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妻欲言又止。
士奇便不快道:“吞吞吐吐干什么,有什么事直说。”
“太守恩德,上苍保佑。今年我们家定然是个大丰年,想必整个房陵多半也是这般。明年我们家就有好日子过了。我却是叹息,还留在山上的姐姐啊。”
老妻叹气道。
士奇明白了,自家妻子有一位姐姐,嫁给了马姓巴人部落,也就是马涛所部的一位巴人。
当时七部大族群,有六部决定下山,只有马涛坚持在山中,不知道是何故。
现在好了,下山的山民眼见秋收将在,丰年到来,却是欢天喜地,感念太守恩德。山上的山民,可不知道是个什么年景。
女人多愁善感,便为姐姐家担心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那马涛是个混蛋,山下好吃好住,却一定要呆在山上呢?”士奇说道。
老妻闻言抽泣一声,开始垂泪道:“山上的生活苦啊。常年劳作,不成人样。你我都是三十出头,却看起来有五十岁了。我那姐姐家中儿女多,上又有公婆,可比我过的还苦。”
士奇跟着也是叹气,然后劝道:“你也不必太感怀,山下的日子这么好过。等消息传上山去,马涛所部的山民也会下山的。明年秋收,必然也有他们的份儿。至于今年,如果山上的日子实在是难过,我们便送一些米粮过去,帮忙度日。”
“哎,也只能如此了。”老妻闻言也只能叹息一声,伸手拭泪道。
所有人,所有房陵的人。
所有看到了房陵城外,那密密麻麻的稻田中生长出来的水稻,沉甸甸的稻穗,都知道今年房陵必然是一个大的丰年。
乱世之中,没有比一个大丰年更好的事情了。
百姓能吃饱饭,太守能让士卒吃饱饭,民间军中都是稳定,便是好的年景了。
而至于到底是多大一个丰年,那只有秋收之后才知道。
百姓如何割水稻的,如何脱粒的,如何晒干稻谷的,关平没有去看,事到如今,关平已经极少外出了。
说起来也是一个悲剧。
像我这样一个大人物,需要防备别人刺杀。
要防备别人刺杀,需要多带护卫随从人员。
多带护卫,随从人员,便会扰民。
越是大的人物,就越是一个宅男。
所以古来帝王,基本上都是宅男。
唏嘘啊。
不久后,房陵九县的秋收基本上结束了。又忍耐了几天,关平这才招来了孙乾询问此事。
因为九座县城分散在深山之中,互相联络需要时间,也不太方便。信息接收,需要一段时间。
而关平估计信息都陆续汇报上来了,这才召见了孙乾。
这日上午,阳光充足。
房陵郡守府,书房前。关平亲自在书房门口等孙乾过来,见到孙乾后,关平热情邀请孙乾进来。
“公祐先生。”
关平连忙上前扶着孙乾的手,二人一起进入书房。虽然一个是太守,一个是功曹,这样有失体统。
但是孙乾另一个身份乃是关平的老师,便也坦然受之了。
二人坐下后,关平便迫不及待的问道:“秋收的情况如何?”
说起此事,孙乾也是笑容满面,说道:“今年是个大丰收,根据九县传上来的公文来看,今年每亩田水稻的产粮,平均是二百三十斤。各县都知道今年是个大丰年,所以陆续都新造有粮仓,但是平均每亩二百三十斤稻谷的产粮,却还是出乎各县的意料。目前收取上来的稻谷,粮仓都塞不下了。各县不得不腾出一些房子,来收藏稻谷。”
“粗略估算,积谷可供给四万大军,吃用一年半左右。”
关平闻言喜上眉梢,乐不可支,就差在屁股上安装一个尾巴,使劲摇摇了。
高兴的仿佛是有坚果吃的小松鼠。
太好了。
秋收之前,辗转反侧,无比紧张啊。
现在是一锤定音啊。积谷可以供给四万大军吃用一年半左右。而房陵郡计划招募,三四万精兵。
秋收之后,便可以招募兵丁了。待明年秋天,或是后天年初,便可以出兵汉中,拓展土地了。
今年的大丰收实在是太重要了。
若是今年粮食绝收,那就真的是要了老命了。
真是老天爷都在帮我啊。
爽快。
当然,高兴之后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严肃处理,至于征兵之事,另外再谈也不迟。关平对孙乾说道:“先生啊。这次秋收实在是大丰收,出乎各县意料,粮仓建少了,小了,这我不责怪。但是粮仓藏不下来的粮食,需得稳妥保管。若是谁把收上来的粮食,因为储藏不当,而发霉了,坏了。我便追责谁。另外,此事我们借机宣传一下,吸引大巴山,还有四周山区内的山民下山,继续增加人口。”
“诺。”孙乾也是严肃应诺道。
[189.第189章 投奔关太守去也]
诸侯拥兵几何,乃是与治下人口息息相关。
十取其一,已经算穷兵黩武。
而今房陵人口不足三十万,关平却希望征兵三四万。包括关平自己这个杨武中郎将在内,养八军,每军分八营,四千二百余人。
以目前房陵的人口来说,从民间抽调如此多的精壮,实在不利。
关平还是惦记着大巴山上的山民,搜刮一下,若能再得个四五万,那便是十分好了。
待山民下山,房陵人口超过三十万,关平便要轰轰烈烈的抽取壮丁,以增加兵马,待明年秋收之后,或后年年初便可以发兵汉中了。
脚步不能停,一旦停下,必为曹操所灭。
房陵只可为暂居之地,而不是长久之地啊。要为持久之计,必取荆州,益州,走隆中对路线。
而今年秋收大丰收,自然是宣传的绝佳时机。
不仅是大巴山上的山民,还有房陵四周深山中的山民。
正如马良所说,以德化为本。
官府仁德,下山富裕,又哪里会有民众愿意在深山之中讨生活呢?
山民,乃是重中之重。但之后关平还是与孙乾聊了聊其他事情,其中一件事情,便是当初典农部的五千曹军降兵的老婆问题。
当初承诺是发老婆,分三批发放。现在情况有变,典农校尉部都解散了,那批壮丁也都南下到达房陵。
有的人甚至因为自然原因死了。
古人寿命不长啊。
当初关平与北方来的神秘客商马进商量好了,批量购买战马,适龄女子,不管匈奴女人,乌丸女人,还是汉人女人都要。
马进承诺一二年内,供给关平五六千女子。
现在一年多了,关平自然关心那批昔日旧部,是否都曾婚配。
答案欣慰的。
据孙乾所说,新野官府与马进在女人的生意上,已经结束了。也就是说昔日关平典农部的五千余旧部,每个人都有了老婆。
至于因为自然原因而死了的人,那就没办法了。
对此关平很欣慰,总算完成了那个承诺。当年关平也是依靠那批旧部才进入房陵,而此刻关平则需要房陵的力量,挺进汉中。
吾在房陵做太守,行仁政,布恩义,郡中子弟可愿为我驱驰,效犬马之劳?
兵马之事,暂且不提。
却说秋收之事,山上山下的民众,却是天壤之别。
房陵西部,大巴山东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老树远远望去,犹如华盖,遮天蔽日。老藤如蟒蛇,远看吓一跳。
深山之中,一阵惊动,便可引起鸟兽飞奔。
巴人马姓部落的山寨内,山寨内走动的山民,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因为今年山上,也是个丰年。
尽管日子也不是太好过,肯定也是紧巴巴的,但是比去年肯定好过啊。
渠帅马涛的房子大厅内,马涛盘坐在北方靠墙位置,马涛双眸紧闭,双手无意识的放在膝盖上,右手食指无意识的动着,仿佛在等待什么。
不久后,一阵脚步声响起。马涛睁开眼睛,便见到了自家堂弟马生走了进来。
马姓部落,基本上都姓马,掺杂着少量的汉人,夷人,其他姓的巴人。姓马的多如牛毛,但是关系互相有远近。
马涛身为族群中的渠帅,便是最顶级的权贵,其下是则是以血脉远近,论地位高低,这马生乃是马涛的亲堂弟,乃是族群之中的中流砥柱。
“情况如何?”马涛迫不及待的问道。
“计算过了,每亩田产一百十斤高粱。今年是个丰年啊。”马生喜色道。
差距,这便是差距。
山下的田肥沃,每亩产二百斤粮食便是平均线,二百斤以上,便是丰年了。
山上的土地贫瘠,每亩产一百亩便是平均线,一百斤以上,便是丰年了。
为了吃饱饭,山民不得不开垦更多的山田,消耗更多的力气,以至于人均寿命极短。
当然做山民也有好处,那便是不需要给官府纳粮,不需要当参军,不需要服徭役。但也有危险,山中山寨之间也可能起冲突,因为斗殴而死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在官府横征暴敛的时候,民众躲入深山之中,便可以勉强过日子。
而现在以关平为首的房陵郡官府,只抽取三成田税,今年平均每亩田产二百三十斤粮食,抽取税收之后,尚余一百六十一斤粮食。
这差距有点大,二十亩便差了一千斤粮食,而一千斤粮食,市价是一万钱,绝对是大差距。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