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句话更让人震惊。
烈阳军七万忠魂埋骨天门山实为奸臣陷害。
仅仅这两句便让林昭心神大震了。
没想到这个老者竟然与十几年前的烈阳军一案有关系。
林昭忽然想起听老王爷说起过,他的父亲李斌曾经在烈阳军中呆过一段日子,只是其他的他没有详说,林昭并不是很清楚。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抽空回一趟京城,仔细问问老王爷当年的一些事了。
晚上,姜子延倚在床边想着今天老者说过的话,一旁的林昭在书案边写信。
姜子延想来想去都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前世里电视剧中演的忠臣良将被陷害杀掉的事情竟然会在这里真实发生。
“你说,这烈阳军真的是被冤枉的吗?”
林昭写完信吹了吹墨,好让他干的快一些。
“我不知道。不过这件事情不能张扬,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了他的身份,恐怕会当场丧命。”
姜子延也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现在这个老者就像一个烫手山芋,还像一个定时炸弹,保不齐哪天有人知道了他的身份,连带着他和林昭也没命可活。
可若是他说的是真的,那可是七万将士的姓名,埋骨他乡不说,还背上通敌叛国的罪名,实在是令人不忍。
不过从目前来看,他们现在身在临安,比在京城安全的多。
“可是这位老人所说甚少,从何查起?更何况这是一桩十几年前的旧案,时过境迁,很多证据都已经找不到了,想必更难查了。”
林昭也清楚现在的困境,可他无法放弃当做视而不见。
“只要做过的事情,都会有迹可循。放心吧,我有荣王府做靠山,不用担心。”
“我不是担心这个,我是担心你的安全。以后让陈河跟在你身边,寸步不离保护你,不然我不放心。”
“好,听你的。只是陈河去保护我了,你也要为安全考虑,不再招一个护院吧。”
这个姜子延早有想法,他拒绝了林昭的提议,而是道:“在我家的那个卓风你还有印象吗?”
“嗯,我知道,怎么了?”
“他身上的伤应该好的差不多了,我打算给冯轲写信,让他和卓风两个人都过来。”
“你的意思是……打着做你护卫的名义,试探一下老者对冯轲的态度?”
“嗯,我总感觉他们两个之间有关系。不如直接把冯轲叫过来,当面对质一下,也许能有什么新发现。”
“此计可行。外人都知道冯轲是你的贴身护卫,如今你身在临安,把他叫过来合情合理,不会有人怀疑到别的地方。”
姜子延补充道:“ 至于卓风,应该是要避开仇家所以一直呆在我府上。冯轲若是要来,以他的脾性,恐怕一定会跟着一起来。当初他是在临安遇到的劫杀,那群人肯定想不到,他又回了临安。都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如果能过来也挺好。”
“嗯,那你给冯轲写封信过去,明日我让陈河一块儿把信送出去。”
“好。”姜子延应道,他忽然想起前几日林昭到底提起了许大夫,“你说的这个许大夫我让人查过了,他是半年前来到这里的。而且他的名声极好,还经常接济穷苦百姓。这几次他来给屋里老人看诊,十分尽心,也没有乱嚼舌根。看起来相当本分,难道你觉得他有问题?”
林昭摇摇头,“不知道,直觉告诉我,这个人不简单。不过目前来看,好像对我们没什么恶意。”
姜子延叹了口气,本来只想安安稳稳种田经商致富过日子,怎么会碰上一件又一件离谱的案子?
他起身下去给冯轲写信,林昭忽然站起身来走到床边,一把将他横抱起来朝着窗边走去。
“你、你干嘛?”姜子延突然被横放,身体一倾斜,两只胳膊忍不住挂在他的脖子上。
到了窗边林昭将他放下了,轻轻在他耳边说了两个字。
姜子延的脸迅速的红了,他拍了他正在胡乱游走的手,道:“你快给我停下,我的信还没写呢!”
林昭却在他的耳边玩起了捉迷藏,带着热气轻轻说道:“不急,明天再写也一样。”
后面姜子延的话就说不出来了,对方直接堵住了他的嘴,不知道搓磨了多久,他整个人被翻了过去,胳膊架在窗棂上,背对着林昭。
随后响起了一声闷哼,随之而来的是窗棂的摇晃声。
姜子延一边舒服着一边愤愤的想,他现在真是越来越胆大了,以前像这种花样他都要扭捏好一会儿,现如今真的是放开了许多。
后半夜的时候林昭帮他擦洗了身子,姜子延已经忍不住闭上眼睛睡过去了。
今天晚上做的有些狠,林昭怕他因为白天的事情胡思乱想,直接让他累的睡着了。
第190章
张虬武举考试顺利结束, 半个月之后才会出结果,也就是说,还要等半个月左右。
冯轲收到姜子延的信让他去临安, 他头天晚上就收拾好了东西,准备第二天早上走。
谁知晚上卓风看到他在收拾包袱,一把拽住他问道:“你收拾东西是要干什么去?”
冯轲静静的答道:“郎君来信让我去临安, 你在这里好好养身体。”
“不行, 我要跟你一起去。”
冯轲倒是没有拒绝, 因为信里姜子延写了, 若是卓风想要跟他一起来,不用急着拒绝。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况且到时候他们住在知县大人的府上, 那些人还没这么大胆, 敢光明正大的过来行刺。
最重要的是,姜子延觉得以前追杀卓风的那些人, 现在很有可能已经不在临安了。
于是在卓风提出要和他一起来临安的时候,冯轲犹豫了一下, 同意了。
“那你也收拾一下东西, 明天一早我们出发。”
卓风都做好要磨一磨他的准备了,没想到他能同意的如此干脆。于是也从旁边拿出一块大方布巾来,往桌子上一摆, 开始往里面收拾东西。
等到第二天一早吃早饭的时候, 张虬这才知道他们两个要去临安。
张虬问道:“你是说是延弟写信过来让你过去的?”
冯轲点点头。
“想必是那边人手不够用了,既然如此,那我跟你们一道去吧。”
反正武举考试已经结束, 他也不用天天去王府报道了, 闲着也是闲着, 不如去临安帮帮忙。
不过这个提议被冯轲拒绝了。
“你再有半个月,武举结果就出来了,还是好好呆在京城等结果吧。万一考中了,招你入宫觐见,你人却不在这里,算怎么回事?就算到时候再从临安过来,这么短的时间内折腾两趟也不方便。”
张虬不得不承认冯轲说的很有道理。
一旁的卓风睁大眼睛看着冯轲,仿佛是第一次看见冯轲一次性能说那么多话,眼睛里满是惊讶。
张虬有心反驳,奈何冯轲说的很有道理,左右也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且再等等。若是没考中,等半个月后他再启程前往临安也不迟。
于是冯轲和卓风两个人出发了。
他们是骑马走的,比坐马车要快许多。早上出发的早,中午刚过便到了临安城。
两人牵着马给了进城的路詹,顺利的进来了。
姜子延住的地方不太好找,从城门过来要拐过三条街,两条巷子才到地方。
冯轲和卓风沿途一路问了许多摆摊的小贩,这才找到了地方。
这些小贩一听他们是县令大人府上的人,十分热情的给他们指了路。甚至到了最后一条街时,还有人自告奋勇的要给他们带路。
可以看出林昭这个县令来这里当政不到一年,很受百姓的喜爱。
到了林府门前,冯轲抬头看了看门上的匾额,写着林府两个字。
卓风上前拉着门鼻敲了敲门,很快门便开了,门房开了一道缝露出一个头来问道:“你们是何人?”
林府上下最近都被姜子延仔细叮嘱过,对于上门的陌生人一定要再三警惕。
冯轲道:“我们是姜郎君的护卫,我姓冯,今日刚到临安,你进去通报一声便知。”
门房犹疑的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说道:“那你们且等等,我先去通报一声。”
没过一会儿,门再次开了,不过这次出来的不只有门房,还有姜子延。
听到下面的门房来报,说是一个姓冯的护卫来了。
姜子延正歪在榻上打瞌睡,一听下人禀报的内容,立刻来了精神,起身朝着大门走去。
见真的是冯轲来了,身旁还跟着卓风,姜子延赶紧让他们进来。
门房这个时候有眼色的帮忙在一旁将马牵到马厩。
进了屋,三人坐下之后,姜子延道:“我原想着还得两天的时间你们才能到,没想到今日便到了。”
冯轲说道:“我们在京城没什么事,收到郎君的信便过来了。”
“早些过来也好,刚好我这里人手不够,以后府里的安全都交给你俩了。”
姜子延说完看向卓风,卓风道:“没问题,我们一定会尽职尽责的。”
这意思是他也同意做府上的护卫了。
姜子延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这个卓风对于冯轲相当的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