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授转而问沈奇:“沈奇,对于周雨安的点评,你有什么想说的?”
沈奇双手撑在讲台的台面上,望向周雨安:“周雨安,关于你对我的点评,这波操作我给你99分,剩下一分不给,是因为你废话太多。”
“切。”周雨安笑着做出一个“不服你来打我啊”的手势。
课堂气氛挺活跃的,鲁教授刻意营造这种氛围,就连数学教授们也承认,数学是一门枯燥的课程,如果用沉闷的方式讲解一门枯燥的课程,有几个学生会真心喜欢上这门课程?
“沈奇的解答,以及周雨安的点评,都没有问题。沈奇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没错,就是-8π。”鲁教授说到,完事对沈奇说:“沈奇你可以归位了,请将我的讲台还给我。”
沈奇走下讲台,回到座位上。
鲁教授归位,回到讲台正中位置,咚咚,他拿起黑板擦敲了敲黑板,敲的位置是沈奇画的平面投影图:“这里是重点,你们要记一下。”
台下数学系的学生们拿笔拿本子,准备记重点。
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大多数学生则一脸茫然,重点?什么是重点?重点在哪里?为什么突然就出现重点了?啊,我这是在哪里,我是谁我要去往何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数学系学生的整体底子,比科学与工程计算系强了一条街。
实际上数分是科学与工程计算系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数分几乎就是一门纯应用的课程,它是一种数学计算工具。可能是刚开学吧,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学生还没进入状态。
鲁教授出了道题目,让学生解答,让学生讲思路,再让其他学生做出点评。
让学生教学生,那还要教授干嘛呢?
教授当然是画龙点睛的那个人,鲁教授做出总结:“上节课我已经说过了,现在我再强调一遍第二类曲面积分的对称性,它的规律与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的奇函数的规律刚好相反。都能听明白吧?”
“如果不是太懂,同学们在课后要多花点心思自己琢磨琢磨,你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接受过燕大数学金秋营、冬令营之类的提前教育,别告诉我你们是这几天才开始接触数分的。”
没参加过燕大培训营的学生无语问苍天,他们的人数不多,有一小部分,通过高考被燕大数院录取。
这一小部分学生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填志愿时自觉自愿填报了燕大数学专业,另一种是高考考了很高的分数,第一志愿填了燕大但没选择数学专业,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稀里糊涂的就来到了燕大数院。两种情况,一半一半吧。
教授们有时也得做出选择,是照顾大多数,还是关爱一小部分?
鲁教授的做法是照顾大多数。
所以没听太懂的那些学生只能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否则会掉队,越到后面越跟不上大部队的进度。
第117章 你们班的学习风气需要整顿
有些大学生会觉得奇怪,都一个班里的同学,为啥我没听懂,有些人却听的赞不绝口说受益匪浅?
同样的教材,为啥我看不懂,有些人却一目十行?
更可气的是,我们都拥有一天24小时的时间,为啥有的人不仅把教材学完了,还自学了大量教材之外的知识,他们哪来的那么多时间?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呀?
这不科学。
“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我讲课的跳跃性太强,咋就一下子跳到第二类曲面积分对称性的问题了呢?”鲁教授一边擦黑板一边说到,“我当然有我的教学思路,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你们就能体会到。”
“并不能。”台下有学生小声嘀咕。
“数分才上了两节课,我就想放弃治疗了。”有学生表示悲观。
数学系的学生要好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能跟上鲁教授的思路。
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大多数学生,一整节课都处于懵逼状态中。
忽然,科学与工程计算系有位男生发言:“沈奇的算法没毛病,但略显繁杂,我有种更简洁的算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哟呵,科学与工程计算系居然有高手?
数学系的学生齐齐望向这位男生,可以啊大兄弟,连咱们班的装X小能手沈奇都敢叫板,看来你也是个装X玩意儿。
沈奇笑着打量发难的男生,这位小眼睛的男生也在笑,二人对笑一眼,呵呵,来吧,互相伤害。
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这位男生一直在笑,他的眼睛特别小,笑起来眯成一条缝,旁人很难观察到他的眼珠子,见到的就是他鼻子上方有两条线,代表着双眼。
其实这个小眼睛男生长的就是这样,他或许没有笑,但他的五官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时刻在笑的既视感,他的脸型五官大概是这样的:
( ̄▽ ̄)
“在我的课堂上什么话都可以讲,只要和数学相关。”擦完一半黑板的鲁教授转过身来,对小眼睛男生说:“邵天天,那你说下你的算法逻辑及核心思路。”
邵天天说:“鲁教授,我上台写出来吧,很快的,一会儿就完事。”
鲁教授同意:“行,你上来。”
计算重积分当然不止一种算法,邵天天上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他的算法过程。
沈奇认识邵天天,这一个多月打过几次照面,邵天天是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班长。
据邵天天口述,他读小学和初中时拿数学竞赛冠军拿到手软,拿到毫无快感,甚至对数学产生了疲倦感。
高中三年邵天天没怎么认真学过数学,即便如此,他还是考取了燕大数院……这份口述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确认。据沈奇判断,邵天天的口述自传跟演义小说差不多性质,七分实三分虚,觉得他在吹牛逼吧,他又能拿出一些铁的事实。
黑板上原本写着沈奇的求解过程,被鲁教授擦掉一半,空出来的地方留给邵天天。
刷刷刷!
邵天天运笔如飞,在半块黑板的舞台上施展实力。
他运用到了积分中值定理,最基础的数分处理手段。
“积分中值定理,呵呵,倒是有趣。”沈奇保持高度关注的姿态,注视着邵天天的一举一动。
“邵班长,加油写啊,别出错!”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同学们为邵天天鼓劲儿,他们皆听说过沈奇的威名,沈奇在刚刚也展现了与其大名相符的水平。
在一群弱鸡之中,邵天天挺身而出,他以一己之力扛起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大旗。
“邵班长孤胆英雄,挺你!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大旗永不倒!”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同学们无不深受感动和鼓舞。
“嘿嘿嘿,真好玩。”周雨安不停的搓手,特别的兴奋,又可以欣赏天秀地秀燕京时装秀了,此刻要是有袋瓜子就完美了,据说瓜子和时装秀更配呢。
“两位班长之间的对决,你站谁?”周雨安问隔壁座位上的欧叶,他来的比较晚,教室里没座位了,只有后排欧叶旁边空着个位置没人坐,所以周雨安坐在了欧叶身边。
欧叶就说了两字:“无聊。”
“计算姬,跟你聊天真的很无聊。”周雨安最喜欢坐在沈奇身边,可惜来晚了只能跟欧叶将就一节课。
然后欧叶补充了几个字:“他,还可以。”
“他还可以?他是谁?沈奇还是邵天天?”任凭周雨安如何追问,欧叶再也不发声,她也不看黑板了,低头自己玩自己的,在本子上处理一堆复杂的数字和符号。
周雨安望向黑板,邵天天利用积分中值定理进行了一些基本处理和铺垫,随后在黎曼—达布意义下做了个间断。
“哟呵,哟呵呵,邵天天的这个黎曼—达布意义下的处理技巧,居然连我都没想到,有两下子!”周雨安非常激动的望向前排沈奇的位置,沈大佬快出来镇压一下,有人造反啊,此人倒有些实力,属于技术性造反,不可小觑。
沈奇看明白了邵天天的思路,总体来说问题不大,邵天天的算法比我的略微简洁几分,这没什么可秀的,咱们又不赶时间。
很快的,邵天天写完了他的算法,并计算出答案是-8π,和沈奇的答案一样。
沈奇用几乎一整块黑板求解出-8π这个答案,邵天天只用半块黑板完成了相同的工作。
黑板上留下了两种字迹,陈列出两种差异较大的算法,殊途同归,不管是复杂的算法还是简洁的算法,沈奇、邵天天的计算结果皆正确。
邵天天解释了一下他的算法基于什么原理、何种路径,然后看了沈奇一眼,下台。
啪啪。
鲁教授鼓了两掌:“邵天天同学的思路较为巧妙,四两拨千斤,绕开了大量的计算,直接得出结果。我非常提倡同学们在课堂上互相切磋,思想的碰撞必然产生伟大的奇迹。”
“可以啊邵班长,居然还有这种操作?”科学与工程计算系的学生无不佩服邵天天,并真心赞美:“老邵,简直就是天秀!”
邵天天微微一笑不说话,眼睛笑成了黎曼—达布意义下的二重积分。
见此情景,沈奇摇头叹气,这也能叫天秀?你们到底见没见过真正的天秀?你们班上的学习风气需要整顿啊,老邵,你的责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