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昀祈将半闭着眼慵懒似睡的猫交给近侍,挥退余众,缓慢:“此,会是断药所致么?”
赵虞德低回:“御医以为此至多只是缘故之一,毕竟那药并不见得有多大效用,否则这些年用下来早当病除。至于近时病情反复,或因逢年节,外间欢腾气氛挑动心绪所致。”
静默半晌,穆昀祈吩咐:“自今起,将药与她用回罢。”
赵虞德领旨,顿了顿,看天子无其他吩咐,便自禀:“归云谷之事,已查有进展。臣令属下设法接近山民首领,今已得其信任,探听得一情,乃是半年前与原首领结交的那干外人曾往山中运去上百个箱子,内中是何物不得知,前族长亦对此三缄其口。过后不久,其人暴毙,身侧两亲信亦在一月内先后暴亡。”顿了顿,见天子无所下示,继自:“另则,近时有流言称山中现了恶煞,有山民夜半远远望见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的鬼魅身影,趁夜疾行,一闪即逝,与之相遇者皆难幸存!”
“遂你之见?”穆昀祈点着额角。
赵虞德凝眉:“臣以为,此绝非山魅作祟,而是奸佞为恶!臣大胆揣测,此些人趁夜而行,见人便杀,乃因惧怕透露行踪,再说如此谨慎且杀伐果断,绝非山匪一类,而是——私募之兵!至于那些箱子,内中装的,不是钱财粮草,便是兵甲!”
未置可否,穆昀祈起身踱到窗前,对着那棵老梅静立片刻,一语淡出:“继续追查,两月之内,朕要得闻真相。”
“遵旨!”赵虞德叉手领命,继又禀上:“还有一事,乃是初三日狩猎,嘉王曾在山中密会郭偕,但因郭偕警惕,探子未得靠近,因此不知他二人所言为何。”
穆昀祈忖了忖:“那便召他来一问。”
赵虞德乍愣:“陛下之意是……”
窗前人回眸:“你去寻郭偕,朕自召嘉王来问。”目光微凝,“但直言相问便好。”
赵虞德领旨既去,穆昀祈命人将猫抱来又抚玩了一阵,百无聊赖正欲更衣往邵家去,却忽闻邵景珩来见,不禁一哂:难道此便是心有灵犀?
将猫毛捋顺,猫背撸直,令之昂首挺胸面对殿门正坐书案,俨然一副正主真君的架势,静待来客。然而猫毕竟是猫,稍久便坐不住,穆昀祈只得将笔架置于面前令之拍打耍戏。
可惜费了这番功夫,邵景珩进门却未多瞧这猫一眼,自令穆昀祈沮丧。倒是狮猫与笔架逐渐熟稔,两条短小的腿悬在半空挥舞着拍笔玩,倒也自得其乐,不时喵呜几声宣泄快意,看得穆昀祈莫名恼起,忽将笔架挪开,猫一爪抓空,扑倒在案上打了个滚,却也顾不上自怨自艾,爬起瞪大一双碧澄的眼睛四周找寻了圈,迈开短腿又追着晃荡在视线中的玩物去了。
无心管它,穆昀祈勉强一哂:“你的伤无碍罢?”言间目光扫过来者那条由衣袖探出延至手背的红痕。
“只是擦过而已,无碍。”那人俯首:“多谢陛下关心。臣亦代净妃与三叔谢过陛下不罪之恩。”
穆昀祈摇摇头,口气竟转责怪:“彼时那许多宫人在场,况且她离我少说也有十步之远,并不成威胁,你又何必强行夺刀?”
看之苦笑:“臣只是情急,未尝多思……”话音一转:“不知这两日净妃如何?”
穆昀祈垂眸:“尚好。御医说适逢年时,外间欢腾之景或滋扰了其人心绪,才致病发。”
惆怅一叹,邵景珩未再多言。
随手拿起手边的劄子翻了两翻又放下,穆昀祈目光投去:“御医说了,净妃如今只适宜静养,外间任何风吹草动都或触动其人心绪而令病发,遂朕已决定,出了正月便将之迁去瑶华宫,彼处与琼林苑一墙之隔,风景甚好,闹中取静,适宜养疾。”
闻者显意外:“这般快?”略沉吟,“然净妃近两回发病,皆因疑心陛下将立新后取代于之而心绪生乱所致,当下若急移宫,难免令她病情加重。”
穆昀祈心意已决:“宫中非清净地,要杜绝流言实不可能,她在此一日,便难免受扰,遂不如早些去个适宜处将养,才于疾有利。”少顷,见彼者不言,面色却暗沉,显是不满,忽也恼起:“朕着实对净妃心存怜悯,况且如你所言,令之回宫于你一族是一安慰,只于净妃而言究竟利弊几何,朕却未足多思,倒是如今回想,才知不妥!”
“换而言之,陛下此举不过是为安抚我邵氏而出?”那人一笑似嗤,“陛下曾道邵后对净妃不过似颗棋子般利用,然如今陛下之举,却与邵后当初何异?”
“景珩!”不想他竟这般言出无忌,穆昀祈难忍:我将净妃做为安抚你邵氏的棋子,你则寄希望于之重登后位,好令你邵氏借机再掌社稷?如此,你我相较,究竟孰人行径更为不齿?
好在理智未容此言出口,垂眸欲一静,入眼一景及时分散了他心思:案上不知何时竟多出一串墨印!自砚台边起,循迹追去,那始作俑者正迈着文雅的小步前行,小爪一踩一抬间便留下一朵半开的小梅。眼看下一步要踩上那本方才教扔下的小册,穆昀祈眼疾手快,拎着脖子便将那团毛绒扔上了外间窗台,气势汹汹甩上窗牖,遇上对面人诧异的目光,深吸一气,语气转缓:“景珩,出此言之前,你可曾扪心自问,净妃留在宫中,果真对她有益么?”叹了气:“净妃半生已称不幸,事到如今,你我何不各退一步,便容她余生过得轻易些,不好么?”
缄默过后,彼者俯身:“净妃回宫不过数月,此刻便教遣出,不说于她是何等屈辱,实是连我邵家都将颜面无存,因此望陛下三思。”
转头盯着殿角那瓶盛开的红梅,穆昀祈久时未语。终了,一言幽幽:“净妃有疾人尽皆知,外议并无足对此多作揣摩,只你既怀忧心,便容朕一忖,酌情或令她晚迁两三月。”
“臣谢陛下体恤!”言者目光垂地,话音不透喜怒。
清冷的背影消失在门外,穆昀祈瘫软般仰进椅中,闭目片刻,忽听窗外轻微的喵呜声,心头一动,起身拉开窗牖,将那团毛绒拎回怀中爱抚着,渐竟生一股淡淡的相惜感,口中却还嗔怪:“教你目不识丁还学人弄墨,下回再犯,定然严惩!”眸光乍一亮,“目不识丁……你既还无名字,自今起,便唤你作……不丁?”,然此名似乎不甚吉利,斟酌了番,点点猫鼻:“换一字,便叫补丁罢。”
第五十一章
邵景珩一路有所思,及至出了宣德门才定下决心,吩咐待候在此的侍从:“汝等先回罢,吾自出去逛逛。”言罢上马离去。
小半时辰后,其人叩响了枢密使丁知白在城西宅邸的大门。
虽说距离“晏京四苑”的景华苑不远,此处却还是冷僻了些,风光不可与御苑相提并论不说,宅院地方也小,乍看门楣只教人以为是寻常富足人家。
“邵小郎君!”前来应门的老者一见来人喜呼出声,旋即一拍额头,又似懊恼:“瞧老汉这记性,却又忘了,如今当称邵殿帅!”
邵景珩一笑:“久时未见,许翁可好?”
老翁连连称好。也难怪他喜形于色,当初在西北时,“邵小郎君”乃他府中常客。邵景珩对丁知白素来恭敬,丁对其亦亲厚,关怀更甚于对子侄后辈,亲近则又如莫逆,堪称忘年之交!然可惜却是,自打回到京中,二人便刻意疏远,邵景珩上回来访,尚是数月前为缔消两家婚约而登门谢罪。
寒暄过后,邵景珩便问家主,老汉道在内,当下自作主张将人领进前厅奉茶。
邵景珩心知这宅子乃是丁知白自西北回京后,倾尽家财购置的安身处,宅中装点虽不见奢华,却也清雅得体,且说打点用心的庭中园圃与室中摆设的精致木雕皆可谓匠心独到,令人叹为观止。
少倾,一身燕居常服的丁知白现身会客。虽说正月访友本寻常,然天色将暮才来,加之这人又是他邵景珩,自还令丁知白心生疑窦。寒暄过后,便问来意。
邵景珩闻下竟是起身作揖:“近日天降横祸,可能令邵氏一族陷入危境,遂吾今日前来,是望相公指点迷津。”
闻言一惊,丁知白忙自允诺:“君节(邵景珩字)还将原委道来,丁某但能有所为,自不袖手!”
“如此,邵某便先谢过相公!”邵景珩拱手再谢,“不瞒相公,此回之祸,乃因净妃而生。且说初二日吾受三叔与婶母之托入宫探视净妃,不想逢其人病发,竟当我与一众宫人之面执刀刺驾,虽说以她一弱女子之力实不成威胁,况且我也及时夺下锐器,然此举一出,刺驾罪名便是坐实,岂非不妙?”
“这般……”丁知白捋了捋须,面色倒是松下,“净妃有疾乃是内外皆知,天子自也体恤,但看事出至今消息未曾外传,净妃也无恙,便知今上是有意息事宁人。”
“此只是表象而已!”邵景珩摇头苦叹,“今日我入宫觐见,上已出谕,过了正月便令净妃迁往瑶华宫,想必从此是不复得见天颜矣,且……”眉心愈紧,“上素来并不掩饰对我三叔之厌憎,且上回净妃疾发恰逢婶母在侧,净妃胡言提及立新后一事致上不悦,已然疑心是受婶母唆使,自此不许婶母入见,便莫说当下生此横祸,要说上不对我邵氏起猜忌,实是自欺欺人。”
相似小说推荐
-
将军原来是个断袖 (匪君) 寒武纪年VIP2020-05-02完结月票:337 推荐:2446 收藏:654魏延祯不是个执念深重的人,唯独荆长安是个意外,最大的执...
-
半点阑珊 完结+番外 (站着写文) 长佩VIP2019-11-22完结收藏:7739 评论:2646 海星:13774杨凤霖有钱有貌,光鲜亮丽浪荡在俗世红尘里。厉染无权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