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夫人心里怨气冲天,可又不敢太过抱怨慕长生,正挠心挠肺不知该如何发泄时,就见萧轼站着厨房门口,一副呆呆楞楞的模样,顿时恶从心中起。
一个女人,长得比男人还高,还英气,简直不像话。
慕夫人此时完全不记得那新农具都是萧轼的功劳了。
没换到钱,就是弄出再多的好东西,那也是徒劳。
张嘴便骂道,“懒婆娘,杵在这里作甚?干活去……”
可还没等她骂完,慕长生便伸手扶着她往东屋走去,嘴里说道,“母亲,你去歇着吧!”
这是嫌她啰嗦?慕夫人心中怒气一冲,又训斥道,“我做婆婆的,竟说不得媳妇了?”
等进了东屋,见他母亲仍骂骂咧咧,慕长生松开手,冷着脸,还是那句话,“既然母亲嫌弃她,那给她休书便是。”
慕夫人被他噎得心一梗,好半天才说道,“你这是护着她?”
慕长生淡淡地说道,“我只想家里清净。既然母亲这般容不下她,那就休了她;若是不休她,又对她不好,那我便去采石场干活,眼不见心不烦。”
慕夫人气得心又是一梗,差点没背过去。
果然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为了个哑巴,竟然敢威胁她这个做娘的了?
可她再气,这时也不敢再骂萧氏了。
她就这么一个儿子,慕家还指望他翻身呢?
若是逼得长生真的去了采石场,那她这一辈子还有什么指望啊!
安顿好母亲,慕长生出了东屋,又进了厨房找萧轼说话,虽然脸仍是冷的,可语气不再冰冷,甚至还带着股愧疚,“那图纸……我送与胡大人了。”
萧轼此时已冷静下来了,也知道,像慕长生这种做过大将军的人,心胸必然开阔,一见知县大人心系民生,必然会将图纸免费相送。
于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又用手指蘸着水,在桌上写道,“无妨,再想法子挣钱即可!”
挣钱的方法千千万,这个不行,再想一个就是。
慕长生低垂着眼皮,看着只比他矮半个头的萧轼,心中颇为诧异。
原以为萧氏即使不像他母亲那般大吵大闹,也会失望难过。
却没想到,竟然如此豁达?
萧轼斟酌了一会儿,又写字问道,“若是我做些吃食去卖,可行?”
慕长生摇了摇头,“母亲不会答应的。她一心只望我做官,怎可能答应这种事?”
萧轼这下真不高兴了。
卖吃食,那他就成商户了?就不能入仕了?
慕夫人倒是想得美,做官?
慕长生除了再去北疆从军,靠军功才有再做官的机会。
其它的入仕途径……想都别想!
萧轼不想再理慕长生,低着头,气呼呼地洗米做饭去了。
见他不高兴,慕长生心中竟然莫名其妙地也觉得难受。愣怔了一会儿后,竟然破天荒地帮忙生起了火,帮他做饭。
这举动,自然又让萧轼诧异了好一会儿。
在这个时代,有几个男人肯进厨房?
可慕长生这样原本的贵公子,不仅日日进厨房,帮他挑水砍柴,如今,竟然还帮他生火做饭?
真是……居家好男人啊!
只可惜了萧氏,未能等到这一天。
又想到萧氏是因为他才享受不到慕长生的温情,萧轼又愧疚起来。
他当初为何要踢那么一脚啊!
若是没踢那一脚,萧氏此刻应该和慕长生、宝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幸幸福福吧!
他真是作孽啊!
第三十二章 斗恶婆婆
不像其他农户直接将稻种撒入田中,慕家则是育秧。秧田才不到一亩,半天不到,种子便撒完了。
萧轼又指挥慕长生用细长的枝条插在苗床两侧,撑起一溜拱形的弧度,又铺上用稻草茅草编织的大席子,将撒下的稻种严严实实保护起来。
慕家这一反常举动,自然又引得村民前来围观。
可他们不敢再取笑了,只敢私底下议论。
毕竟,慕家如今可是有知县大人撑腰。
秧田里的活干完,暂时可以歇歇了,慕长生又背着弓去山里打猎,而萧轼,则想法设法扑鱼捞虾,为自己以后去北方攒路资。
慕长生箭法好,每回去山里必有收获。
不过,春天正是万物生发之时,许多动物都是禁止捕杀的。
慕长生虽然每回都有收获,可这收获并不丰盛,即使加上萧轼捕的鱼虾,拿到镇上卖,每日收入也不过几十文。
离萧轼心中日入斗金的目标相差实在太远。
不过,钱虽然挣得少,慕家的生活却好了许多。
那些品相不好的、或死了的动物和鱼,慕长生都会留给自家人吃。
慕家的饭菜终于见着荤腥了。
萧轼想尽法子,将那些鱼和肉,做出最好的味道。
对这些饭菜,慕长生自然是赞不绝口。
就连吃惯精致饮食的慕夫人,这时也挑不出刺来。
吃得好,身体自然就好。
不止宝儿长高长胖了,萧轼的气色也一日比一日好,身上也渐渐有肉了。
而慕长生,不再憔悴,那腿也好了许多,虽然走路仍有些不便,但瘸得没之前那么明显了。
不止是生活水平变高,身体变好,萧轼、宝儿和慕长生这三人也是越处越融洽。
慕长生虽然仍不爱说话,可看着萧轼和宝儿时,脸不冷了,说话时,语气也软和了不少。
石婆婆送来鸡仔鸭仔,宝儿喜欢得紧,整天围着转。
慕长生便砍来竹子和藤条,在萧轼的指导下,给宝儿编了几个笼子,用来装鸡鸭。
有时候,从镇上卖完猎物回来,还会给宝儿带些糕点。
他们一家三口关系越来越融洽,这本是好事,可慕夫人却见不得他们好。
慕夫人就是这么复杂的一个人,既希望萧氏帮儿子翻身,可又不想看到他们关系和睦。
一看见他们三人其乐融融的,她就剜心挠肺地难受。
虽然答应过慕长生,不再为难萧轼,可她一直对萧轼怀恨在心。只要慕长生不在家,便逮着机会就骂萧轼,殴打宝儿。
萧轼要继续装哑巴,自然不能与慕夫人对骂。
可虽然不能对骂,却不是对这恶婆婆毫无办法。
慕夫人不是见不得他与慕长生亲密吗?
那他偏偏要与慕长生亲亲热热。
吃饭时,不断地给慕长生夹菜,夹了几回,慕长生竟然也回夹给他。
俩人你给我夹一筷子肉,我给你夹一筷子鱼,那亲亲热热的画面,慕夫人见了,自然气得面红脖子粗,可当着慕长生的面,又不敢骂人,只得咬牙切齿地摔筷子气呼呼地走人。
可她这样做,越发让慕长生烦躁,越发不愿进东屋了。
慕长生不愿进东屋,慕夫人就越发认为这个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就越发气得狠了。
她一生气,萧轼就高兴;一旦她想趁慕长生不在家,想骂他们,萧轼便赶紧带着宝儿出门捕鱼。
慕夫人再想骂人,总不能追到外面骂吧!
而且,很快又到了春插的日子,慕长生和萧轼都得下田干活,慕夫人那些难听的话,也没人听了。
慕家的秧苗育得十分地好,长势超过了其他村民直播的禾苗。
一见那绿油油的秧苗,慕长生便放了心。
之前村长和他说,他们这样胡闹,只怕这一季要颗粒无收了。
可如今看来,听萧氏的,没错!
可高兴归高兴,插秧却是个辛苦活,慕长生和萧轼,就算再能干,也不是熟手,且只有两个人,十亩田,对他们来说,太过艰难。
见萧轼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慕长生不忍心,便想着出钱雇人插秧。
而其他村民,因为都是直接将稻种撒在田里,此时都已忙完自家田里的事,一听慕家雇人帮忙,都跑过来看热闹,跃跃欲试。
不仅是因为可以挣钱,更因为这插秧,可是他们闻所未闻之事。
听说亩产可达八百斤,哪个不兴奋?哪个不好奇?
慕长生挑了几个忠厚老实勤劳的,也不按天算,而是按亩算,干得快干得好,才有说定的钱拿。
而萧轼,慕长生不准他再下田,只让他监督雇工干活。
萧轼身体才转好,也不愿受累,自然落得清闲,戴着顶斗笠,站在田埂上当监工。
雇工们以前从未插过秧,干活自然麻利不起来,十亩田竟磨磨蹭蹭插了有五六日。
等春插结束,萧轼歇了几日,正准备搞些其它的生财之道,不料想,又有烦心事传来。
慕长生一个堂亲急吼吼地跑来送信。
因为慕长生已出族,且给的补偿银子太少,恼羞成怒的慕氏族人便要掘慕长生父亲的坟。
一听这消息,慕夫人气得两眼一抹黑,直愣愣地倒下了,又很快发起了高烧。
慕长生拿上弓,就要去慕家祠堂理论,都走到门口了,又返回来,看着萧轼,目光深沉地说道,“我知道我和我母亲……待你不好。你先替我照顾我母亲,等我处理完我父亲的事情,回来就和你和离。”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