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柔软滑腻的身子像一条蛇缠绕着他,他哪里忍得住,翻身将卫长缨压下。
温柔乡,英雄冢,他还是不可制止地迷恋。
一直磨蹭到辰时,在卫长缨的催促下,李星回才万般不舍地起身。
卫长缨打来水给他洗漱,嘱咐他辞别昭元帝后就赶紧回来,中午在家吃饭,然后便出城门回北狄。
至于李星回那些北狄族人,他们目前在草场安定下来,李星回也不打算带他们一起走,一来人多延误速度,二来收拾起来麻烦,三来他们跟随李星回爬山涉水,李星回也不忍他们再跟着流血牺牲。
等将来他坐稳大单于的位置,这些族人愿意回来就回来,不回来也不强求。
卫长缨给李星回梳理了头发,戴上幞头,送他出门。
李星回骑马赶去皇宫,不料到了皇宫才得知昨夜昭元帝率文武百官,参加在隆回寺举办地水陆法会,此三日会留宿隆回寺,他只得又赶到隆回寺。
到了隆回寺,只见大门紧闭,外间无一人守护。
李星回耳朵贴在门上倾听,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他只好择了一处隐蔽地方爬上墙头,里面有许多和尚,每个和尚都是身高八尺,面有凶色,手中拿着兵器。
这种情形让李星回糊涂了。
明明是举办水陆水会,却不见昭元帝及文武百官,倒是一些和尚拿着兵器在巡逻。
他瞧着和尚们携带的兵器,这些兵器和中原兵器不同,倒有几分像张击衣的仆从所使用的兵器。他再仔细一看,其中有一个和尚眼熟,果真是张击衣的仆从。
“我先不进去,里面似乎有诡,我去找长缨。”
李星回赶紧回长安侯府,此时卫长缨已做好饭菜等他。
忽见他回来,卫长缨心中一喜,但马上又是伤感。吃完这餐饭,她就得送她的夫婿离开了。
“长缨,好像出事了。”
“出事?出什么事?”卫长缨愣住。
李星回压低声音,将自己在隆回寺发现的情况告诉卫长缨,顿时卫长缨就有些明白。
“是阿兄,一定是阿兄他要报仇,陛下和文武百官大概被他软禁在寺中,那些和尚只怕也是他的手下假扮的。”
“那岳父、二妹夫和三妹夫都在寺里?”
“多半是,水陆法会连陛下都亲临,他们也绝对会去。”
李星回没去,那是因为他已辞官,目前是平民老百姓,如果他还是长安侯,自然要跟着去。
“那我马上去皇宫报讯。”
“别轻举妄动,还不知道是怎么情形,如果误会了就不好。”
当然这都只是揣测,随便就去皇宫报讯,如果不符事实,难免就是欺君之罪。
“我夜里潜进寺看看,如果陛下确实被软禁在寺中,我便救他出来。”
卫长缨握住李星回的手,道:“今日该是你回北狄的日子,没想却又被这事阻上。”她直叹息。
“老天要留我嘛!”李星回反而开心起来。
亥时一过天就黑透了,李星回穿了一身黑衣,又用黑巾蒙了脸。
卫长缨端详他,他的眼睛太容易认出来了,北狄人的眼窝深,而且睫毛也浓密得不像话。
“长缨,我去了。”
“你等一下。”卫长缨叫住他。
“长缨,你舍不得我。”李星回喜孜孜。
卫长缨转身走向墙上挂的《鱼戏荷叶图》,她拉动画的卷轴,便将卷轴给打开,从里面取出一把用黑布包裹的东西。
“拿着这个。”
“这是什么?”李星回欣喜地扯去黑布,只见黑布落下,手中突然出现一把精光闪耀的小剑,这把小剑不足一尺长,约摸有八寸,比匕首却要长。
剑身上刻着一行小篆字,他不认识,但看得出这把小剑是把绝世好剑。
“上古神剑鱼肠剑,阿郎,这把剑是我生母的遗物,就送给你了。”
传说中鱼肠剑锋利无比,因其细小,能藏在鱼肠中,故而命名为鱼肠剑。
李星回握起鱼肠剑,拈起自己的一根发丝,剑还没碰到发丝便已被剑气所割断。
“长缨,我去了,你在家里等我回来。”
李星回将鱼肠剑用黑布包好,插入自己的袖中,刚走到门前他又回来,紧紧拥住卫长缨,直到卫长缨喘不过气才放开。
这时他不回头地踏入夜色中。
卫长缨追出去,黑暗中炙热的风拂过,什么也看不见。
李星回骑马赶往隆回寺,离隆回寺还有一里路时,他便将马拴在路边的树林里。
此时隆回寺中灯火通明,李星回悄悄爬上墙头,只见白天的和尚还在手握刀剑巡逻,守卫严密,任是一只鸟飞进去也会被发现。
他只得耐心等待,可等到五更天还是没法子进去。
李星回只好先回去。
长安侯府卫长缨一夜未眠,黎明时分李星回赶回来,听他说隆回寺情形更是忧虑。
“看来你只有扮和尚才能混进去,不然太显眼了。”
“要剃头发吗?”李星回小心翼翼问道,他可舍不得头发。
“剃头倒不用,只是要刮胡须。”
李星回摸着嘴唇上的胡茬,笑道:“好在只是刮胡须,嗯,最多几天就能长出来。”
“阿郎,你再去皇宫打探陛下回来没有?如果没有也不要说什么,他们若真挟制了陛下,容易两败俱伤。我到附近寺庙里,给你寻一套僧袍,再买一个假发套。”
两人分头行动,一时卫长缨先回来,隔了一会李星回回来,这次李星回没能进入皇宫,在第一重宫门口就被拦下来。
卫长缨寻思皇宫大概也被张击衣控制住,若李星回进去只怕是有去无回。
“阿郎,你坐着,我打水给你刮胡须。”
卫长缨打湿李星回的胡须,又在胡须上抹了澡豆,搓出泡沫,她便用小刀轻轻刮去李星回的胡须。
刮完后,卫长缨给他净脸,忽然卫长缨笑出声。
“长缨,你笑什么?我现在很难看吗?”
刮去胡须的李星回不难看,只是去除了几分野性,也显得少年感重,是个浓眉大眼的英俊男子。
李星回不信,拿着铜镜照,他歪着头照了半天,自言自语道:“刮了胡子我怎么是这个样子?”铜镜中没有胡须的男子与他平时的样子还是颇有区别的,不过都很英俊。
“长缨,你是欢喜我有胡须还是没胡须?”他看习惯平时的样子,此时刮去胡须有些不自信。
“都欢喜。”
“不行,你必须说一个。”
“有胡须的吧。”
像他这样粗犷的面容,黝黑的皮肤,胡须反而更能修饰好脸型,突出野性,因此胡须是适合李星回的,这代表着他不再是一只幼鹰,他的羽翼已丰,他已能在蓝天自由自在地飞翔。
卫长缨拿出假发套给他戴上,又让他穿上僧袍,顿时卫长缨就笑得捂上眼睛。
这是好俊好英气的一个和尚。
“我怎么成这样了?”李星回又对镜自照。
“挺好的。”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两人说说笑笑,忽然小珠的身影在门前一闪,霎时小珠惊叫一声。
“怎么了?”
小珠这才看清李星回,伸手指着李星回道:“君侯怎么穿成这样子了?我还以为……”她没意思说,差点以为卫长缨大白天的招了和尚进来。
卫长缨嘘了一声,道:“小珠,你千万不要声张,此事暂时还不能对你讲,你就如往常一样。”
“嗯,好好。”小珠告了退。
不多久亥时将至,两夫妇又到了分别的时候。
李星回紧紧拥住卫长缨,说不出他心里的感觉,如果永远查不出隆回寺里发生什么,他就可以一日日留在卫长缨的身畔了。
“去吧,小心。”
卫长缨依旧送他到门前,凝视他的身影融入夜色中。
李星回快马加鞭赶往隆回寺,今日是第三日,还不知隆回寺中的情况怎样。
依旧在离隆回寺一里地的地方,李星回将马拴在树林中。这次穿着僧袍,头上戴着假发套,又刮去胡须,他就只是一个英俊的小沙弥。
李星回从后门翻入,果然有了这身装束的掩饰,并没什么人特别注意他,加上夜里光线暗,遇到巡逻的也是火光在他面上匆匆晃过。
有几个和尚在菩提树下说话,李星回细听,却是一句都不懂,原来这些人说的并不是中原话。
“原来他们是外族人,不知是什么人?”
李星回向前走去,前面是大雄宝殿,外间有许多和尚持剑守候,将大雄宝殿团团围住。
“难道这里面关着人?会是陛下吗?”
李星回没敢靠近,他毕竟是生面孔,只好躲到墙角里。
这时来了几个小和尚提着桶,桶里盛的是稀粥,还有的提的碗筷,李星回心念一动,便伸手将走在最后的一个小和尚打晕,拖到墙角落里放好,然后提起盛粥的桶跟在那几名小和尚后面。
几名小和尚都低着头,很胆小的样子,似乎就是隆回寺里的和尚。
在大雄宝殿前,李星回和几名小和尚都被拦下,一名脸上长着横肉的大和尚盯着他们瞧了几眼,又瞧他们提的桶,才挥手示意他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