驾护卫绰绰有余,干别的真不行。”
想到每次让大头传旨,都要再三叮嘱好几次,不然大头真可能会搞忘了,咸丰沉吟道:“那就赏他二儿子吉祥五品顶带,在景运门侍卫上学习行走。”
赏五品顶带那就是四等侍卫,而在景运门侍卫上学习行走,就是让吉祥去外奏事处当差。韩秀峰大吃一惊,连忙道:“臣代富贵父子谢皇上隆恩!”
“只要实心办差的,朕不吝赏赐。”这对咸丰而言真算不上多大事,随即话锋一转:“你的折子朕看了,这差事办得不错,朕已命僧格林沁过几日回京,以便面授机宜。”
“能为皇上分忧,是臣的福分。”
“朕知道你的一片忠心,朕想说的是这些天两广和两江有不少奏报,朕已著给惠亲王、怡亲王、郑亲王、肃顺等抄阅,你得空去找找肃顺,看看那些折子。”
“臣遵旨,臣待会儿就去拜见肃顺大人。”
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闱
接下来的日子韩秀峰忙得焦头烂额,要去集贤院看密折密谕,去做肃顺的“幕友”;要回南苑练兵,以策万全;还要抽空去天津盯着僧格林沁究竟是如何办理防堵的。
虽总在外头跑,但能见着他的人并不多,加之从未上过奏疏,以至于京里的许多文武官员都不记得有他这么个奉宸苑卿。
也正因为太忙,在留守南苑的柱子、余铁锁都难得见着他一次,有公事只能去找王千里,私事尤其家事一般都来找任钰儿。
这半年,任钰儿在南苑过的很惬意。
要么陪乔装成回疆人的传教士包尔游览南苑的宫殿寺观,在跟包尔学英吉利语言文字的同时,教包尔中国的语言文字。要么跟连儿一起打理离旧宫不远处的那块菜地。
有时候还反锁上院门,换上洋人女子的衣裳,煮煮咖啡,吃吃自个儿动手做的西洋糕点。
随着顺天乡试即将开考,她又同连儿一起女扮男装,三天两头往城里跑,想见识见识直隶学子的风采。
现如今的京城不比以前,银根越来越紧,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少,粮价是越来越贵,加之这些年不晓得有多少人从各地逃难到京城,许多人吃不上饭就铤而走险,光天化日之下盗抢案都频发。
王千里生怕她和连儿有个闪失,又不好像韩秀峰那样管她,干脆让柱子和余铁锁轮流陪她俩进城。
“小姐,那些秀才怎么全往书店跑,平日里不看书,过两天就要考了,现在买书看书来得及吗?”连儿趴在车窗边,看着争先恐后往书肆跑的学子们问。
“什么小姐,出来前怎么跟你说的?”
“我……我说漏嘴了,是少爷。”
“这还差不多。”任钰儿嫣然一笑,随即撩起车帘问:“柱子哥,是不是朝廷放主考官、副考官和同考官了?”
正坐在冯小宝身边打瞌睡的柱子缓过神,回头看看热闹无比的书肆道:“应该是吧,昨儿在会馆吃中饭时储掌柜好像说过这事。”
“劳烦您帮我去打听打听,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和副考官是哪几位大人。”
“行,我去问问。”
冯小宝晓得这位小姑奶奶虽是女儿身但念过很多书,很羡慕那些读书人,勒住马回头笑道:“少爷,您一肚子学问,要不跟戏文里说得那样也去考考,说不定真能考取个功名。”
“本……本少爷要是能进得了考场,还能等到今天!”任钰儿忍不住笑道。
“少爷,您咋就进不去?”连儿好奇地问。
想到考生进考场时搜检的场景,任钰儿忍俊不禁地说:“过几天带你去贡院门口瞧瞧就知道了。”
连儿没见过那场面,事实上任钰儿也只是听说过并非亲眼见过,但冯小宝却觉得这位小姑奶奶的胆子也太大了,居然什么都敢去看,什么话都敢说,正想问问过几天是不是真去贡院,柱子小跑着回来了。
“少爷,打听到了,这次北闱的主考官是柏中堂,副考官是兵部尚书朱凤标朱大人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程庭桂程大人。同考官有好几个,我只记得四哥曾提过的那个尹耕云尹老爷,听那些考生说主考官、副考官和同考官们一大早领着旨之后就去了贡院。”
任钰儿沉吟道:“那些考生一定是去买柏中堂和朱大人、程大人他们的文章了。”
“买大人们的文章做啥子?”连儿又好奇地问。
“想知道几位大人的喜好啊。”任钰儿想了想,又掏出钱袋递了过去:“柱子哥,劳烦您再跑一趟,帮我也买几份。”
这可把柱子给难住了,苦着脸道:“少爷,买别的行,买文章我不懂!”
“您看人家买什么咱们就买什么。”
“行,我去瞧瞧能不能买着。”
……
与此同时,韩秀峰正坐在集贤院里看过去这半个来月两广、两江等地上的密折和皇上所发的密谕。
然而,有些折子不看没啥,看了反倒更着急。
相似小说推荐
-
楚氏赘婿 (百里玺) 起点VIP2020-09-10完结大楚皇帝一道赐婚圣旨,霸气的将“小昏侯楚天秀”送到军权滔天的平王府,当了...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