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竹生淮安 (阿咸不甜)


  隆安六年秋,皇后诞下嫡长子,取名萧贤。
  次年元月,隆安帝立萧贤为太子,入住东宫。
  隆安九年,段青竹出任太子太傅,重提革新。革新派迅速壮大,聚集先淮安王旧部的同时,将不少寒门的有志之士收于麾下。仅一年,隐隐与老氏族呈分庭抗礼之势。
  隆安十一年秋。
  段府。
  接近正午,日头快要升到脑袋顶上了。却因着昨夜里下过雨,倒也并不觉得很热。在廊下背阴儿处站久了,反而能觉察出一丝凉意。
  抄手游廊里没什么人。只有个小丫头,端着个盛茶水点心的托盘,匆匆忙忙往议事厅走。
  她上个月才被段府的管事从人市买进来,在院子里头做些个粗使活计。昨儿个被管事瞧见,觉得她机灵懂事,便叫她去主子身边儿伺候。
  这位段太傅,她原先是听说过的。
  据说这人出身先淮安王府,先淮安王倒台后被安了个承议郎的身份。
  从七品的小官,没人闲的没事想着难为他。
  谁知就这么放着没管,没两年,正是老氏族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竟不知不觉踩着别人的脑袋爬上正四品的位置。
  内阁的人开始坐不住了,一边后悔当初没有斩草除根,一边急着安排人手要顶替掉他。
  谁知不动手不知道,一动手,竟是发现这人不知何时铺开了自己的关系网,朝堂上支持他的声音竟不在少数。
  不过好在,老氏族那时已然把朝堂握在手里。从前是没注意到这么个人,这会留了心,倒也不至于让他一个四品少詹事翻了天去。
  这事便耽搁下来。直到太子到了择师的年纪,任命太傅的诏书下来,内阁便是再想动他也动不成了。
  有传闻说,他是皇帝看上的人,为了两人能日日相见,皇帝硬是把他一升再升。还未而立,已经占上正一品的位置。
  也有传闻说,他师承齐鲁大儒,后又四处求学,集儒、法、道三家之学于一身。如此人才,自当得以重用。
  还有传闻说,他其实什么也不是,只不过是个善于钻营的投机小人罢了。
  小丫头胡乱想着,匆匆穿过抄手游廊,到了议事厅,跟门口的侍者打个招呼,轻手轻脚地进去换茶水。
  一屋子的红袍紫褂按亲属远近落座,上首正中坐着个红袍文人。
  小丫头先去给主位换茶,余光偷偷去瞧她主子。
  丹唇凤目,稠艳得让人心惊。神色却是淡然而沉静的,因而多了些书卷气,不显得轻浮。
  下过早朝,他身上大红一品仙鹤朝服未换,朝冠已然除了,换了牛角簪子绾发。整个人都气质便在威严中带了些温润。
  小丫头看得红了脸,没觉出大人们忽然安静。
  户部尚书起身,冲段青竹拱手,道:“如此,下官这便回去拟折子,明日早朝当面交与陛下。”
  段青竹端起茶盏,抿了抿,垂了眸子,没说话。
  田亩制的改革早在七年前王爷便开始着手。段青竹掌权之后,先后查阅了典籍和王爷规划的进程,又结合这七年的土地变动作了更正和改善,理论层面已然准备充足。
  然而现在内阁把持在老氏族手中,朝廷形式对革新并不理想。此时上奏,即便皇帝有心推动改革,在内阁的阻碍之下怕是也难以落实。
  只是自王爷倒台以来,革新派被打压,老氏族势力空前强盛。虽说他近两年得以重新提出革新主张,革新派的势力也已然大不如前。
  更让人担心的是,段青竹能感觉到,随着老氏族在朝堂上只手遮天,人们对于革新的信心正在逐渐削弱。如今革新派迫切的需要一个能让大众认识到改革的需求、增加改革勇气的时机。
  半晌,段青竹放下茶盏。
  “好。”他又对另一人道,“福堂,你同博礼一起,务必保证文章能够切中肯綮、鼓舞人心。”
  两人拱手应了,与众人一同告辞离开。
  人都出去了,偌大的议事厅便显得冷清起来。
  段青竹想起方才那个来添茶的小丫头,战战兢兢又带着点好奇的样子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那时他从南风馆出来不久,浑身上下被□□出来的乖顺还没完全抹去,对身边的一切小心谨慎的过了头。
  是王爷撬开了他的壳。于是他才看清楚,原来在那个麻木顺从的壳子里,还保留了一份年少的赤子之心。
  段青竹轻轻闭上眼。
  又想到王爷了。
  七年。
  这七年里,每当他闲下来就会一遍一遍的回想关于王爷病逝的消息,他调用人手秘密探查,试图去找一个王爷还活着的可能。
  可一直到今天,回来的消息却都与朝廷丧报相同,无一例外。
  时间、地点、证据样样对的上,找不出丝毫漏洞。
  他那段时间疯了一样,只固执地不信,总觉得王爷定然还活着。所以在建府邸的时候,选了淮安王府旧址。
  他把写着“淮安王府”的那块牌匾摘了,仔细擦了擦,翻过背面磨平,自己写了“段府”两个字。
  开府那天,段青竹把原来那块牌匾翻了个面儿,又给亲手挂上去。
  除此之外,府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都没动。
  那段时候,他每天下朝回府,总恍惚觉得一切都没发生,转个弯进院儿,王爷就做在那颗老槐树下喝茶,看见他过来,笑着展臂要把他揽进怀里。
  后来过了好些日子,他才慢慢从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出来。
  找人脉,拉关系,收集情报。
  这七年里,他一步一步往高处爬。终于在朝堂上站稳了,立马开始重提革新的主张。
  这曾经是王爷终其一生想要实现的心愿。
  现在,也成为他的心愿。
  段青竹坐了会,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便起身出了议事厅,往内院去。
  楚钺在院子里等他,见着他便迎上来。
  段青竹往主屋走,脚步没停:“来了?”
  “已经在里头了。”楚钺顿了顿,“这次来的急,不过一路倒也没被人看见。”
  段青竹颔首,紧走两步,推门,留楚钺在外面守着,独自进去。
  窗子都关着,屋里有些暗,只有一些光束从窗棂投进来,映在靠窗的地板上,影影绰绰的。
  来人背光站着,听到开门的动静转过来,一双桃花眼微弯。
  沈爻道:“段大人。”
  “叫名字。”段青竹走到圆凳上坐了,抬眼看他,“有急事?”
  “急事。”沈爻也找个凳子坐下,正色道,“北燕的人混进京城了。”
  段青竹皱眉:“有多少?”
  沈爻道:“具体不知道,张瑞见人的时候我刚好在隔壁,听得不清楚,不过听他的意思应该是不少。”
  段青竹喃喃道:“老氏族要这么多燕人做什么?”
  沈爻撇撇嘴:“我打听不出来,这几年给你递消息,周阁老已经开始防着我了。”
  段青竹瞥他:“若是你当年没给周府递那封信,便没这么多事。”
  “……”沈爻噎住,委屈道,“我也是身不由己。”
  想了想,又凑近道:“你在埋怨我。这很好。好久没见着你有这么生动的表情了。”
  段青竹被他瞧得心烦,挥挥手送客。
  沈爻“啧”了声,转身走了两步,就听身后那人嘱咐:“你最近小心点,别一个人出去,能不往我这来就别来了。”
  沈爻勾了勾唇,推门出去:“喏。”
  申时。
  皇宫。
  段府的轿子停在武安门,王公公在那儿等。
  段青竹下轿,同他问了礼,往宫里头走。
  王公公落后他半步领路,暗自瞧身边的人。
  着正一品太傅大红仙鹤官袍,戴白玉琉璃大帽,腰配玉带,足登皂靴,端得是一派重臣之威、文人风骨。
  王公公还记得当年在淮安王府第一次见着他的时候。
  聪明,谨慎,隐忍,不卑不亢。
  王公公当时就料定,此人将来定会有一番建树。
  这么多年过去,宦海沉浮没能抹去他的才华,反而是大浪淘沙,逐渐显示出蒙尘明珠的真容来。
  段青竹往东宫去,脚步没停,偏了偏头,问道:“太子殿下怎的这时候唤我?”
  “今日早朝后,陛下召太子殿下问过功课。”王公公垂眸笑笑,“想是殿下有不解之处要请教太傅吧。”
  段青竹道:“殿下答上来多少?”
  王公公答:“十之五六。”
  两人站在东宫门前,一时沉默。
  半晌,十三低低笑出来,推开宫门,侧身同王公公低声道:“那定是被陛下训了,正委屈呢。”
  说罢,没叫下人通传,径自进去。
  王公公眯着一双眼,乐呵呵地跟着往里走。
  他算是看着这一大一小成长起来。
  段青竹在人前早就练就了镇定从容的姿态,只在私下里同小太子呆在一处时,会时不时不经意间露出一丝狡黠。
  小太子有样学样。人前聪明乖巧,听话得不得了,一旦他先生来了就本相毕露,打滚撒娇无所不用其极。
  王公公笑着摇头,这小太子,皇帝的严肃沉稳半点没学着,倒是被他先生宠得好不娇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