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阙韶华 完结+番外 (薄荷酒/薄荷酒BHJ)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薄荷酒/薄荷酒BHJ
- 入库:04.09
洛凭渊觉得这样倒也温馨,但今天出现突发状况,等不及晚间,他也顾不得会打断静王处理事务了。
好在书房里没有谒见的下属,洛湮华看到弟弟一脸沉重地进来,并不感到意外,放下手边的文书,含笑让他坐下说话。
“我们才到金陵多久,父皇就要强加干预。”洛凭渊将圣旨平展在静王面前,“我上一道密折还是三天前送出的,这会儿应该刚到京城。看来朝中有人紧盯着江南局势,而且已经抢在前面进了谗言。”
“原来是这件事,昨日午间,洛城那边也送了一道密旨给我,是口谕。”洛湮华的目光从黄绫上扫过,淡淡一笑,看来陛下是怕我抗命,紧跟着又给凭渊下了旨意。”
“口谕怎么说?”洛凭渊已明白天宜帝的意图,仍忍不住问道。
“还能有什么,要我立即评定琅環内乱,擒拿逆贼乱党,决不能影响了武林归心。”洛湮华淡淡说道,实际上皇帝的口气可没有这么平和,而是上来就责问他为何刻意隐瞒万剑山庄的谋逆之举,言辞咄咄,盛气凌人,但他对这位父皇早已不抱希望,因此并不放在心上,“要凭渊你从旁紧盯试剑大会,必要时采取手段控制变乱,无非是为了给我增加一重压力。”
“皇兄,你也真沉得住气,”洛凭渊却做不到这么淡定,“出了大事也不赶紧知会我,难道光打算自己扛?”他没想到,天宜帝不仅从千里之外关注着琅環的动向,还迫不及待要逼迫静王火并,令部下自相残杀。如果遵旨,悬而未决的江南之局顿时就成了死局,可要是抗旨不尊,皇帝就有理由降罪。他心里有些发寒,不问青红皂白就下这种旨意,把琅環将士洒在北境战场上的鲜血当做了什么,皇兄付出的艰辛痛苦怎能就此付诸东流?
他业已经历过不少大事,但摆在眼前的局面着实复杂,一时间思绪纠结,起身在书房里踱了几步,才省悟到天宜帝之所以给静王传的是口谕,明显是既要削弱琅環,又不肯承担责任,一切骂名都要皇兄来背负。一念及此,不禁又是一阵齿冷,皇帝的自私凉薄每每超出他的意想。
“接到口谕时,还不确定陛下何时会有旨意给你,我不想扰到凭渊练剑,所以就先压下了。”洛湮华说道,宁王与自己同住怀壁庄,宫里传秘旨却要分开派两趟信使,也算将心思手腕用到了极致,“这件事其实不算多意外,少卿折腾了三个月,那背后布局的人岂会暴殄良机,不善加利用?想来是里应外合,暗中下了不少功夫,才令得父皇在五月初五前夕传旨催逼。”
他说得含蓄,洛凭渊却已明了话中之意,不觉点了点头,大约二十天前,在宫中听训的太子忽然染病,连着几日头痛体热,卧床不起,御医诊断说是忧思成疾、惊怔伤神。传说韩贵妃闻讯在蕴秀宫中哭泣哀恳、日夜不宁,皇帝不知是念着旧情,动了恻隐之心,还是眼不见为净,恩准洛文箫回东宫静养,当然,仍是软禁的状态。
看来山穷水尽的太子还远没有死心,更不肯停手。
想到洛文箫那张善于伪装的脸,他一阵反感:“尝听人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想今晚再写一道折子呈送回京,陈明情况,请父皇收回成命,只是具体说法还没想好,皇兄可有主意?”
这才是他最犯难的地方:凭心而论,洛凭渊对慕少卿实在缺乏好感,但总不能任由太子、魏无泽拿此人做文章攻击静王,而不加以回护。问题是以慕少庄主前阵子言行之张扬,耳闻目睹人数之众多,被视为谋逆简直水到渠成,谁会管他是因为中了梵音术还是别的什么缘故?何况皇帝是有意为难,无风也要起三尺浪呢。现在距离端午还有六七天,六百里加急跑个来回绰绰有余,自己的折子送过去,如果被直接驳回,处理起来可就愈发被动了。
“不用担心,”洛湮华笑了笑,“我虽然不能直接证明少卿无罪,但虑到小人环伺,多少也为这种情形做了一点准备。”
他见弟弟神色凝重地锁着眉头,心里有些温暖,“昨天接到口谕后,我就当场写了回信,告诉陛下,试剑大会过后定会给一个满意的交代,请他稍待几天又有何妨。”
“又要给交代?”洛凭渊听到这个词,只觉头都痛了,一个抽风逆反的下属,一个刻毒偏执的皇帝,短短时间如何能够两全,“皇兄,你又不欠他们的,用得着扛这许多?如果换做是别人……”
他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如果处在这个位置上的是别人,甚至是自己,大概早已选择了看起来更容易、更轻松的道路,无需步步荆棘。只是,真能因此得到解脱与安逸吗?
“琅環与朝廷之间,的确隔着似海的冤屈,少卿要报仇雪冤,父皇却不愿认错。”洛湮华不知道他已经想得很远,无奈说道,“遇到小人作祟,一个怨我没去做太子丹,一个逼着斩马谡,两边都不正常,只好错开来分别应付,总不能放着不管。”
“也罢,那就一个一个对付。”洛凭渊听出他有意调节沉重的气氛,叹了口气,尽管对皇兄的谋略一向信服,但要使得这么两个绝不可能满意的人让步,难度未免大得离谱,令人无法不忧心忡忡,“依皇兄看,我该怎样写今次的折子?”
“什么都不必说。”洛湮华沉吟一下,微微摇头,“之前的折子应该已到了陛下手中,多言反而不美。凭渊只消好生领旨,告诉父皇会全力以赴、不负圣命即可。我们先放下旁骛,去参加试剑大会。”
看来静王是彻底不打算理会皇帝的命令了,洛凭渊口中应允,心里依旧发沉,即使能在试剑大会上达成目标,天宜帝仍会怪罪,而且,多半不会放过慕少卿。
“皇兄,抗旨的罪名非小,真的不用我做什么吗?”他低声问道,“要不然,给四皇兄写封信,你我都不在京城,太子怕是还要作怪的。”
“不妨事,父皇这道旨意本就师出无名,见我敷衍拖延,不高兴是肯定的,贸然降罪还不至于。”洛湮华并不以为意,思索着说道,“只药将少卿点的火扑灭,洛城那边自然也烧不起来,这两桩麻烦本就是一回事。而太子么,他能够反扑的余地已经很小了,我想,临翩会盯着他的。”
说着,他淡然微笑道:“京城远隔千里,想多了也没用,倒是万剑山庄近在咫尺,还真有些事须得与凭渊再安排一下。”
洛凭渊与皇兄一道吃过晚饭才离开主院,踏着融融月色朝自己的居所走去。因为计议停当,给皇帝回信变得简单多了,他琢磨着词句,发觉自己的内心已经回归宁静,就像有轻扬的夜风拂过,驱散了那道密旨带来的阴霾。经过方才的叙谈,难题依旧存在,却已不再繁杂无解,仿佛于千头万绪中找出了明晰的脉络。
这时他听到一阵清宛悠扬的笛音,与花木的芬芳一道在微凉的夜空下流动。洛凭渊心念一动,循声转了一个方向,往发出笛音的地点走去。
就在初抵怀壁庄时,曾经聆听过静王与南宫琛琴箫相合的回廊上,坐着几位年轻公子。除了唐瑜和范寅,还有顾筝,三人都在专心倾听南宫瑾吹笛。
洛凭渊从前对音律知之甚浅,一年来到处耳濡目染,才又学了些皮毛,辨出南宫瑾吹的是一套声声慢。他静听了片刻,感觉转折迂回处虽不及南宫琛那么精妙入微,但意境澄明,使人心怀舒畅。待到一曲终了,不由赞道:“阿瑾,从前都没见你吹奏过,原来这般好听。”
他走近时众人都察觉到了,但因为早已熟不拘礼,又不想打断笛音,所以谁也没有出声,这会儿才纷纷起身招呼,又称赞南宫公子乐音动人,不该深藏不露。
“微末小技而已,比兄长差得远。”南宫瑾收起白玉笛,有些不好意思,“我近两年吹得不多,还是这些天,看到江姑娘、我哥哥都悉心钻研音律,才让家里人把笛子送来了。只是我造诣有限,怕是帮不到多少忙。”
“目前确是迫于无奈,只好将赌注押在音律上,但愿能收到效果。也多亏有阿瑾和令兄相助,否则如果江姑娘送去的乐谱被束之高阁,我们仍是徒唤奈何。”洛凭渊叹道。这些曾经并肩应敌的朋友不是外人,他与静王商量后,就将慕少卿可能遭遇暗算,导致心性偏离、执迷不悟的事透露给他们知晓,只略去了线索的来源是邵青全,以及裴素雪使用的应该是梵音术。江湖中以发声作为武器的功夫不少,譬如少林派的狮子吼,但蛊惑心智就绝对属于旁门左道了,几位少侠出身武林世家,虽然吃惊,但并不认为匪夷所思。南宫家两位公子擅音律,南宫琛联想好友出事前后种种情状,更是了悟于心,立即赶去了万剑山庄。
“江姑娘的清涧兰州曲清正剔透,如同山巅溶雪汇成的流泉,有洗心之效。哥哥传信说,慕少庄主自从收到筝谱,每天练剑之余都要让庄里的乐师弹奏几回,整个人看上去平静不少。”南宫瑾说道,“能在短短时间里谱出这样的灵妙之音,江姑娘的才华实在令人惊佩。”
他顿了顿:“不过,既然那裴姑娘是拼却性命,以临终歌声对慕大哥施加影响,单靠江姑娘的曲子来破解可能失之单薄。哥哥和我商议,若能以其他乐曲加以辅佐,或能赶在试剑大会前,收到更佳的效果。我这两日整理曲谱,确实有一些曲目有助于摒除杂念,安神静心,如云台普安咒、清静散、蕙善心曲,都是流传下来的名曲。具体如何用法,还需哥哥明天过来,我们与江姑娘参详后才能定下。”
相似小说推荐
-
残王将妻 完结+番外 (苓生) 书耽VIP2020-12-15完结点击:72.8万 收藏:6956宋笙刚班师回朝,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赐婚给残王,十日后大婚。虽然残王...
-
夫郎他是捡来的[种田] (三两钱) 2022-09-21完结398 1683 方木一直以为自己捡到的人是个乖乖小夫郎,会种地、会做饭、会甜甜地喊他木哥,说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