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上千名众儒生们面色红润,顿时高声叫好,甚至激动的喊出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口号。
“深有道理,毕竟是选官,而非选匠人...当官之人,其它学了,也没什么用啊!”
那些旁听众多的门阀、勋贵和士子们,也不由深感赞同。
孔大人讲的这番道理,清晰而明确。
诸子百家之中,真正讲透了为人、为君、为臣的大道理的,也就只有儒家学派。
其余道家,大谈逍遥自在。墨家学派,要么太过博爱,要么就根本不太讲大道理,只是注重匠人的细微枝节。
拿来科举考试,为朝廷选官,多少有些不太合适的!
皇帝项燕然微微点头。
为君选官,尊君爱民!
儒家学派这句凝练而实在的口号,他心中自然是极为喜欢的。
这是大楚皇朝,千秋基业的核心。
“废黜全科,独尊儒术!”
整个皇宫外,都回荡着上千名儒生们激动的呼喊声。
他们今日定要废掉这“全科”大考,让儒家学派独霸大楚的科举大考。
“唉~!”
楚天秀沉默了,有些摇头叹息。
儒生们这样看待问题,他也很无奈。
孔寒友不由皱眉,他微微一抬手,上千儒生们很快安静了下来。
“小昏侯,今日你我当众辩论,各说各的道理。何故唉声叹气?若是自觉没有道理,认输便可,本相也不会穷追猛打。”
孔寒友喝道。
“丞相大人尊君爱民的大道理讲完了?那我就讲一讲做人的小道理了!”
楚天秀看了一眼,这皇宫外数以千计的儒生们,叹道:“科举县考,金陵城考生一万名,最终举人、进士仅仅不足数十名,可出仕为皇帝效命。
你们士子、儒生,剩下九千九百人,接下来打算什么?
好一点的去当谋士、说客、私塾先生,差一点当账房先生、大户人家的门客,酒楼的说书人、...最落魄的,只能在街头写书信,在青楼画舫卖字卖画,与歌姬舞姬为伍?
还有更不要脸的,靠着家里、婆娘养活,自己苦读数十载...满肚子之乎者也,却没见半点养活自己的本事。
可是啊,你们这群读书人,是大楚最有学识和见识的人。大楚皇朝的希望,在你们身上!
那些农夫、匠人、织女,连字都不识一个,大楚百姓们的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这群读书人的身上。
你们剩下那九千九百名读书人,死盯着当官不放。不当官就颓废了,就这样浑浑噩噩过日子?
你们还要脸不?
我不是骂儒生。
我是骂你们天下读书人,你们不当官,就没法报效君王,无法‘尊君爱民’了吗?
你们就没想过,不当官,也一样踏踏实实干大事,报效大楚?
本小昏侯今日拼着这个侯爵不要了,主考官不要了,县令不当了,我也教你们怎么做人!”
楚天秀越骂越痛快,干脆撸起袖子,伸出指头,指着对面数千名儒生们的鼻子,开骂。
小昏侯此言一出,皇宫们外数以千计的儒生们一片死寂,满脸臊红,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
小昏侯这一阳指,刁钻而阴毒,戳到了他们埋在心底最深处的痛处。
不错,大楚的读书人,才会学文识字,几百个人里面才有一个读书人,那是屈指可数的“人上人”,内心是何等骄傲!
可是,除了士子之外,除了当官,他们大部分儒生只能干着低微的活,挣几个铜板钱,忍受着生活里各种各样的憋屈。
谋士、门客、私塾先生,这些生计,算是稍微体面了。
其余生计,都是不堪,不值一提。
甚至连商人,歌姬,舞姬,都挣的比他们多,活的比他们潇洒多了。
他们心中痛啊,无法与人说啊!
第170章.170 火力太猛,主相招架不住!
楚天秀骂起劲来,撸着袖子,指责孔寒友,还有身后的大群儒生,嘴巴像开火的机关炮一般,狂射个不停。
“我说的就是你,贾生!还有你,伍思显。说说你们这些金陵名儒,活到四五十岁都干了几件大事?”
“你们这些人肯定不服,我小昏侯乃是金陵头号大纨绔,恶名昭彰。有什么资格指责你们这些读贤人之书的儒生和士子?”
“我小昏侯还没当官,就苦心钻研造出轰动大楚的昏侯纸。难道就是为了给你们擦屁股?你们的屁股有本小侯爷这么娇贵么?
我造纸图个啥?还不是为了给你们这些读书人多读几本书?
我不仅仅造纸,我还研究印刷术。我的印刷厂,现在一日印书一千本,十天就是一万本。人手一本书。
你们手里的《诗》、《论语》、《春秋》纸书,全都是从我小昏侯印刷厂里出来的。
这些你们最鄙视的匠人活计,对大楚、对天下读书人,是何等重要,何等巨大的贡献?
功在读书人,功在千秋,功在万代!
一辆牛车的千斤重竹简书籍,变成手里一本几两重的纸书。你们后半生再也不用苦苦抄书,去门阀府邸求爷爷告奶奶了,丹阳书坊里就有数百上千种书卖。
你们拍拍自己的良心,我小昏侯对得起你们吧!
孔大人,你想要科举独考儒科,废黜全科。能把匠人才会去研究的昏侯纸和印刷术,给考出来?考不出来对吧。
没有纸,你们现在还是用竹简,人手一卷竹简,几十万斤。你能考科举?还是老老实实用岁举举荐!
孔大人,你这位大楚三公主相,和昏侯纸,孰轻孰重?
非要科举考试,独尊儒术,当上了大官,尊君爱民?不当官,就不能为皇帝效命,为天下百姓造福?!
本小侯爷就算不当官,一个人干的大事,也抵得上你们几千人这辈子干的大事!
你们觉得我小昏侯是特例?那我告诉你们,李自然老神仙乃是道家仙长,因为炼制火药,功劳巨大,被皇上分为伯爵。他是靠读书、当官封伯吗?不是,他乃道士,非读书人,依然对大楚做了巨大的贡献。
你们几千上万读书人,当不上官,没办法尊君爱民。有一个人想过去发明造纸、发明火药吗?!”
皇宫司马门外。
只听到小昏侯独自一人,指着对面数千人,扬声痛骂。
广场上,黑乌乌人群一片死寂。
不仅仅数千名儒生们都震惊羞愧,张口,无言以对。
他们怀里放着的纸书,一本本厚厚儒家经典著作,全都是小昏侯造出来的纸书,他们能说什么呢?!
没有小昏侯造纸,他们现在全都牵着一头牛和满满一车的竹简。
连那些门阀士子们同样瞠目结舌,听的完全失神。
“不错,除了当官,我们读书人就没想去干点别的?”
“当官固然好,遗照中举金榜题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大楚皇朝读书人数十万众,一年能当官的也就寥寥百人不到。九成九以上,都是不可能被朝廷选中。”
“除了这上百名幸运之辈,其余读书人,日子过的浑浑噩噩,生计蝇营狗苟,也没干出什么大事情来。”
“造纸、印书,诸如此等,一样是千秋功业!为何,人人轻视,不屑为之?却以当官为傲!”
许多儒生们都羞愧低头,恨不得钻地缝。
值得反思!
当然,他们低头,是一个非常残酷而现实的问题,摆在他们眼前。
考不上举人?
他们这些读书人去干什么?
学小昏侯一样做一番大事业,他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造纸,也能光宗耀祖!
炼制火药,也能封伯爵。
...
众多的儒生人群之中。
董贤良激动的跳起脚跟,望着对面孤零零的小昏侯,目光充满了感动。
他曾经以为,自己苦学儒学、诸子百家,以“匡扶明君,济世天下”为己任,是大楚最出类拔萃的才俊。
他一直不懂,为何殿试,皇帝将小昏侯列为优等甲名,已亥岁举第一。
今日终于明白。
这才是真正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小昏侯这是满腔热血为大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非只有辅佐君王,那才是世间人杰。
那些被他轻视的微末小技,造纸、火药等等,一样能够对匡扶济世起到巨大作用。
这心胸之宏大,这见识之广阔。
差距啊!
他离小昏侯差距如此之大!
...
孔寒友被骂懵了。
小昏侯根本不按套路出招。
他明明是在和小昏侯,辩论“科举选官”。既然是选官,咱们就按照,选什么官最好,来辩论啊!
他这前脚才刚刚高谈阔论,儒家学派,对“选官”最为有利。
小昏侯后脚就不提科举选官,居然说起了那些落选的九成九读书人。说那些落选的读书人,都是一群废物...白白糟蹋粮食,一事无成。
这让他怎么反驳?
“小侯爷,我们今日谈的是选官。至于落选之人...可以再行商议,如何安排他们。”
孔寒友正色道。
“孔大人,独考儒科,就意味着,为了选出这最出色的一百名官员,牺牲掉金陵万名考生,牺牲掉大楚十万名读书人,牺牲掉我大楚的千秋基业!
相似小说推荐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