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国不过是个西南小国,皇权争夺尚且如此残酷;他无法想象,若是夜雪焕也落败,等待他的将会是怎样生不如死的境地。
他不想让那样的黯淡和落魄出现在夜雪焕的身上。
他的心上人,永远都要人如其名,一直都容光焕发、神采飞扬。
既然争了,那就要赢。
——宁为刀俎,不为鱼肉。
夜雪焕并不知他在此刻做下了怎样的决意,但他很清楚,蓝祈这样撒娇的时候,往往都是心情不好。这小东西的心思和身体一样敏感,以往不通人情,跟了他以后才算真正接触到世间种种,才开始慢慢体悟这些冷暖炎凉。
这世上本就很少有人能有蓝祈这般坚忍的心志,所以他总是无法理解和原谅那些轻易退却的软弱。夜雪焕见得多,所以能懂,所以才更觉蓝祈的心性可贵。这么多年磨砺下来,他难免已经有些麻木,有些事已经不那么执着,可蓝祈却总有着绝不让步的原则和坚持,那颗清明的本心永远都只会变得更加坚定,每每都能让他回想起当年初上战场的自己。
——他怎能不喜欢这样的蓝祈。
“我很庆幸,容采。”蓝祈在他耳边说道,“你足够强大。”
夜雪焕叹道:“我若当真足够强大,你又为何总要不安?”
蓝祈轻声道:“我还不习惯。再给我一点时间。”
“不习惯也无妨,终究该是我的战场。”
夜雪焕吻着他的额头,抓起他的手覆上自己的心口,被手炉熨热的掌心即便是隔着衣料也能暖得他心中发烫,“你只替我守着这里,好不好?”
蓝祈用力压紧了手掌,感觉到那胸腔之下沉稳有力的搏动,便觉格外安定,抬头在他下颌亲了一口,低声应道:“嗯。我守着你。”
夜已过半,风雪越发厚重,却丝毫不影响九音阁里的热闹。丹麓城戌末宵禁,没有通行令牌一律不准在街道上游走,但北市的墙栏之内却不受限制,许多显贵都会在此通宵玩乐,至日出开禁方归。
所以即便是在深更半夜迎来了三皇子这样的贵客,九音阁里也并无慌张,迅速收拾了一间小雅座。蓝祈算是九音阁的常客,楼里的厨子都知晓他的喜好和食量,而夜雪焕本就饱腹,所以只简单上了一碟汤包、一碗虾仁小馄饨、两盏白茉莉,也无人敢打扰,只让童玄在外守着。
蓝祈怕烫,吃一口要吹好久,小脸蒸腾在白茫茫的热气里,吃得安安静静、慢条斯理;夜雪焕就在一旁支颔看着,一直到蓝祈心满意足地端茶漱口,两人才讨论起了今晚的情形。
梁王的反应其实都在预料之内,但玉恬的态度却实在令人意外。她站到了玉家和刘家之外,反倒成了一个变数,但既然能跟夜雪焕坦白,说明至少目前还并非敌人。
“玉家的族老痴心妄想,倒是这些女人有意思得紧。”夜雪焕笑道,“先有玉无霜,如今又有玉恬,刘霆若是知道自己这一辈子的算计都毁在女人手上,不知会不会气死。”
蓝祈想了想,问道:“你信她么?”
“如今这个节骨眼上,我不信也得信。”夜雪焕用指尖敲着杯盏边缘,凤目中难得闪过了一丝疲惫之色,“只消过了这一遭,她也翻不出风浪来了。”
蓝祈沉默着,良久才舒了口气。他头脑再好也做不出没有依据的推演,对于完全一无所知的玉恬,实在是做不出什么预测,也只能暂时先放下这个变数,只集中于眼前的矛盾上。
只消过了这一遭,顺利扳倒了刘家,无论对于重央朝局还是夜雪焕本人,都将是另一番新天地,到时整个格局都要重新洗牌,到时玉恬会是敌是友,根本难以预料。
——刘家只是一个开端,重央朝注定要经历的动荡,才要刚刚开始。
…………
颐国使臣长途跋涉,自然要好好休整,何况重央这边也要自己先讨论个结果出来,所以第二日朝会之后,御书房里便围了一群人,共同阅览颐国呈交上来的文书案牍,内容自然是关于赵英一案。三名皇子、左右两相,外加礼吏户刑四部尚书,都站在御案之下。
此事原则上轮不到皇子来管,但案子本就是夜雪焕查出来的,太子又已经辅政,只有夜雪权似乎并不该出现在场间,但所有人又都觉得理所当然。
二皇子一直都巧妙地站在一个看似脆弱却又无比稳固的平衡点上,太子和三皇子针锋相对,他却两边都吃得开,有好事都想着他,有争端却从不波及他,一般只要他在场,其他两位皇子就吵不起来。虽然他自己总推说是兄弟们怜他眼盲,但无数人都认为他才是真正拥有大智慧、懂得处世之道。哪怕他母家势弱,哪怕他身有残疾,他依然有着许多拥趸,因为将来无论谁继位,他都能在朝中拥有一席之地。跟在他身后不会有大成就,但却绝对安全。
此时他站在场间,太子和三皇子便只是十分不友好地互睨了一眼,默默听着面前的小太监细声细气地将颐国所呈文书一一诵读。
此案之所以到现在还没结案,就是因为那些被贩人口的去向至今未明。虽然其实都心知肚明,但总还要有个明面上的说法,由此才能给赵英最后定罪。
按照赵英自己的供词,他只为财,所以并不清楚买家的具体情况。鸾阳衙役根据指示,从归心楼的地下仓库里掏出了数百根小金条,全是些没有印记的私铸货。私铸金银也是重罪,但反正赵英身上也不差这一条了。夜雪焕很清楚这都是刘家后做的布置,但能在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私金来填坑,不得不说实在是下了血本,也足可见刘家有多厚的家底。右陵督府目标太大,转而把赃物布置在归心楼里,也能算是刘家反应迅速了。
夜雪焕当初没在屏叙城里审问赵英,就是知道刘家必然会为他准备好供词和证物,即便是问出了些内容,回了丹麓也还要翻供,到时候指不定还会反咬他屈打成招,平白落人口实。
赵英在此事中不过是块敲门砖,用来砸开颐国的大门。
颐国对于此事的调查结果极其微妙,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与重央相比,颐国自然是块弹丸之地,但在西南诸多小国之中,颐国已然算得是强盛,比如西越就常年受其欺压,只能寻求重央的庇护。这些小国落后且闭塞,却偏偏物产丰富,不仅盛产药材和香料,有些甚至还有金矿。重央有自己的大国风范,又坐拥南荒的矿脉,不屑于舍近求远,但对于颐国的商贾而言却是块大肥肉。只是这些小国实在混乱,有些在重央人眼中大概只能算是聚落或者集镇,根本不成制度,也就不提治安。要去这种危险的地方谈生意,财力都是次要的,拳头够硬才是真本钱。一般的武师护卫根本应付不来,所以颐国的富商多数都会选择雇用私军。
这些私军一开始是由退伍军人发起,自己底子硬,军中也有些门路,能弄到精良装备,组织性、纪律性好,所以发展迅速;但毕竟是刀口上舔血的无本买卖,报酬又丰厚,逐渐便多了许多亡命之徒,也不再单纯只做护卫工作,甚至还会掺和到其余小国的争端和交火之中,慢慢成了佣兵的性质,只要钱给得足,杀人越货都可以干。私军之间大鱼吃小鱼,相互吞并融合,如今颐国境内已成垄断之势,唯几家独大;而一些不愿被收编的小组织则纷纷转投其他小国,各自之间都有默认的地界划分。
——按照颐国的说法,那些被贩人口的流向就是私军,而且还明言说了是他国境内的私军,甚至“不惜代价”弄到了那些私军的交易账目,以此证明所有此案涉及的人口都在颐国境外,不过是在颐国统一经手中转,并非最终流向。
这结果的意思很明显,他颐国在此案中毫无责任,重央若想追究,就去追究其他那些西南小国,要打要杀随便,颐国提供这手情报已经仁至义尽,在这之上再无任何义务。
私军的情况都的确是真的,颐国在明面上也的确拿这些私军毫无办法;然而实际上,至少在睛部瘫痪之前,没有任何一支私军曾经逃脱过云雀的监视。但凡是成了规模的私军,其领袖身边必有影魅潜伏,最大的几支甚至需要蓝祈这样的金睛去定期查探,以确保他们不会对颐国造成真正的威胁。所以蓝祈早知这些私军里涉及各种不法交易,其中就包括人口买卖,当初也设想过颐国会拿他们来推卸责任,居然还真让他料中了。
虽然有些不合时宜,夜雪焕还是油然生出了些自豪之情,自家这小猫儿果真聪慧敏锐。然而即便早已料到,他也不得不佩服刘家这毁尸灭迹、伪造证据的速度之迅速、考虑之周全,颐国来的资料足足涉及十余支小规模的私军,然而那些账目合在一起,竟与赵英那本全然吻合,就连交易金额都与那批小金条的价值吻合。
能让颐国配合到如此地步,足可见刘家对颐国的掌控程度比他预计的要深得多,云氏和玉氏可能都已经岌岌可危。
——这其中,大抵是少不了那位谢监国的功劳。
皇帝居高临下地扫了一圈,淡淡道:“都说说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