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张击衣在何太后的关照下,连升几级,并已恢复了他祖父的晋国公爵位,张击衣重新装饰晋国公府,但他并没有搬到晋国公府,还是住在城面的烟波斋。
李星回突然提出辞官,这让张击衣震惊不已。
当然不只张击衣,卫尊、朱律和王琅玡也是吃惊,李星回事先都没提起。
卫尊蹙起眉头,但随后又舒展开,这个女婿不当官倒也是好事,从此他就无背叛大周的嫌疑。只是他有一个平民女婿,这让他不甘心。
昭元帝望着李星回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起身欲走。
“陛下。”李星回喊道。
昭元帝没有回头,道:“准奏。”
“谢陛下。”
李星回露出笑容。
众人退朝。
“大郎子。”卫尊叫住李星回。
朱律和王琅玡也围过来。
“出去说。”
出了皇宫,卫尊神色严肃,其实他内心还是有些怪李星回,辞官的大事为何事先不与他商量,而且他也未听卫长缨提起过,未免没把这个岳父放在眼中。
“大姊夫,为何突然辞官?”王琅玡有些不舍。
“岳父,辞官也是突然之想,我与长缨打算去岭南定居,不留在京畿。”
顿时卫尊等人都惊呆了。
“去岭南?谁的主意?大郎子是你的主意,还是长缨的主意?”卫尊颇觉无语,辞官也就罢了,却为何还要去岭南定居。
“岳父,是我的主意,我想去温暖的地方,长缨也答应了。”
一直沉默的朱律开口道:“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去岭南?”
“最快过了中元节,慢则中秋节后。”
李星回是想中秋节后,让卫长缨和家人过完团圆节再去岭南,可是他又怕迟则生变,因此又想中元节过后就去岭南。
“大郎子,你回去后让长缨回尚书府一趟。”
李星回答应下来。
离他们几丈远的张击衣将他们的谈话听到耳中,他如同被雷击中一般不能动弹,卫长缨居然要与李星回去岭南了,他们去了岭南就估计很难回京畿。
那他此生再也见不到卫长缨。
“我该去看看长缨,她一定还恨着我。”他难忘他与卫长缨从小一起长大。
在那个时候,卫长缨的眼里心里只有他。
一名青衣男子悄悄走近张击衣,张击衣压低声音道:“你们马上去拦住李星回,想个法子把他拖住半个时辰,如果拖不住半个时辰,至少要有半炷香时间。”
“是,主公。”
张击衣想见卫长缨,但不想见到李星回。
他骑马奔向长安侯府,务必要在李星回回去之前先赶到。
以前卫长缨邀请他去长安侯府,他不愿意去,而现在他要偷偷摸摸去。
长安侯府的大门关着,他将马拴在门外的石狮子上,便提气跃入院子里面。
院内树木成林,但房屋并不多,张击衣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卫长缨居住的小院。他站在窗前向里面窥视,卫长缨坐在案台处缝衣,她低着头,脸上的神色祥和平静。
可想而知,卫长缨在为李星回缝制衣裳。
张击衣眼中热意滚动,卫长缨曾经也为他做过棉衣,那东华岛在大周最东端,冬季寒冷,卫长缨怕他不习惯,日夜赶制棉衣和靴子。
那一件棉衣和靴子伴他度过东华岛最难耐的第一年。
他握紧新头,捏出的咯吱声惊动卫长缨,卫长缨抬起头,霎时看到窗外张击衣英俊的面容。
“长缨。”张击衣隔窗向她笑。
“阿,阿兄。”卫长缨有些失神,她同张击衣势同水火,张击衣突然出现在长安侯府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张击衣毕竟是她内心重要的人,她立即放下手中的衣裳走到屋外,外面只有张击衣。
“是阿郎让你来的吗?”
卫长缨只能想到是李星回劝张击衣来见自己。
“不是,是我想来见你。今日朝上李星回向陛下提出辞官,他对叔父说要与你去岭南定居。长缨,你若一走,我们必难再见,所以在你走之前见你一面。”
“阿兄……”一时卫长缨也不知怎么说,只怕过会父亲还要找自己。
“真要去岭南?为何想着去岭南?”
“阿兄,我不是要去岭南。”
“不是去岭南?到底怎么回事?我明明听到李星回对叔父说要去岭南。”张击衣急了。
“阿兄,过几日你就知道了。”
张击衣审视卫长缨的面容,半晌道:“看起来你是有难言之隐,不愿意对我说吗?长缨,你心里是还恨着我对不?你恨我伤了李星回。”
“阿兄,你自始自终都该明白,我对你没有恶意,在我心里,你是我的亲人,我所做的都是为了你能平平安安活下去。”
“好吧,既然你不愿意说……”说到这里时,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张击衣一愣,道:“李星回回来了,长缨,我走了。”话音落下,张击衣的身子跃起,几个起跳到了院子后面。
瞬间李星回冲进来,当他瞧到卫长缨好生生地站在门前时,拉着卫长缨打量。
“长缨,你没事吧?”
“我没事。”
李星回松了一口气,道:“我在回来的路上被几个人绊住,和他们打了一场,后来他们就跑了,我担心是歹人的声东击西之计就赶紧赶回来,刚才在门前看到一匹马,是阿兄的马。”
“阿兄刚才来过了,他听到你的脚步声便走了。”
“他来说什么?”李星回握住她的手。
“阿兄听到你对阿爷说要去岭南,他便来见我叙别。”
李星回放下心,笑道:“是了。我已经向陛下辞官,陛下也应允了。还有,长缨,岳父让你回尚书府一趟。”
“你看你说急了吧。”
“不急。长缨,我原来想着中秋节后走,但还有一个月我等不得,所以过完中元节我们就去岭南。”
“嗯。”
此时不管什么先答应李星回,把他稳住。
歇了一盏茶工夫,卫长缨和李星回去尚书府,不料等到了尚书府,朱律和卫长绡,王琅玡和卫长绫都在,这更让卫长缨不知如何解释,李星回倒是十分开心地说过几日便去岭南。
李元青去伙房催饭食,卫尊向卫长缨使了个眼色。
卫长缨会意,便说要与李元青一起去。
刚到伙房没一会,卫尊就来了,他见卫长缨只是随意应和,便猜测其中有隐情。因当着众人卫长缨不便说,卫尊才向卫长缨使眼色,自己也找了个借口出来。
卫长缨跟着卫尊到书房,两父女坐在一起。
“说吧,是怎么回事?”
卫尊还是了解自己的女儿,卫长缨不会擅作主张到如此,事先一点信息也不给自己。
“阿爷,其实,我们不是要去岭南。”
“是去哪里?”卫尊不禁生气,这个女儿还是瞒着自己自作主张。
“是回北狄。”
“什么?”卫尊猛地拍了一下案台,起身怒道:“是李星回要回北狄吗?他胆敢回北狄?才半年他就要背叛大周。岂有此理。”
卫尊气得可不清,怪不得女儿不告诉自己,原来这个女婿真被自己当初料中会背叛大周。
“我要马上进宫面见陛下。”卫尊握紧拳头,此刻必须大义灭亲,谁知李星回突然返回北狄是什么居心企图,但不管是什么居心企图,他这种行为都是背叛大周。
“阿爷,你想做什么?”卫长缨大惊。
“长缨,你别怪阿爷心狠,现在只有进宫面圣,将李星回的种种作为告之陛下,我们卫家方能免去大难。”
“阿爷,你想错了。”
“我想错了?长缨,你可不要包庇李星回,你要明白谁才是你的至亲。”卫尊仍是以为女儿要包庇李星回,故意出言警醒她。
“阿爷,你真想错了,是陛下要阿郎回北狄。”
“什么?”卫尊心中大恸,忙道:“长缨,你快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太难以置信了,一国之君居然要让降臣回国。
卫长缨走到书房外看了一眼,周边没有人,她便掩上门窗,低声将昭元帝十年前布局的边缰□□之策说了,听得卫尊心惊不已,又是赞叹不已。
“陛下真是英明神武,才能想得出如此之策。”
“阿爷,此事千万不能说出去。”卫长缨压低声音。
卫尊瞧着女儿,叹道:“可是为难你了,生生地把你给耽误了。”
“阿爷,我庆幸和阿郎有这半年的夫妻情分。”
卫尊叹了一口长气,道:“等李星回走后,你就搬回尚书府住,是阿爷对不住你。”
“阿爷,我不搬回来住。”
这搬回来住,只怕又会惹得李元青生气,然后又牵怒到父亲身上。
“随你,常回来就行。长缨,我们出去吧,省得他们怀疑了。”
申时后众人告辞回去,卫长绡和卫长绫两姊妹以前不待见卫长缨,但后来几次相处倒也融洽起来,此时听说卫长缨和李星回要去岭南,颇有几分依依不舍之感。
卫长缨和李星回坐在马车上,夕阳的余晖打落身上,两人的面庞都是金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