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阙 (七月新番)


  “隔着一座天山和上千里路,大汉还能指挥得了你不成?坐拥数万部众,到时候怎么做,全凭右谷蠡王自己主。”
  “但你我都知道,右贤王和匈奴单于,定会将你降汉的罪名坐实,你那些仇家,伊吾王等人,也欲杀之而后快,反正都撕破脸了,谁后动手,谁吃亏。”
  任弘开始一心为他筹划未来:“只要回去,便是鸟上青天,鱼入大湖,届时右谷蠡王遥遥向大汉投诚,尊天子称臣,便能得到许多赏赐,甚至是正统单于的名号!”
  “东进可吞并周边匈奴小王,图谋右地,西退可撤入乌孙,保全部落。如此一来,生死存亡,富贵荣辱,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可不比现在强多了?”
  在任弘循循诱导下,右谷蠡王似是被说动了,缄默良久后道:“怎么回?”
  “若从乌孙绕路?我怕是要走上月余,到那时右贤王恐已经将我领地吞并……”
  “何必舍近而求远呢?”
  任弘哈哈大笑:“我说过,只要愿意谈,大门永远为右谷蠡王打开,看前面。”
  右谷蠡王抬起头,不知不觉,他们已经来到了铁门关之下。
  过去两个多月里,始终对匈奴紧闭的大门,此刻却在缓缓开启,东方的光透过门缝照了过来,让右谷蠡王觉得耀眼而又梦幻。
  “若走这条路,只要右谷蠡王能过了日逐王那一关,抵达右谷蠡王庭,十日足矣!”
  “抉择吧,右谷蠡王。”任弘的话充满诱惑。
  “你面前的,不是为狗爬走的洞。”
  “而是为人进出的门。”
  “走过去,就能得到自由!”
  ……
  奚充国站在关城上,看着被关在瓮城里,正在吃着牛肉和馕的三十多名匈奴人,他们也断粮好几天了,狼吞虎咽。
  “我曾经发过誓,绝不放一个胡虏过关,现在却要破誓了。”
  尽管毫不犹豫,答应了任弘的计划,但奚充国面上依然有些不解。
  “道远,我还是不明白,擒获六角之一的右谷蠡王,单于亲叔父,逼迫其投降大汉,这已是天大的功劳,甚至能助你封侯,为何却要放了他?”
  在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的汉军将吏们看来,这跟将煮熟的鸭子扔掉,没啥区别。
  任弘颔首:“没错,铁门渠犁之围已解,傅公的援军也很快就要抵达,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可我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道远在担忧何事?”奚充国肃然起来,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他们对任弘这总能创造奇迹的“小留侯”是言听计从的。
  任弘道:“铁门关匈奴人是决计攻不下的,但渠犁不同,若彼辈尽全力,调动大军围攻,还是有机会的。”
  “但匈奴根本没尽力,右贤王明知右谷蠡王与伊吾王有仇,却故意将他们安排在一块。而且这两个月围城的,始终是三王手下的杂兵,右贤王的精锐大军何在?”
  这是任弘始终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对面打野长期消失在地图上,不是刷就是蹲,岂能不警惕。
  当然,也有可能是迷路失期。
  “所以我担心,右贤王藏了一手,他之所以打这场仗,不是为了拔除我军障塞……”
  “而是想围点打援!”
  ……
  PS:今天只有两章,晚上不用等。


第139章 战术上重视敌人
  “围点打援?”
  奚充国第一次听闻这词,颇觉新鲜。
  任弘解释道:“就是傅公赠吾等的兵法里说得,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让敌人来;“致于人”,到敌人那儿去。善战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匈奴人的战略虽然挺烂,但玩战术,还是很有一手的。比如汉匈白登之战,就是一场典型的围点打援。
  “昔日匈奴冒顿单于得韩王信投降,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引得高帝亲自为将往击之。”
  “于是冒顿详败遁走,引诱高皇帝追击至平城白登山,纵精兵骑围汉军。”
  这便是过了一百年后刘彻依然念念不忘的“遗朕白登之忧”。
  此战之中,匈奴骑兵极大的机动性和不可捉摸性,给才经过楚汉战争洗礼汉军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冲击:敌人一旦撤退就难以捕捉,汉军正在追击搜寻之际,敌主力却突然出现实施合围。
  当然,匈奴也不一定每次都玩这招,任弘依然只是猜测。
  不过很快,此事就得到了证实。
  外面一阵喧哗,韩敢当匆匆进来禀报:“任君、奚君,蒲阴王和伊吾王回来了,胡虏四千余骑又将渠犁围了起来,更有数百骑逼近铁门监视!”
  “还真回来了!”
  奚充国拍案而起,傅介子的援军数日内即将抵达,匈奴人打不下城邑,却还恋战不走,任弘说得没错,这蒲阴王和伊吾王,分明是右贤王抛出来的饵啊!
  该来的还是来了,任弘立刻下令道:
  “开门,放右谷蠡王走!”
  ……
  在两百汉军吏士持弩目送下,右谷蠡王及其部众战战兢兢地出了铁门,只觉得背后已被汗水浸透。
  任弘十分慷慨,非但给他们备足了粮食,连弓箭刀鋋都还给了他们,一人双马。
  右谷蠡王回头看了再度紧闭的铁门关一眼,咬着牙,带着众人纵马而去。他们将踏着数日前在此丧命的千余西域胡人尸骸,穿过幽长的峡谷,经过尉犁、焉耆往北,再翻越天山隘口,才能回到位于后世乌鲁木齐江布拉克草原的王庭。
  关城之上,奚充国已经披上了甲,接下来几天,他随时要准备出关击胡,大概是脱不下来了。
  “道远,我又糊涂了,方才右谷蠡王问你,说要不要顺便劝日逐王一起反叛右部,投靠大汉,为何你却劝他打消这主意?“
  在奚充国看来,日逐王还真有可能被说动,毕竟他与右谷蠡王十分要好,因为父辈的恩怨,也是狐鹿姑的儿子们,匈奴单于和左右贤王敌视的对象,还刚刚在铁门大败,事后亦要受右贤王责罚。
  既然任弘的打算是放右谷蠡王回去,将右地搅乱,让右贤王背后起火,逼迫他打消伏击汉军援兵的计划,若能加上日逐王,岂不是更妙?
  任弘却摇头道:“右谷蠡王这蠢材,还真不一定能说动日逐王。”
  “眼下日逐王尚未得知铁门以西的种种变故,右谷蠡王还能蒙混过关,一旦他表明来意,也许就会被日逐王擒拿,吾等的计划将功亏一篑。”
  “所以我才劝右谷蠡王,等顺利逃回领地后,再派人拉日逐王入伙不迟!”
  西域是匈奴人主场,在乌孙人不帮忙的情况下,在战术上,不管任弘他们怎么折腾,能动用的不过四五百人,对战局起不到太大帮助。
  所以任弘只能尽力从战略上,给右贤王制造麻烦。
  “这一计划有两个关键的点,其一,右谷蠡王回到他的王庭。”
  “其二,他是通过日逐王的地盘回去的……我扣留下了一名右谷蠡王的亲随,明日他会前往蒲阴王、伊吾王处禀报此事,如此一来,日逐王必遭怀疑。”
  “届时,不管日逐王有无反意,右贤王都会感觉芒刺在背,或许便会打消围点打援的主意,匆匆回右地去处置日逐王和右谷蠡王。”
  任弘的计划是否能成犹未可知,奚充国还是有些焦虑,按照他们的计算,仅有鄯善楼兰能为汉军提供军粮,玉门关那边,顶多派两千人来援。
  但匈奴人仗着仆从国多,啃干酪也能撑十多天,可动用的兵力就比汉朝多多了。
  “只不知右贤王调来了多少人,五千,还是一万?”
  兵力上,匈奴人有绝对优势,大家仍希望任弘能出点妙计破局。
  “唯一的办法就是……”
  任弘有些疲倦,笑道:“派斥候去警告傅公,让他留在楼兰,勿要支援,而吾等豁出去,再在铁门关被围大半年,反那些死牛都宰割完毕,用光了渠犁城的盐腌好了放在窖里,够吃许久。”
  “可右贤王又不蠢,他已在孔雀河两岸布满胡骑,连飞鸟都过不去,更别说斥候了,音讯已绝,别无他法。”
  任弘又不是神仙,一个多月前让赵汉儿他们南下时,哪里想得到这么远,运筹帷幄是假的,见招拆招才是真的。
  他安慰众人道:“吾等已做了该做的,剩下的,就交给傅公,交给来自玉门的袍泽们吧。”
  在任弘想来,白登之围,汉军第一次遇到了前所未见的敌人和战术,因为陌生,所以吃了大亏。
  可经过一百多年厮杀,上千次大大小小的边境摩擦,相互交换投降给对方那么多人,汉匈都对敌人极其熟悉。
  真可谓汉知匈深浅,匈知汉长短。
  作为战斗在抗匈第一线的将领,傅介子和敦煌太守、都尉们,若连料敌的本事都没有,那这场仗,即便输了也不冤。
  想到这,任弘倒是不愁了,打着哈欠,当着众人的面在席子上躺下,撑着头睡起觉来。
  天可怜见,这两个月他跑了五千多里,又是翻雪山又是渡沙漠,每天只能睡两三个时辰,真是欲饮琵琶马上催,人都黑瘦了一圈,这几天总能好好补补觉了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