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这份工资在整个房陵,算是高薪了。有的男人做苦力,做砖瓦将,或作木匠什么的,薪酬也不会有这么高。
 有了钱之后,女工们总该吃点好吃的,给孩子来一身新衣裳吧?
 这帮女工赚的钱多,但落到最后,还是繁荣了房陵。
 再则,关平在房陵募兵,发给兵丁钱粮,这些钱粮被士卒寄送回去家中,几乎每家每户的百姓,都有余钱。
 房陵本处在深山之中,日常外部商人来的极少。
 但因为有了人口,百姓的手中有了钱,就吸引了襄阳的一些商人,不如说盐巴,油商人,加上衣食住行方方方面。
 房陵的繁荣度,整体在向上发展。
 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正在快速的上涨。
 关平还很会收买人心,房陵郡内凡是守寡有孩子的妇女,孤寡老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官府每月供给米粮。
 军心,民心。
 关平在整个房陵的威望,与日俱增。要知道年前关平还是初来乍到,但是关平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将房陵的人口大大提升,将统治力大大提升,此时此刻,关平用兵有一万八千人有余的士卒,水军步军齐备。
 分别把守险要隘口。
 已经着实是把江山坐稳,铁打一般了。
 不敢说曹军虽来无能为也,但至少刘表派遣大将王威一万精兵来争房陵,那关平就敢夸下海口。
 你来试试,保准你抱头鼠窜灰溜溜回去。
 人心已定,江山在手。
 房陵县内,一处巷子内。王李氏一大早打开了房门,走了出去,回身把门关上,朝着织布工厂走去。
 “李氏,去上班啊?”邻居老妇问道。
 “是啊,伯母。”王李氏笑着说道。
 “真是一份好工作啊。可惜我干不动了,否则也要去织布厂上班的。”老妇叹道。
 王李氏笑笑,告别了这老妇往织布厂而去。而除了老妇之外,街坊领居也有不少妇人。
 一个个全都艳羡的看着王李氏。
 那织布厂的工作,可不是想进去就能进去的,先到先得。一千人的名额早就被占满了,现在想进去都难。
 一月三千钱的薪资,当真是让人羡慕啊。
 王李氏到达工厂之后,先签名画押,然后进厂子立刻开始织布。虽说工厂只要求女工织布四个时辰,中途有半个时辰吃饭时间,没有要求女工的效率。
 但是这份工作难得,女工们也怕被别人顶替,就都勤快织布。按照正常情况下,一名女工需要三天才能织出一匹布。
 但因为勤奋,再加上熟练度与日俱增。现在有人甚至三天内,就能支出一匹布,当然也没有太夸张,顶多是少用了半个时辰,一个时辰。
 这份工作难得啊,所有女工都想保住饭碗。
 王李氏也是一样,中午吃饭本有半个时辰时间休息,饭由工厂提供,青菜,少见油水,但是白米饭管够。
 王李氏哗啦啦吃了两大晚饭,然后连忙又坐在织布机前,赶紧织布,就想要多织一些布,勤快一些,不要丢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王李氏从早上出来,待下午下班回去。途径一家肉铺的时候,她想了想,让老板切了一斤五花肉带回去。
 心想。
 家里头也有五天没有开荤了,是该吃一次肉了。
 这便是改变啊。
 以前王李氏家中,一个月吃一次肉就不错了,现在可是阔绰了。这全靠了织布厂这份工作,也多亏了太守大人啊。
 因为王李氏,乃至于房陵城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织布厂乃是太守大人开出来的。
 太守大人不仅开办了织布厂,还给徭役发工钱,还给孤寡老人,七十岁以上老人,以及守寡妇人,发米肉。
 又没有苛捐杂税,没有横征暴敛。
 甚至田税也只收取三成。
 当真是仁德之太守,难得的好官啊。
 以前这片地方是属于刘表的,但是刘表不管事,像蒯祺,申耽这样的人做太守,蒯祺是无能。
 无能就不能约束手下的官吏,导致上下其手的事情,不少发生。
 申耽其实还好,就是兵马多了一些,税收重了一些。上庸下辖三县,上庸县因为是申耽的老巢,所以申耽给予了一定照顾,其余两县,当真是苛捐杂税很多,百姓日常不至于饿死,但也很苦。
 总而言之,这房陵郡以前都是出贪官,黑官。当真是老天开眼了,送了一位关太守来。
 好官,仁官啊。
 这样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这样的日子,才有盼头啊。
 对于王李氏,对于房陵郡内的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来说,拥护关平乃是义无反顾的事情。
 因为这是好官啊。
 谁要是与关太守作对,就是与房陵一郡数十万百姓作对。
 大家一起上,咬死。
[187.第187章 又是一年丰收]
 建安十年,九月。
 去年冬天,关平率领所部人马为先锋,以典农部八千余男女为后援,以甘宁为中军,先攻克房陵,之后夺取四县,而后占据上庸,平定三郡九县。
 一年功夫都没有到。
 但是在这一年内,关平在房陵所做之事,何其之多。人口增加,军队增加,繁荣增加,威信随之增加。
 关平能做到这些,自然是因为关平是个穿越者,知道民心不可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又能任用贤才,整顿吏治。
 搞搞小发明,创收的同时,也是富裕了房陵百姓。
 但在这个时代,关平所做的是实事,但也是空中楼阁,真正考验关平的,其实是秋收。
 尤其是关平进入房陵之后,第一个年头的秋收。
 民以食为天,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更是如此。房陵本地百姓还好一点,去年丰收,家家户户都有存粮。
 就算今年年景不好,也能勉强度日。
 今年下山的山民,则情况不好。他们几乎每家都没有存粮了,全靠今年秋收得来粮食,以维持生计。
 除了百姓之外,今年如果秋收不好,房陵官府就会乏粮,官府乏粮就发不出去士卒的口粮。
 军队就会立刻溃败。
 当然也有解救之道,新野储谷足可供给二十万大军吃用三年之久,糜氏酒也源源不断提供财帛,也可以前往巴蜀,汉中,荆州,江东购买粮食。
 但总归都是外力。
 房陵郡需要今年的秋收是一个大丰收,征收田税之后不仅维持目前的兵力,士气,郡内的繁荣度,也顺势可以扩张军队,将士卒扩张到三四万人,为明年或后年攻打汉中做准备。
 秋收,秋收,秋收。
 老天保佑,今年是个大秋收。
 下午,房陵城。
 天空阴暗,秋雨落下。滴滴答答,滴滴答答。雨滴撞击瓦片,汇聚从屋顶上落下,仿佛水帘洞一般。
 这场秋雨已经持续三天。
 不过不用担心,秋雨不会下的太久,不会耽搁秋收的。
 太守府后院,关平立在屋檐下,右手放在柱子上,抬头望天,却是有些紧张。
 却说关平听闻马谡的建议之后,便立即与老爸关羽商议,然后雷厉风行的执行了马谡的计策。
 出兵房陵,绝无拖泥带水。
 米粮山一战,关平因为军中没有大将,不得已身披双甲,在李飞,周雄保护之下,冲锋陷阵。
 乃是初次临阵,却也没有太紧张。
 但此刻却是有些紧张。
 因为关平在那时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谁,申家兄弟,蒯祺,还有王威,知道对手,便不需要紧张。
 但此刻秋收至关重要,百姓具体收成如何,却是要看天。
 这时候,张雨娉婷而至,这妇人关平初见她的时候,才十余岁,而今将近双十,愈发丰满动人了。
 张雨身后跟着两个女婢,手中端着盘子,盘子上盛着一碗豆腐汤,一点切好的熟肉。
 关平乃是练武之人,下午又是漫长,需得加餐。
 有一段时间房陵财政借据,关平下令节流,使得郡守府中每天青菜豆腐,而此刻随着布匹大卖,财政好转。
 关平又有肉吃了。
 关平闻到豆腐汤的香味,不自觉有些饿了。便转头回去书房内坐下,张雨弯下腰将盘子放在案几上,又捏起筷子递给关平。
 这角度非常好。
 关平抬眼一看,便看到伟岸。
 不过老夫老妻久了,关平的抵抗力要增强了许多,看了一眼后便收回了眸光,专心对付熟肉和豆腐汤。
 这豆腐汤还是好喝。
 真的天天都喝不厌。
 关平喝着豆腐汤,吃着熟肉,祭了五脏庙之后,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不由自主的处在酒足饭饱之后的满足感之中。
 双手捧肚,肚皮微凸。关平干脆伸直了腿,背靠在墙壁上,做懒汉状。
 张雨笑了笑,伸手取出帕子,给关平擦了擦嘴,细心温柔。
 “张雨,你也是农家出身,打小就跟在父母身后干农活的。以你看今年天气如何?可是风调雨顺?”满足了片刻后,关平回到了当前,抬眼问张雨道。
 其实这个问题,关平问过很多人。关平问过亲兵之中农家出身的人,问过孙乾,问过郡守府内的诸曹小吏,问过很多人,答案都是一样的。
 但关平还是忍不住问问。
 诸般事情关平都可以面不改色,但在粮食面前,终究气短。
 秋收在即,关太守,关房陵,关明府,有点神经质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