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儿这么现代的使用手法是哪里学的啊……
说话间,忠叔带着杜闲和随行的下人去了厢房,崔氏和铃兰还在院子里交谈。
“说起来不怕三娘笑话,”崔氏说,她抿嘴轻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良人(唐代男女双方均称呼对方为“良人”)觉得小郎君日后定会形貌昳丽,所以名取了‘甫’,字都提前取好了,‘子美’。”
虽然早就知道“甫”这个字古代是形容男子相貌美丽的,但在孩儿老妈口中听到她夸自己孩子的时候,还是觉得这家人真的好好玩啊、杜闲和崔氏也太可爱了。
不是说古人都很含蓄的嘛,这么大张旗鼓地夸自己孩子真的好吗?
不过也是,杜闲初婚的时候,已经都28了。
放在男生20岁、女生17岁没婚约都算晚婚的唐代,拖到28才结婚,真的算是超晚了。
第一个孩子,肯定会寄予厚望的;事实证明,杜老师也是个有出息、争气的孩子。
唯一没想到的是,杜闲居然会是个娃娃脸。
那杜甫大了之后应该也蛮帅吧?
我天,长得又帅又有才,难怪会仕途不顺呢,总会有人看不顺眼的么(误)。
“是诶,这么看,长大了应该也是个漂亮的孩子。”杜铃兰说,她伸手轻轻地碰了下杜甫的脸,他居然睁开了眼,“诶?他醒了!”
我也凑了过来。
他的眼睛是深深的黑色,瞳仁很大。
眼睛好像出生之后就不再发育,所以婴孩时期,孩童的瞳仁都显得非常大。
但是杜老师的瞳仁,显然比其他孩子的还有大上那么一小圈。
“他眼睛好漂亮啊,”杜铃兰感叹,说话间,小杜甫笑了,“诶,他冲我笑呢?”
“嗯,想来是很喜欢三娘的。”崔氏接了句,“你要抱抱吗?”
“诶?我可以抱吗?”杜铃兰一脸惊讶,“可是他好小啊,我不敢诶。”
“没事儿,可以请阿展帮你托着。”崔氏说。
我懵了,阿+名字的喊法,不是只有自己主子喊比较亲昵的仆人时候用的吗?
喊得这么熟真的好吗?
不过……说起来,整个儿杜岘府邸的下人,好像都是这么叫的呢。
“唯。”我应声,半蹲接过小杜甫,托到杜铃兰面前,她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
这一系列的动作,显然逗笑了小杜甫,他“咯咯”笑了起来。
“他又还冲我笑呢!”杜铃兰开心极了,“他好软,软绵绵的。”
忠叔和杜闲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番情景。
杜铃兰抱着襁褓原地转着圈,结果被自己的裙角绊得摔了一跤,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她护着手里的襁褓,一个人笑得不成样子。
小杜甫也跟着“咯咯”地笑。
如果用现代的一句话形容,那就是:“逗比青年欢乐多。”
“三娘,可别摔坏了小郎君。”忠叔忙跑了过来,杜闲也紧随其后。
我想,坏了,人家老爹心疼了。
杜闲过来,一把扯过襁褓,忙喊自己老婆,“快把三娘扶起来,小心别摔坏了。”
感情,他是担心别摔坏了杜铃兰啊,也对,男女授受不亲,他又不能自己去扶。
“没事~阿兄,”杜铃兰爬了起来,拍了下屁股,“嘿嘿”傻笑,“跟着二哥在陇西营没少摔着,这一下都没什么感觉。”
“惊着小郎君了,三娘跟着郎君从小在营地里乱跑,早就练出来了。”忠叔忙过去,“没个轻重的。”
“没事,没事。”杜闲忍不住笑了,“这么大点儿的孩子,又没摔地上,摔地上有襁褓包着也是不要紧的。”
“是啊,三娘没事吧?”崔氏早在刚刚就已经到了杜铃兰的身边,一边查看她的伤势,一边说,“姑娘家才娇贵,子美毕竟是男子,总是要结实些的。”
我被这一家人惊掉了下巴,不按套路出牌啊。
说好的远亲不上门,多不睦呢。
这好的都跟亲生的似的啊?
“没事就好,院里有些凉,还是去前厅稍坐一下吧。”忠叔说,示意我快去把备好的点心带过来。
我会意,忙往厨房走去。
第010章 “厨”出茅庐
晚上的膳食,是我帮忙准备的。
这四天里,我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待在厨房的,已经跟厨房打成了一片;前世本就喜欢烘焙、烹饪,准备饭菜什么的基本没什么问题。
再说这个世界蔬菜种类本就稀少,来回就那些菜;烹饪的手法也就那么三种。
说句嘚瑟的话,忽然有种“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感觉。
咳咳,开个玩笑。
厨娘姓郭,人称郭二娘,二娘是杜岘、杜老二分家,哦,不对,单过之后招来的;她有一儿一女,女儿大些结了婚,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她有时候会带着她的小外孙女一起过来。
据说是长安街挺有名的一家酒店的首席大厨,叫什么,我没好意思问。
这几天一直想找个理由去街上逛一下,主要是想考察下市场——开甜品店的心还没有死。
我收拾“我”的遗物的时候,在外衫内发现了一个小钱袋,里面还有些许开元通宝,数了下,居然有48枚。
我快速在脑海里过了一下,开元年间的话,十五枚通宝可以买到一斤大米,按照现世大米的市价算一下,三块钱一斤大米的话,一枚通宝大概相当于两毛钱。
好像只够买棉线的……
我不禁叹了口气,忽然感觉离梦想更遥远了……
虽然杜老二说回来之后会给我找件铺子,但是怎么看都像是随便那么一说。
虽然唐代阶级分界比其他朝代都要轻的多,但是也没有主家出钱帮奴仆开店的先例。
再说了,就算真的是给我找了个铺子,那也是杜家的产业,最多只能是帮忙经营,还拿不到分成。
怎么想,都觉得还是自己单干比较好。
所以,得提前规划下。
昨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还想了半天。
如果真的开起来的话,还可以在包装上再改进一下。
纸盒的话,主要是面向平民百姓的,像杜家之类的门阀士族之类的,还可以做个VIP版。
找木匠师傅定做些木质的抽屉盒或天地盖盒,不过对木材这个不大了解,尽量做些没什么味道的盒子,不然原本的味道就被盖过去了。
不过,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先把今天的晚膳准备好。
今天的主食是米饭,我过去的时候,菜只做了个凉拌芹菜。
说实话,我其实超级不喜欢吃芹菜。
我不喜欢吃芹菜是因为我妈就不吃,她总说一股儿中药味。
她不吃,就基本上不做,所以我们一家基本上都不吃。
不过,唐代的话,芹菜可是个稀缺资源。
不夸张的说,算是贵族蔬菜了。
郭二娘看到我来,也是挺开心的。
之前做的那些点心,我都给她留了一份,是留给她的小外孙女的。
唐朝喜吃甜,不分老少大家都是嗜甜如命的。
我又一次感觉到,开个店这个事儿,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最起码,没有恶性竞争、同行打压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出现赔钱的事情。
拿豌豆黄举个例子,豌豆很早以前就被人工种植、培育,到唐朝的时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所以价格也非常低廉。
而且豌豆出渣率比较低,基本上浪费的非常少。
又想到做生意了。我晃晃头,努力把做生意的想法挤出去。
我过来是准备给杜闲做点儿点心的。
杜老二说,杜闲爱吃甜的。
那糖三角之类甜得发腻的甜点显然是首选。
为了做这个,我昨天晚上就提前发好了面。
没有碱,只能一切从简。
我把面揉好,捏成大小一样的面剂子,大概有做饺子皮那个大小的两倍大,想着是做的小一点,毕竟是做饭后甜点的来着。
其实在我家,糖三角叫“糖包子”。
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馅儿的包子。
唐朝常用的糖,其实就是麦芽糖。
麦芽糖也是有好处的,比如粘性很好,而且比蔗糖容易消化。
不过缺点是,太黏了,直接当馅料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我想了个“损招”,把麦芽糖里面掺进了一些面粉。
准确的说,是把麦芽糖变成了麦芽面团。
不过,这样的缺点是,麦芽糖变得没有那么甜了。
所以,为了让蒸出来的糖三角甜一点儿,我在装盘后,又淋了一层麦芽糖加水熬化了的糖稀。
等我忙乎完之后,我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郭二娘他们都围在了我旁边。
这两天,由于天天呆在厨房、又总是做甜品,郭二娘直接豪气地给我分了一个灶台。
灶台在靠近“员工餐厅”的位置,和郭二娘平时用的灶台正好对着。
“二娘,你要不要尝一个?”我把留出来的盘子递给她,“这个凉了就不好吃了,等你回去的时候,我再给你做。这是专门给大家留的。”
郭二娘还在忙乎,没有接盘子,但是看的出有点儿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意思,顿了两秒,说了声:“欸。”
相似小说推荐
-
草民遇三国 (小囧同学) 起点VIP2017-08-01 秦汉三国莫非回到三国只是为了铲除这两个妖孽?来来回回的奔波也是因为这个?但不论哪边,三国...
-
伐明 (林泉隐士) 起点VIP2017-08-16 两宋元明崇祯元年,陕甘大旱,饥民遍地,流贼四起。陕北高原,官员催科比粮,搜刮严酷,百姓早已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