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改改 (锡兰之红)


  “嗯,我看也是。”四姨查看完后彻底站在了芸湘那,“我去烧盆热水给这条狗洗干净。不过你先听好了啊,狗是你带回来的,你得好好的养着,别到时候养狗的事情全归到我们身上来。”
  “我会好好养它的,给它吃东西,给它洗澡!”芸湘一边说着一边扭头冲着惠娘慎重其事的下保证,“真的!我、我发誓!”
  惠娘不耐烦地冲她俩摆摆手:“行了行了,要养就养吧。不过我先说好了,不准让这小畜生上楼进屋啊!”
  “好!”
  等那天改改和如笙回来的时候,芸湘已经带着小黑狗满院子的跑了,那丫头还给小狗取了个名字,叫“阿二”。
  有了狗以后,芸湘明显开朗得多,原来和惠娘说话时不敢看她眼睛,唯唯诺诺,有了狗以后,也会抬头和她对视,正常交流了。当然了,那些个咒骂还是少不了的。虽然一开始答应了惠娘,不准把小狗带上楼,可她还是会偷偷摸摸地把阿二带到自己屋里,那小狗不听话,从门帘穿过去进惠娘屋里头转个圈,叫惠妈妈回房间里瞧见了狗爪印又是一通好骂。芸湘怕她责备自己,要打阿二,每每出事了就把阿二往如笙的房间里塞。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像是有了条狗,院子里的笑声又多了起来似得。
  改改其实特别喜欢看芸湘因为阿二犯错以后,把狗寄养在如笙那。如笙那家伙以前让隔壁书寓的那条恶犬追过屁股,差一点点就让它咬着了,如今瞧见狗了心里都有点发憷,还好阿二还是条狗崽子,等再大点儿了,估摸着芸湘可就哪儿也藏不了。原来芸湘还想藏改改这儿,改改借口屋子里有一堆的乐器,怕叫那小狗给弄坏了。那小丫头也怕,索性欺负老老实实的二师兄。
  狗,一天天的长大,院里的桂花开了又谢了一地。惠妈妈的客人送了两缸鲤鱼来,一缸六条,都是五红一黑,两缸锦鲤拿来了,就放在天井屋檐底下。下雨的时候还时不时滴进去几滴水。因为差不多和旁边台阶一般高,芸湘的那条阿二有事没事就喜欢蹲在鱼缸边上看着几条鱼游来游去,时不时还会伸爪子想去捞。惠娘有一天坐在厅堂里头瞧着那狗,翘着二郎腿讽道:“都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有狗来拿鱼的。又不是养了只猫,真够稀奇。”
  改改其实看惠娘也有时候想笑,一开始芸湘养狗她千方百计的阻拦,眼下养了,也是不给阿二好脸色看,可到了四下没人,这狗又偏偏跟着她的时候,她也会纡尊降贵的半蹲下身,伸了手摸摸这小狗的脑袋,由它舔两口。
  有一日改改外头回来,远远地看见惠娘坐在了椅子上逗弄阿二,正要打招呼,惠娘已抬头看见他,脸上面色一变,拍了一下阿二的脑袋,缩回了手去靠回椅子上抽烟,嘴里还骂一句:“死皮白赖的小畜生。”
  改改想笑,但看着妈妈那一副端着的面色,只好憋着,看阿二委委屈屈呜咽一声朝外头跑。他把琴放下,在惠娘身旁倒了杯茶坐下来:“你喜欢就喜欢,跟一条狗有什么好耍性子的。”
  惠娘犯了个白眼:“谁告诉你我喜欢了。”
  改改无奈:“好,你不喜欢。你不喜欢还逗它。”
  惠娘哼哼一声:“狗呢,和男人是一样的,招招手就上赶着过来了,管你是谁,对它到底真心不真心。”
  虽说惠妈妈是这样讲,可日子久了吧,就算芸湘真的把阿二带上楼了,也没见惠娘真跳脚,顶多就是虚张声势的朝着芸湘吼几句,连芸湘都看出来她不是真生气了,被骂完还能下楼冲改改吐吐舌头拿一块糕饼塞进嘴里吃。
  过中秋,过完中秋是重阳,重阳过完,没几天就要立冬了。天气越来越冷,衣服越穿越厚,年底了各大茶楼酒馆活动多,改改如笙便也忙,冬日里从下午到晚上生意都排满了,每日忙,忙点也好,忙了,好歹用不着东想西想。
  仇二爷当真是再也没有在淮景河边上出现过。
  有时候改改真觉得仇二爷的出现像是他命里的一场梦,靠不近,挨不着,碰不到。
  待梦醒了,一切都是红尘烟散了。
  如笙最近没事喜欢往皖庆街那跑,李家公馆就在那条街上,那孩子也不指望着能进去,就在外头打听打听新来的少姨太怎么样。能听到点只言片语都好,知道梨花日子过得好,他就高兴,如果听说她哪儿病了痛了,回来便哭丧着脸。四姨知道这事儿以后拉着他没少说,甚至都不敢告诉惠娘知晓。
  “你知不知道,你这样老打听梨花的事情,传进他们府里头去是要让梨花难做的?”四姨看着这孩子诺诺点头,也是没办法,“晓得她在里面过得好就行了,你老去打听那么多的做什么呢?”
  如笙就低着头,有些委屈地答:“师姐……师姐以前最喜欢冬天去逛庙会了,今年恐怕没法自在的去,我就想看看她在里头有没有不高兴。”
  “你说她高兴不高兴呢?”四姨故作凶样看他,如笙脑袋埋得更低了。大人晓得他心思,可知道归知道,坏规矩的事情还是坏规矩的,她揉着如笙的头,仔细告诉他,“你晓得那家里的少夫人是个什么人,打从梨花嫁过去起她就对梨花心怀芥蒂,如若再知道她还有个你这样的小师弟,天晓得那女人能借了这事儿闹腾成什么样?你如果真想你师姐在李家好好地过日子,那就乖乖别再去了。如果有什么大事,我们肯定也能听见风声,哪里用的着你特地跑去呢?”
  “嗯。”
  “你晓得了吗?”
  “……晓得了,四姨。”
  四姨其实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弄明白没。自那以后,如笙虽说没有专门往皖庆街上跑,但只要在那附近的茶楼一有生意了,他跑的比谁都快。改改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偶尔四姨露出不悦了,还会上去替如笙说两句,实在不行,就由他去带着如笙再去。
  一直到下雪前,日子都还好过,该做生意就做生意,该去唱曲便去唱曲。若说夏天里那连台戏有什么好处,那便是改改的身价又往上翻了好几番,往往带着如笙出去唱个一场,能够歇好两天,攒下来的钱用来购置完冬衣、食物和炭火以后还结余了不少,四姨算着账,说今年过年能置办许多年货,给你们几个孩子都做几身既保暖又好看的衣服。
  但也仅限于是十月初十前了。
  立冬过完以后,改改照常用册子理着分别要去唱的堂口,八号、九号、十号,都还好,但从十一号起,陆陆续续的,有客人遣人过来说不用了。他们淮景河里头的人不知道外面发生什么事了,可隐隐约约能察觉到不是什么好事发生。
  这些年来外头乱,这儿打仗那儿杀人,像是没有一天安生日子。桐城算是一个太平地界,因为附近水网交织,算是个船只进出来去的重要集散点,即便是打仗也没有人冲着这儿下手的,毕竟要是水路交通瘫痪,对谁都不是什么好事,顶多就是来个什么当官的过来将这片给管起来。今日是这个官老爷管着,明日换成另一个军爷来看着。
  反正和戏台子一样,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阵势。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桐城里头的那些有钱人该享受还是享受,淮景河边营生也不见得因此就断了。
  这样子忽然之间歇营生的,好像还是这么多年来的头一次。
  这样的境况一直延续到冬至,原本整日里都排得满满当当的,如今竟一下子冷清了起来。凤轩斋尚且如此,别他靠着手艺吃饭的艺妓就更不用提,唯有那些敞开门做皮肉生意的勉勉强强能维系着。那日四姨做了汤圆,等着改改与如笙结束回来能吃。从早上起就开始下雪了,到了天黑以后,雪越下越大。天井里的两缸鱼也搬进了里屋,芸湘蹲坐在门边一边逗着阿二一边等两个师兄回来。
  差不多汤圆能出锅的时候,正门那儿也传来进屋的声响了,四姨唤来芸湘:“去,叫惠妈妈下来吃汤圆了。”
  小丫头脆生生答了声“哎”,踩着台阶上了楼去。


第二十三章
  四姨端了碗筷上桌,瞧了眼门口,改改戴着顶帽毡帽,身上黑色的长厚袄,脖子上围着块兔毛围脖,身后如笙抱着琴,裹了一件厚厚的毛毡大衣。
  他俩人面色凝重,改改手里头还握着一卷纸。
  这老嬷嬷一边捂嘴咳嗽着,一边擦了擦桌,扭头冲他俩道:“你俩回来了赶紧放下东西过来先上香,上完以后就该吃汤圆了。今儿天气冷,进来了以后门关上,省的寒风把炉火吹灭了。”
  没听见两个人回答,又抬头,看了眼这俩孩子的脸色,四姨奇怪道:“怎么了,都垂丧着脸的,今天客人欺负人了?”
  改改进了屋,脱去帽子围巾与手套,沉沉叹了口气。他把手里头拿着的那卷东西放到桌上,四姨狐疑地走过来拿起来瞧,是张本地的报纸,正版赫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淞沪会战,上海沦陷?”
  四姨有些老花眼了,报纸上的字又印的不大,她眯着眼睛放远了仔细看半天才看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些年来大战小战也没消停过,不过……像这样一般大国难当头的,委实是第一次。也难怪这几天桐城里的商户也都暗地里运作了起来,这儿离上海也算不上太远,如若当真上海被日本人攻破了,用不了多久桐城也得跟着遭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