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海头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了,又立刻关上,只有三骑缓步走出。
正中是一个绛衣皂帽的汉人官吏,年纪轻轻,骑着匹浑身赤红的母马,只额上有一菱形白斑点,快马轻蹄,看似很轻松。
在他左右的分别是一个有些紧张的披发归义羌人,正在用河西羌话大声呼喊,说他们是来和谈的。
另一个是身着铁甲的汉兵,骑着黑色大马,手擎黄色旗帜,上面写着一个“漢”字。
这是唐靡当儿唯一认识的汉字,因为见过太多次了,从远征大宛的汉军处、从阳关的关城上。
这下确认无疑了,果然是汉人。
唐靡当儿举起手,制止了年轻部众拉开的弓,竖起的矛。
“是客,不是敌,放他们过来。”
……
任弘很庆幸,不管哪个文明,黄色的布料都是易得的,因为自然植物里,能够成为染材的黄色素实际上是来源最丰富的,楼兰本地用来给罗布麻布染色的便是……石榴皮。
染出的颜色则是秋香黄。
所以任弘除了身边这一杆外,才能竖起那么多黄旗来,也幸好汉武帝太初改制后定了自己是土德,尚黄色,若和东汉一样打赤旗,他就抓瞎了。
替任弘擎旗的韩敢当抬起头,看着前头目光不善的婼羌人,嘟囔道:
“任君啊任君,我韩飞龙虽说以一敌三没问题,但对面可有三四百骑,吾等就这样过去真没问题?”
旁边充当翻译官的归义羌人那加也回过头,看城墙上缩头缩脑的卢九舌,骂道:
“卢九舌竟然说不会羌话,这是真的是假,他是怕了罢?”
任弘倒是面无惧色:“傅公跟我说过婼羌的一些事,婼羌虽时常劫掠楼兰,但大汉使团从其领地北缘经过,从未被抢掠过,其王曰去胡来王,亦是杀死匈奴使向大汉投诚,才得到的称呼,又听城主说,他们每年都是一得粮食便立刻离开,或许能谈谈。”
话虽如此,但看着前头三四百骑羌人汉子,仍有种步入狼穴之感。
和匈奴不同,这些婼羌人头上一般不戴帽,披散着浓密黑色的长发,虽然也是黑眼睛,但鼻子高突,都穿着羊皮毡衣,在寒冷的高原,一年到头都离不了身,腰间一根带子,带木鞘的剑插在腹前。
眼下天气有点热,他们都将毡衣脱了一半笼在腰上,露出了里面的赤裸发红的身体,除了汗味外,还满是牦牛和马的味道。
被婼羌人团团簇拥的,是他们的“去胡来王”,一位头发花白扎辫的老者,一串牦牛骨做的项链挂在他脖子上,身下骑着的则是一头毛发长得遮住了眼睛的白牦牛,鼻孔里喘着粗气。
“牦牛和牛一样也是色盲,对红色没兴趣吧。”任弘这才想起自己一身红唉,只能在马上坐直身子,不能晃来晃去勾它撞过来。
唐靡当儿拍了拍身下的白牦牛,看向任弘,说了一串冗长的羌语。
那加愣了很久才翻译道:“去胡来王说,许多年没见过汉使了。”
那么长一段话,竟翻译得如此简单,搞得任弘怀疑地看了这厮一眼,河西羌语和婼羌话能互通没错吧?
但事到如今也没办法了,他只好硬着头皮道:
“请告知去胡来王,从此以后,他会时常见到黄旗,看到汉使,因为大汉已经重返西域!”
任弘指着身后的海头城说:“楼兰已成为汉之属邦,海头城也自然成了大汉疆土,还望去胡来王勿要攻扰,否则,休怪城头的汉兵反击!”
瞎说啊,城头现在就赵汉儿、卢九舌俩人,再无其他。
唐靡当儿看了城上许久,笑道:
“十多年前,楼兰和婼羌同时臣属于汉,但婼羌每年来食谷,汉也从来没管过,为何现今却要管?”
任弘回道:“因为那时楼兰两属,对汉不够忠诚,如今却一心向汉。”
唐靡当儿好歹是曾经和汉朝打过交道的,摇头道:
“汉既然是上国,就不能厚此薄彼,小汉使,我派族人在城外游弋几日了,看到汝等五人入城,此外再无汉军。”
这下老底都被拆穿了,那加哆哆嗦嗦的一翻译,韩敢当满头冷汗,只觉得这真是个糟糕的主意,现在咋办,要挟持这骑牦牛的老羌人么。
好在唐靡当儿虽然看破,却没有难为他们,只是不卑不亢地说道:
“小汉使,你现在给楼兰诸城统统插上汉旗,勒令婼羌不得攻击,那婼羌每年就要平白少许多粮食,饿死了孩童,谁来管?”
“我来管!”
任弘出来可不是单纯要为海头城解围的,等的就是这句话,竟直接应下了。
“今年的粮食,由大汉来给!”
唐靡当儿摇头:“小汉使可不要空口胡说,在婼羌,乱许承诺不能兑现,可是会被秃鹫将舌头啄走的!”
任弘却笑道:“敢问去胡来王,带着部众在楼兰诸城食谷,花月余时间,南北走上一圈,最多能得多少粮食?”
唐靡当儿想了想后,多报了点:“1000石。”
这些粮食,足够整个部落的人吃一个月,能让他们撑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2000石!”
任弘却伸出两个指头:“给你2000石粮食,三个月后,在阳关交割。”
这真不多啊,任弘这次出使楼兰应得的赏钱,加上之前的存款,也将近二十万,正好能买两千石粮食,哪怕万一朝廷不认账,他自己咬咬牙都能垫上。
这下反而轮到唐靡当儿怀疑了,这些汉人都鬼精,可不能上了当:“小汉使,你想要吾等做何事?只是不再围困海头城,就有这么多好处?”
“当然不止,但也不难。”
任弘指着北方:
“只需要去胡来王带着婼羌的数百骑士,随我去百里外楼兰城边上,溜一溜马!”
第77章 给大汉做狗有何不好
去胡来王没有立刻答应任弘的提议,只说考虑考虑,言罢也不围困海头城了,带着族人们向东边的湖畔草原驰骋而去。
不过在海头城看来,还真是任弘出去以后三言两语劝得婼羌解围而去。
所以在任弘入城时,全城上千人都在向他欢呼,葡萄园主奉上一罐葡萄酒,庖厨说要为他烤制最好的胡饼,甚至有奔放的楼兰姑娘倚在城墙上,招呼年轻的汉使今夜去家里聊聊。
任弘可没这闲工夫,不论婼羌人答不答应这笔交易,他都得带着海头城的丁壮离开,前往楼兰。
但城主昆格耶却留了心眼,以害怕婼羌人去而复返为由,只给任弘派了五十人,虽然他亲自带队,但子子孙都留在了城中,甚至连身后事都交待好了,好似预料到此行没那么简单。
而到了次日清晨,当一行人在罗布泊西岸向北行进时,身后再度传来嗒嗒马蹄声,一回头,却见三四百婼羌人呼啸而至。
楼兰人大惊失色,团团聚拢如临大敌,昆格耶就这样看着自己的老对手,去胡来王唐靡当儿纵马来到跟前,却只瞅了他一眼,便朝任弘行了礼。
“小汉使,婼羌,答应你的条件!”
昆格耶有些惊讶,回头问任弘:“是何条件?”
任弘笑道:“汉、楼兰、婼羌,将一同守备楼兰,与匈奴人对敌。”
楼兰很可能面临匈奴的干涉,而汉军的支援起码十天后才能抵达,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延缓匈奴的攻击,而这些婼羌人,大可利用一番。
唐靡当儿却摇摇头:“小汉使,先说好,吾等只是随你去楼兰周边跑几日马,婼羌绝不会与匈奴交兵!”
“这是自然。”
任弘心里想的却是:“到那时候,还能由得了你么?”
……
与婼羌人一同骑行,是一段难忘的体验。
任弘过去只是听闻,羌人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原始的生活环境和习俗使得羌人民风彪悍,汉人说他们坚强勇猛、吃苦耐寒,好勇斗狠的天性就像野兽一般。
不仅如此,由于羌人奉行实力至上的信条,崇拜强大的战士,因此把战死看作是吉利的事情,悍不畏死的风气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战士,对待外人也极不友善。
但婼羌,这支脱离了羌人大乱斗的河湟之地西迁到地图旮旯角的部族,却比他们的同族多了一丝随和。
在傍晚休憩的时候,罗布泊西岸的草原上燃起了两堆篝火,一堆是谨慎的楼兰人。另一堆是豪放的羌人,不断有人争相过来邀约任弘他们过去一起分享食物,因为任弘今日三骑出城谈判的举动,被认为是勇士。
“尝尝酪!”
一块块干硬的酪被递了过来,捏在手里冷冰冰硬邦邦的。
这便是婼羌人在抢不到粮时的主食了,羌人们吃的很奔放,蘸着与后世藏区酥油很像的黄油放入口中,任弘看到黄油里还有不少羊毛等杂物,但唐靡当儿竟一起吃了下去,还振振有词。
“人只能按神的意念生活,天神既然把这些杂物赐给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接受,一个好的羌人牧民,一月之中要吃掉三撮羊毛,楼兰人和汉人的农夫,每月不也要从耕地上吃这么多土么?”
这是啥歪理,任弘懒得争辩,出于礼貌吃了点酪,只感觉能硌掉牙齿,闻上去还有些臭味,混上他很不喜欢的酥油味,能咽下去就不错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起点VIP2020-08-27完结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
-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起点VIP2020-07-17完结 螳臂当车,向死而生。流寇守国门,海盗死社稷。三百年的煌煌大明,为什么走到了这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