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给两个时辰打麻将,都没打几圈就完事儿了。最要命的是,如果他不停下来,老陈就会在他耳边一直念叨,张口闭口就是什么对身体不好。
搞得他现在老老实实的,每天打麻将绝不超过两个时辰。
陈管家走的时候仍然不放心,特地叫来接替他服侍王爷的小厮,专门叮嘱了一遍这件事,这才放心的动身去了临安。
临安城。
别看陈管家年纪大了,但因为常年习武,人字骨很结实硬朗,甚至要比荣老王爷的身体还要好。
不过这一路他没有骑马,毕竟是年纪大了,容易把身子骨给颠散坏了。所以坐了一路马车来的。
而且坐在马车里还能掩人耳目,不像骑马招摇过市,他来临安这事儿越少人知道越好。
当门房的下人通报说有一个自称陈管家的人来了的时候,姜子延是很惊讶的。
他知道林昭给王府里写了一封信回去,不过听他说只是询问一些关于武安侯府的事情,没提过要让陈管家过来呀?
难道是老王爷特地派他过来的?
姜子延赶紧到到门口接人,等看到真的是成管家之后,他的惊讶变成了热情。陈管家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和蔼可亲的,他赶紧将人迎了进去。
到了正厅之后,姜子延让下人赶紧上茶,然后对陈管家道:“陈叔,您怎么过来了?阿昭这两天公务繁忙,还在衙门里忙着,等到晚饭的时候才回来。”
“没事,不急,老奴这次过来也没什么要紧事,就是看看你俩过的好不好。”
姜子延知道这些都是表面话,虽说没什么要紧事,但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否则陈管家作为容老王爷的心腹,也不可能亲自过来一趟。
外面都是一些洒扫的下人,此时确实不适宜谈什么要紧事。
他笑道:“就知道王爷他记挂着我们,自从我们年后来到这里已经过了两三个月了,王爷他老人家身体可好?”
陈管家就喜欢姜子延这种聪明的脑袋瓜,什么东西都一点就透。
他道:“好着呢,就是没事老念叨你和世子。好在家里还有小公子陪着,王爷比以前开怀不少。”
他说的小公子就是林星,如今整个王府里的下人都把他当做正经主子一样对待。
一开始府里的下人之间的确有一些闲言碎语,说什么林星再怎么被王府厚待那也是个冒牌的王府少爷,等到他们正儿八经的世子回来了,这小公子什么都不是。
结果这些话被老王爷听了个正着,发了好大一通火,丝毫不留情面的将这些嘴碎的下人全都发卖了。
王府里从这以后就都消停了,下人们对林星全都毕恭毕敬。
姜子延道:“星星性格乖巧,看得出来王爷挺喜欢他的。”
“是啊,这孩子虽然不能说话,但却懂事的很,去年冬天天冷的时候他还知道给王爷暖被窝,可把王爷给感动坏了。”
“星星从小就知道体贴人,以前还在凛州清平村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因为收一些编制的箩筐,有个妇人咄咄逼人,那时候他还那么胆小,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冲过来就往那人身上撞,就为了保护我。”
陈管家还是头一次听他提起这些从前发生在清平村的事。
他不禁问道:“那时候的世子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后来姜子延有跟他们说过之前在凛州境内的日子,但说的不怎么细致,而且都是捡好的说,怕老王爷听着又忍不住心疼的落泪。
“那时候的阿昭啊,还总是往山上跑着打猎呢!您可别小看他,虽然他精瘦精瘦的,但却是打猎的一把好手。就算他后来读书考了科举,却也不是个文弱书生。”
“我第一次跟着他去到镇上卖他从山上打来的野味时,他就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小摊位上,一声不吭也不叫卖,就那么等着别人来买。”
一提起这些姜子延有些怀念自己刚开始穿越来的时光,一眨眼竟然过去好多年了。
这番话在陈管家听来确实是心疼不已,怪不得当初姜子延没有告诉老王爷这些事情,就连他听了都难过。
那是他们王府里金尊玉贵的小世子,本该从小就享受着锦衣玉食,一辈子什么都不干也能一生荣华富贵,结果却受了那么多苦。
姜子延看陈管家年纪大了,提起这些容易伤感,索性换了个话题。
“王爷年后每日还热衷于打麻将吗?”
“可不是嘛,你也知道,王爷平日里没什么爱好,就喜好打麻将。不过现在有老奴监督着,每次打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王爷还算守时。”
“那就好,王爷这个年纪久坐不好,有空还是要多出去活动活动的。”
两个人聊了小半天,终于到了晚饭时分。
林昭回来了。
他刚一回来门房的下人就告知他府上有一位自称陈管家的人过来了。
一直在他身旁跟着的贴身护卫陈河听到下人说陈管家来了,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林昭。
林昭道:“赶紧进去吧,陈叔一把年纪了,还奔波这么远,别让他久等了。”
陈河点点头,脚下的步子情不自禁的加快了许多。
两个人穿过前院,又过了一道垂花门才到后院,一路从廊下到了正厅,林昭终于见到了陈管家。
眼看都这个时辰了,姜子延提议道:“不如先吃饭吧,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
林昭自然是没意见,他约莫着陈管家过来大概是因为他信上写的内容。
吃过晚饭之后,姜子延和林昭以及陈管家去了书房,让陈河在门外守着。
林昭道:“陈叔,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有什么不能在信上说的吗?”
他信上问的内容很简单,只是想要了解有关武安侯府一些事情,不拘泥于大事小事,这些在信里也能说一些,怎么陈管家亲自来了?
陈管家道:“是王爷,他不知道世子具体究竟想问什么,干脆让老奴过来跑一趟,您想问什么随便问,凡是老奴知道的都告诉您。”
林昭想了想,问道:“也行,那陈叔,你先介绍一下这个武安侯的生平吧。”
“武安侯,名叫武誉,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名满京城的才子,出身于崇州武家,是太后娘娘一个远房表姐的儿子。”
“太后?那他是太后的人?”
陈管家摇摇头,“不清楚,但从这些年他做过的事情来看,不像是太后的人。”
“您接着说。”
“虽是才子,但因为当时的科举三年才举行一次,他落榜一次之后家里找关系给他求了个小官做着。不过这官虽小,但好歹是在京城,而且他运气很好,上任不过一年,他的顶头上司因为身体不好生病严重,别让他暂代了官职。而后他凭着自己的本事一步步升迁,从一个九品的小官,渐渐做到了七品。
后来凭着样貌出色又文武双全,成功吸引了大长公主的注意,然后入赘了长公主府。”
姜子延听完这些,感觉是妥妥的一部大男主爽文的节奏,还是赘婿题材的。
林昭问道:“不是都说我朝驸马不能担任有实权的职位吗?更不能参与朝政,他为何坐到了如今武安侯的位置,还手握三万兵马大权。”
陈管家眉头皱了皱,其实这事他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他道:“这件事情说来也是个巧合。”
“又是巧合?”
作者有话要说:
第195章
陈管家道:“先帝还在的时候就重文轻武, 又逢烈阳军通敌叛国,折损七万将士,大魏元气大伤。后来南蛮那边引发了战乱, 明威将军当时在镇守西北,朝中一时之间竟无大将可用。”
“武安侯自请出战,他本就文武双全, 加上朝中其他大臣都不愿自家子弟去冒险, 因为南蛮那边擅长使用蛊毒, 一不小心命就没了。先帝这才派了武安侯前去, 领了三万兵马,一路挥军到了南蛮境外。”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南蛮就被打退了, 后来又在武安侯的努力下, 跟大魏签订了和平契约,双方百年不战, 南边这才有了现在的安定。”
姜子延听完陈管家这番话,想起之前在凛州的时候, 那边靠近西南边境, 听往来的商人说现在南蛮那边已经开始进行贸易了。
原来是平定这一役的功劳。
“就算他打赢了仗,回京后兵权没有上交吗?”
“上交了,但是大军班师回朝没几个月, 下面的一个附属国又开始不安分了, 先帝无奈,只好又让他领兵前去镇压。”
“他走之后长公主天天提心吊胆,经常进宫哭诉。尤其当时清阳郡主年纪还小, 这一来二去的, 先帝就心软了。加上武安侯自己也在军中树立了一些威望, 等从附属国边境回来之后,还特地给先帝带回来几个异域美人。
先帝龙颜大悦,赐封他为武安侯。加上先帝对于长公主这个妹妹十分疼爱,总是让驸马出去征战,他心里也有几分愧疚,所以便下了恩旨,这三万兵权就不用上交了,还留在武安侯这里厉兵秣马,以备不时之需。”
“从此之后,武家一族从崇州一个不起眼的小家族一跃成为朝中新贵。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带着武氏家族开始兴盛起来。这些年来,他们武家的人陆陆续续全都在京中任职,再不济也是一个九品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