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生存攻略 (小蜗牛跑得快)



明年啊,沈瑜不知不觉间攥紧了左手,眼里闪烁着细碎的光。






第50章 第 50 章
对于沈家而言,建宁七年,过的平静安详。

沈家三兄弟去岁终于除孝,沈和自农庄归来,沈荣主动让出宅院,被沈和婉拒,自去寻了个小院子,权作一家四口人安身之所。

昔日沈府已经改为侯府,而沈泰,自从分家后便鲜少与兄长们往来,沈荣对他的现状也不甚清楚,也不知道琦郎如何了,担忧归担忧,但毕竟已经分家,沈荣也想开了许多。

他们夫妻俩独自生活,难免落寞。好在楚王怜惜妻子,常常准沈玥归宁,这也给了沈泰几分安慰。

沈瑜归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前去拜见老师。

许久没来,周府还是冷冷清清。周旷好不容易收了个难得的学生,朝夕相处一阵子,谁知他家中不幸,一转眼就分离三年。偏周旷年纪大了,也不好劳动去看望小辈。甫一见沈瑜登门,他一按桌子就要站起身,生生压住了身子,克制着手臂的颤抖。

沈瑜躬身行了个大礼。“不才学生沈瑜拜见恩师。”

“起来,快起来!”周旷终于忍不住站起来,亲手扶起学生,打量着他,骄傲与心疼并存。他什么都说不出,只是费劲地感慨道:“可算回来了,可算回来了。”

“老师,学生给您带了点东西。”沈瑜说。他带来的野味点心之类已经交给周府的下人,此次拿出的,则是要亲手转交的。

沈瑜此次前来除了拜见老师,还有一件正事,就是将在农庄上培育的良种与相关的说明一并带来交给周旷。

先前他在书信中就略略提到此事,周旷一看,也心知肚明。他仍是为学生遗憾,却能够理解。“老夫定会交给殿下,你不必操心了。”

“你既然回来了,就该回国子监,好好读你的书,考出功名,做这些才方便。也好告慰你家先人。”周旷又说。

“老师说的是,学生也打算早些回国学。”沈瑜真情实意地应道。

离京已久,他也怀念起在国学无忧无虑,专心治学的日子。

沈瑜收拾好东西,便重返太学。先是去明伦堂拜见祭酒、司业与各位讲官。他是正常奔丧,还多守孝两年,这些人都不曾难为他,还大大称道他一番。陈衷考校几句后,仍令他去原先的班就读。

只是孙维已经结束铨选,进入门下省做录事,离开了国子监。这一节周旷也在书信中提到,沈瑜遗憾之余,也为师兄高兴。

但沈瑜还是见到了一些熟面孔:郭逸已经考上举人,但无缘春闱,明年是大比之年,他也要积极备考。还有,他们的新助教,有不少,就是当初的同窗。

郭逸与沈瑜亦是许久不见,郭逸乍一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迈进廊房,眼圈登时就红了。助教讲官一走,便抱着他不肯丢。

沈瑜忍着笑道:“悠之也反应过度了,我逢年过节也没少往你家递东西,怎么就抱着不丢了。你都是要娶妻的人了,还这么做小儿女情态,不合适吧?”

郭逸狠狠推开他,咬牙切齿地骂:“亏我还惦记着你,你这个没良心的,说的都是什么话?”

骂归骂,他的手还紧紧抓着沈瑜的胳膊不肯松。

其余同窗,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大笑起来。

唯有一个坐在窗边,虎背熊腰的男子冷冷一哼,不屑地撇开视线。

“别理他。”郭逸抓着沈瑜拉近了些,低语道,“过年宫宴,他得罪了太子殿下,被大长公主训斥了。”

沈瑜心知肚明地点点头。原来,那人是李廷。

李廷在少年时代无忧无虑,在国子监横行霸道,可随着年纪增长,他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书读得马马虎虎,一直没能考取功名,长公主发狠,不准他离开书院。

他心中烦闷,进宫时就发了几句牢骚。他还当是昔日,心里并不把同龄的太子当回事。

偏偏如今建宁帝病重,宫里一应事务都由太子主持,太子当时就斥责他言行不端,若非是长公主亲生骨肉,只怕会直接赶出去。得罪了太子,他在家中自然没有好果子吃了。

沈瑜下学后在附近的酒楼摆了一桌宴,与昔日同窗叙过旧,便踏踏实实跟着讲官与老师读了一年书,准备八月的秋闱。

这些国子监的讲官也都是往届的一甲进士,或是仰慕周旷的美名,或是爱沈瑜的纯孝,也欣赏他的才华,都尽心尽力地教导他。偶有一两个借他外戚身份刁难、看不起他的,沈瑜也并不放在心上。

八月乡试同样考三场,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每场考三天。郭逸免去这一遭,又要担心沈瑜受罪,叨叨嘱咐个不停。

沈瑜却是眼看着叔叔考过来的,并不像其他同窗那么紧张。

沈瑜虽是在庄上守孝,还花了许多时间研究农事,但也没落下做文章。他更是趁着免去每日的课业,有了时间,将周旷借来的书翻来覆去读完。

肚子里有这些经史子集打底,做文章时典故,文辞也变得婉约含蓄,不再像昔日那样古朴直白。

连周旷看了他近日的文章,都点头道:“显宗兄也喜欢这样细腻婉转的文字,依我看这科,你若是能踏踏实实做完文章,断乎不会落第了。”

周旷还是怕把他捧得太高,婉转了些,又强调了踏踏实实四个字。他也知道这个学生着实不善诗文,便叹道:“最后一场,你若不考就不考吧,若作出的诗文匠气太重,反而引主考不喜。”

沈瑜深深一礼,接着回家备考。

须知,乡试不像童试或是春闱,还分个一二三等,不管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都是能去应春闱的举人,都一样值钱。

沈瑜谨遵老师的叮嘱,三场考下来,文章做得又好又快,诗词书画一字未答。出了考场,把做好的文章默写交给老师后,他便安心回国学复习,等放榜。

事实也证明,周旷的判断并未失误。乡试放榜,沈瑜又拿了个解元。

国子监也一下子热闹起来,郭逸深感与有荣焉,拉着沈瑜又去喝酒,又要给他庆祝操办。“叫那些看不起的教官好好认清楚,是不是随便哪个宗室外戚,都能考出解元来!”

“悠之,这些话我都未往心里去,你也不必当真。”沈瑜虽然这么说,看见自己那位仿佛大松一口气的友人,也微微笑起来。

之后要由知州举办鹿鸣宴,宴请这帮举子们,吟诗作对,互相唱和,这正是一桩喜事。不过搁在沈瑜头上,却有些为难:他是解元,是第一个出来作诗的。若是只是寻常的谢恩诗,提前做好五言七言也就罢了,可若是指定韵脚或是主题……

沈瑜有些头疼。

就在他拉着周旷,临时抱佛脚时,一桩大事传来,免去他的忧愁:建宁帝驾崩了。

建宁帝病重,已经有一段时日。若非当初实在病弱,他也不会主动要太子监国。而既是如此,他也隐隐担忧,毕竟,太子还是太年少了。

好在吴君翊做得不错。

他继承建宁帝的法令,在丞相的辅佐下,主持朝会,批改奏折,多看少说,搏得朝臣的一致支持。

在这种情形之下,建宁帝顾不上担忧儿子权势过重,而是思索着终于能安心去见列祖列宗,在硬撑着给小儿子取名为吴君佐,由卫国公晋为寿顺郡王后,他握着吴君翊的手,含糊不清地嗫嚅:“你要……好好……”

这句话没能说完,吴君翊只觉得手上的力道一松,再去试鼻息,已经全无。

建宁帝终于撒手人寰。

“父皇!父皇!”吴君翊朝殿外呼喊,“太医,太医在哪里!”

他这些年来习惯了喜怒不形于色,却终究在意识到父皇将要离去时露出慌乱的一面。

“殿下请节哀,陛下……陛下已经驾崩了!”太医梗着脖子,提心吊胆地说道。

汪美人已经晋升为婕妤,闻讯赶来,在建宁帝榻前哭得一度昏厥。她的确是真心实意。她诞下一子,正是趁机固宠,为儿子博取筹码的时候。

可……建宁帝就这么去了,丢下她和才三四岁的儿子,在宫中,还不是任新帝揉搓!若新帝有意防着她这个孩子,他们又该如何是好!

相比起,张婕妤就冷静许多,抱着女儿跪下,低低啜泣,等候新帝发话。

吴君翊呆呆看着神情恐惧的太医,还是皇后匆忙赶到,喝退了那些人:“你们无能,没能救陛下,太子不治罪,留在这儿是还有什么不满,还想讨赏不成!”

太医们如释重负,纷纷告退。

“太子!”皇后低声喝喝道。

吴君翊终于回过神,抿了一下干裂的嘴唇,吩咐自己的太监:“去请……丞相,与各位尚书大人。”

贾丞相和其他几位元老匆忙赶来时,只听见乾清宫内一片哭声,他们慌忙进正殿叩拜恸哭,等了好一会,终于看到吴君翊从内室中走出。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由贾盛德带领大臣们三呼万岁,这是确定了新君的身份。接着,贾盛德出列,朝那位喜怒不明的太子说道:“殿下身为太子,如今陛下驾崩,请您早登大位,以安天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