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说着话,刚刚还安静的外面又喧哗起来。
宫城门开了。
众人纷纷下马,接受检查。
因慕长生如今身份特殊,他和萧轼竟是第一批放行的。
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官进爵
一进大内,就不断地有文官武将向慕长生道贺。
慕长生如今封官进爵,已是正二品的镇国大将军,又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谁人不想拉拢巴结一番?
可这些人,慕长生一个也不认识,也不愿搭理,就这样冷冰冰地站着。
他这个态度,自然引得众官员不悦。
可再不悦,也不敢说什么,只敢偷偷地交换眼神,腹诽一番。
在丹陛外站了一会儿,又有内侍过来通报,皇上马上就要来了。
一听此言,众文官武将马上分列而站。
慕长生是武将,而萧轼则是文官,俩人只得分开,站到各自的队列里。
他们才分开,就见原先的三皇子,如今的太子前呼后拥地走了过来。
一见慕长生,这人脸一沉,眼神怨毒地瞪着他。
萧轼心中叹息一声。
看太子这般眼神,只怕是已经知道慕长生是皇子之事了。
也不知待会儿会不会出啥幺蛾子?
没一会儿,五皇子也来了,先是恨恨地瞪了慕长生一眼,随后又跑到太子跟前,满脸笑容地献起了殷勤。
那副嘴脸,看得萧轼牙痛。
麻蛋,身为皇子,好大喜功,屁本事都没有,还号称要西征立功,结果,害得全军覆没,丢城失池。
慕长生救了他,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还拿剑相向。
萧轼正疯狂吐着槽,就听阵阵丝竹声响起。
有内侍尖着嗓子喊道,“觐见!”
大雄殿大门打开,文臣武将排成两列,低着头,缓缓走进殿内。
又听内侍喊道,“跪拜!”
众文武百官跪下齐声高呼,“陛下万岁!”
然后是皇上的声音,“平身!”
萧轼跟着众人一同站了起来,低着头,心中十分地忐忑。
待会儿皇上宣告慕长生之事,也不知会掀起何等的惊涛骇浪?
他正惴惴不安,就听王公公高声说起了话。
萧轼听了一会儿,说的都是各种歌颂之词。
去岁大康不平安,遭受各方夹击,不但无事,还绝地逢生。
国土未失半分,还收回许多曾被占据的失地。
虽然向燕国赔款,可也得到了党项的赔款。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康有这么一个英明的皇帝。
反正,就是各种恭维夸赞之词。
听得萧轼只想笑。
还要不要脸了?
这明明是他和慕长生的功劳。
歌颂完皇上之后,便是各种封赏。
好在,赏的都是一些吃食。
没有像电视剧里那般动辄几千几万两白银黄金赏赐。
萧轼边听边吐槽,要真像电视剧里那般赏赐,国库早空了!
等封赏完了,终于轮到皇上讲话了。
萧轼心口“砰砰”乱跳,手也微微抖着,屏住呼吸,不敢漏听一个字。
就听皇上说道,“今日,朕也有一件喜事要与众卿分享。”
“朕已找回失散二十多年的皇子。”
“正是朕与丽贵妃所生之子,真正的七皇子慕长生慕大将军……”
此言一出,众文武百官皆是一愣,又纷纷看向武官队伍前面的慕长生。
议论纷纷。
“慕将军竟是皇子?”
“还是七皇子?”
……
可面对这些人的议论指点,慕长生竟是面不改色,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王公公清了下嗓子,又喝止道,“肃静!”
大殿里这才安静下来。
可才安静下来,又听一人大声说道,“父皇,慕长生说他是皇子就是皇子?此等有关皇室血脉大事,岂能儿戏?”
萧轼抬头看去,见说话那人果然是太子。
又听皇上怒斥道,“放肆!你这是说朕糊涂?”
太子抬了抬袖子,拱手道,“儿臣不敢。”
可他嘴里说着不敢,态度却极为无礼。
皇上冷笑一声,“朕还未死呢!你还不是皇上呢!就这般无礼?”
太子这才怕了,忙跪下认错,“父皇,儿臣错了……”
皇上扫了大殿里众文武百官一圈,又冷声道,“皇室血脉岂能胡认?朕自然是经过严加考查才确定慕长生是朕的七皇儿。连宗正寺都认可了,岂会有错?”
皇上斥责,众文武百官自然不敢有议论。
皇上又说道,“朕给尔等一个机会,若有质疑,或有证据,此时尽可说出来。若是污蔑,必严惩。”
众文武百官纷纷看向慕长生,虽然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可无人敢站出来说什么。
先不说慕长生长相与皇上如此相似,就说慕长生军功赫赫,他们又能说什么?
就连太子,之前还质疑皇上,可此时也是安静无声。
拿不出反驳的证据,就只能闭嘴。
见无人站出来,皇上又说道,“既然没有异议,若往后再对慕长生皇子身份说三道四,休怪朕无情!”
说完又转头看向慕长生,说道,“你往后改名为慎还玉。”
慕长生跪下谢恩。
皇上又说道,“慎还玉听旨。慎还玉西征有功,今擢升为从一品骠骑大将军,爵郡王,其子爵开国伯。”
萧轼一颗高悬的心这才落了地,可很快又更加忐忑不安起来。
慕长生往后的处境只怕更艰难了。
要么成为大皇子太子拉拢的对象,要么成为大皇子太子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之人。
等终于熬到大朝会结束,萧轼捂着嗡嗡作响的头,迈着酸痛的腿,一个人出了宫城,又上了一直等候的马车。
慕长生如今已是皇室成员,自然要参加各种祭祀活动,只怕这几日都见不着了。
等他回了住处,就见宅子外面是里三圈外三圈,站满了禁军士兵。
一名内侍跑了出来,伸手搀扶着他下车,又低声说道,“这是皇上派来保护七皇子家眷的……”
萧轼打量了这内侍一番,见他圆脸厚唇,一副忠厚模样,便问道,“请问公公是……”
这内侍忙说道,“小的也是皇上派来伺候七皇子和开国伯的,小的……”
这人又笑了笑,小声说道,“小的姓王,御马监王公公是小的义父。”
萧轼点了点,“有劳小王公公了!”
小王公公搀扶着他进了大门,又说道,“七皇子的府邸正准备着,不日就可以搬进去了。”
才拐进前院,就见院子里站着一溜的内侍宫女嬷嬷。
小王公公又说道,“这都是七皇子应得的份例。”
萧轼打量了一番宫女内侍。
见都是普通相貌,便稍稍放了心,又说道,“你让他们在前院待着,有事等慕将军回来再说。”
等他一拐进月亮门,就见吴了和宝儿一人拿根棍子,气势汹汹地挡着门。
一见他,俩人都松了一口气,扔了棍子,扑过来叨叨道。
“萧轼,这是怎么啦?我们正要吃午饭,就听外面闹哄哄的来了许多的禁军,又有宫里来的人宣读圣旨,说什么慕大人是皇子,说什么封宝儿为开国伯,还给宝儿配了一堆的嬷嬷宫女……”
萧轼叹了一口气,拉着他们进了东厢房,将事情大概讲了一遍。
宝儿如今还小,对这些事似懂非懂,可吴了,一听慕长生真的是皇子,目瞪口呆了许久,又黯然地说道,“原来慕大人是皇子……”
边说边往门口走去。
萧轼一把拉着他,问道,“你怎么不高兴了?”
吴了摇了摇头,“我愿意同你们隐居深山,也愿意同你们镇守边陲,但我不想掺和皇家事。”
萧轼顿时心生佩服,又劝道,“我们迟早要走的,不会留在京城的。再说,慕长生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他不是大皇子三皇子七皇子那样的人。何况,你舍得宝儿?”
宝儿立马反应过来,扑到吴了怀里,哭道,“吴了叔叔,不要走!不要离开我……”
果然,吴了本来还犹豫的,可宝儿才一哭,便立马软了心,抱着他哄道,“乖宝,吴叔叔不走……”
他们正说着话,小王公公在外面喊道,“萧大人,饭好了!”
萧轼开了门,小王公公拎着两个大食盒走了进来。
吴了连忙收拾炕桌。
小王公公一愣,看了眼摆在屋子中间的大圆桌。
萧轼叹息一声,“小王公公,食盒给我吧!你先去忙。”
可小王公公不走,弯腰低头,低声说道,“小的要服侍小皇孙和萧大人用膳……”
萧轼只得指着大圆桌,说道,“那摆上吧!”
等菜摆上桌,小王公公又拿出一根银针,每盘菜都扎一下,然后又退至一旁,弯腰低头道,“这是宫里赏赐的御宴……”
萧轼看着那一盘盘已冷掉的菜,暗叹一口气,拉着宝儿吴了上了桌。
又见小王公公还不走,只得夹了一筷子不知道什么肉,尝了一口。
见没有口吐鲜血而死,又夹了一块放到宝儿的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