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焕拉着他上了阁楼。要入冬了,他让卢隐在阁楼里放了盆炭火,二人就坐在靠近炭火的长椅上。
看着梁焕那个心事重重的模样,还没等他开口,陈述之便先耐不住了:“陛下,怎么了?”
“行离,”梁焕抓着他的胳膊,十分认真地说,“我跟你商量个事。”
陈述之无奈地笑笑,商量?他说什么事,自己还能不同意吗?
“其实本和你没有关系,是我的事。但我现在觉得,我的事还是该和你商量一下。”
梁焕便讲了朝堂上说过的叶廷枢的事。
陈述之听后大为惊讶,叶廷枢那个战神一般的人物,怎么说死就死了?而那几个股肱之臣却根本不在乎叶廷枢到底是怎么死的。
他们不在乎,陈述之就也不能去在乎。他只能顺着问:“陛下这是有办法了?”
梁焕点了点头,沉声道:“我在想,如果叶廷枢的兵谁都不服,那就只能我去。如果他们连我都不服,那这个仗也就不用打了。”
他要去领兵?陈述之心里微微泛起波澜,也说不好究竟是什么。
“而且……他们夺占的地方,是你的家。”
以前,边境的战事梁焕是从来不管的。没管过,不想管,不会管,没必要管,总之就是从不过问。即便他可以为了对付欧阳清建立素隐堂,即便他同情百姓忧及民生,却也从没想过去插手战事。
直到有一天,陈述之跟他说,他的家乡被察多人占去,他的家人在察多人手下失踪。梁焕也不知哪里来的冲动,突然就特别想管这件事。
他不断告诉自己,这是自己该做的,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尊严,为了边境的安定。他努力用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服自己,好掩盖那拿不出手的初衷。
听到这话,陈述之心中一惊,起身去他脚边跪着,低下头肃声道:“陛下既说是商量,那臣便说两句不同意的。您这样想,臣十分感激,但您须把自己的安危放在首要,万不可因为臣而以身犯险。”
梁焕挑了挑眉,往上拽他一把,“你是不是一天不跪着就难受?就算没有你,此事也非我不可。”
他这样说,陈述之就没了拒绝的理由。他起身坐到他旁边,“陛下不是和臣商量,就是打定主意了,来知会臣一声。”
梁焕想了想,好像也对?
“臣也有件事想和陛下商量。”陈述之面对着他,说得十分认真。
“你说。”
“臣想和陛下一起去。”
梁焕皱了皱眉道:“你又不懂打仗的事,去了也帮不上忙。边关苦寒之地,何必受那个罪。”
也不知突然想到了哪去,陈述之垂了眸子,“正是因为不懂,所以才想去看一看,学一学。雍州是臣的家乡,还是住得惯的。”
梁焕盘算了一下此事,虽然陈述之是文官,但旁观一场战争是拓展视野绝佳的机会,再回到朝堂后眼界都会不同。他若想做大事,这样的经历对他来说大有裨益。
他抬起陈述之的下巴,盯着他道:“去了凡事都听我的,就带你去。”
“臣原本就凡事都听您的。”陈述之抿了抿唇。
他也不知自己为何会突然想出这样一个主意,即便是想要历练,也不是非去战场上不可。那还能是因为什么?他自己也不是很懂。
*
很快梁焕便宣布,他将御驾亲征西北,带领八万兵士对阵察多军。他不在京城期间,由两位丞相共同执政。
这个消息出来,朝野上下尽是讶异之色。在大多数朝臣的眼里,年轻的皇帝自从即位后就没干过什么正事。文治都没有,武功就更别说了。
所以大家都觉得,梁焕就是去雍州玩的。
也有御史象征性地劝过他几句,当然都被他驳回了。大家也知道,他非要去的话,谁也劝不住。
只有左丞相林烛晖从一开始就全力支持他这个决定,帮他做好了一切准备,骂走了一切反对的御史,只希望他能击退察多人。
梁焕知道朝中大臣们说得没错,他确实不懂打仗的事,但他决定御驾亲征并不是真的要自己去打仗。他去了,一是为了让八万兵士认他为主帅,防止军中产生内乱。二是为了,他要带一帮人去军中。
叶廷枢原本有军十万,死了两万还剩八万,这是一个远远多于察多军的兵力。然而实战中却接连败退,其中原因从没给他说清楚过。必须先查明这件事,才有继续往下打的可能。
所以这次他带的人除了京中的将领、兵部负责相关事务的人之外,还从户部、工部乃至太仆寺都带了人过去。
因为带的人又多又杂,所以完全没人注意到其中混着一个根本没资格的兵部主事陈述之。
*
因为一行人中有不少是文官,所以选择坐车行进。走了十天时间到达雍州境内,天气转寒,风沙也大了。
八万大军驻扎在雍州庆阳府的城内,从京中来的一行人预备和他们在那里会和。在还有两日路程到达庆阳的夜里,他们在一片湖边安营扎寨。
一路上尽是荒郊野岭,难得见到湖水。陈述之安顿好了自己,便出来沿着湖边闲逛。
一弯明月挂在空中,月光只有浅浅的一层。然而雍州人烟稀少,湖水清澈,仍然如同镜面般光亮,水下风光看得一清二楚。
父亲和妹妹都去了京城,而自己却重新踏上雍州的土地。他也知道,这趟来几乎不可能收复故乡,战线已经逼到了庆阳府,而自己家所在的怀远县早已入察多人囊中多时了。
他原本正看着平静的湖水沉思,不知何时,忽然发现水中有什么东西在动。他连忙凑到水边察看,那动的东西好像是……人。
他并不会水,不敢贸然走进湖里,便匆匆跑回营地,叫了两个正在烤火的守卫过来。那两人扑到水中,果然从水里捞出两个人。
两个四五十岁的男子,一人呛了一肚子水。守卫忙去叫来随军的大夫,两个大夫把那两人翻来覆去一通折腾,让他们吐了水出来,然后和守卫合力把他们抬进屋里,换了衣裳靠着火盆。
两个大夫两个守卫,连个能做主的人都没有,陈述之不想大晚上的去打扰长官,干脆就自己守在这里。
到了子时,他正要睡的时候,其中一人睁开了眼。
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原来阴曹地府长这个样子啊。”说着就要起身下来。
陈述之连忙把他按回床上去,“大伯看清楚,这还是人间。把你俩从水里捞上来,可费了功夫。”
顾鸿恩愣愣地望着他,看了一会儿,眼里竟含了泪,自顾自呜咽道:“救我们干什么……我们早该死了,拖着有什么意思……”
陈述之觉得面前这个人有些眼熟,也没来得及细想,只管安慰他:“你先别难过,我们是京城来的,这里也有能做主的人。你有什么难处,既然救了你,那我们没准帮得上。”
“帮不上了。”顾鸿恩摇摇头,“既然如此我也不瞒着你了……”他看了看旁边那尚未醒过来的人,“他是平凉知府,我是下头的一个县官,整个平凉府都让贼人占了,我们二人当时贪生怕死逃了出来,现在发现根本无处可去,刚好这里有一片湖……”
陈述之一惊,“平凉哪个县?”
“怀远。”
“……您可是姓顾?”
“你怎么知道?”
陈述之站起身来一拜,恭敬道:“学生陈述之,拜见县尊。”
“你是陈述之?”顾鸿恩也十分讶异,回了半礼,“怪不得看着眼熟,听说你去年中了进士,现在……”
陈述之上次见这位县令也是好几年前了。科考的第一阶段由县里主办,县令就是每个中试者的座师。后来陈述之中举时顾县令还跟他吃过饭,再后面就没有联系了。但平凉府的知府是新换的,陈述之不认得他。
他慢慢回忆起顾鸿恩的面容,心中百感交集,又劝他道:“您就别关心我了。既然当时逃了出来,又何苦再想不开。平凉失守本就是武将的事,哪轮得着你们一个知府一个知县来寻死?就算要论罪,那也要上京到吏部、刑部去,不可先给自己判了死罪。”
虽然曾经是顾鸿恩的学生,但陈述之如今比他身份贵重,说话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他也发愁,这次根本就没带吏部、刑部的人,没法当场给他洗刷罪名。要是让他到京城去,路上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我没脸活着啊……”顾鸿恩叹道。
平凉府所有县的守卫都是叶家军负责,失守了也没这两个人什么事。就算送到刑部去,有责任的算个降职,没责任的话根本就没事。
但他们是府、县最高的长官,自己的领地被敌人占了,便有人认为他们的死能够承担失守的责任。
这里没有具体管事的人,什么都管的丞相也不在,那就……
唉,算了,救都救了,帮人帮到底吧。
“你们先等一下,我去找个能做主的人。”陈述之说着出门,还让外头的大夫帮忙看着点他们,别一不注意又寻死去了。
陈述之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让门口的守卫进去通报,其实这种事没必要非得半夜说,但他怕白天人多,更见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