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氏赘婿 (百里玺)


  项燕然微微点头。
  “是!”
  杨褚苦笑点头。
  “都散了吧!”
  项燕然在宫门上站起来,淡淡道:“朕看你这小昏侯,也不昏啊!
  科举大考的事情,要抓紧了。
  还有第二轮郡试和第三轮国试。
  朕,等不及要看看,科举都选出了一些什么人才?”
  “是,皇上!臣抓紧去办。”
  楚天秀苦着脸。
  ...
  丞相孔寒友和小昏侯的宫门大争辩,终于结束。
  这场大辩论已经彻底定下了,科举大考要考什么。
  众朝臣、门阀勋贵士子,还有数千计的儒生们依然在激动的议论纷纷,谈论着其中的利弊,四散而去。
  董贤良跟在老师孔寒友的身后。
  孔寒友面色灰白,神情显得十分黯然。
  独尊儒术的希望破灭了。
  所谓“主考儒科,兼顾全科”的说法,其实是面子上好听而已,让他这丞相有台阶可下。
  大楚的科举大考,终究还是要考全科。
  大楚天下读书人除了士子之外,原本七八成是儒生,平日只看儒书。
  就算他们把儒科的三十分全拿了,不过是下游的分数,另外还有七十分呢。
  三十分只能县考得一个“童生”,郡试得一个“秀才”,就到头了。
  至少也要六十分以上的水准,才有望中举,最终成为进士。
  这意味着,天下绝大部分的儒生,都要赶紧去看其它杂书,学其它科目....这一分流,他们怕是要改信其它学说了。
  以后,天下儒生恐怕只能占个三成左右了。其余各家各派,能占个七成以上。
  这对儒派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儒家的大好形势,被科举考试,硬生生给形势逆转。
  “输了!”
  “输得很惨啊!”
  “不过,小昏侯确实厉害,随便一个主意,眼光都远超我等!
  前朝先楚君王后裔,竟然有如此眼界和见识。我儒生中竟然没有如此人才。可惜啊...皇帝心中定然也是很惋惜!”
  孔寒友淡淡道。
  董贤良心头一寒。
  小昏侯的出身,是个死穴。
  没人提,不代表它不存在,不代表皇家心中没有芥蒂。
  皇帝真要不介意,岂会一道圣旨,逼着小昏侯入赘平王府?!
  只是,小昏侯最近竭力表现的孝心,让沈太后感到十分满意。甚至连皇帝,都已经觉得小昏侯忠心耿耿。
  可惜,小昏侯的出身,注定了不能大用。
  “兴办儒学院的事情,你去抓紧筹办!尽早递上一份奏报,丞相府这边审批下来,大农令先拨一笔钱财...此番政改,各方面的开销都很大。
  光是以纸代简和科举大考,就耗费了国库大笔钱银。
  现在大农令还稍微宽裕些,等后面钱不够,就难下拨了。”
  孔寒友道。
  他这儒派领袖,当然要给儒生们多谋一点好处。
  “是,弟子抓紧去办!这学院叫什么?”
  董贤良问道。
  “就叫‘金陵书院’吧,请天下闻名的大儒坐镇,传授儒学。在金陵城里多找些富商筹款资助,把规模办大一些。至少能容纳二三千名儒生!”
  孔寒友沉思一下道。


第172章.172 第三轮国试在即,万众瞩目!

  楚天秀拱手和众官员、士子们告辞,坐上平王府马车。
  他一屁股坐在车厢内,面色发白,整个人都快脱虚了。
  大楚科举考全科,总算是搞定了。虽然多给了儒家一些考题,但总算搞定了这件大事。
  但是,他还是两脚发软。
  皇帝居然说“朕看你也不昏啊!”...这绝非随口之言,而是在提醒他太高调了,得低调收敛了。
  楚天秀能不心惊胆颤吗!
  他之前把门阀勋贵派领袖丞相谢胡雍搞下去了,打压了守旧派,推动朝廷新政。
  现在又踩了儒派的领袖孔寒友,压制儒家独尊的冲动。
  这不都是为了大楚皇朝么!
  皇帝项燕然却还是疑神疑鬼,说出“看你小昏侯也不昏”这种话出来。
  太祖皇帝封了楚氏“昏侯”,就是要昏。
  昏侯,要是不昏了,这意味着什么?
  他这小昏侯太难了!
  不仅要对付门阀勋贵和儒派,还要让皇帝对他不起疑心。
  车厢内,李虞和祖儿、狄儿,早就等着了。
  “夫君,脸色怎么这么差?”
  李虞看他面色苍白,不由吃了一惊。
  “娘子!要是哪一天,皇帝忽然对我起了杀心,怎么办?”
  楚天秀苦道。
  “不会,你对沈太后孝,对皇帝忠,皇帝怎么杀你?”
  李虞懵了一下,惊道。
  “现在自然是不会。”
  楚天秀叹道:“可皇帝哪天要是快死了,他为了太子项天歌能坐稳这天下,定然会铲除一切隐患。那些诸侯...还有我小昏侯!”
  这种事情,他在史书上看的太多了。
  皇帝多疑,自古如此。
  最怕别人抢了皇位。
  那些皇帝临死之前,经常杀太后、外戚、功臣、权臣,为太子登基铺路。
  站在皇家的立场上,这没什么不对,杀了这些外戚、权臣,太子的皇位才能坐的稳,天下才能太平。
  可是,谁知道,皇帝会不会觉得他小昏侯依然有威胁。
  “皇帝杀谁我不管。但他若杀夫君,我就反了他!我父亲为了项家,已经牺牲了三子,李氏一族对得起他们项家了。
  以后我们的儿子,还要继承平王府的家业呢!这是他欠我李家的。皇帝若要杀你,我们就造反!”
  李虞一双美眸露毅然之色。
  她眼神又柔和了下来,“不过夫君也无需太担忧,既然皇帝之前都没有杀你,已经让你入赘平王府,就说明他放下了杀你的念头!以后再想杀你...就是他就是想连平王府一块动手了。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娘子!”
  楚天秀握着李虞的玉手,心中感动。
  造反什么的。
  他没动这心思。
  大楚皇帝看着威风八面,但是大楚数百万公里疆土,天下几千万人的担子压在身上。
  每天凌晨天未亮就早朝,几个时辰来批阅奏章。
  指不定,还有兄弟反目父子成仇,诸侯造反,反贼乱党到处流窜。大楚立朝六七十年,就换了六位皇帝,大多数皇帝也是短命。
  当个皇帝,太累!
  他穿越当小昏侯,已经很爽了。虽然入赘平王府,他现在也没什么不爽,闲着无事就造纸,搞点火药什么的。
  这日子逍遥又自在。
  何苦费尽心思去造反,逼着自己去没日没夜处理朝政呢!
  只要皇帝不对他起杀心,他自不会干造反的事情。
  不过,防一手,还是很有必要的。
  朝堂上,儒派和门阀勋贵两派之间的争斗,他以后还是尽量少掺和。
  把这次科举大考考完之后,继续当自己的小昏侯,丹阳县令去。
  省的皇帝老是担心他不够昏。
  ...
  大楚皇朝的第一轮县试考完。
  楚天秀回到虞园,休息了一下,继续准备科举大考,心思都放在第三轮国试考题上。
  半个月之后便是郡试,从各郡县的童生里面,选拔出一批秀才。
  这第二轮的郡试,由各郡太守们主持。
  金陵城的第二轮郡试,是府尹王栩来主持。
  楚天秀为了避嫌,避免提前泄露国试的考题,已经极少踏出平王府。
  第二轮郡试考卷其实也不太难,除了大量看书之外,增加了一些阅读理解,并无太多出奇之处。
  在县试拔尖的一群童生,很容易考中郡试成为秀才。
  金陵城的一千名童生里面,最后选出了分数最高的二百名秀才。
  而大楚的各郡,每郡大约诞生了十多名秀才。
  郡,跟帝都金陵城,实力差距显然极为巨大。
  金陵城聚集了十大门阀、高官勋贵、天下巨富豪商,有天下最多的读书人,远非郡县可比。
  终于,到了整个大楚皇朝万众瞩目的第三轮国试。
  大楚上百郡遴选出来的一千余名秀才们,纷纷从各郡府,乘坐官府派出的马车,护送前往金陵城,在金陵城内的各个客栈下榻,准备参加国试。
  他们这群秀才,是整个大楚皇朝读书人中的翘楚,读过最多的书,最有才学之辈。随便挑出一个,在县里都是顶尖的角色。
  可是考中了秀才没用。
  前面县试和郡试两轮只是筛选,把那些不够格的读书人淘汰掉而已,这两轮并非关键。
  真正的选拔考试是在“国试”和“殿试”上。
  必须在国试上挤入前二百名,中了“举人”才能当吏,在地方郡县和中央朝廷当县丞、都尉等等。
  举人,才有资格踏入殿试,在皇帝面前考中“进士”才能当官,当上县令,治理一方。
  在大楚国试的前五到十日。
  金陵城所有大小客栈都已经入住爆满,全是来自大楚最顶尖的秀才。
  鸿门客栈内,灯火通明。
  通宵达旦。
  这上千名秀才们秉烛夜谈,兴奋的切磋技艺,谈论小昏侯的《石头记》,议论着即将到来的第三轮“国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