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盛世:长安城下 (靥凝)


  今年四月,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
  真的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监察御史周子谅是张九龄推荐的。
  他弹劾牛仙客没什么文化,根本就不配担任尚书一职,并引用谶书为证。
  谶书就是记载预言应验的书。
  这个之前提到过,裴虚几就是被人诬陷大谈谶纬,而被玄宗流放,然后弄死在途中的。
  周子谅引用的那一段谶词,是武后时期的:“首尾三鳞六十年,两角犊子自狂颠,龙蛇相斗血成川。”
  这句话原本只是一段预言,并没有单指是谁。
  但是有好事者把这一段话曲解为:“两角犊子,牛也,必有牛姓干唐祚。”)
  两个角的犊子,不就是牛吗?
  看来将要有姓牛的人,撼动大唐基业。
  流言愈演愈烈,到最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李林甫立刻去给玄宗哭诉,说牛仙客一心为主,忠贞不二,怎么可能会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牛仙客是李林甫举荐的。
  如果这件事真的坐实了,牛仙客肯定第一个被处斩,紧接着倒霉的就是李林甫。
  主要是李林甫的嘴皮子确实太厉害了,玄宗跟他说:“我怎么会不相信你呢?肯定是有人故意在陷害你和牛爱卿。”
  玄宗立刻派人着手调查,最终没能查出来到底是哪个好事的人在曲解这句话。
  但是全国范围内搜查了一顿,总不能没有结果就不了了之了吧?
  玄宗立刻把矛头对准了弹劾牛仙客的周子谅身上。
  如果他不弹劾牛仙客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事情。
  谶词也是他提出来的。
  当场下诏:
  奉开元圣文神武皇帝诏,曰:
  监察御史周子谅引谶荒谬,妄陷大臣,杖一百,流瀼州。
  钦此
  诏书刚刚宣布完毕,玄宗立刻派人当庭痛打了周子谅一顿,把他直接打到昏死了过去。
  但是当时只打了七十杖。
  于是一盆水把他浇醒,接着打完了剩下的三十杖。
  打完之后,把奄奄一息的周子谅流放去了瀼州。
  但是正常人根本挨不下一百杖,就算不感染,也会发烧的。
  果不其然,周子谅挨完这一百杖之后,已经被打得皮开肉绽。
  高烧了三日不退,到了蓝田就病死了。
  李林甫又去跟玄宗进献谗言,说,“周子谅应该只是从犯,主犯应该另有他人。”
  “你知道是谁?”
  “我不知道,但是他是张九龄举荐的。”
  玄宗对张九龄所有的好感顿时消失殆尽,但是念他有功,把他贬为荆州长史。
  满朝文武都见识到了李林甫三寸不烂之舌的厉害。
  更加没有人敢跟他对着干了。

  

第361章 武惠妃死
  张九龄被贬之后,李林甫又把矛头对准了上次侥幸躲过一劫的太子李瑛。
  之前,驸马都尉杨洄诬陷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与太子妃兄驸马薛锈准备合伙杀掉寿王瑁的事情,在玄宗心里就是个疙瘩。
  当初如果不是张九龄拦着的话,估计三庶人当时就死了。
  现在张九龄已经远离长安,李林甫又去跟玄宗说,当初的事情一直拖着也不是个办法。
  请玄宗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还强调了一下,这是玄宗的家事。
  武惠妃原本就和李林甫结成了同盟,弄死太子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也许她可以像她的姑奶奶一样,把持朝政、成为一代女皇。
  她也在玄宗旁边吹耳边风。
  玄宗这个时候正是最宠信武惠妃的时候,武惠妃说什么,他基本都会满足,于是下定了决心。
  四月二十一日,玄宗下旨,以“家事“为由,废除了李瑛、李瑶、李琚的爵位,贬为庶人;把薛锈流放瀼州。
  没两天,李瑛、李瑶、李琚三人被赐死于城东驿,薛锈赐死于蓝田。
  老五李瑶、老八李琚两个倒霉孩子出了名的勤奋好学、有才识,就算当众说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也罪不至死。
  而且,那明显就是诬陷。
  全国人民都知道,就玄宗一个人看不清。
  百姓对大唐政权的信任度又跌了一些。
  五月,玄宗为了增强边防军事力量、保证四海安定,让中书门下与诸道节度估算衡量军、镇闲剧利害,审计兵防定额。
  然后在应服兵役者以及外来户之中召募丁壮,充边防军。
  这次招募边防军应该算是职业兵,不仅分给他们住宅,还会跟他们分一部分田产。
  如今的边军制度,侧面证明府兵制已经渐渐被募兵制取代。
  转眼到了七夕。
  常年驻扎在边疆,对这些民间狂欢的节日,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了。
  但是今年的七夕,让我格外印象深刻。
  李林甫凭借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在朝堂之上游刃有余,连带着把朝堂上的风气都弄坏了。
  文武百官争相阿谀奉承,整个朝堂乌烟瘴气。
  大理少卿徐岵跟玄宗说:
  “现在天下共有五十种死刑,大理寺典狱一直都被传杀气太重、连鸟雀都不愿意栖息在附近的树上。”
  “如今,书上不仅有鸟栖息,还有鸟在上面筑巢。”
  文武百官纷纷附和,联名以“几致刑措“上表称贺。
  “几致刑措”值的是谓刑法几乎搁置不用,这出现在汉文帝时期;那个时候,政治空前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打砸抢等暴力事件几乎没有。
  可是唐朝这两年天灾人祸不断,怎么看也跟“几致刑措”这个词不沾边儿。
  玄宗就喜欢听好话,觉得这一切都是李林甫的功劳。于是封李林甫为晋国公、牛仙客为豳国公。
  皇帝滥赏宰相至此开始。
  今年年中,国家开始干预经济。
  原因是这样的,关中农作物太多,供大于求,但是丝绢供不应求;江淮地区农作物供不应求,但是丝绢供大于求。
  关中最主要的农作物就是菽粟,即豆子和小米;这里泛指农作物。
  但是关中饲养蚕的非常少,绢布全靠贩卖掉农作物之后,把所得的利润购买另一种。
  国家准备宏观调控,顺便还解决江淮苦变造;来回运送,浪费人力物力。
  而且长途运输非常的麻烦,而且途中还有损失。
  于是有人跟玄宗建议,由国家出面把物资调换。
  把关中的粮食掉往江淮地区,把江淮地区的丝绢运往京师。
  由国家出面,把这些物资收购,再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自今以后,关内诸州都有人专门负责跟国家申报自家丰饶的物资。
  关中则准时把粟取米,送至河道运输点。
  有些距离河道运输点特别远的地方,没办法到达的,就、就近充给了附近的军营,当做军粮。
  河南、河北有的地方不通水利,不方便运输,这些地方就有关中代为收发,然后转送。
  这些措施联通了东西南北四方的经济,同时也解决了各地物资堆积的问题。
  算是开元中后期比较重要的一项举措。
  这两年因为天灾而有些萧条的经济迅速回暖,大唐正式进入全盛时期。
  设计弄死了三庶人之后,武惠妃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心虚,总害怕他们三个人的灵魂来报复。
  武惠妃出生于六九八年,死于至七三七年,年近三十九岁。
  她是武攸止的女儿,武三思的侄女;老武家又一位被老李家宠信的后妃。
  方便武攸止死的时候,她还很小,于是被武则天接入皇宫抚养。
  她自小就生长在皇宫里,对皇宫的很多事情了如指掌,同时,因为曾被武则天抚养过一段时间,她也学到了一些自己姑奶奶的谋略和心机。
  玄宗有后妃四万余人,他根本就记不清那些妃子的名字和脸,但是却唯独对只有几面之缘的武惠妃情根深种。
  甚至于在她的怂恿下,杀死自己的发妻王皇后,赐她为惠妃。
  玄宗当时曾经想要立她为后,但是遭到了群臣的集体反对。
  说她原本就是武家人,难道要重蹈当年的覆辙吗?
  这才作罢。
  但是她的宫中礼秩,和皇后没什么区别。
  人就怕自己吓唬自己。
  武惠妃总是担心三庶人的灵魂前来报复她,做梦经常被吓醒。
  没多久就得了神经衰弱,后来转成了抑郁症。
  每天不是在自杀,就是在预谋自杀的路上。
  整个大明宫都被搅得鸡犬不宁。
  武惠妃的病越来越严重,到最后病得卧床不起。
  玄宗心疼得不得了,把参与治疗的疾医都惩罚了个遍。
  可是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根本就没有办法治愈;后世只能想办法减轻,中医不可能治得好。
  武惠妃在挣扎了半年之后,最终撒手人寰。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七日,武惠妃卒于其行宫,终年四十岁。
  玄宗追赠谥号贞顺皇后,明年二月葬敬陵。

  

第362章 接连而去
  开元二十六年,正月八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