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我嘛!”李星回撒起娇。
“我要缝衣嘛!等衣裳缝好了,我就能陪你说话。”卫长缨哭笑不得,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件事还让李星回坐在树下哭。
“不行,现在就陪我说话。”
“好好,你在这里坐多久了?”卫长缨拗不过他。
“你缝了多久,我就坐了多久。”说着,李星回还哼了一声。
卫长缨望着他黝黑的面庞,他在她的面前就像是个孩子,可这个孩子将来是北狄的大单于,掌握着千万人的性命,甚至还握有北狄和大周两国的和平。
“傻瓜。”
卫长缨无奈地骂了他一句,便拉着他去伙房。“我煮羊肉你吃。”
“煮些羊骨头。”李星回叮嘱。
卫长缨在锅里放上半锅水,将羊骨头和羊肉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又在里面加了盐。
两人坐在灶膛前,从灶膛中散发出的热气烘得两人汗水淋漓,眉毛和睫毛湿漉漉。卫长缨掏出绢巾给李星回擦汗,这张脸只要被水或汗水打湿,五官就会更浓,也更出挑。
也怪不得清玉公主会中意李星回,大约在北狄,也并不只有清玉公主中意他吧。
一个时辰后羊肉煮好了,卫长缨将羊肉和羊骨头盛起。
“阿郎,你吃吧。”
“长缨,你也吃。”
李星回抓起一块羊骨头啃起,这羊骨头上的肉也不少,不过李星回的食量大,他吃了四五块羊骨头,而卫长缨只吃了一小块羊肉便就饱得吃不下。
“长缨,你要多吃肉,将来生的孩子就会像他阿爷一样壮实。”
“我吃不下。过会小珠会煮莲子汤,我饮点莲子汤就行了。”
唉!她不习惯北狄的饮食,而李星回也不适应中原的饮食。
烧了热水,卫长缨服侍李星回沐浴后,李星回便在榻上睡着了,等他醒来时依旧发现卫长缨在窗下缝衣,禁不住他的眼圈又泛红,热泪滚滚。
他隐隐地猜到了卫长缨给昭元帝的答案。
当卫长缨如此急切地赶做棉衣时,他就知道卫长缨选择让他回北狄,而卫长缨不会跟他去北狄,所以卫长缨才会不眠不休地做棉衣,因为没有多少时间了。
他越想越伤心,眼泪扑簌落下,忽然他就放声大哭起来。
卫长缨听到哭声急忙回头,只见李星回坐在榻上大哭,她从未见过男人如此痛哭,更想不到像李星回这样强壮彪悍的男子也会哭得如此伤心。
“阿郎,你怎么哭了?又是因为我没陪你说话吗?”
这时窗外陡地一声雷声,骇人的闪电如火蛇般晃过,大雨如泼豆子般倾落,放在案台上的书被吹落在地,卫长缨赶紧起身去关窗,拾起书放回案台,但放在案台上的棉衣却打落了雨点。
忙完卫长缨又走回榻前,温柔地擦着李星回的眼泪,笑道:“你看,天都在阻止你哭,你可别哭了。嗯,我陪你说话行不行?”
她脱了衣裳,与李星回拥在一起,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一个母亲哄着年幼的孩子,还唱起了歌。
李星回咬紧嘴唇,这瞬间他也下定了决心。
“不是要和我说话吗?阿郎,你想说什么?”
“长缨,我们离开京畿。”
“要去哪里?”卫长缨怔住。
“越南越好,大雁飞去的地方。”
越往南走,那就离北狄越远,远到他再也回不去。
再思念故乡,可那也比不了卫长缨,卫长缨的怀抱才是他最日思梦萦的故乡。
“南方太热,你会受不了的。”卫长缨轻声道。
“只要与你在一起,我什么都受得了,刀山火海我也会去。长缨,我们都不要胡思乱想,你只要记住,我不会回北狄,我也不愿意娶其他女子,大单于的位置我更不稀罕。”
卫长缨的眉头蹙起,如果仅仅是这些,她就不会烦恼,可昭元帝为了边疆稳定和老百姓安居乐业,在十年前就殚精竭虑布局,她若不劝李星回回北狄,那她如何对得起大周和天下黎民。
“嗯,好。”她只能是违心地假意答应李星回。
顿时李星回眉开眼笑,他抓起衣裳,扇了几下,便将案台上的烛火熄灭。
“长缨,我们睡,你抱我。”
他像孩子一样枕在卫长缨的肩上,这柔弱的肩膀很吸引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惬意,原来不只有故乡能安放那颗心,他依恋的这个女人也能安放他的心。
肩膀被李星回枕得酸麻,但卫长缨忍着没有出声,直到李星回的鼾声在耳畔响起。
此时就是雷声也无法惊醒他了。
卫长缨嘴角露出笑意。
这次李星回睡得很久,他以为得到了卫长缨的承诺,开心得像个孩子。
清晨卫长缨煮了粥,这餐餐吃肉食也不行,肠胃负担大。趁着李星回还在睡时,卫长缨和小珠去市集买蔬果,恰见着一名西域来的胡人在贩卖寒瓜,马车上的寒瓜不多,只有四五个,每个要价五两银子。
小珠要与他还价,但那胡人说少一文钱也不卖。
这寒瓜比荔枝还要少见,一般只有西域才有种植,但因路途遥远,在中原极少见到寒瓜。
因寒瓜其性寒解暑,正是伏天最应食的蔬果,但价格太贵,非达官贵人吃不起。
卫长缨掏出五两银子买下一个寒瓜,李星回应该是还没吃过寒瓜,应该让他尝尝这西域的美味。
因见其马车上还有小盆种植的绿苗,卫长缨遂问道:“这是什么?”
“葡萄苗。”
卫长缨笑了,葡萄苗,让李星回带着葡萄苗去北狄,当葡萄在北狄结满枝头时,每年的七月初七,李星回和清玉公主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
于是,卫长缨买下两盆葡萄苗。
一盆给李星回,一盆给自己,每年的七月初七,她也会在葡萄架下听悄悄话,但那大概是听李星回与清玉公主的悄悄话。
回来后李星回已经起来,正满院子找卫长缨。他比以前更依恋卫长缨,想念她身上的温暖与幽香。
“长缨,你怎么不叫醒我?”他埋怨起来。
“看你睡得好好的不忍心叫醒你。阿郎,你去洗手,我买了寒瓜。”
卫长缨在院子里将寒瓜切成小块,她留了四五块,其余的让小珠去分给府中的仆从,让他们也尝下寒瓜的味道。
“缨娘,你花五两银子买的,你就留给君侯吃嘛!合着君侯才吃那几块。”小珠不依。
“去吧,他们都是君侯的亲人。”
等李星回来了,只看见绿皮红囊,上面还点缀着一些黑籽。“这是寒瓜?”
“你尝一下,籽别吞了,要吐出来。”卫长缨拿起一块寒瓜递给他。
“长缨,你先尝。”李星回又推还过去。
卫长缨只好咬下一小口,便又递给李星回。“这个东西很少见,在北狄是没有的,你要多吃一些。”
李星回一咬,唇中甜汁四溢,便连嗓子眼都甜津津。“好甜,长缨,你吃。”
“你吃吧,我在中原吃多了,倒不太爱吃。”
卫长缨哄着李星回把寒瓜都吃完了,这东西虽少见,但在中原还是能见到的。一时间,卫长缨只想把北狄没有的风味都买到,可是时节不对,只能空想想。
她打算明日让小珠多跑几个市集,看看有没螃蟹出来,此时虽说早了一个月,但说不定有早熟的螃蟹。
“咦!这是什么?”李星回发现了葡萄苗。
“是葡萄苗,你不是要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吗?等它长大变成藤结出葡萄,你就可以听了。”
“太好了。”李星回喜得拍掌,赶紧抱起盆就去浇水。
“你别浇太多水。”
卫长缨喊他,其实盆里是湿的,她已经浇过了。
晚间卫长缨在窗前缝衣,李星回开始翻箱倒柜收拾衣物,收拾了半天他猛拍大腿。
他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大嚷着跑到卫长缨身畔,道:“长缨,你不用缝棉衣,我们是去岭南,那里没有冬季,一年四季炎热,棉衣根本穿不上。嗯,还有厚衣裳、靴子,那都用不着,我们只带着单衣就行了。”
“阿郎,你想过我们要去岭南,你的族人怎么办?也要带他们去岭南吗?”
“我想过,他们已在草场安定下来,就不用带着他们。我会把草场交给陛下,希望陛下能善待我的族人,我深信陛下也是光明磊落之人,他也不会为难他们。”
李星回一心一意想去岭南,在岭南那遥远的地方,北狄就彻底成了梦中的地方,那他就算是再思念也很难回去了。
“嗯,你先收拾,不过厚衣物也要收着,听说南方虽无雪,但有冰雹。”
卫长缨笑了笑,李星回是该收拾衣物,过几日他就该回北狄了。
后日复朝,天不亮李星回就欢喜出门,他打算等上朝时就向昭元帝提出辞官,与卫长缨去岭南。
朝上无事,侍人宣布无事退朝,这时李星回走出班列,道:“陛下,臣有一事禀告。”
“说。”昭元帝目光炯炯。
“臣想辞官,望陛下准许。”
此言一出,朝上哗然,人群中张击衣向他投过来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