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界轰动了,威廉姆森的热度在一夜之间超越沈奇、舒尔茨。
法尔廷斯连夜上调威廉姆森的菲奖中奖率。
凭借“498维的数学结构”这个重大研究成果,威廉姆森重回“菲奖预测榜单”第三位置,在中奖率上力压沈奇1.8个百分点。
Lie即挪威数学家李,他的主要成就为李群、李代数,又称Lie理论。
或许你并不敏感于基于Lie理论,得到498维的数学结构是什么概念。
但是如果你能联想到,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仅仅是三维,那么你应该能猜想到,完成498维数学结构是多么庞大的工作量。
此时距菲奖开奖还有整整两个月。
威廉姆森在这个特殊时期放出他研究了三年的研究成果,可谓用心良苦。
在菲奖预测榜单上,布伦德、阿尤布稳坐前二。
霍奇猜想初步研究发现、RT第三表达式最新研究进展、基于Lie理论的498维数学结构。
舒尔茨、沈奇、威廉姆森在一个月内轮番放出大招,你方唱罢我登场。
本届菲奖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形势错综复杂。
究竟花落哪四家?
全世界数学工作者和爱好者拭目以待。
第298章 讲师课程
进入9月,沈奇履职普林斯顿数学系讲师,他搬进教职工公寓,成为了普林斯顿正式教职工。
讲师沈奇的年薪是税前8.5万美金,如果晋升为教授,年薪将超过20万美金。
在美国的个人年收入达5万美金,是中产阶级的标准。
沈奇的个人年收入8.5万美金,接近中产上层的标准(10万美金/年)。
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白人,也需要奋斗很多年才能达到沈奇的薪资水平。
普林斯顿钱多人少,能在普林斯顿谋一份职位,完全可以在美国过上体面优质的生活。
讲师这个岗位属于过渡性质,沈奇很清楚,自己是要成为教授的男人。
虽然是过渡性质,沈奇也很认真负责的对待讲师岗位,讲义,备课,做好了充分准备。
根据组织安排以及个人意愿,沈奇职业生涯中传授的第一门正式课程是数论。
讲师须具备独立开课的能力,毫无疑问,证明了数论千禧难题黎曼猜想的沈奇,具备独立开数论课的学术水平。
在普林斯顿,一门专业课程往往由数位老师共同传授。
这学期本科生的数论课,由正教授林登施特劳斯与讲师沈奇联合完成。
埃隆·林登施特劳斯是2010年的菲尔兹奖获得者,最顶级的数论大师。
沈奇拥有六个数学奖项,其中四个是国际性奖项,他在数论领域最主要的成就是黎曼猜想、沃什猜想的证明。
林登施特劳斯教授+沈奇讲师,组成了普林斯顿历史上,最强大的本科生数论课程教学团队。
沈奇与林登施特劳斯商量了一下,五五开吧,这学期的本科生数论课程,咱俩一人讲一半。
这要是普通的讲师,林登施特劳斯教授一脚就把他踹飞了。
普大的惯例是,如果一名教授和一名讲师搭配负责一门专业课程,教授负责30%-40%的学时授课,剩下的学时交给讲师。
而且林登施特劳斯教授是菲奖得主,他一学期能完成20%学时的本科生授课,已算仁至义尽。
沈奇不是普通的讲师,所以林登施特劳斯教授接受了沈奇的建议:“好吧,奇,一人一半。”
“埃隆,我还想跟你商量一下,9月和10月,你多上几节课。11月、12月,剩下的数论课程全部交给我,也是没问题的。”沈奇说到。
“如你所愿,就这么办。”林登施特劳斯知道,沈奇最近要准备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报告资料,非常的忙碌。
本学期的第一节数论课,由林登施特劳斯完成。
第二节数论课,轮到沈奇出马。
这是节大课,大教室里坐满了数学系的本科生。
数论是普大数学系本科生的必修课,根据教程,安排在大二阶段学习。
数论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初等数论和一般的丢番图方程,即便是工科生稍加努力,拿到A也不难。
数论中最难的部分是解析数论。
解析数论是公认的硬分析,不是谁都能学会,都能玩的666。
黎曼猜想便是一个和解析数论相关的猜想。
“当然了,在二年级阶段,黎曼猜想以及解析数论对你们来说过于困难,到了研究生阶段,你们可以更深入的进行研究。”沈奇的讲师处子秀发挥的中规中矩,他的任务是为普大数学系本科生夯实基础。
“嘿,沈博士,现在应该称为黎曼定理吧,教材上是这么写的。”一位男生大声说到,他的眼中充满崇拜之情:“是你,沈博士,证明了黎曼猜想,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黎曼定理的结论。”
“是啊,沈博士,说说吧,说说你是怎样完成黎曼猜想证明的!”
大二的年轻人充满激情,他们好奇、兴奋、朝气蓬勃。
沈奇摇摇头:“不说。”
“说吧!”
沈奇说到:“按照教学计划,黎曼定理这部分由林登施特劳斯教授讲解,接下来我们进入丢番图方程的学习。”
哎……学生们发出叹息声,好失望的样子。
“一般的丢番图方程非常简单,但复杂的丢番图方程极其困难,最著名的案例是费马大定理。”
“了解费马大定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沃什定理。”
沈奇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方程式,敲了敲黑板:“沃什定理的内容是,设a,b为正整数,则方程aX^4-bY^2=1至多只有两组正整数解(X,Y),这是丢番图方程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忘掉黎曼定理吧孩子们,这只不过是你们的第二节数论课,打好基础比任何事情更重要。”
学生们翻书的翻书,做笔记的做笔记,忽然,有人说到:“沃什定理以前叫做沃什猜想,它之所以成为丢番图方程的一个基本定理,是因为沈博士你证明了它,了不起的作品。”
沈奇顺声望去,发言的是一位其貌不扬的白人男生,他戴着眼镜。
“你叫什么名字?”沈奇问到。
“贝尔,安迪·贝尔。”眼镜男说到。
沈奇表示欣慰:“安迪,你非常好学,希望继续保持。”
眼镜男倍受鼓舞:“我会的。”
全世界都知道黎曼猜想是沈奇证明的,没想到教科书中的另一个定理,丢番图方程中的基本定理,沃什定理也是沈奇证明的。
普林斯顿新版的本科生数论教材中,黎曼定理和沃什定理皆可被直接使用,沈奇对解析数论、丢番图方程等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说说吧,沈博士,你是怎样证明沃什猜想的?”
群情再次激昂,一本教科书中的两个数学定理,均由同一人完成证明。
并且此人尚在人世,还很年轻,他就站在讲台上。
他证明了这个基本定理,他正在讲解教科书中的这个基本定理。
孩子们的求知欲特别强烈,沈奇拒绝讲解黎曼猜想的详细证明过程和心路历程,但他无法继续拒绝沃什猜想的请求。
全体学生如此如醉的,聆听沈奇述说他是如何完成沃什猜想证明的。
“……最关键的步骤是有效代数逼近,那天是个多云的天气,温度适中,气候宜人,我完成了沃什猜想的证明。是的,最新的数论教科书中,它变成了沃什定理,希望你们不要在这个基本定理上丢掉分数。”
沈奇结束了自己的第一节讲师课程,效果还算不错。
第299章 我想到了
当老师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要误人子弟。
沈奇在过渡时期做的还算合格。
近期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10月下旬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沈奇紧张有序的备战。
乔纳斯、玛丽、欧叶他们三个人负责的任务资料,全部汇总到了沈奇手中。
沈奇逐一检查核对,进入最后的合稿阶段。
“乔纳斯负责的第一条路径,基于双生匹配法,通过对函数log(s)得到了∏L(s,Χ)在点s=1解析且亦等于零……马马虎虎吧,乔纳斯就是把神经刀,发挥不稳定,总体来说他负责的第一条路径,我给他打60分。”
乔纳斯提供的推导结果差强人意,沈奇需要自己完善RT第三表达式第一条路径剩下的工作。
“玛丽负责的第二条路径,基于素数基本定理,她求得了一个推论以支撑RT第三表达式。她指出,当c是依赖于A的正常数,并且A>1时,有π(x;q,l)=Lix/φ(q)+O(xe^-clogx)……玛丽干的很漂亮,我给她打90分。”
玛丽帮沈奇大忙了,沈奇可以直接使用她得到的重要推论。
“小叶子负责的第三条路径是最难的,通过零点方程找到RT第三表达式的重要支撑……哟呵,找到了!”
欧叶的资料是三天前送来普林斯顿的,在沈奇的公寓过了一夜,欧叶已返回哥伦比亚大学。
沈奇今天认真研究了欧叶的资料,他非常兴奋,他给欧叶打99分。
沈奇一个电话打给欧叶:“小叶子,当T不是L(s,Χ)的零点的纵坐标时,你求得的这个零点方程,是你独自完成的?其中有没有龚教授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