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阙 (七月新番)


  “事情就是这样。”
  醍醐阿达被绳索缚着,头重重叩在地上,前几天的冲突中,他是自愿放弃抵抗的,与其让事情越来越复杂,还不如让伊吾王将他送到右贤王处,说个明白。
  在他面前的,是端坐在一张虎皮上的年轻匈奴贵族,二十出头的年纪,头上编发,戴着金色鹿角冠,镶嵌着绿松石与宝石,这是右贤王的标志。
  右贤王屠耆堂的模样,在匈奴人里算是十分英俊的,为此没少受贵妇人们喜爱。
  他静静听完醍醐阿达的禀报后笑道:“按照你的说法,右谷蠡王本无背叛之心,完全是因为汉使任弘的一封信,让伊吾王、蒲阴王对其产生了怀疑?”
  “正是如此!”
  “可这与伊吾王、蒲阴王上报的全然相反啊。”
  右贤王拿出了那封汉使所写的帛书,在吸纳许多降胡汉人加入王庭后,他已经初通汉字:“这上面说,日逐王与右谷蠡王欲投降汉人,汉天子甚至已经许给了右谷蠡王一个‘西单于’的名号。”
  醍醐阿达连连稽首:“绝无此事!右谷蠡王是一时糊涂,而日逐王,更是对大单于和右贤王十分忠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右地在西域的统治。”
  “若要怪,就怪阿达,皆是因为我的愚蠢,皆是因为我那一夜受惊奔逃,才让伊吾王产生误会,让汉使有机可乘,请右贤王杀了我!”
  “我知道这信上所说,几乎没一句是真话。”右贤王却笑了:“我王庭的汉人谋士们,已为我挨句分析,多是不实之言,可惜伊吾王对右谷蠡王成见太深,不愿听吴宗年劝解,酿成了今日局面。”
  醍醐阿达顿时大喜:“右贤王英明,还来得及,请让我回去劝右谷蠡王……”
  但右贤王却没搭理他,转身离去,只留下了一句话:“醍醐阿达,你犯蠢太多次,本该死上十回,但念在你对胡忠诚,只撤去你僮仆都尉的职务,回到帐落里,从普通的甲骑从头做起吧!”
  而等右贤王出了营帐后,吴宗年等人已等待外头,紧随其后,吴宗年小心地问道:
  “既然事情已经明了,大王不欲召回右谷蠡王?”
  右贤王却满脸的无所谓:“右谷蠡王?就随他去吧!”
  “他去降乌孙也好,降大汉也好,不过才区区千余部众。这点损失,与为右部割去一颗毒瘤,为大单于除去一个心腹隐患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吴宗年微微一愣,这倒是他没料到的,难道说,右贤王真有借此机会,除去右谷蠡王的打算?
  “顺势而为罢了。”
  右贤王哈哈笑道:“九年前,我兄长被立为大单于时,右谷蠡王,我的叔父他不服,一度妄图反叛,侥幸未死,非但不加悔改,更年年缺席龙城之会,让大单于脸上无光。”
  “我作为大单于幼弟,来到右地为王,右谷蠡王轻视我年少,常有不服之色。他拉拢日逐王,欲与我分庭亢礼,其部众男女老幼加起来四五万人,想除掉可不容易,若是逼急了,又怕他投靠乌孙,我只能忍着。”
  “而如今,少了右谷蠡王后,右地比过去更加稳固了。大单于无子,一时半会没法派新的右谷蠡王来,天山以北的广袤牧场,只能交给我来打理,平白添了上万户部众。”
  “所以,我还得感谢那位叫任弘的汉使,略施小计,便为我除去了一个大敌。”
  “对了。”
  右贤王忽然回头看着吴宗年,冷笑道:“吴先生,我听说那任弘来自傅介子使团,与你是旧相识,这离间计里,是否也有你一份功劳呢?”
  ……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137章 战城南
  “右贤王莫要吓唬宗年。”
  吴宗年做出被吓一跳的模样:“大王应该知道,我怕死,连自裁的胆量都没有,为汉做间谍?这种会死人的事,我绝不会沾惹。”
  右贤王摇头:“一个怕死之人会主动持节吸引胡骑追击?我怎么觉得吴先生怯懦之下,有大勇呢?”
  吴宗年只好下拜道:“右贤王明察,我在傅介子使团中是认识任弘,但那时他只是个小小假吏,每日负责饭食而已,我与其说过的话,不超过二十句,如何与之勾结?”
  观察右贤王的神情,吴宗年只能赌一把,赌他和任弘的暗语无人发觉:虽然右贤王十分好学,识几个汉字,可哪怕是博学的汉人儒者,谁闲着没事干将字从左往右横读啊,更勿论匈奴人了。
  “我只是奉命为伊吾王、蒲阴王译信,绝无半句怂恿。更曾苦劝伊吾王勿要急于攻击右谷蠡王,先将事情原委禀报给右贤王,彼辈不听,我有何办法?以上情形,蒲阴王可以作证,我一举一动都在他眼皮之下,哪里敢有贰心。”
  万幸啊,吴宗年谨慎,先前便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见右贤王脸上仍有疑色,吴宗年遂冷笑道:“若右贤王不信我,那便将我缚了杀掉罢。真是可惜啊,我昨日苦思,还想到一个能打击渠犁汉军士气的主意,看来是没机会献上了。”
  说完吴宗年就伸出手就缚,右贤王却来了兴致:“吴先生入我右部岁余,终于愿意给我出个计策了?且说来听听。”
  吴宗年看了看左右,靠近右贤王低声道:“四面楚歌!”
  就这样,吴宗年在帐内给右贤王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关于高皇帝与西楚霸王项羽的战争和恩怨。
  “垓下之战,项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但依然不能破楚军营垒。这时候淮阴侯韩信出了个主意,让汉军中的楚地人四面皆唱楚歌。”
  “这让项王大惊,以为汉已全取楚地,是故楚人多也。而楚军士卒听到楚歌,亦各念其家,再无战心,楚军遂溃,项王仅带着八百骑突围而去。”
  右贤王才二十出头,正是喜欢英雄热血的年岁,方才听得入神,见吴宗年停了,连忙催促道:“之后呢?”
  吴宗年却打死也不说了:“今日只说楚歌,后来的事,待明日再说罢……若我还有明日的话。”
  他咳嗽一声:“我的计策是,右贤王不如将那些从乌垒送来,关押在山国的汉军俘虏召集起来,也有数十人,让他们入夜后去渠犁城下,跟着我唱汉歌,歌名《战城南》!”
  吴宗年打着节拍唱了起来:“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声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他解释道:“此孝武年间频频征召士卒远征,民间百姓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士所作铙歌。最关键的是这两句,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意思是在桥梁上筑了烽燧,那南北两岸的百姓将如何往来?若是无人收获庄稼,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家国都无法实现。朝行出攻,暮不夜归,边塞烽燧戍守的士卒听闻此歌,常常哭泣思家,再无战心。”
  说完他看着右贤王,捋着胡须,一副狗头军师的自得模样:“右贤王以为,我这计策如何?”
  “不错,妙计。”
  右贤王的回答很敷衍,讲真,他对这“四面楚歌”之计倒没表现出太大兴趣,反而更想知道项羽后来如何了。
  项羽的故事,很对匈奴人的脾性:白天骑最烈的乌骓马,晚上骑最美丽的女人虞姬,力拔山兮气盖世,角抵摔跤功夫也很厉害吧?性格快意恩仇,将仇人的城市一把火烧尽,再动不动来一场屠城,毁灭点文化古籍……这简直就是每个匈奴人梦想的生活。
  “真壮士哉!”
  被一个匈奴人引为知己,这大概是项羽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其实右贤王也没有吴宗年为汉做间谍的确凿证据,方才只是试探他一下。
  即便确有其事,右贤王都有点不舍得杀吴宗年了。
  他对中原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当然了,并不是向往和学习,而是想要了解自己的敌人。
  杀了吴宗年,就少了一扇了解中原的窗户,除了吴宗年,那些嘴笨的普通降人,能给他讲这么有趣的史事?
  也罢,只需要在这场战争剩下的时间里,让吴宗年就好生待在大军中,死死被人看着,哪都别想去,他想做间谍也没机会。
  右贤王便笑道:“是我误会吴先生了,不过先生这一计策,恐怕用不上了。”
  “因为从始至终,我就没想要打下渠犁!”
  更何况,若少了吴宗年,右贤王那些自以为绝妙的筹划,冲谁炫耀呢?
  看到吴宗年面露惊愕,右贤王十分满意,他站起身来,掀开了毡帐:“吴先生随我来,我带你看一样东西!”
  ……
  吴宗年小心翼翼跟着右贤王,这是匈奴人扎在山麓南边的营地,营中只有三四千人,既保障着从山国退回右地的后路,也要侦查楼兰方向的动静,提早发现汉军援兵。
  而当他们登上哨楼,往东眺望时,吴宗年却看到了让他心惊肉跳的一幕!
  却见远处的山国隘口,一支骑兵正缓缓翻过山路,沿着山坡蜿蜒而下,进入草木稀疏的荒原。
  那大概是来自右贤王庭,经车师国(吐鲁番)南下的生力军,他们源源不断,每个人都背着弓矢,坐骑膘肥身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