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肖图白看来,葛沽保留一些自己生存必须的存粮即可。其他的粮食皆可销售,换取换取资金,投入各项基础建设中。
在交代了粮食的储藏和销售的问题之后,肖图白主要的精力开始集中在棱堡工程进度上。
这毕竟还是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配合,是不能换取安逸稳定的经济建设环境。
棱堡,这是保证葛沽安全的重要军事设施,是当前的葛沽镇的头等大事。
“根据这次棱堡演习结果显示。一个150人驻守的棱堡,可以抵御四五千人攻击!比传统的城墙,防御能力要强3倍以上。”王启年对于棱堡颇为赞赏的说道。
攻打传统的城池,需要十倍兵力才有胜算。棱堡则能够抵御三十倍兵力,这属于17世纪的究极防御工事。
当然了,棱堡在17、18世纪还是比较辉煌的。一直到19世纪,炮弹的威力越来越庞大,使得棱堡成为了集中火力摧毁的活靶子。
肖图白点头道:“你认为棱堡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王启年说道:“第一,是粮食、弹药!棱堡之中能够储备3个月的存粮。如果被围困超过3个月,自是难以撑得住。第二,考验士兵心理素质,能够在一座比孤城更狭小的空间中,被围困几个月,是需要强韧的心理素质。”
肖图白点头说道:“小棱堡建立之后,要套上一个大棱堡。这样有一个大棱堡作为后盾,哪怕是小棱堡被围住,士兵的心理也不至于彻底的绝望!此外,棱堡之中可以搞一些娱乐设施,配置一些图书,也可以在棱堡中心的操场上,搞一些放松的体育活动。”
“大人,这棱堡的假想敌是十倍以上的敌军,难道鞑子真会再次南下?”王启年忽然问道。
皇家新军中,军伍经验最足的王启年,对于鞑子却深深怀有一种畏惧。主要是因为,在万历末年,王启年身为京营的一名小卒,被派往前线援辽。
当时,鞑子八旗兵箭雨如潮。明军五六千人火铳射出一轮,鞑子的弓箭已经射出了三四轮。
光是对射,已经对京营造成了巨大伤亡。而鞑子冲到阵前时,两三千骑兵,便冲垮了数万大明军队。
从此,王启年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当然了,对于鞑子的畏惧,仅仅存在他内心之中,从未对别人提及。
肖图宝笑道:“去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等人,征服了丹林汗部落,并从丹林汗部搜出了当年蒙元带出中原的传国玉玺。今年四月,皇太极以获得传国玉玺作为契机,将后金国名改为大清,其意是要以水德克是大明的火德。狼子野心,已经越发的明显了!”
“而我大明军,卢象升和洪承畴两人配合下,崇祯八年时,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等七十二营叛军,如今还剩下的不过十多营,残存的匪军现也多是苟延残喘!皇太极肯定不会坐视我大明按部就班的平定了内忧,再转过头去集中全国力量对付满清。”
“再加上,鞑子善于攻略,不善于经营,数年来对蒙古用兵,使得其财政已经撑不住。所以,我今年五六月份农业开始收获时,鞑子多半会效仿崇祯二年和七年的两次虏变,绕道蒙古草原,来大明劫掠一把。”
王启年、张瑜两人闻言,神色各异。而肖白浪却是显得目光坚定,似乎迫不及待想要与鞑子一战。
此时的,葛沽镇外已经建成了7座小棱堡,剩下的5座小棱堡,之前被农忙耽搁了进度。而在葛沽的农田大获丰收后,以支付粮食作为报酬的代价,从天津吸引大量的军户民户,前来帮工修建棱堡。
做工的代价为每人每天10斤马铃薯,对于家中经济贫困的天津军民,还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
葛沽靠着每天付出30万斤马铃薯作为工钱,招募3万名天津当地的劳动力,使得剩下的五座小棱堡飞快的竣工。
而在12座小型棱堡完成后。
葛沽又展开数万人大会战,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建设大棱堡。
小棱堡城墙只有6米高,而大棱堡则有8米多高。所以,大小棱堡之间,攻防显得更立体。
大棱堡能够居高临下,给予任何一个小棱堡火力支援。与此同时,大棱堡也能够向小棱堡投放一些物资进行支援。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肖图白神经非常敏感,不断关注来自长城对于北方边关的预警,他似乎已经听到了鞑子的骑兵,在蒙古草原上,经历万里奔驰,正在准备向长城某个缺口,发动突然袭击。
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张家口?
从北方草原进攻大明,也不外乎这几个口子,不知道鞑子准备选取哪一个
正文 第七十五章 粮商(一)
天津的全国重要的粮食中转站,而大明最有实力的粮食商人,也多是会在天津设立专门的商号,进行粮食采购、销售生意。
葛沽粮食丰收的消息传开之后,迅速的吸引了天津城中数以百计的商人蜂拥而至。不但葛沽的酒楼、客栈纷纷被这些商人们包下了,就连妓院的客房也全部爆满。
红袖飘香楼一间雅致的厢房内,聚集着数名相熟的商人。
一名年轻者其瘦如猴,另一名中年人却又其胖如猪。
不少看到两者模样,都不禁翻白眼心道,能赚取百万两身家的,难道这都这种奇形怪状的“异人”?
“张掌柜的,你怎么也来了,不是说你去了日本去进口大米了吗?”一名瘦猴一般的青年商人,摇着一柄扇子笑道。
那张掌柜便是那个中年胖子,整个人如同一圆球,还一手抱着一名少女,两名少女坐在他腿上,娇小的如幼童。
享受着少女喂食葡萄、美酒。
张掌柜摇头道:“原本准备去日本,不过听闻葛沽有超过百万石粮食准备销售,便不准备去了。那日本粮食虽然便宜,但是海船不但风险巨大。而且,一艘大海船也就运输1000多石粮食,组织10艘船队,也不过运一万石粮食回来。太小家子气了!”
李公子笑道:“也是!张掌柜是做几十万两大生意的,海运一趟赚个万把两,却是小家子气了!”
“长远来看,从日本运粮食还是一笔非常赚钱的生意。如果有钱财建一艘万料大宝船,一次性可运几万石粮食,几十艘大宝船组成船队运粮食,便是百万石粮食的大生意”张掌柜显得挥斥方遒,“日本与天津乘海船,一个来回不过一个月时间。一年如若跑个五六趟,那便的抵得上一条大运河的运输量了!”
大运河最主要运输的物资是粮食,从南向北运输物资,一年不过运输1000万石粮食。其中,一半的粮食是运到北京,再由北京分配到九边各地。
而整个大运河,每年光是维护各类基础设施的费用,便超过了百万两之巨。再加上沿途人工成本,每年至少要消耗数千万两的财富。
当年利玛窦到了北京后,便提出,为什么不采取成本更低廉的海运?也许,利玛窦这个洋和尚的询问,触动了明朝的统治者。所以,天启、崇祯年间的海禁政策越来越松,通过海运向北京运输的粮食,每年也达到百万石之巨。
虽然,海上不时有风浪,造成船舶、物资的损失。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比大运河漕运成本要低廉的多。
而大明的海运,是从江南运粮食到北方,江南的鱼米之乡粮食价格可以低到两银子一石。但是,终究还是不如日本那边两银子一石来的便宜。
李公子筷子夹着一粒花生米,咀嚼之后,道:“万料大船,一艘造价想必是要几十万两银子,而且能够造这种船的船匠,也是非常罕见的吧!除了永乐年造过之外,现在谁能造得起那种大船?投资几十万两造大船,运粮食要多久才能赚回来?”
张掌柜摇头道:“粮食微利,可以用其他值钱货物弥补。而多运粮食回来,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张掌柜忧国忧民了!”李公子微笑。
那李公子、张掌柜算不上天津最顶级的粮食商贩!
此时天津涌来葛沽的有实力的粮商,数量已经超过了150多人。而且,不少粮商还带着伙计、账房、护卫之类的人员,使得小小的葛沽涌来2000多人。
葛沽镇只有少数几家的客栈、酒楼,当这些粮食商人们来到葛沽之后,发现自己连住单间客房的待遇也求之不得。
一榻之地难求,使得粮商们纷纷开始在妓院包场,不为嫖妓,仅是为求一榻之地。
——————————
在葛沽镇的城中心。露天的广场上,搭建了一座大帐篷,帐篷之内可容纳500人入场,参与粮食交易活动。
这次的粮食交易,采取竞标制。
马铃薯低价是每石1两银子,红薯抵价为每石两。商人用纸写出自己的竞标价格,竞标价不能比低价低,才是有效的投标。
葛沽镇粮食竞标规则,供货优先顺序是由高到低。出价越高,越能够获得优先供货。
听闻规矩之后,商人们纷纷紧张的揣摩价格。与此同时,更多人猜测竞争对手们会给出什么样的价格。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常欢乐) 让吕布多点厚黑,多点谋略,多点女人,多点手下!然后,吕布之后,再无三国!热血、三国、争霸...
-
窃隋 (天天肉夹馍) 起点VIP2013-07-15完结 身为大隋官三代。 爷爷是大隋第一守财奴!家财千万贯,还为了几亩地的田租灭掉自己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