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阙 (七月新番)


  他看不到悬泉置烤馕的炊烟。
  也看不到尚冠里里巷井然的居舍。
  更看不到未央宫外,自己和前辈、兄弟袍泽们无数次出入的巍峨汉阙。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在异乡为异客,任弘忽然感觉很难受。
  一个念头无可遏制地在他心里滋生。
  任弘摸向了怀中,这是赵充国临别时送他,然后便带了十年的那枚小小赤仄钱。
  “要不要回去?”
  ……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这是汉武时代遗留的习俗,云令人长寿。
  本已病入膏肓的大汉天子,今日却忽然有了精神,非要登高远望不可。
  他不去帝国最高建筑朝凤阙,也不去苍龙阙、玄武阙,却偏来了十年前新修起来的未央宫西太白阙(白虎阙)。
  所有人都明白,天子时日无多,可刘询明明已经通过麒麟阁论功,以及拜大司马大将军、封王这三招,将任弘推到了最高点,他任何不臣之举都会遭到世人指责,身为外诸侯,也可以永为外藩,不必回大汉来争权夺利了。
  但刘询却没有因此安下心来,这几个月他试图为太子继位铺好路,又希望能活到明年,因为预定下一个年号是“太平”。
  可刘询越来越觉得,自己就算活到明岁,也不好意思用这年号了。
  “盖闻上古之治,君臣同心,举措曲直,各得其所。是以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其德弗可及已。”
  “朕既不明,数申诏公卿、大夫务行宽大,顺民所疾苦,将欲配三王之隆,明先帝之德也。”
  “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纵释有罪为不苛,或以酷恶为贤,皆失其中。奉诏宣化如此,岂不谬哉!”
  “方今天下少事,徭役省减,兵革不动,而民多贫,盗贼不止,其咎安在?”
  “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三公不以为意,朕将何任?”
  这是刘询义愤填膺失望至极的诏书,治世下的种种阴暗面和乱象让他十分不安。即便有雕版印刷之助,地方上小杜律的推行依然不易,因为天灾人祸导致的流民暴动时有发生,为了利益,卖人为奴的情况屡禁不止。
  地方豪强得治,贪官污吏得查,他曾寄予厚望的佽飞军也开始堕落,这些昔日的恶少年果然不能信任么?
  这天下,距离太平世尚远。
  刘询不由担心,自己走后,大汉能走在正轨上,能有朝一日实现“太平”么?年轻的太子,能扛起这责任来么?
  最烦躁的时候,皇帝甚至会想念辅佐自己使汉家中兴的那个人来,或许只有他能理解自己的梦想,也只有他的才干与眼界,才能在自己走后,掌好天下的舵,带领大汉驶向正确的道路。
  “皇后,朕是否应该更大气些,对道远再信任些?”
  夕阳快落了,刘询只感觉到有些冷,握紧了从掖庭开始,陪伴自己一生的爱妻许平君的手。
  “平君,朕是否应该,召他回来托孤辅政?”
  ……
  “道远,犹豫不决的时候,就用它来做决定吧。”
  这是赵充国将赤仄钱送给任弘时的笑言,但在大灯塔之上,任弘却没抛。
  而是恍然有所通悟,大笑着抽剑,将这枚挂在脖子上的赤仄钱一斩为二!
  然后就将两半残钱给了刘更生和陈汤二人。
  “这是昔日营平景侯送我的,今日转赠给汝等了。”
  陈汤与刘更生莫名其妙,却不知任弘已经做出了决定。
  他当初接过的,又何止是赵充国的赤仄钱和勉励啊。
  任弘曾在大将军霍光病榻前,被他嘱咐说要挑好大汉的担子——虽然那天大将军与任弘说了很多虚言,但这一句,起码有点真吧。
  任弘在燕然山驼城战场上,捡起了傅介子的佩剑,追击到郅居水,以其斩了匈奴大单于首级。然后便将剑佩戴至今,磨洗了十年都不舍得换。
  他还接过了苏武的节,尽管当时他们一个在北海,一个在南海。
  责任、勇敢、节气,是这些东西,助他成就了今日的事业。
  而现在,轮到任弘卸下一些东西,将它们交给年轻一代人,不用再事事亲力亲为了。
  刘更生将继承他的学识和求知,与耿寿昌等人一起,通过将东西方知识大汇总,构建出科学的基础。
  陈汤则将继承他的开拓,或许任弘有生之年,能看到他和任白征服整个印度次大陆。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伟人这句话说得真对啊,任弘或许还有二十年寿命,他能够继续护着已被一分为二的大汉继续前行,不论东西!
  而他这“贺国”的国徽,任弘也知道该用什么了。
  “书与剑!”
  至于旗帜,当然是太白为首的五星出东方旗,这还用说?
  回到码头后,任弘看着陈汤、刘更生,讷讷有心事的褚少孙,还有在港口等待的汉军士卒。昔日的淘玉工们挣脱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和农民的身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毅然西行,又跟着任弘,闯出了一方天地,打下了好大一片江山。
  他们结束征战后,此刻正在欢声笑语,高唱汉歌,尽管他们不知道,自己跟任将军来埃及做的事,将深深改变中国和世界的历史。
  “过去我曾对傅公说过,我要在有生之年,将汉阙修到极远的地方,不止于玉门西域,而要超过葱岭,甚至直达海西!”
  “现在算是做到了。”任弘失笑,因为艳后已经答应,为了纪念汉军对埃及的帮助,要在亚历山大港法罗斯码头,修两面“汉阙”以作纪念。配上身后的法罗斯大灯塔,以及希腊、埃及风格混搭的建筑,一定是不伦不类吧。
  当年吹的牛,任弘已实现,并有了更多的领悟。
  “可我现在明白了。”
  任弘看着面前的五千将士,仿佛也看到了在西域的城郭之邦,在东瀛小岛银山,在安北都护的无边草原上,默默戍守或披荆斩棘,想要学着前辈张骞、傅介子、任弘的样子,闯出一片天地的汉家儿郎。
  一代接一代,他们会将这无所畏惧的开拓精神,一直传递下去。
  “我,就是汉阙!”
  “汝等,亦是汉阙!”
  当万里长风尽是汉歌响彻的时候。
  汉阙,便无处不在了!何惧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不为汉土?
  “走罢。”
  任弘踏上了船,扶着风帆的麻绳。
  “启航!“
  “回家!”
  ……
  结束远征的汉家儿郎离开了亚历山大港,沿着尼罗河南下,他们将穿过沙漠,登上舰队,沿着红海出埃及。在明年春夏之交的季风推动下,将世界另一半的知识带回去,与东方的文化合璧。
  这将掀起一场百年翻译运动,与重新被发掘的诸子百家之学一起,开启一场崭新的文艺复兴。
  而在遥远的东方,轻风吹过,拂起宫楼上的赤黄汉帜。
  太白阙上人已不在,只余宫檐的瑞兽在风中屹立不动。
  他们的故事终会结束,他们的时代终将落幕。但那早已冲出九州之限,遍布天下的无数座“汉阙”。
  凛凛如在!
  (正文完)


完本感言与答疑解惑
  老规矩,感言都在书里,没有多余的话,接下来是问答时间。
  1.汉阙讲了个什么故事?
  答:一种汉代独有的气质,属于中国的地理大发现,开拓与文明交融,去年河西和西域之旅的感触,要表达的基本都写出来了。
  2.有读者反馈,最后一卷是否有些多余?
  答:还是能力没跟上想法吧,埃及还勉强补过课,希腊罗马确实超出知识范围了,这说明,放飞自我的推演也是需要知识基础的,不过没有最后一卷,完成度肯定会大打折扣。
  3.开书十个月就收工,会不会完本太快?
  答:大纲就计划了200万,加上番外刚刚好。
  4.上本书在兵马俑完结,这本是在哪完的?
  答:刚开书时就想好了结局,本打算去埃及旅游,在亚历山大港完本。
  结果现在因为疫情关系,哪都不敢去,改为刺客信条起源里法罗斯灯塔上完本emmm。
  5.汉阙成绩如何?
  答:6000首订,完本的今天,12000均订,涨了一倍。成绩是秦吏结束时的一半,勉强维持生活的样子。反正这本书还完贷款然后封笔退休的打算是落空了,只能含泪继续写。
  6.休息多久开新书?
  答:两个多月吧,看书、学习、反思、充电,预计十月下旬回来。
  7.新书在哪?
  答:起点,不要问为什么。
  8.新书还是历史么?会是啥时代?
  答:历史,西汉以后皆有可能。
  最后,公众号:七月旧番关注下,本书的几篇番外会在公众号更新,周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